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法系列讲座—浮脉

 rongma 2020-07-10

《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一、指下感觉

脉法系列讲座—浮脉

1.基本感觉

浮,从字面理解,如木浮在水中,木头浮在水里,用手轻轻一搭,肯定还没摸到水呢,就先摸到木头了,所以浮脉对应气血的状态是脉内的气血浮起来了。

“举之有余”,寻、推、举、按是指把脉的手法,举对应浮取,所以举之有余是指在浮取位用手轻轻一搭就能摸到脉的搏动。如果说手搭上以后摸不到,需要用力向下按才能摸到,那就不是浮脉了。

“按之不足”,浮取摸到脉以后再往下按,也就是中取或沉取会感觉脉的力度弱了甚至摸不到了。

如果摸脉轻取即得,但中、沉取时力度并不减弱,就可能不是浮脉而是别的脉象,因为仅浮取所得的脉象,并不是脉的全貌,所以不能称为浮脉。所以真正的浮脉一定是浮、中、沉取都感受完成以后才能得出结论,不应该仅仅在浮取位摸完就下结论。

2.脉势

浮脉是轻取即得,但不要根据脉动距腕部皮肤的距离来判定是否为浮脉。“浮”从字面理解,有木浮水中,浮起来的意思,而这种浮起来的阻力感正是体内气血偏于体表的反应,所以此时感受体表的气血状态会有阻力感,而浮脉的指下的感觉除了轻取即得,更应该是举之有余,有浮起来的阻力感,这就是对脉势的理解,能理解到一种脉象的脉势才是对脉法深层次的理解,对脉势的理解除了需要理论上的思考更要结合更多的临床实践。

二、所主病机:

浮脉体现了人体气血偏于表位的状态。人体好比是一个容器,气血偏于表位,里位的气血减少,所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脉法系列讲座—浮脉

1.病位在表

1)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后,调动体内气血津液到体表抗邪,体内气血到体表抗邪所以呈现出“举之有余”,体内气血到体表抗邪后体内的气血相对虚少所以呈现出“按之不足”。

打个比喻,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国家,把气血比喻成一个国家的军队。当国家有外敌(邪气)来袭,国家就会把平时在城内维持治安的地方军(体内的气血)派到边境变成边防军(体表的气血),这时候边防军兵力增加了而国家内部的地方军兵力减少了,对应到人体就是至体表抗邪的气血多了,而体内的气血相对变少了。

所在太阳病的脉象是浮脉。

2.表里同病

1)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的本质是里有热,热性趋上,热性趋表,里热重了往往薰蒸于表,气血随里热而达表。所以阳明病的脉浮是里热薰蒸而气血上浮于表所产生的,本质是即有里热又有表热。

2)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是里有水饮,水饮内盛于里津亏而生热,所以在里位是水热互结同时兼有表寒,所以用桂枝解表。五苓散是典型的表里同病,里位的水盛津亏化热呈现数脉,用茯苓、白术温化水饮而恢复正常津液的输布。而表证气血升浮呈现浮脉,所以最终表现为浮数的综合脉象。

3)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也出现了一个脉浮,“脉浮而迟“。迟脉,比缓脉还要慢,表示体内有寒、津血亏虚,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温中补虚、回阳救逆,所以迟脉是四逆汤里虚寒应有的脉象。“表热里寒”说明里寒重,阳虚而虚阳浮越于表,里寒津血亏虚,津亏不能濡润所产生的一个虚阳上浮的表热,所以迟脉的基础上出现了浮脉。

四逆汤证是表里同病以里为主出现了浮而迟的脉象。

也就是只要有气血冲斥于体表,就可能出现浮脉。但是这个气血冲斥体表,可能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单纯的表证,可能是表里合病,可能是里病为主兼有表证。但不管哪种情况出现浮脉一定有表证。

此外,若阴虚不能敛阳,阳浮于外;血虚不能内守,气越于外也可能表现出浮脉。

3.里病出表

1)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这两个条文都是以脉是否呈现浮象来判断疾病的转归,290条讲少阴中风如果尺脉浮则欲愈。327条讲厥阴中风如果脉微浮则欲愈。判断疾病转归一方面是从症状上看是否有好转,一方面可以从脉象上看患者气血的状态。浮为阳之脉,脉象呈现浮象说明阴病转阳;浮为表之脉,脉象呈现浮象说明里病出表。

浮脉表示患者里病出表,病邪将愈在《平脉法》、《辨脉法》中都有论述。

《平脉法》“假令病人云腹中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病人自诉腹部突然疼痛,如果疼痛较剧,必不能安然自坐,患者腹内疼痛,是病在里,里有病脉应当沉而细,而脉象浮大,是阴症见阳脉,医者通过望诊和切诊得知病人疾病将愈。

《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浮脉属阳,“阴病见阳脉者生”,所以少阴中风或厥阴中风见浮脉为欲愈。

三、其它情况

通过其它非病理情况会出现浮脉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思维慎密而且非常客观,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脉法也要全面考虑到各种情况对脉象所产生的影响,不可拘泥。

脉法系列讲座—浮脉

1)情绪羞愧时脉现浮象;

《平脉法》“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人羞愧时,气血紊乱,故脉见虚浮。属于情绪变化的暂时现象,不属于病态。

2)体质偏瘦脉现浮象;

《平脉法》“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体质偏瘦的人血管表浅脉易呈浮象。

3)四时脉中秋脉为浮;

《平脉法》里讲“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

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古人认为四时脉象为春天脉弦,秋天脉浮,冬天脉沉,夏天脉洪。

为什么秋天脉浮?

从夏天到冬天,是阳气逐渐潜藏收敛的过程,人亦应之,所以秋季脉会由洪转浮,脉体外浮,完全潜藏则,营卫俱藏于里,到冬季脉则为沉。

所以人的脉象从四时的角度在秋季会略微偏浮。

四、临证思考

太阳病的浮脉是人体调动体内气血抵御邪气的一种生理反应,而太阳本病的时间较短,所以太阳病的浮脉是发作性出现的。如果一个人脉象经常是浮的,往往是表里同病,以里位的寒热为主而兼有表证。

热盛薰蒸气血浮于外或邪客于表气血浮于体表抗邪脉浮为实,若正气虚弱,气血外越之脉浮为虚。一虚一实,以按之有力无力区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