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确认。 一部剧应该封神。 今年5月,网飞在收集了超过250万用户有效选票后,公布了网飞史上最棒的原创剧集名单。 在最终评选中,一部来自德国的科幻悬疑剧以80%的支持率碾压了《黑镜》,一举摘下了“最佳原创剧集”的桂冠。
也就在名单公布的下个月,阔别一年的它携第三季强势回归,交出了烂番茄新鲜度93%,用户评分97%,豆瓣评分9.5的最终答卷。 如今来到第三季。 Sir不得不面对这一部既好看,又难说的神剧。 它的神,是你从未见过的—— 《暗黑》第三季 Dark Season 3 为什么这部被吹爆的剧,听上去还是默默无闻呢? 与名单上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暗黑》有着更高的观看门槛。 因其本身是时空穿越的题材,全剧共跨越了165年(1888-2053)的时间长度。 而具体呈现剧情的方式,则是围绕温登镇上四个家族中超过30位核心角色展开。
第一季便在开头短短数十分钟内,不加侧重地平铺介绍了十几位角色,开场即劝退。 如此浩大的设定配上如此写实的手法,《暗黑》未获得诸如同家《怪奇物语》那般的热度也确实在情理之中了。 但繁琐复杂的设定,终究是掩盖不住这部剧极其优秀的内核。 全剧三季26集都贯彻了德式思辨精神,其中更是涉及到了过往时空穿越题材较少深究的矛盾本质。 “祖母悖论”真的会发生吗? 若我多次回到同一个时间点,是否会催生不同的自己呢? 为了影响过去而刻意为之的举动,真的能改变时间吗? 一切的答案其实都蕴含在片名之中,今天Sir主要关注一个问题: 黑处有什么? (注:以下内容涉及全三季的剧透,请谨慎观看) 时间 “暗黑”的第一层含义,是剧中多次提及的“结”,即循环往复的时间。 《暗黑》的时间设定并非通常感知中一条不可逆的线,而是首尾相接的环。 圆环之上,过去和未来互相影响彼此成就,甚至是穿越时空的行为也是构成环的一部分——你的确影响了时间,但你试图影响时间的意志本身就被包括在时间走向之中。 这样复杂的世界观搭建,是有着严谨的现实科学理论作为支撑。 第一季中,成年约拿曾与最早发明时光机的钟表匠H.G.坦豪斯有过关于时间旅行的交谈。 这也是本剧第一次系统地向观众展现在《暗黑》的世界观中,穿越时空具体的原理。 Sir只举一个例子,便能一窥这种设定下全剧的精彩。 在第二季中,少年时期的主角约拿曾在水边沙地上挖出一条挂坠,伙伴巴尔托斯讲述了一个有关水鬼的故事。 第三季解释了挂坠出现在这的原因,也是水鬼故事真实的原貌。 约拿的母亲汉娜(康瓦家)穿越回1954年。 穿越不要紧,要紧的是她一边穿越,一边与伊根(多普勒家的曾祖父)私通,引发了往后一连串让人头大的死结。 原本,发觉自己有身孕后她是决定打胎的。 在打胎的诊所,汉娜被一位天真的小女孩唤起了母性,便将伊根给自己的护身符挂坠赠与小女孩,选择了带着未出生的孩子离开。 而小女孩的身份,其实是1986年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海伦娜(尼尔森家的祖母),女校长卡特琳娜的母亲。 在第二季的结尾,卡特琳娜前往1986年寻找自己失踪的小儿子,却因过于心急而与母亲海伦娜发生冲突,最终被海伦娜在河边杀死。 挣扎中,卡特琳娜在岸边扯下了母亲海伦娜带着的护身符挂坠,自己却被亲生母亲沉尸水底,由此水鬼故事便开始在小镇流传。护身符挂坠则一直到现代才被主角少年约拿发现。 剧中所有的人物,都被类似这样的“结”所串起。 第一季描述了四个家族中的“结”。 故事从小镇的孩童失踪案开始,拉开了这跨越一个世纪的时空谜题序章。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尼尔森家失踪的小儿子米凯尔,其实是康瓦家自杀的父亲麦可。 怎么可能呢? 四个家族,因为穿越,打破了一脉相传的家族树,家族与家族之间交叉并联。 第二季讲述了时间上的“结”。 深层的势力出现,各方阵营随着剧情的前进逐渐清晰,围绕着时间循环,时间的干涉者们纷纷开始了行动。 最终,一切都在“天启日”2020年6月27日这天戛然而止又重新开始。 而最新的第三季,则是不同世界之间的“结”以及“结”的终结。 《暗黑》的一大特点,便是对格局的颠覆。 第一季的结尾,约拿的确让大家摆脱了原本的循环周期,却也因此开启了第二周期的循环; 第二季,平行宇宙镜世界的加入更是改变了剧情走向; 第三季更是证实了Sir之前对剧情的猜想,两个世界之外有着作为一切起源的真实世界。 至此,三环齐聚。 最终的“结”该如何化解,Sir先卖个关子,我们接着往下看。 人性 这是的“暗黑”第二层。 别以为这部剧是指一个迷宫般的益智游戏。 在这个迷宫的甬道中穿梭,两边都是密不透风的漆黑。 全剧多次应用了《圣经》中的意象。 譬如男女主角约拿和玛莎,在晚年分别使用了“亚当(Adam)”与“夏娃(Eva)”作为自己的代号。 