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荧英:从人际吸引的规则浅谈宝黛爱情的产生丨【小说新话】

 昵称37581541 2020-07-11

鲁迅先生曾这样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然而,作为一名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我读罢《红楼梦》,印象最深的就是宝玉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了。

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贯穿了整部《红楼梦》。他们是前生的情缘,今世的纠缠,虽然终因有缘无份而阴阳两隔,但这样一份纯洁的爱情仍然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爱情经典。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关于宝玉黛玉之间“木石前盟”的爱情,其凄美,其真挚,其感人,早已有许许多多的论述了。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我想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以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吸引的规则为出发点,浅谈宝玉黛玉之间美好爱情的产生。

(一) 熟悉效应

人际吸引的规则:熟悉效应也叫曝光效应,即熟悉引起喜欢。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她的喜欢程度。

200多个实验结果显示,熟悉不会导致轻视。相反,熟悉诱发了喜欢。例如在美国学者罗伯特·扎荣茨的实验中,被试更加偏好那些出现频率高的单词,他们看到某些词语的次数越多,便认为这些字词表示的意思也越积极。在后续研究中,扎荣茨指出,曝光效应具有“巨大的适应意义”。它是一种可以预定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把熟悉的或安全的事物,与不熟悉的或不安全的事物区分开来。我们喜欢熟悉的人,这种现象甚至发生在婴儿身上。研究发现,三个月大的婴儿当被多个种族的人围绕时,他们会更偏好于盯着自己熟悉种族的面孔。[1]

将这一规则应用到宝黛的爱情中,我们不难发现,宝玉黛玉间爱情的产生也离不开熟悉效应的催动。

宝玉和黛玉,前世便有因缘。一个是神瑛侍者,一个是绛珠仙草。他替她浇灌,她为他还泪,彼此熟悉。因此初次相见时他们便对彼此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俗称的“一见如故”。初见时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后来又说,“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黛玉亦有这种熟悉之感,乍见宝玉,她便大吃一惊,在心中暗自惊叹“好生奇怪,倒像是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2]这种源于前世因缘的熟悉感让他们二人的初次见面与众不同,一种别样情愫也由此产生。

此外,六岁的黛玉进府时宝玉七岁,在宝钗来贾府前,宝玉与黛玉已经在一起朝夕相处四五年了。初见时就已有与他人不同的熟悉之感,后来又朝夕相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宝黛,经常出现在彼此的眼前,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彼此的喜欢程度。所以在熟悉效应的作用下,小时候的亲密相处为他们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知道彼此的脾气禀性,因此才更知心,更知己。可以说,宝黛爱情的产生离不开熟悉效应的催动。

(二) 邻近效应

人际吸引的规则:地理位置的接近会增加亲密性。

为什么地理位置的接近会增加亲密性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性,而由上述的熟悉效应可知:熟悉能够引起喜欢;2.接近性常常与相似性联系在一起:两个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常常意味着两个人在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等某方面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3.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4.减少认知失调:举例来说,我和另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我不喜欢这个人,那么就会形成一种矛盾——我和他要一起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我并不想和他待在一起,由这种矛盾引发的认知失调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状态,因此为了减小认知失调,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态度,即去喜欢在地理位置上与我们接近的人。

在宝黛爱情的产生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临近效应的作用。林黛玉初到贾府的第一天,即与贾宝玉同居一室了,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文中这样说道: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哩。”[3]也就是说,林黛玉和贾宝玉,同居碧纱橱,一个在里间一个在外间;而且,这样的安排一成定居,就要持续到来年的春天了。也就是说,有小半年,林黛玉和贾宝玉都要同居碧纱橱。这就是贾宝玉后来和林黛玉说的“一床睡觉,一桌吃饭”,于是地理位置上的临近就造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比其他兄妹甚至是亲兄妹还要亲密的相处环境。所以说在宝黛爱情的产生中同居一室所带来的临近效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第五回中也这样说道: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4]

后来在第二十三回中,随着贾元春的一道谕,宝玉与众姑娘搬进了大观园内,其中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从此大观园成为真正的青春王国。文中这样叙述道: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5]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怡红院,潇湘馆隔得很近。因此,在搬进大观园之后,宝玉和黛玉的地理位置依然十分接近,来往极其频繁,甚至于到了根本不需要通报、不需要迎送的程度。所以说,在宝黛爱情的产生中,临近效应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 个人特征

