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止出境文物(104)|龙纹兕觥

 Michael430 2020-07-11


龙纹兕觥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宽13.4厘米

文物年代:商晚期

出土信息: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

馆藏地点:山西博物院

商晚期,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现藏山西省博物院。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宽13.4厘米,盛酒器。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两角粗壮上指,面貌狰狞。后端平截宽阔,背上有长盖,盖中置钮,器身口沿附有贯耳两对,下有长方形圈足,圈足四面中皆有缺口。盖面饰逶迤的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使此器浑然一体。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体纹饰为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

该兕觥造型别致,构思巧妙,纹饰精美富丽,铸造工艺精湛高超,为商代青铜器中仅见,甚为珍贵,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鼍即鳄鱼)。是研究商代北方民族青铜器铸造工艺,器物造型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方国遗珍

山西中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当时存在着与商王朝若即若离的众多“方国”,甲骨文多见记述。灵石、石楼、柳林和保德等地发现过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其容器类多与南部典型的商代晚期铜器相同,而小件器物剑、削、匕、刀等却风格迥异,带有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特色,是灿烂的商代青铜文化中的精彩一族。

龙形觥独特的造型与花纹装饰,与同时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相区别,龙形觥所属的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遗址就是商代晚期方国文化系列。

当时,商王朝以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统治中心,统治着方圆千里的土地。在这些中心区域之外,有许多小的方国与商朝并存,时而臣服,时而干戈相对。商代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为“邦畿”,属于王朝势力范围的周边地区称为“四戈”,此外还有“四土”和“四方”,即所谓的“方国”。它们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天山西西部的吕梁山、黄河沿线有鬼方、甫方等方国,龙形觥有可能是他们遗物。

  鳄鱼之谜

流传至今的姜子牙用龙形觥为民祈福的故事,自是疑点颇多,不足为凭,仅表达了代代百姓对姜子牙这位名相的爱戴。那么,几千年前,古人到底用这件精美的龙形觥做什么用途呢?觥,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据研究,这件龙形觥可能是用来罚酒的器具。

在它装饰的花纹中惊人地出现鳄鱼的形象,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龙形觥出土后,考古学家在器身的两侧发现饰有鼍(tuo)纹和夔龙纹。青铜器上饰以鼍的形象,极为罕见。鼍,亦称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安徽的青弋江沿岸以及太湖流域沼泽地为主产地。在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出土的3000多年前商代的青铜酒器上出现“鳄鱼”纹饰,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