在《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是人类的起源,亚当、夏娃二人偷食禁果便成了罪恶的开端。 而苹果作为现实中常被用于代指禁果的意象,也在第三季中多次出现。 同样的,偷食禁果也能被看作人性的开端。 《暗黑》中,不乏对人性阴暗面的描述。 早在第一季中,年轻时的汉娜对乌利西(尼尔森家的丈夫)心生爱慕,求爱不得而由爱生恨,她随之举报了乌利西侵犯了卡特琳娜,并嫁祸于同学蕾吉娜(蒂德曼家的妻子)。 见到乌利西受罚的汉娜以一种近乎病态的方式尝到了报复的快感。 尼尔森家的小儿子米凯尔同时也是康瓦家的父亲麦可,这个我们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实,有两重乱伦存在: 一是汉娜和乌利西(是的,又是她)私通是乌利西无意间客观上打破了伦理; 二是得知父亲身份后的约拿(康瓦家亡夫麦可的儿子)依旧选择与玛莎(尼尔森家的大女儿,约拿生理上的姑姑)在一起则是他主动违背了伦理。 “禁果”可不单单指血缘这一条禁忌,剧中还有一个被具象化的“禁果”。 时光机。 不论是创造或是使用时光机,本质上都是对时间的干涉。 纵观全剧,不难发现驱动人物干涉时间的原因,都是他们心中被包装成爱的私欲。 真实世界的钟表匠坦豪斯,因对家人的爱和愧疚而进行时空实验,无意间创造了两个世界和交缠其中的“结”。 原世界的亚当(老年约拿)因痛失父亲而决心摧毁“结”,镜世界的夏娃(老年玛莎)因对儿子的爱而选择维持“结”。 克劳迪娅(蒂德曼家的外婆)因想拯救身怀癌症的女儿(蕾吉娜,蒂德曼家的妻子)而牺牲了所有与“结”有关之人的存在,引导约拿和玛莎摧毁了两个世界。 重重私欲的背后,创造和维持“结”是罪,因为它的本质是没有尽头的悲剧循环; 扰乱或毁灭“结”也是罪,因为代价是让无数人付出生命。 德国人的思辨也在这左右为难的罪恶中透露得淋漓尽致。 无解 最后一层“暗黑”,代指剧中人物黑暗的命运。 这其中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角色面对既定现实必然发生的无力感。 在亚当的西蒙多组织(Sic Mundus)基地中,悬挂着荷兰画家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画作《该死者的堕落》(The Fall of the Damned)。 这幅画描述了在《圣经·启示录》中的末日之战的场景,大天使迈克尔和随行天使将被诅咒者投入深渊。 作为描绘天启的作品,无疑与亚当为摧毁“结”而创立西蒙多组织的概念相契合。 而在第三季开头,夏娃便派自己的儿子烧毁了西蒙多基地,油画的燃烧暗示着亚当所有摧毁“结”的行动都将以失败告终。 作为故事的最终季,结局的处理更是将这一层面的“暗黑”推向了高潮—— 它超越了已被广泛运用的恐惧理论,观众不再害怕未知,取而代之的是对已知现实的恐惧感。 思考越多,恐惧越深。 在第八集中,已成为时空穿越者的克劳迪娅向刚刚经历失败的亚当解释,目前已知的两个世界是由“真实世界”分裂产生。 亚当形容三个世界的关系为“凯尔特三角”。 这是一种首尾相接的爱尔兰传统图案,剧中老黑格尔(多普勒家的爷爷)经常重复的一句话很恰当地形容了它的特点: 开始即是结束,而结束就是开始 这一次,亚当听从了克劳迪娅的提议。 他返回过去,引导来自原世界的少年约拿和来自镜世界的玛莎通过第一季的山洞前往了真实世界。 他们并成功阻止了时光机的诞生。循环被打破,所有与“结”相关的人也因此消失,全剧主线剧情到此结束。 在观众的视角中,原世界与镜世界链接的标志是在第二季结尾,镜世界玛莎救走了约拿。 那么在第三季中,约拿和玛莎前往真实世界的行为,究竟是象征循环的打破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链接呢? 顺便一提,《暗黑》主题曲。 由德国柏林音乐人Apparat制作的“告别”(Goodbye)。 2017年,网飞在发布《暗黑》第一季后,观众们也能找到一版时长为3分33秒的“告别”。 33年,对应在剧中是指代一个循环周期的持续时间。 而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仅有一句歌词: For neither ever, nor never goodbye 从未有也不将有告别 全剧的最后,真实世界中跟时间循环无关的人在怀有身孕的汉娜家聚会。 在被问及宝宝的名字时,窗外雷声作响,汉娜望向了窗边椅子上的黄色雨衣。 她决定给孩子取名为,约拿。 至此,三环相扣。 全剧终? 不,也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对于任何一部敢于贴上“烧脑”标签的作品而言,把复杂精彩的故事讲圆满,仅能说明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而《暗黑》是一部错过即是遗憾的神作。 