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水预报如何更快更准?全靠TA们→

 板桥胡同37号 2020-07-11

◎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

每到汛期,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和同事们便进入和一场场洪水“赛跑”的模式。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暴雨不断,严峻的防汛形势加大了和洪水比拼的难度。

“我们常说,水雨情监测预报是防汛的‘耳目’和‘参谋’,早一分提供准确的预测预报,为防御洪水抢占先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便能多一分保障。” 刘志雨7月10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洪水预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刘志雨看来,要提升预测预报精准度,科技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我国洪水预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气象水文预报耦合 

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

针对一场在途的洪水,尽早预判其过境的时间和峰值,对提早部署和防御决策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一直是水情预报人员着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目前做到精准的‘定点、定时、定量’降雨预报还有一定难度,但降雨数值预报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刘志雨介绍,近年来通过充分利用气象水文耦合技术,将降雨数值预报结果跟洪水预报进行耦合,实现了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从过去的一天延长到三天左右。

以长江流域洪水预报为例,水情预报人员根据长江流域降雨汇流特点,将长江流域分成多个子流域,将各个子流域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面平均雨量预报数据输入洪水预报模型中,通过水文气象紧密结合,有效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

“7月2日,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我们提前两天就做出了精准预测。”刘志雨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水文部门共发布898条河流1360个断面作业预报16.8万多站次,其中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制作发布264个主要江河断面1066站次预报,为主动防御洪水提供有力支撑。

大数据人工智能加持 

预测预报更准更快

和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河流洪水预报准确率有待提升,是洪水预报领域的薄弱环节之一。据介绍,目前南方地区主要江河洪水预报准确率为90%左右,北方地区河流洪水预报准确率为70%左右。

针对北方地区,尤其是淮河流域河流洪水预报的难点,水文预报人员采用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历史洪水的规律和成因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预报模型,对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超前研判。

“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视频监测、实时校正等技术方法,通过‘以测补报’提高预报准确率。”刘志雨介绍,目前在华北山前平原区布设了170多个应急监测断面,可根据上游监测信息,滚动修正预报,提高下游河道预报精度。“以测补报”技术手段在漳河、滹沱河的应用结果表明,可将洪水预报准确度平均提高10%左右。

在逐步提高洪水预报准确率的同时,洪水预报的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据介绍,目前全国12.1万个水文站的雨水情信息汇集到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仅需10~15分钟,水文预报人员完成一次洪水作业预报的时间仅为几十分钟。


6月22日,重庆綦江五岔水文站,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监测水文情况。

“预报时间的缩短,同样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升级完善洪水作业预报平台、移动会商平台等,提高了洪水预报效率。”刘志雨表示,目前正处于防汛关键期,水文部门将坚持完善专班预报、联合会商、滚动订正等做法,不断提高水情预测预报水平,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