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人家的父母如何教导孩子?不要以“穷”为耻,精神财富才最宝贵

 钉贝丫 2020-07-10

那年的冬天比起往年算是个暖冬,可小伟父母的心却如坠冰窟。看着才十六岁的小伟冰凉的尸体,小伟妈已经欲哭无泪了,“来生不再做穷人家的孩子”这句临别遗言还萦绕在小伟父母心中。

小伟父母都是外出务工人员,一年也难得回家几次,夫妻俩的收入加起来一万多,虽然不算富裕,但对于身处十八线小城市的小伟家庭来说还是不错的。

几天后在整理小伟遗物时,小伟爸妈又发现小伟在轻生前七天写的日记,小伟在里面表达自己是个既没有能力又承受不住压力的弱者,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活得太累,感觉自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调查发现小伟父母除了生活比较节约,对孩子在日常消费上管得比较严外,还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内心成长的关注。

    小伟虽然走了但“不再做穷人家的孩子”这个话题却引起了社会广泛地议论,同时也使得许多父母开始反思自身。

穷人家的父母究竟该如何教导孩子呢?

     一、穷在哪里?

    在如今基本不会出现食不果腹的家庭了,所谓的穷也只是家庭可支配财物的多寡。,物质上的穷和富是没有衡量限度的。孩子出生在富裕或者不富裕的家庭并不是能由自己选择。

家境一般的父母有时候会从小就灌输给孩子,自已家庭是穷人家比不过别人家有钱,一切开销要精打细算,能占的便宜一定要占……

而从不教导孩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也不舍得在孩子的心理教育上投入,使孩子的精神“富裕”起来,那么真正的穷得可能就是自己的内心。作为父母如果不能在物质上、教育资源上给予孩子更多,那么至少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穷人家孩子的自卑感

孩子从踏入人际交往开始,就会逐渐形成对比心理,在各种玩具,穿着打扮,旅游次数、老师的批评表扬,零花钱中对比,最后生成了自卑感或者优越感。仔细想想,其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几乎都是父母平日有意无意的言语。

在避免孩子产生自卑感之前,父母首先就要有一颗自信的心。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穷不是自卑的理由 穷更不是束博孩子健康成长的理由。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多鼓励,而不是自己的弱点去对比别人的优点,这样只会加剧孩子自卑感。

俗话说人穷志不穷,所以父母也要多教育孩子一些正面向上的例子。比如宋代名臣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但范仲淹并没有因为家穷而自卑,最终依靠自己的奋斗成为一代名臣。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教育孩子,宁可凭双手做一个诚实的车夫也不要做一个贪官污吏。

林伯渠先生教育孩子要靠一要靠脑、二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三要脚踏实地、四不要依靠父母。

三、注意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如同大人一样,因为各种事情导致负面情绪的积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衣食,更要经常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多和孩子交流,孩子比较讨厌说教、训斥,因此聊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拓展孩子的眼界,让孩子了解世界之大、英杰之广、宇宙之无穷……引导孩子朝积极阳光的心态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