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花似故人来

 家在黄岛 2020-07-10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初阳映照春风面,润美推开胸臆尘。一大早,我就从朋友无人机航拍的视频中,看到了珠山秀谷“观花云径”处盛开的杜鹃花。那些粉白不一的“蓝荆子”花簇,在阳光的眷顾下随风轻摇着,真是婀娜多姿,美得简直令人窒息!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无接触门票预订,第二天带好装备,孤身前行去看漫天亮彩的杜鹃花。

  早就了解到,杜鹃花有九百余种,花色撩人,韵致无边。而青岛大珠山则有万亩之多,花逾千年历史。其中的“蓝荆子”和“映山红”,会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次第绽放。虽说景区已经开放数日,但由于还处在非常时期,游人依然很是稀少。等我测过体温、扫描了票据二维码后,很快便得以进入。绕过映山湖,我沿着山道径直前行,接二连三地看到两旁金黄密匝的四瓣连翘、纯然叠韵的雅白梨花,它们都在一如既往地以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我这个许久未至的游者......






  此时的我,一下子就来了感慨!因为十几年前的五一期间,为看繁茂艳丽的“花中西子”——映山红,我曾和几个朋友来过一次。只是那时候风急天暖,人多如麻,行走也不方便,无奈半道就偃旗息鼓了!徒留下几句“珠山劲奇有,杜鹃芳菲无。去来乏一路,伤乐归园圃”的嗟叹。

  真是想不到啊,这回竟以如此陌生的“面目”前来观瞻!好在山河无恙,惠风和畅。于是,我一边缓缓行进,一边静心观赏着周边的山石花景。过了“竹林秘境”,杜鹃花就开得越来越好了。每前行一步,似乎就有一种别致的欣喜在等着你!那些花儿,或漫山遍野地开着,姿态昂扬;或澄光乍现地点缀着,风情万种;又或隐于石竹之间,半遮半掩地承载着融融春意......它们,在错落有致地给出每一抹令人惊而不厌的欣喜,却又都恰到好处!



  走过“珠山秀谷刻石”,很快就到了“观花云径”。这地方让人记忆最为深刻。记得上一次来时,此处虽不为高,却是山道陡斜,我们几人当时为了观花赏景,尽览“非常瑰丽之观”,也只有“不畏险远”了!如今,这里已是步道整齐、石阶井然。

我戴着口罩,慢慢地登高上行。低首抬足之间,时而会有清风拂面,时而又遇艳阳罩顶。我避开花团锦簇中点点晃眼的光亮,不时地欣赏着那些摇曳千姿的杜鹃花儿,深感灵秀、可爱至极!随即远远听到有人不知在哪里大加赞赏了一句:“真美啊,每一处都令人心旷神怡!”我微笑着,感叹这些沐日而生、临风而舞的杜鹃花儿,竟是如此地富有亲和力,让人没有丝毫的生分和半点的拘谨。

那迎风招展的姿态,那温润盈怀的质感,正伴着花开有声的矫健序曲,洋溢着世间美韵,也传递着生之爱恋,恰似久别重逢的故人远道踏春而来,却又不给你一丁点儿久违的陌生感。



  我不禁也暗暗为它们翘起了大拇指,或许这满目静芳迭现的瑞云中就蓄存着它们永不褪色的颜采。转瞬间想起唐朝时新罗诗人崔致远曾来至大珠山,留下了“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的美句,他赞颂的其实是如杜鹃花般的脱俗气质和顽强精神,令人大有似曾相识之感。继而又想到“杜鹃啼血”的中华成语故事,它或许就发生在这花开当季的时节吧,不知那一抹抹回肠寸断的殷红亮彩,是否就是由一缕缕彻夜不息的情思深意串联而起的壮美诗句,烫心熟面地赋予了人们果敢挺立的胆识和坚毅行进的信念?!

  杜鹃花开成海,情似故人浮现。此时的“蓝荆子”,正探出它们水灵温润的细软触角,迎纳着归去来兮的煦暖春意!我一路诚盼着,在“映山红”漫山遍野盛开之时,真正能“肆无忌惮”地领略那润目养心的红艳和袭人依旧的温暖......


文/于振邦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省级创新教育导师库专家,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撰写著作五部,出版两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播/云溪儿

简介:管超,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西海岸美协会员,琅琊小学工作,擅长油画,喜欢朗诵。业余时间读读小文,画幅小画儿,希望用声音、用画笔记录自己的内心,心从哪里经过,花朵就在哪里绽放。


摄影/宋旭光

简介:家在黄岛.小城摄影俱乐部会员。经常参加摄影比赛,欣赏好作品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因为爱好,他想在摄影这条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多幅作品刊登在香港摄影报、青岛画报,在各类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王礼明

音频:管   超

复审:姜蕴青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