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传统艺术收藏的优势, 如何理性购买当代艺术? 天价的作品都是真实的吗?  我还有一幅画, 《泉-钱》刘晓俊, 尺寸: 50*60cm, 喜欢的朋友支持我, 售价650元, 包邮和外框。我还有一些公仔作品,谢谢啦! 《一仔》刘晓俊, 限量50体, 售价698元(包邮), 尺寸: 9.5*13.5*20cm, 材质: 树脂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其实更多的是美术馆, 对于私人收藏, 并没有比传统艺术有优势理论层面: 当代艺术品很难被收藏, 很多作品类型它反对被收藏或者不适合被收藏购买, 比如说怎么买行为艺术, 即使是装置艺术, 它实际也很难被收藏的, 当代艺术品和我们传统的艺术品是不一样的, 之前讲到当代艺术不是给大众舒适和满足的艺术形式, 也不是乌托邦的视觉审美, 而是让大家看到一个无意义的难以救赎的世界的真实性, 它让人们通过艺术感受到世间物质本身和人们自身存在的真实性。 当然也有一些当代艺术的形式它还是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比如新媒体艺术, 它可以制造出非常梦幻的视觉享受, 它也可以和观众产生很强的互动性, 让观众沉浸在一个艺术家创造的空间里, 我举个例子, 比如《雨屋》 这是一件互动装置艺术, 让人漫步在雨中却不会被淋湿, 听说在上海展出时吸引了10万观众, 实质这种作品也是我刚才说的让人通过艺术感受到世间物质和自身存在的真实性。 所以, 从理论层面讲, 当代艺术品和传统形式的艺术品在收藏上没有优势。而且现在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一个项目, 私人怎么收藏一个项目呢, 比如沉浸式艺术, 私人会去收藏投影设备, 然后拿回家展示吗? 很少见的。当代艺术作品很多是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事件, 它不好被收藏, 那么当代艺术品在变现上比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优势呢? 我觉得当代艺术品是一种给人的“体验”, 21世纪什么经济模式比较能挣钱? 我觉得是体验经济, 比如去好的餐厅吃饭不仅可以吃到精美的食物还可以体验到优质的服务, 为了体验优质的服务就需要花钱。当代艺术馆策划的许多展览其实也是在给人一种 “优质的体验”, 让我们在平庸的生活中多一些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 或者激活我们的思考能力, 打破我们原有的认知, 我知道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对大众是可有可无的, 就像我们中国人普遍认为艺术可有可无。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视频讲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视频里讲这个问题就像人们为什么喝酒? 酒、咖啡、茶都不是生存必须品, 完全可以没有, 但是如果有, 我们的生活会更精彩, 有了艺术, 我们的生命质量会更高一点。讲完理论, 讲实际情况, 目前在艺术市场中的艺术品交易, 其实还是传统艺术的形式,主要市场还是以字画、雕塑和工艺品为主, 所以今天这个话题 “如何收藏当代艺术品”, 主要还是说在当代的艺术市场中如何收藏这些当代中的传统形式的艺术品, 即使再高级的拍卖行主要也还是以字画和雕塑等等为主, 这种物质属性比较高的艺术品。由于没有明确的指标说什么艺术品有价值, 那么大众在当代艺术市场中想购买艺术品, 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清楚艺术市场的定位是有等级的, 我们就简单分为两种: 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 高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媒体里看到的, 拍卖行或者美术馆, 高级市场的艺术品价位都很高, 很多人觉得高级市场里的艺术品很多都是炒作, 但我个人觉得高级市场里存在炒作的概率总的来说是非常少的, 要在高级市场里炒热一位大众不认识的艺术家, 成本和风险都很高。那么在初级市场里, 又因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非常多, 什么类型的作品都有, 而且并不是说艺术家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价值, 如果想投资艺术品的人, 可能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还是看艺术家的名气, 因为投资已经有名气的艺术家更具有保障, 在作品的选择上主要还是看这么几点, 我是觉得普通艺术爱好者在购买艺术品时, 他们实质在购买的是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 私人是很少去收藏艺术馆里所谓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品, 很多当代艺术品它不适合被私人收藏, 原因有很多, 当代艺术品物质属性比较薄弱, 不容易被保存, 物质属性强的一般占地面积又非常庞大。所以, 我们普通艺术爱好者购买艺术品可以在初级市场里选择, 最实用的还是看作品美不美, 在初级市场里就别谈什么高级的观念, 在初级市场里谈高级的艺术概念很虚的, 因为你不可能以几百块、几千块或者几万块钱买一件既美观又有高深思想的艺术品, 这类作品是天价作品。谈到天价作品, 我想跟大家多聊一些, 媒体里的那些天价作品其实都是真实的, 很难存在炒作, 举个例子, 像梵高的作品, 他已经死了100多年, 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在人类的历史中这些大师都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财富, 可是一位艺术家的一生有限, 作品数量也有限, 比如梵高一生只留下了800多件油画作品, 在市面上拍出了一些天价作品, 可是我们想象一下, 这一百多年, 拥有梵高的作品的美术馆, 他们为了保存这些画作需要多少付出, 而且加上运营, 展览运输等等, 这一百年里需要非常大的努力。所以, 并不是天价的作品在炒作, 而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能够保存人类历史上那些伟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我们如今才能看到几百年、几千年前的艺术品, 为了保存下来, 前人经历过多少坎坷或者战乱。