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64 无机及分析化学.doc
2020-07-10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代码:206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非化学类理工科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介绍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理论、元素性质;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分析化学方面主要介绍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分光光度分析法等,分析研究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法。对仪器分析法作简单介绍。本课程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增强,并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人们面临的研究课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是:掌握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化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相关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及工程方面的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最基础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和管理等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酸碱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酸碱电离理论,酸碱溶剂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及软硬酸碱理论的基本内容;缓冲溶液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掌握酸碱溶液,缓冲溶液中pH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酸碱理论概述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缓冲溶液????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弱酸弱碱溶液的电离特征;缓冲溶液的概念。

(2)理解:酸碱电离理论基础,酸碱质子理论基础,酸碱电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各理论的主要优点和应用范围,各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几种理论对酸碱的说明。

(3)应用:分别利用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解释各物质的酸碱性,酸碱反应的实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计算溶液的pH值。

(二)次重点

(1)识记:酸碱溶剂理论的基本概念,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酸度对弱酸溶液中各组分浓度的影响。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缓冲体系与缓冲范围的相互关系。酸碱反应体系中平衡时各物料,电荷和质子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应用:根据弱酸,弱碱电离的原理,计算溶液中平衡时的离子浓度;根据酸碱反应体系的组成,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计算已知缓冲体系中的pH值。

(三)一般

(1)识记:软硬酸碱理论的基本原理。

(2)理解:软硬酸碱理论的使用范围。

(3)应用: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原理说明过渡金属离子的酸性强弱。

第二章沉淀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基本内容;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能运用溶度积原理说明微溶化合物的溶解特征;掌握沉淀溶解反应中各物料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沉淀反应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特征;溶度积的概念和溶度积规则。

理解: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关系;沉淀反应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应用:根据溶度积原理计算微溶化合物溶解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判断反应体系中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的可能性。

(二)次重点

识记:微溶化合物反应体系中的分步沉淀作用原理;反应体系中沉淀相互转化的实质。

理解:沉淀反应体系中微溶化合物沉淀的先后顺序与化合物溶度积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溶度积表达式进行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相互换算;根据分步沉淀原理判断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沉淀的先后次序。

(三)一般

识记: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基本概念。

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与微溶化合物溶解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溶度积,计算某些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浓度和沉淀的条件。

第三章配位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形成的原理;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位场理论的内容,配合反应的本质;掌握配合物离解平衡体系的有关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配位化合物的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配位场理论

配合物的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反馈键的形成

螯合物

配合物的离解平衡

配合物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离解及配合物的稳定性原理及其规律性。

理解:配合物的组成,配位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配位体,配位数的确定方法;内轨型配离子和外轨型配离子的形成与中心离子结构的关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其稳定性的关系。

应用:根据配合物的形成原理确定已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离子的电荷数;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画出给定配离子的电子分布图,并推测其空间构型;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二)次重点

识记:配合物的命名原则;螯合物及螯合剂的基本概念,螯合物的形成和结构,螯合物的配位反应(稳定)常数的有关概念。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的概念。

理解:螯合剂的配位基的多少与其配位能力大小的相互关系;螯环化合物中螯环的构成对螯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螯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方法.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的计算方法;共存离子对配合反应及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关系。

应用:根据配合物的命名原则给某些已知配合物命名;计算在一定条件下配合反应中的表观稳定常数;应用配位副反应原则计算已知反应体系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三)一般

识记:配合物的配位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理解:配位场稳定化能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应用:根据配位场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颜色。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原理;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电极电位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性;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体系的有关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和电极电位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元素电位图及其用途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电极电位的概念。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对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影响。离子-电子法,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电极电位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应用:利用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用电极电位公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

(二)次重点

识记:氧化还原电对和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概念,原电池的组成及其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变化规律。电池图解式。

理解:氧化态,还原态的确定方式。原电池的正极,负极与原电池中电子运动方向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原电池的原理,写出给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主要反应。计算半反应的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三)一般

识记: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和反应速度的有关概念,元素电位图的含义。

理解:元素电位图与电极电位的相互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程度的决定因素的确定方法;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关系。

应用:利用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衡量某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及其反应进行的程度;利用元素电位图计算电对的电极电位,判断给定反应体系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可能性及歧化反应的类型。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电子结构的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理论说明元素的某些重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组成及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

二、课程内容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元素某些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原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含义及物理意义;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则;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性。

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说明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原因,写出给定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式;根据某未知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推断该元素的名称及其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二)次重点

识记:原子轨道能级,原子半径,电离能,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等基本概念,元素的某些性质的变化规律。

理解: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应用:根据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说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因,判断各原子轨道电子数的容量,解释元素原子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存在最大数的原因。

(三)一般

识记:氢原子光谱和Bohr理论的要点,电子亲合能,电负性,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等基本概念。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和原子电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

应用:根据Bohr理论解释在不同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能量的原因;说明电子轨道跃迁的量子化条件。应用元素周期律原理说明元素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极化,分子间力,氢键,离子极化和晶体结构的原理和意义;能用分子结构理论说明分子的组成,分子的构型,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解释物质的性质与分子中化学键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内容

