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里的“同气相求”:三片梧桐叶,一字救两命

 新用户10205316 2020-07-11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最后的浪漫。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对选题有千百种解读方式,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今天不写作文,不谈高考,只讲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温病大家叶天士。

这一天,叶天士正在家中书写医案,忽听有人前来请求救治一难产妇女,叶天士立马前往。这本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一次出诊,不过之前诊治的医生也很牛,却并没有效果,所以叶先生比较纳闷。

先前接诊的这个人是谁呢?他是同时期的温病大家——薛生白,专长于湿热病,著有《湿热条辨》传世。

叶天士来到病家,只见产妇已奄奄一息,其家人称,薛生白诊断后认为是产妇气血双亏,无力运胎,气血滞行,交骨不开。其处方以气血双补、行滞活血、催生下胎药为主。

叶天士接过药方一看,说此方甚佳,但难以治此病人之病。因缺乏同气之药,如何能使诸药达到病所?

时值秋天,窗外桐叶飘落,叶天士似有所悟,随即将原方中的药引“竹叶三片”改为“桐叶三片”,产妇遵方服药,不出叶天士所料,不久便顺利产下一胎儿,母子均报平安。

此事传到薛生白耳中,薛不以为然,认为叶天士巧立名目而已。虽然中医学有“同气相求”的说法,但这种看到梧桐落叶就改成梧桐叶的治疗,在旁人看来有碰运气的嫌疑。

毕竟,他俩可是曾经互相看不惯的,一个的居所叫“扫叶庄”,一个的书斋叫“踏雪斋”。

叶天士闻之,当即修书一封与薛生白,信中题一诗谜为:有眼无珠腹中宝,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叶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秋分之时,同气相求,胎儿立下……

薛生白阅后,豁然开悟,深感叶天士博学多才,大为叹服,自惭不如。

叶天士诊病当天恰值秋分之日,寒暑燥湿交替季节,梧桐叶纷纷落下,人与自然互为相应,同气相求,故在薛生白原方中加入梧桐叶以求其气,并引诸药达于病所,瓜熟蒂落,桐籽熟桐叶落,合而为一,故效如桴鼓。

三片梧桐叶,实际上讲的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最初见《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竹叶为应夏之物,梧桐叶则应秋季。药引有引经的作用,但更多的是直达病所,诱导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当时已然秋分,主气变为“阳明燥金”,其性肃降,因此用应秋季的药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