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黑龙江《童年故事(十七)我的文具盒》作者:明月 朗诵:枫韵

 远方诗歌文化 2020-07-11

作者:明月

主播:枫韵

编辑:落落

童年故事(十七)我的文具盒



一年级刚入学时,节俭的父亲,工作之余,用一块独木给我做了个文具盒。文具盒是原木本色没上油漆,里外打磨得非常光滑,手感特别柔韧,能闻到木香。可就是抽拉盖,特别特别地紧,每次拉开得费点劲。盒盖上的扣手又小又浅,指甲扣不住,也不容易使上劲儿。课堂上每次打开文具盒,总是比别人要慢很多。冬天教室里特别冷,手冻得不听使唤,更是半天打不开文具盒。尤其老师在要求大家动笔时,总爱这样说一句:“好了,现在开始计算,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我不甘心落后,可文具盒耽误我的时间,真是不服气。不过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嫌它与众不同,太土气了。经常把它放在书桌堂里,等用时现取出来。我非常羡慕其他同学有各式各样的文具盒。那年冬天最冷的时候,索性上学我不带文具盒了,把铅笔,格尺橡皮等直接放在书包里。   

一年级就要结束时,一天,班里转来一个新同学———于桂芳。我好奇地打量她一番;圆圆的小脸上略带紧张,看上去,个子要比我高点儿。老师向大家介绍完之后,把我旁边桌上的一个同学,调到另外一行,让新来的于桂芳坐在这个座位上。我俩的桌子中间没有过道,和同桌没啥区别。下课之后老师叫住我,对我说“你旁边那个新同学,她原来学校和咱们的进度不一样,加上她家搬家耽误,差了一周的课。课下你给她补补课吧。”老师给我任务,总是满口答应,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这以后的几天里,每天早自习或课间,我就抽时间给她讲讲前面的课程。聪明伶俐的于桂芳,接受理解能力极强,我没费多大劲,她就听明白了。

几天过后,我俩成了要好的朋友。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是好友。每天上学她绕路也先到我家,找我一起走。看我经常使用铅笔头写字,就把自动铅笔送给我。还时常把瓜子,玉米花,悄悄塞到我兜里。放学路上遇到卖冰棍的,只要她买,总会带上我的。老师又给我俩安排到一个课外学习小组,每天放学后,我都是先到她家,我俩有说有笑地共同完成作业。

进入冬季后,学校要求积肥,我俩成了最佳搭档,她从邻居借来手推车,我们手持铁锹,迎着凛冽寒风,一起在马路上,追着农村送甜菜的大马车,眼睛紧盯马尾巴,共同盼着马尾巴抬起那一刻……。虽是数九寒天,两颗心互相取暖,丝毫不觉冷。逐渐我俩成了无话不说的密友。

新学期刚开学的一天,于桂芳给了我个特大惊喜;一个八成新的铁文具盒放在我面前!当她笑呵呵地给我时,我激动得有些语塞,好像连谢谢都忘了说。这是她家二姐寒假回来时给她的礼物。文具盒上边的图案是一个坐姿态的小猫和拼音字母Mao,看上去图案清爽亮丽,特别漂亮,我非常喜欢,也特别爱惜它。

从此每当我到校刚一落座,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心爱的文具盒拿出来,轻轻地摆在书本的最上方,书桌上最显眼的地方…。

原创

首发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