抛开错综复杂的剧情,这部剧究竟“神”在哪呢? 世界观的搭建,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相比之下,剧情则仅仅是将这两个概念具象化进而展现给观众的方式。 《暗黑》是一部非常“德国”的科幻作品,编剧团队将有德国极具代表性的哲学元素渗透进了全剧的每个角落。 从世界观的搭建中,观众便能碰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其在剧中最直观且最核心的表现,便是同一人物的多个存在。 Sir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陷入跟剧中亚当相同的误区。 在通常的穿越作品中,主角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行为,会直接作用到穿越前的的未来。 亚当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所以才判断夏娃尚未出生的孩子(即第三季开头烧毁亚当基地的三位男子,兔唇是近亲结合的后代的特征)是“结”的关键,也因此用残酷的手段杀死了一位玛莎,这是他妄图打破“结”的方式。 但注意,这只是其中一位玛莎。 问题就出在,亚当没有意识到《暗黑》世界观内,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中的“本真性” (Eigentlichkeit)。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三个层面阐述了其思想中存在主义的部分理论:真实的存在,个体在世界及群体中的地位以及有限生命的意义。 以剧中主角约拿为例。 世界上是不是只能存在一个约拿呢? 并不,这几个身份可以并行不悖:他是原世界中温登小镇上康瓦家的儿子,是因父亲自杀而休学数月的学生,更是尼尔森家的准女婿(可能)。 这些都是与约拿的有关的社会构成,是客观上对“约拿”这一人物的身份定义,“约拿”们同时存在且互不冲突。而《暗黑》的主线剧情,则是聚焦在了与“社会构成”并列的另一个元素: 时间。 因为时光机的存在,不同时间点上不同人物对“约拿”的干涉,造成了多个同时存在且互不冲突的约拿。 这便是《暗黑》世界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哲学层面上对时空穿越的解释。 也正是通过哲学理论,《暗黑》论证了时空穿越题材中经常提及的“祖母悖论”并不存在。 Sir建议大家此时喝口水缓一缓,我们继续往下聊。 下一个问题,全剧中一共有几位核心主角呢? 这里为方便大家理解就不卖关子了。 一共有3位约拿,对应到镜世界中也同样有3位跟主线剧情有关的玛莎: 约拿①,在原世界的天启之日被镜世界的玛莎①救下带往镜世界,并和玛莎①孕有一子,最终被玛莎②枪杀; 约拿②,天启之日并没有被带往镜世界,他在地下室中从天启之日中幸存并成为了第一季中的成年约拿及亚当; 约拿③,在天启之日被亚当所救,随后受亚当委托与玛莎③前往了真实世界阻止了时光机的发明。 玛莎①,在原世界天启之日救下了约拿①,亚当为尝试打破时间循环而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其杀害; 玛莎②,在拯救约拿前被巴尔托斯(蒂德曼家的儿子)拦下,最终诞下了与约拿的孩子并成为了成年玛莎及夏娃; 玛莎③,在拯救约拿前被约拿③拦下,两人一起前往了真实世界阻止了时光机的发明。 在海德格尔的理论中,真实自我的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会被发现于主观意识形成独特的自我认知的那一刻,而“面对死亡”则是其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情况。 真实世界的时光机未被发明,意味着原先盘绕在原世界和镜世界的“结”也被打破,此刻便是两位主角真正意识到自身真实存在的瞬间。 亚当和夏娃,相爱相杀的二人最终牵起彼此的手,共同迎接终结时刻的到来。 这是两个人物将所有的身份归一继而意识到自己真实存在的瞬间。 《暗黑》之所以暗黑。 是一种源于既定现实,越深入思考就越会被其震撼的恐惧。 《暗黑》的剧情跨越了165年的时间长度,其中值得一聊的远不止今天主要关注的两位核心主角。 它将一个穿越故事,谱写成了了科学、哲学、伦理、宗教神学的史诗。 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Netflix观众毫无疑问地将它选为第一神剧。 在这个价值和主张眼花缭乱,欢笑和炮火一样喧嚣的世界。 有一个角落。 能够让我们停下乱象的走马灯。 回到人无差的本质。 你说,怎么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