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高血压的治疗和体会

 华华YHBH0207 2020-07-10

浅谈高血压的治疗和体会

 作者:韦安理  2020-07-10

案例1:患者1,女,56岁,有五六年高血压史,主诉:偶尔头部眩晕,走路不稳。刻下症状:怕冷、头昏沉、两侧太阳穴痛,腹胀,容易忘事,舌淡红、苔白厚,舌下静脉粗黑。大腿内侧靠近膝盖处有细血管凸显出来。平时血压150+/100。(见图1-6)

【一诊】2020年3月15日问诊,辨为少阳太阳合病,兼夹湿夹瘀,处方:“柴胡桂枝汤+桂枝茯苓丸+五苓散”,加减。

方子组成:(20200315)柴胡20克、黄芩10克、半夏15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桂枝15克、苍术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桃仁15克、泽泻20克、干水蛭6克。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服药反馈:上方服完三剂,血压降到了130多,但还是偶有眩晕。

【二诊】在前方基础上,再加生石膏。

方子组成:(20200321)柴胡20克、黄芩10克、半夏15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大枣6枚、茯苓30克、桂枝15克、白术3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桃仁15克、泽泻20克、干水蛭6克、生石膏15克。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服药反馈:(1)上方服完三剂,血压降到120+/80,其他正常。(2)两侧太阳穴已不痛,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平时坐着己经没头晕感觉了,走路时还有点点头重脚轻。

辨证要点:

(1)“头晕、头昏沉、两侧太阳穴痛、腹胀”,是病在少阳,用小柴胡汤。

(2)“易忘事,舌下静脉粗黑,腿部血管凸显”,这是内有瘀血的表现,用“桂枝茯苓丸+干水蛭”活血化瘀。

(3)“头晕、头昏沉、舌苔白厚”,是内有水饮上泛,故头晕,走路不稳,用五苓散祛湿化饮。

【三诊】上方调整一下剂量,干姜换成生姜,再吃三剂巩固。

方子组成:(20200419)柴胡20克、黄芩10克、半夏15克、太子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6枚、猪苓15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泽泻25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干水蛭6克。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

案例2:这是陈医生的医案,记录如下:(见图7-12)

患者2,男,72岁。主诉:头痛、头晕,伴右脚板底麻木一周。刻下:血压153/92,无汗,舌尖红、苔黄,舌面有裂痕,舌下静脉粗黑,脉洪大有力。二便正常。

【一诊】2020年6月26日,患者自己请专车送来诊所看病,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兼夹瘀血,处方:“大柴胡汤+白虎汤+桂枝茯苓丸”。

方子组成:(20200626)柴胡18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白芍10克、枳实12克、生姜12克、大枣10克、大黄3克、桂枝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生石膏40克、知母10克、山药30克、炙甘草6克、生薏仁30克。三剂,新绿色药业颗粒。

服药反馈:(1)上方服三剂后,血压正常。(2)头痛止,头晕、脚底麻木减轻,可以自已搭班车,从乡下坐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诊所看病,反馈说方子很见效,要求继续吃药。(3)舌面裂痕消失。

【二诊】2020年6月29日复诊,刻下:晨起口微苦,无汗,舌淡,舌下静脉稍黑,小便稍黄,大便正常,脉沉数。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再加小剂量麻黄。再开三剂巩固。

方子组成:(20200629)柴胡18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白芍10克、枳实12克、生姜12克、大枣10克、大黄3克、桂枝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生石膏50克、知母10克、山药30克、炙甘草6克、生薏仁60克、麻黄5克。三剂,新绿色药业颗粒。

辨证要点:

(1)“舌红、苔黄,舌面有裂痕,脉洪大有力”,是里有热,从阳明病治,用白虎汤,把粳米换成山药。

(2)“头晕、头痛、口微苦”,从少阳病治,故用“大柴胡汤+白虎汤”,又因大便正常,只用小剂量大黄3克。

(3)舌下静脉粗黑,是有瘀血的表现,故合上桂枝茯苓丸。

(4)加生薏仁,清热祛湿。

案例3:患者3,女,40多岁。主诉:头晕,有高血压,靠西药控制。主要症状:怕冷也怕热,常恶心欲呕,易心烦,睡眠质量差,舌体胖大、舌淡苔白厚腻,大便长期不成型,小便正常。(见图13)

2020年5月30日面诊,辨为寒热错杂的厥阴病,兼夹水饮。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五苓散+温胆汤”加减。

方子组成:(20200530)柴胡20克、黄芩10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天花粉30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猪苓10克、苍术15克、茯苓30克、泽泻25克、陈皮20克、枳实15克、竹茹15克。用新绿色药业颗粒。

服药反馈:7月9日电话反馈称,上方服了七剂,血压正常了,平时稳定在120左右,头已不晕了,身体各方面良好,特别是睡眠很好。

辨证要点:

(1)“怕冷也怕热、心烦、恶心欲吐、眠差、大便烂”,这是寒热错杂的厥阴病,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里的“寒热往来、胸胁满微结,心烦者”方证。

(2)“舌体胖大,舌淡苔白厚”,是体内寒湿比较重,故用五苓散利湿散寒。

(3)舌苔厚腻,是有痰饮的表现,故用温胆汤温化之。

【几点体会】

1、关于高血压的治疗,中西医有不同的观念和方法。西医主要是通过吃药,让血管扩张,增大血液流速来保证血液供应,所以西医强调高血压要坚持吃药,长期吃药。中医是通过吃药,把体内的痰饮水湿和瘀血等病理产物清理掉,排出体外,使各个交通管路(血管)保持畅通,不发生淤堵,保证血液正常运行。

2、古代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也没有治疗高血压的专方专药,一切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以上三个医案算是同病异治,用方不同,皆有疗效。患者的症状解决了,血压自然就降下来。

3、六经辨证重视从整体上把握病情。在治疗上,先辨病情的六经归属,次辨八纲分类,最后根据主证主诉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子作为主方来治疗。比如以上三个医案分别选用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主方。

4、在辨证中,如果还发现兼夹有“湿、水、饮、痰、瘀和癥瘕”的情况,可以用主方再合上具体的方子来治疗。我一般如此操作:湿气重用三仁汤,水气重用五苓散,有水饮用小青龙汤,有白痰用二陈汤,有灰痰用三子养亲汤,有黄痰用“麻杏石甘汤+排脓散”,有瘀血用“桂枝茯苓丸+干水蛭”,有癥瘕用理冲汤。这样合方效果比较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