1.能力

人际吸引的规则:相同条件下,越有能力的人我们越喜欢。但有时出了点错的优秀人物更让人喜欢——犯错误效应。

这一人际吸引规则不难理解,在《红楼梦》中宝黛彼此吸引也同样离不开这一简单规则的作用。就拿“弱柳扶风”的林妹妹来说,黛玉可称得上是多才多能。

提到黛玉,不得不提她的文采,结诗社,夺魁菊花诗,教香菱写诗,她在大观园里拟的名字一个字不改全用上了,这些都能看出林黛玉的文采十分了得。黛玉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非常高;在独立完成的作品中,黛玉的体裁也最为多样,有绝句、有律诗、有词、有古风、有骚体,就连以“女史”身份进宫的贾元春,也对这位表妹的诗才赞不绝口。更加难得可贵的是:林黛玉虽博学多才,但却不恃才自傲。当香菱向她学诗时,她不厌其烦的耐心指教;当史湘云联出高于她的诗词时,她亦能虚心请教,甘拜下风。这些都表现出她待人真诚,尊重他人的高贵品质。

此外,黛玉还是个管家理财能手。小说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黛玉评价探春是个“乖人”,宝玉说:“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林黛玉听了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从这里也恰恰可以看出黛玉不仅有才华,还有治家之才。

当然,才华横溢的林妹妹也不是完美之人,她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出了名的爱使小性子,如送宫花、还有湘云把戏子比作林黛玉等等这些剧情,直接把林黛玉的缺点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她太过于多愁善感,想的太多了,习惯于把事情想得非常复杂化,不管是在面对爱情还是友情还是亲情上面,都把所有的事情想得非常复杂。并且,她太爱耍脾气了,也是导致有时候的宝玉非常的烦躁,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她,这样子的林黛玉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议论。当然,黛玉更是有着为人孤傲,性格尖酸刻薄,对人对事不留情面的缺点,连李嬷嬷都说黛玉尖酸,说话比刀子还尖。

然而,《陶庵梦忆》提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那么他就不会有深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瑕疵,那么他就不是真性情的人,这两种人都是不可以深交的。才华横溢的林妹妹也因为有着一些缺点,让人更能感受到她的真实,也因为这些瑕疵让人看到了她独特的吸引力。所以,宝黛爱情的产生同样离不开这种简单的人际吸引规则。

2.外貌吸引力 ——外貌

人际吸引的规则:人们对于外貌有吸引力的人的评价较高,即“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

这种人际吸引的规则十分简单粗暴,但其有着一定的普适性,王尔德曾经这样说:“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极大程度的赞扬内在美,而贬斥那些注重外表的人。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外貌在人际吸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中不乏美人,作者对她们的美貌,描写大都很具体。比如王熙凤,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比如迎春,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比如探春,是“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宝姐姐的美,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些女子的美,都是可以想象的。只有黛玉的美,是无法想象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脂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脂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的这番外貌描写,不同的版本有些许的细微差别,但都是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美。“罥烟眉”,究竟为何种眉?“含情目”究竟是何样目?让人很难想象,却觉得美的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在第二十六回中,黛玉的美貌再次被作者描述:“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这次的描写更为抽象。古有西施沉鱼,昭君落雁,玉环羞花,貂蝉闭月,《红楼梦》中有黛玉惊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貌,才能如此动人心魄?

贾雨村眼中的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黛玉初进贾府,众人眼中的黛玉,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脸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薛蟠眼中的黛玉,“风流婉转”,只看了一样,“已酥倒在那里”;贾府中小厮们眼中的黛玉,足以让他们“不敢出气儿”。

美得如此动人的林妹妹当然也打动了宝哥哥的心,虽然把宝黛爱情的产生归因于外表吸引力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我们不可以忽略外表吸引力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性格特点 

如果说外表吸引力可以带来短暂的激情作用(它可以带来致命的诱惑力),那么性格特点的匹配则是两个人长久相处的基石。而关于宝玉黛玉爱情的产生中由彼此性格特点的匹配带来的吸引力作用在后文会有具体叙述,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