化学键参数

离子键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共价键的极化和分子的极化

分子间力和氢键

离子的极化

晶体的结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共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极化和分子极化的概念。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概念及特点。分子间力的概念和类型。

理解:分子的组成,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对分子间力的影响;分子中键长,键角与分子的几何形状的相互关系;共价键的极化对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的影响;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应用:根据价键理论的原理说明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共价键的类型;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的原理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用分子极化原理判断分子的极性大小。

(二)次重点

识记:化学键参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原理,氢键的形成,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等概念。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离子键产生的原因及相互关系,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的区别和联系,离子的极化作用对分子极性的影响。

应用: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给定离子和分子的构型,按键的极化原理判断某分子的极性大小和产生的原因,判断分子中氢键的存在和产生氢键的条件。

(三)一般

识记: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分子轨道的形成和能级,某些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式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晶体的类型及其结构。

理解:分子轨道,成键分子轨道,反键分子轨道,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解释某些分子的形成,确定分子或离子的分子轨道排布式,比较分子的稳定性、键级及分子的磁性大小。用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特性。



第七章S区和P区元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组成,结构特征;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氢卤酸,卤化物和卤素重要含氧酸的重要性质;掌握过氧化氢的结构,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特性,硫的含氧酸及其盐,氮的含氧化合物以及磷酸及其盐的组成和性质。

二、课程内容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卤素的化合物

氧族元素的化合物

氮族元素的化合物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的化合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卤素元素的化合物,氧族元素的化合物及氮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主要性质。

理解:S区和P区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特性与这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与各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分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氮的含氧酸,磷的含氧酸及硫的含氧酸的结构,酸性强弱关系,解释金属硫化物的水解作用;判断S族和P族元素主要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和化学反应性。

(二)次重点

识记:砷的氢氧化物和盐类,硼族元素的有关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理解:砷的含氧酸的酸性,砷的氧化还原性与砷的原子结构的关系;硼酸和硼砂的组成和反应特性;氢氧化铝和铝离子的反应特性与其原子结构的相互关系。

应用:根据砷的原子核外电子的结构,说明砷具有形成+(3)价和+5价化合物的原因;解释硼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及硼的含氧酸的酸性;根据铝原子的原子结构说明铝盐作净水剂的作用原理。

(三)一般

识记:锑,铋的氢氧化物和盐类,锡,铅的主要化合物的形成原理及其结构特征;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性。

理解:锑,铋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锡,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的主要反应特性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

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说明锑,铋的多价性,解释PbO(2)的强氧化性,SnCl(2)的强还原性;比较锡,铅,砷,锑,铋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及其变化规律性。



第八章dS区,d区和f区元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ds区,d区和f区元素的通性及其变化规律性;生物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理解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重要盐类的性质,掌握过渡元素的配合作用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重点掌握铬,锰,铁及钴的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性质。

二、课程内容

过渡元素的通性

铜族和锌族元素化合物

铬,钼的化合物

锰的化合物

铁,钴的化合物

镧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过渡元素的共同特点,IB族和IIB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性;铬,锰,铁的化合物,氢氧化物和重要盐类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理解:过渡元素都是金属的原因,过渡元素的变价性和配合性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铜,银,汞的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征;三氧化铬,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氧化特性与铬原子外层电子构型的关系。

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分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IB族元素和IIB元素与IA族及IIA族元素性质的异同点及其变化原因,比较化合物的稳定性,解释铜,汞,锰和铁易形成配合物的主要原因。

(二)次重点

识记:锌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3)价和+(2)价钴盐的性质,钴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理解:锌族元素化合物,钴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

应用:根据酸碱理论解释氢氧化锌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的原因,并说明呈现出两性的条件;根据钴的原子结构,说明钴的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离子的可能空间构型。

(三)一般

识记:钼的重要化合物,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结构特征;生物无机化学的一般知识。

理解:钼的氧化物和钼酸的性质,钼具有形成多酸的特点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镧系重要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性。生物无机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3)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解释镧系元素具有多价态的原因;说明生命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第九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定量分析的过程;了解定量分析中误差产生的原因,表示方法以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运算规则;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第三节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

第四节定量分析误差

第五节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第六节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七节滴定分析法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过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理解:定量分析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的意义。

(3)应用:掌握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二)次重点

(1)识记:滴定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滴定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滴定误差的概念,基准物质及试剂纯度的概念。

(2)理解: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的差别,滴定分析的特点,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应用:滴定误差的计算,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三)一般

(1)识记: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概念。

(2)理解:真值与平均值的关系,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关系。

(3)应用:用Q检验法进行可疑值取舍的方法,用显著性差异的t检验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掌握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掌握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酸碱滴定法

第二节络合滴定法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四节沉淀滴定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滴定突跃范围的概念。

(2)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选择依据;金属指示剂的选择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方法;被测物能够被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3)应用:化学计量点的计算;络合滴定方式的选择方法。

(二)次重点

(1)识记:酸碱滴定曲线;络合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2)理解: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影响因素;络合滴定突跃范围的影响因素;沉淀滴定反应的条件;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3)应用:终点误差的计算。

(三)一般

(1)识记:莫尔法的原理;法扬司法的原理。

(2)理解:金属指示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消除方法;常用标准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常用标准碱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银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应用:高锰酸钾法的应用;莫尔法的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

第十一章重量分析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过程;了解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了解沉淀的灼烧对沉淀的组成的影响;掌握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节沉淀的形成??

