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 | 赵王始用李牧抵抗匈奴,后又弃之不用,却大呼后悔,这是为什么呢

 闲挑灯花 2020-07-10

文/牛志林

李牧,是赵国后期最优秀的将领,也是继廉颇之后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大将。起初,赵王任用李牧守卫边疆,常年在北边防御匈奴。后来赵王对李牧又弃之不用,再后来又请李牧出山,如此反复,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李牧独特的防御策略说起。李牧的防御与别人不同。他一方面提高士兵的待遇,加强训练,不断增强部队战斗力,另一方面,却从不与匈奴发生正面冲突,匈奴一来,军民马上撤退到城里。由于情报工作做得好,几年来,匈奴往往空手而归,赵国军民损失很小。

但这样一来,就给敌人,也给自己的军队留下了胆怯的印象。

时间长了,李牧的胆小怕战传到赵王的耳朵里。赵王有点不高兴,几次派人来责问李牧。但李牧仍然我行我素,就像没听见一样。赵王真生气了,于是后果很严重,把李牧调回来,撤职,换人。

接替他的将领敢于战斗,匈奴一来,立即出城迎敌,但结果却不是匈奴的对手,连吃败仗。一年多的时间,便损失惨重,城外的土地连种庄稼和放牧都没法进行了。

这可要了命了,赵王没办法,只好请李牧再回去镇守。李牧推辞说自己有病,连大门都不出去。赵王只好硬着头皮强逼着李牧回去。

李牧看到时机成熟便说:“我回去可以,但我还是用我的老办法。您答应了我再去。”

赵王连忙答应了李牧。

李牧还是用老办法对付匈奴。又是几年的时间,匈奴总是乘兴而来,空手而归。

虽然一无所获,但匈奴人还是认为李牧胆小如鼠,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可是,赵国的士兵战斗力越来越强,待遇越来越厚,看到匈奴的狂妄与凶残,军人的血性越来越压抑不住了,纷纷请战。

李牧看到时机已到,便把部队进行整顿,战车、战马、勇士、弓箭手都准备到位,这是对付匈奴骑兵的利器,然后操练纯熟。

李牧先把牲畜都赶到城外,百姓都到地里劳作。一小股匈奴人来抢,赵军假败,被匈奴人抢走了大量牲畜和几千人。匈奴单于一看,机会难得,亲自率军来抢。

他可不知道这是李牧的计策。

李牧摆下奇阵,左右夹击,大破匈奴,杀死匈奴十余万骑,彻底打垮了匈奴。紧接着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吓得远远地逃跑了。

后来的十几年时间,匈奴再也不敢到赵国的边境上来,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李牧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实现了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了边患问题。

成大功和急功近利似乎是一对冤家。李牧用行动给了我们生动地诠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