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宝妈学会这3个小招数,轻松应对不慌张

 钉爸带娃 2020-07-10

世人常说“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你还没有当妈妈的时候,可能理解不了这种情愫。但是10月怀胎一朝分娩,当看到孩子躺在自己的怀中,咕咚咕咚的吃着母乳,妈妈满眼满心都是宝宝。这种幸福感充斥着,让你也就体会到自己母亲曾经的不易,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直到这一刻,才真正的知道母爱的伟大。

宝宝在吃完奶后不能让他立刻入睡,也不能抱着他晃来晃去,一个不小心可能他就会吐了出来,弄的宝妈和孩子一身的奶瓣。看到这样的现象,可能每个妈妈都非常心疼,但是她们也知道孩子吐奶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殊不知如果自己过于疏忽,很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一个两个月的女婴在吃完奶后,妈妈把她放到了婴儿车上甜甜的入睡了。孩子好不容易睡着,这下爸爸妈妈赶快洗洗衣服,做做家务,生怕孩子醒来,又会让自己什么活都干不成了。不知不觉中一个下午过去了,孩子这一觉似乎睡得时间太长了,妈妈赶快过去看看,发现女儿昏迷在婴儿车上,嘴边都是吐出的奶,怎么拍打都不醒来。等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后才发现,她是因为仰面躺着,吐了奶而引起了窒息死亡。

爸爸妈妈一时的疏忽,竟然让宝宝就这样,仅仅在这个世上待了两个月就消失了。让人在悲痛的同时,不仅又敲响了几分警钟,为什么对小宝宝如此常见的吐奶,还有这么大的危害?想要知道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宝宝会吐奶。

在宝宝的婴幼儿时代,尤其是新生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突然就会有吐奶的现象。其实宝宝吐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呕吐的现象,也不会给他们造成不适感,吐奶一般有两个因素造成:

属于生理性的

一岁以内的宝宝都会有吐奶的现象,尤其是在半岁以内,这种现象更为频繁和严重,这种生理性的吐奶,其实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胃部的容量有成人的大拇指夹盖那么大,而且食管的肌肉也没有很好的张力。另外他的胃部也并不像成人那样垂直往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摄入的食量过多,脾胃就会有着一种排斥的反应。那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吐奶,其实这也是对宝宝的一种保护,这种现象在宝宝过了半岁之后会慢慢减少,直至好转。

属于病理性的

宝宝在妈妈体内发育受到母体的影响,他的体质自然有好坏之分,体质好的宝宝,自然抵抗力也强,奶量一次摄入过多,他们也可以全部吸收,体吐奶的现象就比较少。

而体质差的宝宝,他的脾胃比较寒凉,食物在进入胃里后消化不好,则吐奶的现象会更频繁。除此之外,宝宝如果有了一些疾病,比如像肠套叠,肠梗阻,以及肠道闭锁等,也会引起宝宝频繁吐奶,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过于疏忽,频繁的吐奶,一定要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

宝宝吐奶了后,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让他呛入肺中,甚至会引起窒息的现象。正在吐奶的宝宝,千万不要把他直立起来,那样吐出来可能会因为你把它的体型改变,而直接呛着宝宝的肺中。当宝宝呛奶了后,宝妈们先不要慌张,可以把宝宝的小脸侧过来,然后让他俯卧在腿上,用力的拍他的背部,这样奶液就会自然从食管中流出。

看到宝宝吐奶有这么多的危害,宝爸宝妈都有些恐惧了,怎么样有效的能预防吐奶呢?

一、在吃完奶后要给宝宝拍奶嗝

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因为嘴部的蠕动会往胃里带入很多的空气,有了空气在胃里,自然就会引起打嗝或者吐奶的现象。因此,在宝宝吃饱以后,妈妈可以轻轻的把他竖直抱起来,让他靠在肩膀上,然后拍打着他的背部。这样通过拍打就能把胃里的那些空气排出来,等奶嗝拍出来之后,再给他放到床上入睡,那样就不会出现吐奶的情况了。

二、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要处于45度倾斜状态

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喂养奶粉,在喂宝宝的时候,尽量要把他抱起来,让他处于45度的倾斜,这样在吃饱了后,也不至于让胃里的奶液有反流的现象。

三、让宝宝吃的奶量适度,以防有积食的现象出现

在大人们心中,宝宝吃得多,长得胖,自然就是健康,但是殊不知过度的让宝宝吃奶,就会造成积食的现象。摄入的食物超过了,就会让他的肠胃吸收能力有很大的负担,可能就脾胃虚弱了。

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他们没有自理能力,需要爸爸妈妈细心的呵护。宝宝有吐奶的现象,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爸爸妈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你分析了宝宝吐奶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就能够很好的来解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