分享

有声读物丨渔民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处黄海之滨的青岛自然是海鲜名城,海鲜和啤酒当之无愧成为了青岛的名片。

  说起海鲜,大家都熟悉,海鲜种类繁多,数之不尽。吃海鲜是青岛人的最爱,谁都知道海鲜好吃,可谁又会去想这海货的来之不易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描写出了渔民的艰苦生活,最著名的《江上渔者》便是其中之一。当我们站在岸边欣赏海面上帆船点点时,当我们吃着美味的海鲜之时,岂不正是范仲淹诗词里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吗?

  与江河湖泊相比,大海中捕渔作业危险性更高一些。从古至今,出海打鱼的渔民,对海上出行的平安祈愿从未间断,沿海多有一些保佑渔民平安的庙宇,比如妈祖庙、海神庙、鱼骨庙等,在我们当地也有一座小有名气的陈姑庙,目前当属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很多沿海地区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开海祭祀活动,以此祈福神灵保佑渔民平安顺利。

  每年开海时节,渔船都会挂上鲜艳的红色旗帜,船插新鲜的竹枝,渔船出港放鞭炮,老渔民在船头烧些纸钱,祈求人船平安吉祥。渔民从事出海渔业捕捞活动前,总是需要提前几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测天气情况,为渔船出海航行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工作。

  远洋捕捞的渔船,需要抗风浪能力强的大船,安全系数才高些。近海捕捞的渔船,遇到天气变化随时可以回港避风浪,渔船相对也小一些。渔船小抗风浪系数也低,因此随时了解天气动向尤为重要。

  海上天气和陆地不同,一般情况下海上风力要比陆地上风力大很多,如果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那是极其危险的。风高浪急之时,几米高的浪涌如山一般翻滚着追逐着,一浪高过一浪,齐齐向船头压来。波涛滚滚,如万马奔腾,海浪声震耳欲聋,渔船一会儿被巨浪高高抛起,一会儿又被狠狠摔在浪底。船前倾后翘,左摇右摆,船头撞击着巨浪,激起的浪花飞溅数米之高……

  如果再遇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更加恶劣的糟糕天气,浪里逃生更是对人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挑战。雨水与海水击打在脸上,眼睛生痛根本就睁不开,嘴里是海水加上雨水又苦又咸,闪电如同一把把利刃劈向海面,雷电不断地在头顶炸开,在茫茫大海上,渔船在如山的浪涌里,如同一片小小的树叶起伏不定,又或如断线的风筝飘忽不定。人在船上行走不稳,坐立不安,那种无助和恐惧的心只有渔民自己能够深深体会得到……对渔民来说应对狂风巨浪如临大敌当前,极具挑战的同时身心也备受煎熬,需要有相当经验的老渔民来掌舵,船员上下齐心协力合作,才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化险为夷。海上谋生,能够平安返航是渔民最大的心愿,能够安全上岸更是一家人最大的祈盼。

  如今海洋资源匮乏,远洋渔船出海一次,大功率机器耗油高,人工费用贵,船上设备又多,捕捞的海货倘若不多,都会卖不出费用。近海渔船多数只能捕捞点小海货,出海打了鱼还要费工夫挑拣、分类,然后运到岸上再拉到市场卖货,本来价格不高,遇到斤斤计较的顾客还讨价还价,卖得不舒服不说,还会少赚钱。

  黑黝黝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脏兮兮的着装夹杂着鱼腥味,是渔民最明显的形象。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辛苦的渔民内心的苦楚唯有自己清楚。年轻人没人干得了出海打鱼这种繁重的工作,唯有四十岁开外的中年人为养家糊口才忍受着艰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古老而又变化无常的大海上默默劳作着。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当你品尝着大海中的美味佳肴时,可曾想到这美食的来之不易?可曾想到渔民的不易?

文/薛清苹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居住在薛家岛南岛小镇,土生土长的黄岛人。从小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崇尚自然和谐、原生态的生活与环境。

主播/叶婉茹

简介:80后,上泉朗诵社会员。喜欢跑步,乒乓球,演讲,朗诵,动静皆宜。曾就职于电视台、纸媒,现为ACI国际心理咨询师。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郭加红

复审:王礼明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