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宋代墓志谈谈女子的婚姻(上)

 诗婧画意 2020-07-11

在宋代时期,女子的婚姻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尽管这样的情况可能在社会中上层中更为常见。在宋代以前,上层社会,包括皇室家族,倾向与贵族世家的女子通婚,这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士族阶层的衰落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伴随着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宋代很多女子嫁入了非名门世家,尤其出现在中上层社会中。在宋代的后妃家族中,除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宋皇后以外,    绝大多数出身都不高,这与唐代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宋仁宗的后妃中,只有曹皇后和冯贤妃的家族地位比较高一些。这种与前代不同的婚姻观念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举制度扩大社会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婚龄的变化和社会现实:

在宋代时期,女子一般是在十五岁,或者晚到二十岁结婚。根据《同安郡君狄氏墓志》记载,狄夫人,“归我叔父之室,甫年十七“,嫁给了宰相王珪的叔父,不过家境比较贫寒,饮食和服饰都很一般。在当时来说,狄夫人的出嫁年龄应该是很标准的。不过在宋代贵族家族,女子出嫁的年龄还要早些,有些甚至早到十四岁。如宋皇后的侄女宋道柔,年仅十五岁就嫁给了皇室成员赵从古,但是在45岁就病逝了。实际上,宋代中上层社会,女子多半是在比较小的年龄阶段成婚的,“年轻姑娘在很短的时间跨度里结婚。”。反观男子,宋代不少年轻男子可以晚到二十多岁才成婚,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欧阳修和富弼。富弼认为,男子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官职以后,比较适合成婚,结婚过早不是很好的事情。后来,二十八岁的富弼与宰相晏殊的长女结婚,有了好些个子女,最后活到了八十岁。不仅如此,富弼还劝说年仅二十四岁的邵伯温,不要快速结婚,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可以看出,宋代男子在当时接受了比较进步的婚姻思想,他们有一些人对于很多学科多少有些熟悉,这就使得他们希望把结婚年龄适当推迟一些。此外,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很多年轻男子不得不以学业为先,当然也有科举之前就结婚的。此外,宋代皇室男子结婚年龄普遍比较低,这与皇室家族希望早生贵子和子孙繁衍的希望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仁宗和宋真宗都是在十四岁的年龄成婚的,但是由于结婚过早和身体素质的原因,子女早夭的机会比起士大夫阶层要多出很多。

宋代女子教育

在宋代,很多经济基础较好的家庭比较注重女子的教育,包括礼仪、阅读、写作,以及更高层次的吟诗作赋和书画创作。如宋道柔,宋元载的女儿,从小就接受了相当好的文化教育,在她十岁那年,母亲钱氏教她裁剪缝纫的手工技艺,“音律之法,诗书之言”,她还学会了音乐、诗歌和艺术的学问,这对她后来嫁给皇室家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个女孩子,非常聪明,有着较高的悟性,喜欢阅读佛教书籍,这在当时的士大夫家庭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中上层社会的家庭,女孩子都会接受很不错的文化教育,宰相王旦的长女从小就会吟诗作赋,她还喜欢阅读书籍,在很多事情方面,她的父亲都会咨询她的意见和想法。《向君夫人李氏墓记》记载,向愕的夫人李氏,从小就比较聪慧,“喜书史工音律之乐”,对于历史和音乐艺术比较感兴趣,这在经济富裕的家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这位女子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晚到十八岁才正式成婚,十九岁就病逝了。很多女子都喜欢阅读带有图画的历史书籍,据说在古代具有教育和引导的深层意义。但是在下层社会,女子的文化教育容易被忽视,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她们有些人不得不从事歌舞艺术和在大户人家做女仆。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宋代宫廷会选一些年幼的女子进宫学习和读书,她们的家庭有不少与外戚家族有着联系。在《俞昭仪墓志》中提供了女子在宫廷接受文化教育的现实。后来的董淑妃也进入了宫廷,她从小就喜欢阅读,甚至还翻看宋代初年和前期的历史典故和制度,还能够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最后,宋代皇室比较重视宗室成员的文化教育,无论是亲王、郡王、公主、郡主,还是县主,他们都会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延安郡主墓志》和《宋史》、《宋会要》的记载,都可以从中证实宋代公主的教育是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位宋真宗的妹妹,齐国大长公主,从小就学会了阅读、写作,还擅长书法和艺术,对于歌舞也很兴趣。这位公主的女儿延安郡主,自幼在宫中生活和教育,她也继承了她母亲的爱好和兴趣,喜欢阅读历史和其它的书籍,她后来还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位温柔贤德的女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