我们再说离我们近一点, 当代的许多活着的艺术家也有作品拍卖达几百万和几千万的, 这些作品大部分也是真实的, 这需要谈到艺术体系,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的时候, 它其实之前已经经过了好几年的艺术体系内很多专业人士的筛选和运营所产生的结果, 从资金投入上面其实可能真的已经达到几百万上千万的成本, 所以, 面对那么庞大的数额, 艺术体系内的人也会思考一件作品是否值得他们为之保存和运营, 在这样一层层严谨的把关之后所产生的艺术品, 绝不可能是随随便便的普通作品, 它必然会是精品, 既然是精品就一定会有人花天价购买。在说小一点, 一位职业艺术家的成长需要的时间至少10几年20年, 才有可能创作出不错的几件作品, 为了创作出不错的作品, 就单艺术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 学习艺术道路上花的学费和创作需要的材料费这是一大笔钱, 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和压力, 如果这些都不谈, 就单生活成本来说吧, 艺术家也是人, 他们要吃饭要住宿, 生活成本一年至少要个几万块钱吧。这样熬几十年终于能够创作出几件不错的作品, 卖个几十万上百万, 其实非常正常, 这就是现实的状况。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发信息给我, 说叫我送它一个公仔, 我当时就生气了, 回了他一句: “你是傻子吗?” 我想听我节目的人一定有些人是学艺术的,在学艺术的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很多无偿向你索取作品的人, 这些人实在太不懂事了, 举个例子, 当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 然后问医生能不能免费帮忙做手术, 这跟一个人向艺术家免费要作品是一个德性的, 我想医生可能会直接给他一个手术切割工具叫他自己做手术。我们回到收藏当代艺术品这个话题, 前面提到实际中收藏当代艺术品主要还是在收藏传统艺术作品, 那么收藏传统艺术品还是比较好讲的, 如果在初级市场里要买一件艺术品, 实际跟我们平常买衣服类似,我们还是喜欢时尚和美观的, 虽然美已经不是艺术里主要部分了, 但它还是人们在购买艺术品时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有就是看作品是否有独特的创意,作品是否具有故事性或者哲理性, 要让人产生购买欲望这些因素还是实用的, 如果有这些东西, 大众就可以自己衡量愿不愿多花一点钱购买这类作品。实际中的这种收藏模式和理论中的当代艺术确实存在很多矛盾, 有时理论说的是一套, 实际当中又是另一套,可是如果要收藏艺术品, 我认为比较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就是像我们平常买商品那样,比如买一件奢侈品, 它的价值体现在品牌和质量, 品牌的价值塑造还体现在媒体宣传, 品牌让人们相信自家的产品是好的, 比如拿茅台酒来说吧,有谁真正去了造酒厂参观了酿酒过程? 其实很多酒都差不多, 那么大众为什么觉得茅台酒口感更好喝或者更值得买? 谁告诉我们的? 其实是媒体。再比如说钻石吧(钻石为什么有价值? 是因为它很稀少吗? 是因为它很硬吗? 还是因为不好生产? 其实这些都不是钻石真正值钱的原因)100年前钻石只能在印度少数河流和巴西从林中找到, 每年产量只有几公斤, 所以价格昂贵。到1870年南非发现一个以顿来计算的钻石矿, 巨大的钻石矿让投资人一下子慌了, 这么多钻石进入市场,钻石肯定会贬值, 于是钻矿投资人在1888年创立了黛比尔斯公司, 然后买下了全球几乎所有巨大钻矿的开采权, 到了20世纪中期, 人造钻石出现了, 不仅成分和天然钻石几乎一样, 而且硬度更强, 净度更高, 于是黛比而斯又买下了人造钻石专利, 他们垄断了钻石源头和交易价格。其实现在有很多国家都发现了钻矿, 最夸张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发现了一个比南非更大的钻矿, 如果按一克拉钻石价格2万多计算, 这个钻矿的价值是3000多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2019年全球GDP总量80多万亿美元, 苏联巨大钻矿的价值相当于40个地球的GDP总量, 所以钻石并不是因为稀缺而值钱。那么是什么让钻石真正值钱呢? 真正让钻石值钱的, 是黛比而斯公司通过几十年的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宣传和给人们植入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的概念, 再加上和爱情联系再一起, 让人们在结婚时都觉得有个钻戒。其实, 收藏艺术品跟购买钻石有点类似, 从理论上看作品的内容, 实际当中呢看它是否美观和容易保存, 总之要么它的内容或者外在形象吸引了你。投资者要注重的就更多了, 最重要的就是作品能否以更高价格转卖的问题了。投资艺术品的人, 他们不是慈善家, 他们是需要通过艺术品获取利益的, 所以这一类消费者在购买艺术品是需要考虑作品的升值空间, 一般会选择年轻的具有潜力的艺术家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如何理性购买当代艺术品这个问题, 投资者需要自身对艺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不然容易花冤枉钱, 买了一堆无法转手的艺术作品, 然后亏得血本无归。再来聊一下艺术品和商品的区别, 艺术品虽然具有商品的属性, 但是它又不是纯粹的商品, 因为商品更注重实用价值, 而艺术品它还有精神价值, 因此一件成功的艺术品, 它还需要考虑与收藏者之间能否产生一种情感性、精神性和思考性的链接。所以我提到两个层面, 一个是理论中的当代艺术品, 另一个是实际当中人们如何更好的选择收藏艺术品, 藏家需要考虑这两个因素, 避免被理论忽悠, 然后被人塞给你艺术家随便做的作品, 当然如果你很有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只管买买买, 许多作品它可能有学术价值, 但在实际的艺术市场中可能就没那么有价值, 所以, 在实际当中藏家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要知道自己买艺术品是为了支持艺术家, 为了支持中国艺术的发展, 还是说只是单纯的喜欢某一类作品, 这些都需要自己下决定,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作品和艺术家的名气都是可以被包装的, 就看买家自己有没能力辨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