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剡字音义训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嵊州古称剡县,本人对剡字有别样情感。我曾查阅一些资料,中国最早的字典,汉代学者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收有剡字。篆书的剡也是两火一刀(而非今之立刀旁)。解曰:锐利也。从刀炎声。而宋代徐铉加以注音为以冉切。古汉语字典》查得剡字亦读Yan 解曰,1. 尖、锐利,2. 削,3. 举起。而在辞海》中可得有读Yan的剡,解1. 2 .大致与古汉语字典》同。解3. 则通。当剡读为Shan,即是地()名,剡县、剡溪。

剡读Yan,姓氏。主要起源于秦人祖先发源地甘肃西和县、礼县境内,相传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以国为姓,剡姓遂分封而来。剡姓多分布于北方,今主要分布在甘肃陇南西和县境内,此外甘肃徽县、宁县、陕西咸阳、山西省运城、河北省唐山、宁夏固原、新疆乌鲁木齐均有此姓氏分布。南方并不多见,古籍《陈留风俗传》对此姓有记载,其它古籍很少涉及,该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我国珍稀姓氏。

剡读Yan,还古代五射之一。这五种射技分别为:白矢、参连、剡(yǎn)注、襄(rǎng)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读作Shan,则是名词。而这地名用字主要集中使用在今嵊州,如剡山、剡溪、剡源、剡北、剡界岭等等。但在嵊州方言,“剡”读作Shan时还可用作名词,例如撬石岩洞的工具,即短钢钎,叫“剡子”“剡子”主要用于采石时凿出一个深洞,用于塞进炸药“剡子”粹火叫“煎剡子”“剡”读作Shan时用作与“凿”意相近。

然而,今嵊州方言中,剡字还保留别的音义,即剡字还可读tan。剡字读tan也是动词。例tan毛竹(意为用火烧烤使竹易变形,加工竹制品常用方法)、这片荒山剡tan掉哉(意为用火烧荒《吴越春秋》中记载的越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我认为断竹”当记作tan,即制弓,续竹”当为作《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可见古代越人剡字不但能读YanShan,而且还读tan

本人非专门研读文字,而流行的字典、辞典乃至辞海》皆无剡字可读tan的依据,是乎不足为凭、不足为信。不过康熙字典》中有解说:又剡覃音義同。《詩·小雅》以我覃耜。《張衡·東京賦》介馭閒以剡耜。即是说剡覃音義同可读为tan”音。《淮南子·泛论》古者剡耜而耕” ,此者亦应读为tan,烧荒也,与今嵊州方言保留的音義才完全同。

又因剡字系形声字,从刀,炎声。而炎声字的其它字音又如何读呢?如同读为Shan的另一(扌炎字,义为铺、展。而(扌炎)字嵊州方言保留的音依然是tan,意为涂抹、装扮。例: (扌炎)胭脂(装扮、化装义)(扌炎颜色(涂抹义)、脸孔(扌炎)得像花猫猫(戏称脸脏)、(扌炎)花鼻头(嵊俗言,意为自取其辱。其它炎声(亻炎)、郯、谈、锬、毯、痰、淡、(艹炎)等,均读为tan

炎声字读Yan的也只有炎、琰、(户炎)、焱、剡几字。或许炎声字的本音该读tan!

随着剡字的活用,古籍中又多了许多它义。

   《楚辞·橘颂》曾枝剡棘。 曾巩《离齐州后》诗之三: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其中剡字取锐利义。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其中剡木为楫中剡字取削、火烧义才不易朽;而剡木为矢中剡字取削、火烧义才易于加工为矢。

《荀子》案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也。其中剡字取举起之义。

《淮南子·泛论》古者剡耜而耕。” 其中剡字取刀耕火种义。

《礼记·玉藻》:弁行,剡剡起屦。孔颖达疏: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屦恒起也。

剡注,谓矢行之疾。古代五射之一。

《楚辞·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陆游《予行蜀汉间怅然有感》诗:麦陇雪苗寒剡剡,柘林风叶莫飕飕。其中剡剡皆为闪烁义。.

 王安石《晚兴和冲卿学士》诗: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剡剡意为风微起。

剡章并非削牍写成奏章。而是当时多用剡县所产之纸(剡纸)写成的奏章,后泛指写奏章。剡荐也同样是因多用剡县所产之纸写成的举荐书而约定俗成之说。

还有剡麻剡茗之类,多指剡县所产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