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茶香飘万里 2020-07-11

人工运河自春秋以来,各朝各代都有或大或小的开凿。但是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大规模开凿人工运河的王朝。杨坚、杨广父子两代相继,发动的运河开凿工程,占了隋朝统治期间大半的时间,规模可谓空前。其大致过程是,隋文帝开皇四年五月,开凿了广通渠;开皇七年四月,开浚山阳渎;隋炀帝大业元年三月,开凿通济渠;同年又开拓山阳渎;大业四年正月,开凿永济渠;大业六年十二月,穿江南河。至此,长江南北运河工程全部完毕。

一般在对历史的认知上,隋炀帝劳民伤财开大运河,为的是一己私欲,巡游南方。但若研究史书,深究其真正原因,恋慕南方风流,贪图享乐只能是其目的之小部分,其更大野心是想借此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甚至是对内的局部地区的安定,及向外的扩张,对此,我在一篇问答中已经详细阐述,有兴趣可移步观看,此不赘言。

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却也给隋王朝带来了极深、极痛苦的灾难,成了王朝覆灭的其中一股最重要的导火索。大运河给隋朝人民带来的从来不是福利,可以说是典型的未享其利,先受其害,用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铭》的话来讲,就是“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那么,隋炀帝作为一个在前期还算励精图治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开大运河,真的只是享乐,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开运河又为何最终使得隋朝灭亡?本文正是基于此做一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斧正。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一、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促使下,南北经济地位的转变,呼唤运河的诞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遭受空前的大破坏和大波动。北方由于战火纷飞,起初一直属于领先水平的中原、关中经济区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趋于停滞状态,人口大量南移,造成了黄河流域古老经济区的衰落。而三国时曹魏实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建成了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区域。“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谷皆满”。百姓兢兢乐业,农业经济得以振兴,为曹魏逐鹿中原,平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孙吴和蜀汉政权则相继在江南一带的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开发建成了新的农业经济区作为立足之本,并以此与曹魏相抗衡,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而后,随着各自经济势力的消长与调整,到西晋取得了短暂统一。然而,战争的创伤还来不及医治,元气尚未恢复,晋王室爆发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八王之乱”,随之又是十六国的分崩离析,野蛮的战争与屠杀,足足互相斗争了一百三十多年,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公元184年算起,直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全国重新统一,结束长期混乱,前后历时四百余年。这期间,长江以北的半个中国一直是兵燹遍地、干戈不息,使得百姓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的北部中国,特别是前代王朝藉以生存的关中、中原地区,已不再如过去那样,在大乱平定和社会秩序恢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孑遗之民又在原来的废墟之上重建家园,而是长期陷于荒残和凋弊之中,广大地区到处是白骨纵横、荆棘载途。即使有稀疏人烟,也都是老弱病残,整个社会是一片死寂。农业生产已随着人口锐减和劳动力的缺乏,而退化为游牧或半农半牧的粗放经营。过去肥沃的良田,有的荒芜成天然的牧场,有的变成了沼泽水塘。洛阳,本来是富裕京都,王畿千里,是王朝精耕农业区的中心地带,而在南北朝时期却牧马遍野,牛羊成群,广漠无垠的杂草代替了阡陌稼禾。这种状态始终无法恢复旧观,不但没有恢复到过去曾经达到过的水平,而且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性质也退化了,到南北朝末期的北齐时,仍未改观,广大地区仍是土荒民散,到处呈现出一片凋残荒凉之状。

在北方古老经济区荒凉残破之时,本就基础薄弱,又加之经济凋敝的西晋王朝,在战争巨轮的碾压之下,不但丧失了对国家的控驭能力,而且完全丧失了存在基础,遂不得不怆惶南逃,到战火尚未延及的地区苟延残喘。晋室南渡江左,凭长江天险,苟且偷安,而对北半部的土地则处于完全放弃的状态。反之,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的江南一带,却由原本的蛮荒野地,逐渐转变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重心。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长江流域以至珠江流域,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湖泊遍布,草木繁茂,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物产丰富又地广人稀,使得江南地区天然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故而当黄河流域处于互相残杀,天昏地暗之时,长江以南地区,自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并都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江南各地的人民此时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工作,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凡是有可资利用的土地无不改造为良田。特别是在南朝时期,当一些豪门权贵和地主纷纷“抢占田土”、“封略山湖”时,还都争先恐后地去“占山”,所以江南的丘陵、缓坡也都被开辟为耕地,出现了梯田纵横的宏伟景观。