第四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第五节沉淀条件的选择

第六节沉淀的灼烧

第七节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重量分析法的基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晶形沉淀与无定形沉淀的概念;共沉淀和后沉淀的概念;重量因数的概念。

(2)理解:晶核的形成和成长速度对沉淀类型的影响;共沉淀及后沉淀产生的原因;被测组分化学式与称量形式的异同。

(3)应用:根据共沉淀及后沉淀产生的机理提出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二)次重点

(1)识记: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有机沉淀剂的概念;均匀沉淀法的概念。

(2)理解:各种因素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沉淀灼烧时成分随灼烧条件的变化。

(3)应用:根据各种因素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有机沉淀剂的特点及均匀沉淀法的反应机理选择沉淀条件。



第十二章分光光度分析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关系;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及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了解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实际应用;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光吸收基本定律

第三节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第四节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

第五节仪器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吸光度和透光率的概念;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定义;桑德尔灵敏度的定义。

(2)理解:朗伯-比尔定律偏离的原因;吸光度和透光率的关系;吸收曲线中浓度、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

(3)应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单一组分及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二)次重点

(1)识记:显色反应的概念;仪器测量误差。

(2)理解: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3)应用:测量条件的选择。

(三)一般

(1)识记: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关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的基本构造。

(2)理解:共存离子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3)应用:根据共存离子影响的因素寻找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方法。

第十三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复杂物质分离与富集的目的与意义;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沉淀分离法

第三节萃取分离法

第四节层析分离法

第五节离子交换分离法

??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分离与富集的概念;回收率的概念;分配定律与分配比的概念;萃取和反萃取的概念;萃取率的概念;层析分离法的原理;比移值的定义;离子交换分离的原理;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的概念;离子交换的亲和力的概念;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概念。

(2)理解:萃取过程的本质;分配定律与分配比的异同;萃取率与分配比的关系;比移值与定性分析的关系;离子交换剂的种类与活性基团的关系。

(3)应用:根据萃取率与分配比的关系计算萃取率,判断萃取的完全程度;根据被萃取组分与萃取剂的反应选择萃取条件。

(二)次重点

(1)识记:螯合物萃取体系;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始漏量的概念;总交换容量的概念;交联度的概念。

(2)理解:离子交换的亲和力的影响因素;离子交换树脂的孔隙与交联度的关系;始漏量的影响因素;加样量与始漏量及总交换容量的关系。

(3)应用:对不同的组分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组分的离子交换亲和力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三)一般

(1)识记:薄层层析与纸层析的异同及优缺点。

(2)理解:沉淀分离法的原理;用有机沉淀剂沉淀的优缺点;用共沉淀法分离和富集痕量组分的原理。

(3)应用:根据氢氧化物的溶度积计算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不同金属离子的酸度;H2S系统分组方法。

第十四章仪器分析简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含义;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结构和响应机理;掌握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方法,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掌握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构造和应用范围;掌握色谱分离的原理、分类、定性和定量方法;了解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和各自的应用范围。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原子光谱分析

第三节电分析化学

第四节色谱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定义;色谱分离的原理;色谱峰参数的含义;绝对和相对定量校正因子;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原理;柱效及分离度的概念。

(2)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结构和响应机理;色谱分离的分类方法。

(3)应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方法,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色谱分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次重点

(1)识记:玻璃电极;晶体电极。

(2)理解:火焰原子化器与非火焰原子化器的原理和优缺点。

(3)应用:指示电极的选择。

(三)一般

(1)识记:仪器分析的分类与被测物理量的关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器的构成;流动载体电极;气相色谱仪的构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

(2)理解: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各自的应用范围。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编S区与p区元素 2 第八章 ds区、d区和f区元素 4 第九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4 第十章 滴定分析法 8 第十一章 重量分析法 4 第十二章 分光光度分析法 4 第十三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4 第十四章 仪器分析简介 7 合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5%、25%、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Ag2S的溶度积Ksp的表示式为()

(A)Ksp=[Ag+][S2-](B)Ksp=[Ag+][S2-]2

(C)Ksp=[2Ag+][S2-](D)Ksp=[Ag+]2[S2-]



(二)填空题: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2Fe3+=Br2+2Fe2+在标准状态下向()方向进行。(Fe3+/Fe2+的E°=0.77V,Br2/Br—的E°=1.087V).



(三)简答题

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



(四)论述题

在光度分析中如何正确选择测量条件。



(五)计算题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16mg/100ml,用1cm比色皿在520nm波长下测得T=73%,求摩尔吸光系数ε。























17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