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中小学图书室如何变成“源头活水”

 清源渭水 2020-07-11

在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本应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一间图书室,对乡村中小学生的意义,绝对不亚于一块电子白板。但是在乡村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图书鱼龙混杂、书目短缺的现象,关键原因是乡村中小学图书室的图书更新没有自主权,乡村中小学教育理念落后,甚至出现偏差,乡村中小学图书室形同虚设,直接影响乡村中小学生的阅读。

近日,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为中小学图书室承载阅读教学,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指明了方向。

如何借助政策的东风,将乡村中小学图书室打造成“源头活水”?中教传媒智库在剖析目前乡村中小学图书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和实施路径,为基层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乡村中小学图书室现状

1.藏书匮乏,质量较差。中教传媒智库对湖南某县乡村中小学图书室的藏书进行不完全调查,发现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与《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要求差距甚远。通过对一所乡村中学图书室藏书目录的检索,该校藏书数量达到了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要求,但《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推荐的100种图书在图书室的藏书中基本没有,藏书主要是一些教辅资料、作文指导、漫画、绘本。

2.图书室配备标准缺乏。目前,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配书缺乏统一标准,图书馆应配些什么样的书,以及图书馆该如何开放等细节问题缺少统一标准。在图书室的运营和选配图书方面,各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管理也相对混乱。

3.乡村中小学图书经费紧缺。乡村中小学图书是“普九”和“两基”验收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购置分发的,之后由于经费紧张,乡村中小学基本没有再添置过新的图书。当前,乡村中小学实施预算制度,公用经费预算中的图书经费预算本来就不多,还被集中使用。调查表明,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要求学校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但这个规定很难得到执行。

4.管理缺失,使用率低。本应作为学生阅读主渠道的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常年关闭,很难看到学生阅读的身影。一些乡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只注重抓业务教学,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只是为了达标验收而配备的,在人员安排、财力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都不能给予充分保证,图书室开放借书时间很少,部分学校图书室常年铁将军把门,图书架布满蛛网灰尘。

乡村中小学图书室“促活”难在哪里?

乡村中小学建立图书室,其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便利的借阅条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服务。如果图书室藏书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换代,就失去了图书室本来的意义。乡村中小学图书室藏书不能更新换代,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乡村中小学校教育理念有关

当前,乡村中小学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师生们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上,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还会扼杀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而对图书室藏书更新换代没有动力。

2.与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薄弱有关

乡村中小学实施预算制度,公用经费预算中的图书经费预算不足,绝大部分地区对图书经费的使用又是集中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使用,补充什么图书、补充多少,乡村中小学一般没有自主权,有的乡村中小学校好几年都没有图书补充。      

乡村中小学图书室“促活”的4条建议

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乡村中小学图书室藏书更新的认识

国务院《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指出,2020年,将继续扩大考试范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而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老师近日表态,语文高考将明确改革方向,不阅读者将被驱逐出高考淘汰赛。高考语文改革方案,体现的是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考察。而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因此,没有广泛阅读,孩子将输在起跑线。乡村中小学校要转变传统观念,找到适合乡村中小学图书室发展的模式,提高乡村中小学图书室藏书更新的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根据《指导目标(2020版)》,想方设法配齐图书。

2.依靠多种途径实现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藏书的更新

首先,在乡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中增加图书更新经费,改变统一使用乡村中小学校图书经费的体制,还乡村中小学校图书更新换代的自主权,让乡村中小学校的图书经费发挥最大效益,从而使乡村中小学生获得更大的益处;其次,乡村中小学校的预算外经费要优先保障图书更新,通过逐年积累,使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不断更新增加;再其次,乡村中小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组织公益捐赠图书,向捐赠方提供图书需求目录,确保捐赠图书符合《指导目标(2020版)》,使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在品种和数量上日趋合理;最后,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建立区域性的图书联盟,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经验,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

3.乡村中小学校和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读书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要依托图书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乡村中小学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发挥教育职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了防止出现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乡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开展导读工作,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优秀读物、宣传优秀图书;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爱好进行分类阅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乡村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图书室可以组织开展谜语竞猜、知识有奖问答、读书征文、读书感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引进图书室。

4.地方教育部门可考虑将农家书屋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合二为一

着力解决学校图书配备品质较低、图书馆利用率低、对阅读重视不够、缺乏阅读课程和活动等问题。同时将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进行制度化设计,通过两个体系的资源整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经费方面,由各责任部门按原有渠道筹集,使用时应充分发挥基层自主权,允许将不同部门的“项目”拨付资金因地制宜改作其他公共教育、文化活动资金;在图书配备方面,研制符合乡村实际、适合乡村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规范配备程序,确保适需的好书能够进入乡村。

总之,为了全面推行和落实素质教育,不断缩小城乡中小学生“基础素质”的差距,有效确保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尽早改变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的现状,提高乡村中小学校图书室管理水平,发挥图书室应有的功能迫在眉睫。因此,亟需按照《指导目标(2020版)》配齐配足图书,让图书室成为乡村中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成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摇篮,真正培养广大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顺应教学改革需要,实现素质教育,给学生、社会带来的益处。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出品,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余民强制作,刘博智监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