其实江南能成为乱世的桃源,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因为在古代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滚滚长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天堑难以飞渡,有效地阻止了兵灾战火的南延。所以当中国北半部广大人民几乎被剿灭殆尽,不死于干戈锋刃,即死于饥饿疾疫的时候,江南地区反而成了一个异数,大部分地区都还过着饭稻羹鱼的安定生活。由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北方人口成群结队,分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南逃蜀中、江左、荆益一带。史书记载,东晋时,桓温征服四川成都一带之后,在江陵设立了汶阳郡来安置南逃的北方流民,巩固了湖北、四川一带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原、齐鲁、两淮诸州的人民则跨越淮河流域,渡过长江而流寓江东各郡。

南北朝各代史书都记载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流,数量大、时间长,且南渡之后还大规模地设侨置郡县。北方流民南下,给江南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南朝时的江南,不仅因劳动力大增,在生产广度方面有了迅速的发展,日益扩大了开发的范围,使过去人口稀疏未能开发的地区开辟成为良田美畴,发展农业生产,从而迅速改变了渔猎山伐的自然经济生活。而且由于北方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劳作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深度上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使火耕水耨的粗耕农业,转变成精耕细作的技术农业。

据《齐民要术》水稻篇的记载,当时的江南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不但水稻品种增多,而且还掌握了一年两熟的生产技术。从而也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增,“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粮食单产每亩三百多斤,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江南地区迅速改变了往昔的的落后面貌,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兴经济区。此时的江南地区,耕地广阔,物产富饶,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家给人足,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二、随着南北贸易的加速发展,也要求有便捷的水运通道

随着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江南新经济区域的形成,江南的商贸经济也飞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商业都市。南北贸易也一改往昔北货南运,而变为南方货物开始大批运往昔日繁荣的关中、中原地区,呈现南货北运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大战乱,造成荒凉凋弊之惨象,商品经济也陷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即使北魏王朝全力进行奖劝农桑,重建社会经济秩序,而商品经济的恢复仍远远落后于农业,出现了“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的状况,商品经常是若有若无。

而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达,货物充足。早在汉朝时的司马迁就指出过“江南出梅、梓、姜、桂、金、锡、铅、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这些特产到六朝时仍然十分富,“煮海为盐,采山铸钱,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正是由于江南的这些特殊物产早已为中原人民所喜爱,而这些货物都是需要“待商而通,待工而成”的,这无疑促进了江南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许多富商大贾与官府相勾结,从事贩运贸易,兴利聚敛,谋取暴利。

这种富商贩运和民间互市商业贸易,即使在南北战争期间都未曾停过,甚至官方贸易也在进行。据《宋书》记载,刘宋王朝与北魏在南征北讨、兵戎相见之时,双方仍然进行着大宗商品交换的贸易往来。北方人极为嗜好南方物产,就算普通的甘蔗、桔柚之类,也视为奇珍;而南人则急需马匹、骆驼等北地特产。双方经过协商,就算在战火熊熊燃烧之时,依然互通有无,发展贸易。因南北之间山水间隔,交通不便,故而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南北大批量的商业贸易往来,则主要依赖于水运往来。南朝刘宋时的官商孔觊的两个弟弟,经营商业贸易,“辎重十余船,皆是绵、绢、纸、席之属”。由此可以证明以船为工具的水运,在商业贸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南朝时江南的商业大都会,都布局在水运便利的河道两岸。在水路交通发达的地方,四方商货集聚,从而成为商业中心。建康(南京),位于长江南岸,六代建都之所在,是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物荟萃,四方辐辏,货物集散便利,故而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京口(镇江),是仅次于建康的又一个大商业都会,其地四通八达,望海临江,水道又东通吴、会,因而商旅集中,贸易繁荣。太湖流域的丹阳是一个与京口并驾齐驱的大商业都会,水陆的物产都很丰富,蚕桑业也特别发达,商业十分茂盛。荆州、扬州、郢州,也都是江南重要的大都会,居大河流域,处于水陆交通要冲,人物交杂,商货聚集,富甲万里。广州、胶州则因海外贸易而繁盛。居于淮河流域的寿春、襄阳,则是南北贸易的主要城镇,居南北交通要道,江南船舶水运到此之后,再转往陆路,运至北方各地。

