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记忆征文丨水美草肥大草泊

 家在黄岛 2020-07-10

 乡·村·记·忆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古老的乡村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一个故乡情结,各位朋友,请告诉我们,您的家乡在哪里?是否也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今昔对比,您是否正在为家乡巨变而骄傲自豪?是否有把赞美家乡的情愫流诸笔端的冲动?那么,机会来啦!

《半岛都市报》与“家在黄岛”将联合推出“乡村记忆”栏目,以“唤醒乡村记忆,描绘家乡巨变,讴歌赞美家乡”为主题广泛征稿。来稿字数限1500字以内,投稿邮箱jiazaihuangdao@163.com,标题请注明“乡村记忆”字样,我们将择优刊发于《半岛都市报》“乡村记忆”版面。期待您的参与,欢迎您的来稿!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题记

小文能与大家见面,感谢我的父亲。

——丁秀荣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张家楼镇,有“七疃八寨九草泊”之说。七疃八寨暂且不提,就草泊而言,现在只有西草泊、东草泊、刘家草泊、中草泊、范家草泊五个村庄被人们所熟识。那四个草泊的名字是什么?它们去哪里了?为何称之为草泊?带着这些疑问,回家探访了父亲。父亲拿出了谱书,考察了村志,走访了村里的老人。

  据丁氏家乘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丁氏元世第八支子孙由藏马山南小天台游历至此,发现该地绿草青青,河水清澈,是个宜居之地,便定居下来,并起村名丁家草泊。在村中间,有一条从东碾头村东岭延伸下来的杂草沟,人们沿沟而居,生息繁衍。

  在丁家草泊西北方向,居住着一些丁姓人家,称之为北草泊。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1937年。这年下了一场大雨,大水从沟的上游倾泻而下,把原来的深沟冲成了一条小河,人们把河的东面叫河东崖,河的西面叫河西崖。

  1958年左右,成立了初级合作社,后来又成立了高级合作社。1959年,上级部门为了便于管理,考虑到历史渊源、血缘关系等因素,把河东崖更名为东草泊,河西崖更名为西草泊,北草泊合并至西草泊。于是原来西草泊人对并入的北草泊有了“小后庄儿”、“鬼家庙子”之说。现在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个村庄,年轻人鲜有知道。

  西草泊往南,大约三里地,是刘家草泊。这个村,是有原来的四个草泊组成,分别是刘家草泊,主要是刘姓人家在此生活;刘家草泊东南有一小村庄,原名小东岭,主要陈姓人家在此生活,后叫陈家草泊;位于刘家草泊偏西南有个小村叫小下庄,也主要是刘姓人的居住区域,后更名为西南草泊;刘家草泊东北,还有一个小村,人称“衙门里”,也称小东北岭,后更名为东北草泊。这四个草泊,在1959年的时候合并为刘家草泊一个村庄,沿用至今。

  在西草泊西南,是中草泊和范家草泊,两村仅一条东西路相隔。

  中草泊,至清初,王姓从张家楼镇土山屯村、卢李两姓从云南迁至此,在当地几个草泊中间,故名中草泊。另有一说原名吴家草泊,后更名为中草泊。

  范家草泊,在中草泊南面,有一些范姓人家聚居,人称范家草泊,立村时间已不可考,后又有李姓、刘姓等其他姓氏迁于此。

  综上所述,就是九个草泊的由来。从交通方面讲,整个草泊地区,南有二零四国道,北有开城路,无论是往南、还是往北,都至多有五分钟的车程,中间有环乡路,方便得很。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上级部门已对发源于上疃村牛栖山的西河和发源于东碾头的东河进行了整治,两条河在西草泊村西南汇合,流经中草泊和范家草泊,蜿蜒曲折,注入陡崖水库。

  我们的大草泊,北面不远处是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西南方向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在咫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几年后的将来,这里将是人们的世外桃源。

文/丁秀荣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祖籍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西草泊。梦想是到火星上摘朵花戴在发间,变成美丽的仙女。

主播/伟雅

简介:本名赵伟雅,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青岛人,形体礼仪讲师。酷爱书画、朗读艺术。文字与生命的每一次遇见是对生命内在力量地激发,而最终,真正能撼动我们的朗读一定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和情感。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对梦想执着与坚守……不忘初心!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王礼明

复审:宋荣芳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