(四)相似规则

人际吸引的规则: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来自两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二是态度的相似性。

相似源于我们喜爱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因为相似性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满足感,即一种得到社会证实的观点可以使我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我们尤其喜欢那些经过劝说而变得和我们观点一致的人,因为劝说别人改变观点让我们感到自己具有能力。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这种“相似性导致喜欢”的效应已经在现实生活情景中得到了许多验证。

在《红楼梦》中,宝黛爱情动人之处也在于由彼此相似性带来的心意相通。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宝玉黛玉间的爱情“是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像玉一样的光辉,香一样的气氛,绵绵地喷发出来。宝玉与黛玉相爱,不仅是真挚的,而且建筑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是任何人不能相比的。故宝玉说:“见了别人,就怪腻的。”他把黛玉比作“真的香玉”。而黛玉向宝玉说:“真正你是我命中的天魔星。”从袭人口中听到切切的箴(言),故待之以八人大轿。从黛玉的身上,闻到绵绵的幽香,故比之优美的童话。”

例如贾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之时,来到稻香村(当时还未命名),宝玉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邻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但当元春省亲的时候,看到的只有“杏帘在望”的旗子挑在外面,又因为看到此处贾宝玉的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而把未来的稻香村命名为“浣葛山庄”。然而,在林黛玉代替贾宝玉“作弊”的“杏帘在望”一诗时,偏偏用了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元春看了此句,立刻把“浣葛山庄”改成了“稻香村”。宝玉和黛玉在对稻香村的观感,出奇的一致,我们能明显看到他们的心意相通。

此外,即便是闹别扭,他们两人也能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第二十八回,因为那剂三百六十两银子的“神药”,贾宝玉和黛玉有了一点小摩擦。所以,黛玉去贾母处吃饭,贾宝玉偏偏要跟着王夫人吃饭。薛宝钗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妹妹走一趟。她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等贾宝玉吃完了饭,赶忙去贾母房里找黛玉,黛玉正在和丫头们裁剪。一个丫头道:“这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他一熨。”林黛玉把剪子一撂,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一模一样的话,听得贾宝玉只是纳闷。这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心意相通,才会一个在王夫人房里,一个在贾母房里,说出来一模一样的话。

在宝黛爱情的产生中更重要的是他们价值观的相似性。原文里有一段这样说道:“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癫,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林黛玉,贾宝玉有近似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未来贾宝玉所走的道路上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这是她们能够互为知己的重要因素。“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宝玉黛玉是思想上的知己,生活中的同调,他们都比较反对封建科举的‘仕途经济’的道路,极力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追求个人自由与个性解放。黛玉从不对宝玉说“仕途经济”和“光宗耀祖”之类的“混帐话”,反倒对贾宝玉的种种叛逆行为予以支持,甚至在思想上的叛逆,还往往先走了一步。所以说,宝黛爱情是宝黛思想的结合,人生道路的结合,文化涵养、生活情趣的结合,而其中,思想的结合、人生道路的结合、自由个性的结合,是他们生死爱情的灵魂。

因此,在这种相似效应的影响之下,宝玉和黛玉在思想感情上、人生理想上是相互吸引、非常契合的。

(五)互补规则

人际吸引的规则:互补的差异也会产生吸引力。

人性是矛盾的,这导致我们有时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的性格比较极端,我们称之为个人性格特点。但人性又是渴望圆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个极致,一个人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在这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会和在其相反的那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纠缠在一起。心理学上的互补定律就指出人在需求、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互补时,彼此会更有吸引力。所以,当遇到一个互补的人时,我们会有新鲜感和愉悦感,因为对方有我们缺乏或压抑的性格特质。不可否认,这种差异会让关系更有活力。在某一方面与自己互补的人通常会对我们有一种吸引力,当然,互补规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共同认同某些信念。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发现宝黛二人的性格在某些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彼此互补的。林黛玉其实可以说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她一出场,她就是个小心翼翼,揣度别人心思不肯行差踏错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会有黛玉葬花,也只有她这样的性格才会在众人聚会的时候感慨人生无常,感叹离别在即。在别人眼里繁花似锦的聚会,在黛玉的眼里却是曲终人散的荒凉。所以黛玉其实是非常悲凉和悲观的。然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宝玉,宝玉十分率性,爱热闹,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处在热闹的环境中就很开心。这跟宝玉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关。也只有这样性格的宝玉,才能给林黛玉林妹妹温暖,让她这个活在壳子里的人伸出脑袋来透一口气。