利用江河水道,舟楫运输,运输量大时间短,价格又便宜,到达地区广,是古代南北商业贸易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方式。而陆路交通则因山水阻隔,相对缓慢,运载量小,人力物力消耗甚多。北朝末年至隋初,京城长安、洛阳一带的货物调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成效不大。当时“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至蒲坂,至于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因而,无论是从保证北方长安、洛阳等地的物资供应出发,还是为了适应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都需要求有一条贯通南北的捷径水道,加强南北的直接联系。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三、南北大运河的产生也是军事发展的需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分裂割据,互相攻伐,大都离不开河流、船舶。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组织联军,利用水军优势,充分利用水上船舰,打败了不懂水性的北方曹操大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局势。晋室东渡之后,虽已偏安江左,而仍怀恢复中原之志,每当稍微恢复一些元气,兵力可用之时,便大举北伐,其进军运粮,皆资水道。十六国时期北方苻坚曾倾全部力量伐晋,也主要是由水道进军。东晋末年,“刘裕伐姚泓,舟师自淮泗入清,欲诉河西上”。他曾派檀道济、王镇恶从淮水、淝水进军,攻打漆丘、项城;派将军沈林子从汴水率军进入黄河,进攻仓垣,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南朝刘宋与北魏之间的战争中,南朝军队凭借河流舟楫之利则表现更加显著。王玄谟、到彦之等兴兵攻魏,皆是在夏秋时节,河流水位高涨,舟师进入黄河、淮河攻打魏军,从而达到攻城掠地,收复城池的目的;而一到冬天,天寒地冻,南军只能仓惶退兵,任由魏军骑兵南下驰骋,再夺城池。这些都是利用自然河道大举进攻的记载。

此外,为了行军打仗的需要,在无自然河道可资利用时,就人工开凿漕渠,连通水道,行军作战。史书对此也多有记载,比如桓温、刘裕北伐,就曾开凿漕渠,充分发挥了水上运输的优势,从而争取军事上的有利契机。就连习惯于马上驰骋,而不谙水上行舟的北魏王朝进入中原地区后,为了力求全面接受中原文化,以改革本族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各种落后制度,争取南北对峙中的军事优势,也充分注意到了对河流水道的利用。

而北魏的孝文帝更是有了最早的大运河设想。他在太和十九年,泛舟洪池时,曾对李冲说:“朕欲从此通渠于洛,南伐之日,何容不从此入洛,从洛入河,从河入汴,从汴入清,以至于淮。下船而战,犹开户而斗,此乃军国之大计。今沟壑若须二万人以下,六十日而成者,宜以渐修之。”李冲回答说:“若尔,便是士无远涉之劳,战有兼人之力”。表明他们已经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了自然河流、运渠水道对于军国大计的巨大作用。

总之,不论是因为江南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还是南北军事战争的需要,都迫切要求有一条贯通南北之间,勾通各条自然河流的水上通道产生。因此,大运河的产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修一条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那么隋炀帝修大运河真的是没必要吗?

四、最后简单谈谈隋炀帝的灭亡

由上分析,隋朝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开通大运河,以此来贯通南北,达到真正的全国一统,是势在必行的。而隋炀帝作为南北运河开凿工程的发动者,其积极作用也应该予以充分地肯定。开皇末年,开河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然而隋文帝却处事谨慎,尽管他深感漕运的重要,但却没有胆略去大规模发动开河工程。杨广即位以后,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却敢于及时、果断地下诏开河,表现出了较卓越的远见,发挥了决策者的重大作用。

然而,杨广与其父杨坚政治手法不同。杨坚只重吏治,虽无开国治世的宏大理想,却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杨广则深染南朝文学风尚,瞧不起北方的吏治及动辄诉诸武力的粗鄙文化,在为政上表现得更为情思狂放,甚至盲目自信。再加刚登上以非礼、非法手段取得的皇位,必须要有一些强硬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所以倚仗着前期文帝时代的资本,企图一鼓作气达到使国家强盛的目的

这一切都使得杨广在开运河过程中表现得专横独断,急功近利。在开凿运河的同时,又强令人们沿河修筑御道,遍植翠柳,建造离宫、驿馆,加重了各地人民的经济负担。可以说,运河的整个开凿是以过度整治,严重地摧残和消耗了社会劳动力为代价的。如大业元年开浚山阳渎,开凿通济渠,建东都洛阳三大工程同时进行,共征调民丁三百多万,“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丁男”都在征调之列,所征丁夫占全国丁男的1 / 3以上。河渠开到今徐州境内时,所役丁夫经劳累折磨而死者,就达一百五十多万人,造成了“下寨之处,死尸遍野”、“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的惨痛局面。随后,隋炀帝又亲自冲锋陷阵,发动远征高句丽等一系列对外活动,使得国家疲敝不堪,民变四起,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