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河网密度大,河流多发源于本省山地。干支流分别平行或垂直于山脉走向,形成格子状水系。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3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0.1公里。主要河流自北而南有交溪、霍童溪、闽江、晋江、九龙江等。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上游有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源,均发源于武夷山地,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始称闽江。中、下游较大支流有尤溪、大樟溪。至福州市以东分两支注入东海,全长577公里,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九龙江为南部大河,干流长258公里。各河水量丰富,含沙量小,多险滩急流,航行不便,而宜于发电,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050万千瓦,居华东各省之首位。 闽江——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後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歧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中国国家地理的说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积60,0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内河港。
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称剑溪,水口以下为下游称闽江。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居第十二位,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七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只及闽江的92%。 福建水系 福建主要水系有“五江一溪”,即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 六江两溪是指:闽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龙江、交溪、木兰溪。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斜贯全省。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居第十二位,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七位。 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歧岛注入东海。 九龙江有北溪和西溪两源,其下游都经漳州盆地相汇于河段的最下段出海。漳州盆地以上的两溪流域面积,约占九龙江流域面积的98%。九龙江水系又以北溪的中上游流域面积为最大,其上游在漳平以上又占北溪流域面积的53%以上。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 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下游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九龙江干线长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12%. 晋江发源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流域面积5629km2,河长182km,流经永春、安溪、南安、晋江、鲤城、丰泽等县市。晋江上游有东溪和西溪两大支流,东溪发源于永春县呈祥乡云路村,流域面积1917km2,河长120km。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感德乡挑舟村,流域面积3101km2,河长145km。两支流于南安市丰州镇井兜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并于晋江市淄滨纳入九十九溪至丰泽区浔浦入海。 汀江流域主要在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及广东省的大埔县境内。 韩江位于粤东、闽西南,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其中汀江为11802平方公里,梅江为13929平方公里,韩江干流(三河坝~潮安)为3346平方公里,韩江三角洲(潮安以下)为1035平方公里;按省划分,广东省17851平方公里(占59.3%),福建省12080平方公里(占40.1%),江西省181平方公里 (占0.6%)。 交溪,古称长溪,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出于太姥山、鹫峰山和与浙江省毗邻的洞宫山脉的浙江省泰顺县和庆元县。东、西两溪流经寿宁县、柘荣县等地,汇合于福安市城阳镇湖塘坂,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福安市区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交溪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干流长162公里,交溪的主要支流还有: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 木兰溪,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 |
|
来自: 茶香飘万里 > 《福建地理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