社会学家罗伯特·温奇曾经对互补规则解释说,一个外向的、具有支配性的人的需要,正好和腼腆的且喜欢服从的人是天作之合。而在宝玉黛玉间,一个有着悲观主义倾向,一个有着乐观主义倾向,他们有着可以看做一种互补的性格差异;同时,他们又有着共同的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以及相似的价值观念,所以由互补规则带来的吸引力在宝黛二人爱情的产生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六)喜爱引起喜爱

人际吸引的规则: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喜欢通常是相互的。从古代哲学家希卡托(“如果你希望被别人爱,那你就去爱别人吧”)到爱默生(“拥有朋友的惟一方法就是成为别人的朋友”),再到戴尔·卡内基(“慷慨地去赞美别人吧”),都预见了这一人际吸引的规则。如果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以及被喜欢、被接纳的需要,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吸引力。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馈的情感。而且,一项速配研究也表明,当某些人尤其喜欢你而不是别人时,这种情感回馈会更好。一点点不确定性也能让人燃起渴望。某人可能喜欢你,但你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你往往更会对他念念不忘,觉得他很有吸引力。[6]

在宝玉和黛玉间,彼此间吸引力的产生同样离不开“喜爱引起喜爱”这一人际吸引规则的作用。在原文中有多处宝黛互相表达爱意的情节,这些情节使得虽然是一出悲剧的宝黛爱情,依然令很多人动容,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

都说宝玉博爱,对于黛玉来说,他也很专情。黛玉在宝玉心里无疑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林如海病重,黛玉回家的那段时间里,宝玉都闷闷的,若有所失,即便是得知姐姐元春加封贤德妃也不能使他高兴起来,只有当他得知林妹妹就要回来时,“方略有些喜意。”可知黛玉对他而言有多么重要。此外,黛玉给他做的荷包,为了防止丢失或被小厮们解去,他特意放在了衣服的最里层,当黛玉误解他,以为他把荷包赏了小厮时,他有些委屈地说“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然后把荷包解下来给黛玉瞧,以此证明自己的情谊。更有黛玉生病时,宝玉不放心,一天之中多次去看视,即便是下着雨的晚上,穿了斗笠也要去看,见面就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连三个问题,足见宝玉对黛玉的关切之情。在前八十回里,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宝玉去潇湘馆的身影,甚至逛着逛着不知不觉地就到了潇湘馆,心之所系,神之所往,宝玉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潇湘馆上空盘旋。宝玉对黛玉的爱意多是明明白白,毫不隐讳的,众人皆看在眼里,都知道宝玉凡事都把林妹妹挂在嘴边。这些种种表现无不能看出宝玉对黛玉的特别关爱与特殊情谊。

而黛玉也是如此,在《红楼梦》第34回,宝玉被他的父亲贾政打了个半死,黛玉为此哭得比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还要厉害,两个眼睛哭肿得跟桃子一样,满面都是泪光。此外,黛玉一言不合就梨花带泪,让许多人都觉得黛玉喜欢使小性,但是这些小性子也无不体现了黛玉是对宝玉的用情至深,因为黛玉的眼泪几乎都是为了宝玉而流。

所以,在宝黛爱情的产生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和黛玉都是“为爱痴狂”的人。他们在彼此心中都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也是因为这种彼此间特别的情谊让他们对对方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看完这部伟大的作品,不得不感叹曹公的厉害,竟然将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吸引的规则如此巧妙而完美地运用到了宝黛爱情的产生之中。想起了一个文学评论家所说的话:“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作品中竟然出现了神话学、民俗学、病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奇迹。”《红楼梦》真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向上滑动查看注释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第394页。

[2] 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第3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8页。

[3] 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第3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51页。

[4] 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第3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68页。

[5] 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第3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11页。

[6]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第409页。

- 全  文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