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死记硬背凸透镜成像规律吗,太out了,看学霸的记忆方法

 西窗竹影 2020-07-11

初中阶段,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一个难于逾越的鸿沟,对这类问题表现出来很是害怕,往往都是靠猜的。

追究其根本原因,他们连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记不全,更不要说去应用,那就是瞎扯淡。

摆在我么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怎么记住。

一般的记忆就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先把下面的表格完完整整的记住,背下再去做题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种记忆的方法不是说不可以。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你将很少用到他们,你的记忆将变得模糊,到时候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有无数个相互之间不是匹配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这个是致命的,再考试中对某一知识点不确定,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我不是很赞同用表格死记硬背的方法。顺便一提成像规律中会有一些口诀,这些东西只是一个辅助。

我比较推崇的两种的记忆方法是这样的:

方法一:图像法

图像法的记忆会更加遵循我们学习物理的方式方法,因为它是我们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自己耐下心来好好的把每一种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做出来,而且只要画出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经过光心的光线)他们经过凸透镜,最后会找到像的位置,从而观察像的特点和位置。

物体在两倍焦距外

物体在两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一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内

方法二:把图像动态化

我们人在事物的记忆方面,图像的记忆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会更加持久,深刻。或者说我们天生对图片的敏感性,让我们将抽像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副动画,不断的在你的脑海中播放,循环上百次。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我需要在这里强调一下的是,脑海中不断循环凸透镜动画的过程中,有意思的让动画停止下来看看,像的位置和大小关系,以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关系。这样加深你对成像规律的理解,以及当你回过头来看那个表格中列出的种种规律的时候会有新的认识。

新人求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