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5698计算机多媒体基础.doc
2020-07-11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多媒体基础课程代号:05698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计算机多媒体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游戏软件开发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计算机多媒体基本原理、多媒体软件的应用能力及开发方法而设置的专业主干课程。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和研究,人们对“多媒体”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有关多媒体的概念、定义、媒体类型、多媒体系统的特征等方面逐渐达成了共识,并推出了大量多媒体应用系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已经变成了家用计算机的代名词。计算机多媒体基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其产品是当今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特征极其鲜明的一项多学科交叉领域。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的能力,它以形象丰富的声、文、图信息和方便的交互性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方式。本课程从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两方面着手,使应考者系统的认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理论体系,并学会使用相关的多媒体软件,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应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打好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应用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图形文件的信息的表示与编码;掌握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掌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理解流媒体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应用等。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

本课程在计算机游戏软件开发专业中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应用软硬件知识的课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调用操作系统,不了解操作系统,要搞清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以及信息编码和数据压缩是困难的。因此,学习本课程应有操作系统概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学习本课程前应已学过先导课《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其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分类,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了解通讯、娱乐和计算机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难点是多媒体数据库与多媒体信息检索。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中的两种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二是指信息的载体。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视频音频信号获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第二节多媒体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讯、娱乐和计算机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谓通讯、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即把消费类电子产品,如电话、电视、传真机、音响、录像机与计算机融为一体,由计算机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压缩和解压缩,实时处理视频和音频,从而形成新一代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切实可行的方案。多媒体技术常用于视频文件及光盘的制作。



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媒体技术目前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各类电子出版物、各种教材、视频点播、演示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参考书、导游地图、医药卫生、商业手册、游戏娱乐节目等。多媒体数据库与多媒体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立体化、个性化、数据压缩新技术、虚拟实现技术、多媒体数据挖掘技术等。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重点)

1、媒体的概念和分类。

2、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第二节多媒体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次重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的可行方案。

3、多媒体技术常用于视频文件及光盘的制作。



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目前的应用领域。

2、多媒体数据库与多媒体信息检索。

3、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考核要求

识记:媒体、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常用于视频文件及光盘的制作。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的可行方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数据库与多媒体信息检索。





第二章音频信息和声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音频媒体的相关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及音频的采样和量化;了解数字音频文件格式和音频信号处理的特点;了解声卡的工作原理、功能和分类;掌握音频媒体文件编码的标准及编码解码原理;了解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是音频编码基础和标准;难点是音频编码解码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中的音频信息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是人们用来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是携带大量信息的及其重要的媒体。声音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类,有音调、音色、音强三个要素。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及音频的采样和量化。模拟声音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以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模拟声音经采样、量化和编码后得到的,在时间上只能是断续的。A/D和D/A变换。音频文件的格式主要有:WAV、VOC、PCM、CD、MIDI、AIF、RMI、MP3、OGG等。音频信号处理的特点。



第二节声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声卡的工作原理。声卡功能主要有录制、编辑和回放数字声音文件、控制声音源的音量、混合后再数字化、在记录和回放数字声音文件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文语转换和语音识别、MIDI接口和音乐合成等。声卡的技术指标。声卡的组成和分类。声道的概念。



第三节音频编码基础和标准

语音信号存在多种冗余,主要从时域和频域来考虑。音频编码的分类:基于音频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编码(波形编码)、基于音频的声学参数进行参数编码、混合编码、基于人的听觉特性进行编码。音频编码标准及编码解码原理。



第四节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的概念。语音合成的两种实现途径(语音合成的方法)。文语转换技术。语音合成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文本分析模块、韵律生成模块、声学模块。常用的语音合成技术主要有:共振峰合成、LPC合成、PSOLA拼接合成和LMA声道模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多媒体中的音频信息(重点)

1、声音的概念、分类和要素。

2、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

3、采样和量化。

4、A/D和D/A变换。

5、音频文件的主要格式。

6、音频信号处理的特点。



第二节声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一般)

1、声卡的工作原理。

2、声卡的主要功能。

3、声卡的技术指标。

4、声卡的组成和分类。

5、声道的概念。



第三节音频编码基础和标准(重点)

1、语音信号冗余度。

2、音频编码的分类。

3、音频编码标准。

4、音频编码解码原理。



第四节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次重点)

1、语音合成的概念。

2、语音合成实现途径。

3、文语转换技术。

4、语音合成系统的组成。

5、语音合成技术。

6、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四、考核要求

识记:声音的概念。音调、音色、音强。采样、量化、采用频率。音频信号处理的特点。声道的概念。声卡的技术指标。音频编码标准。语音合成的概念。

理解:声音的分类和要素。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A/D和D/A变换。声卡的工作原理。声卡的主要功能。语音信号冗余度。音频编码解码原理。语音合成实现途径。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音频文件的主要格式。音频编码的分类。语音识别的应用。





第三章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图像颜色表示的基本概念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图像彩色空间的表示及转换;熟练掌握常见图像文件的格式及格式转换;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使用技术。

本章重点是彩色空间表示和转换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应用;难点是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使用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彩色空间表示及其转换

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调、亮度、饱和度。三基色(RGB)原理。彩色空间表示和转换。RGB色彩模型、YUV和YIQ色彩模型、HIS色彩模型、CMY色彩模型、YCrCb色彩模型。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第二节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

矢量图与位图的概念、联系、区别。位图图像重要参数:分辨率、颜色深度、图像数据量。图像显示与图像的表示方式。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主要有:BMP、GIF、JPG、JPEG、TIF、PSD、TGA、PCX、PNG、WMF、DXF等。图像的获取与处理,包括文件格式的转换、色彩的调整、亮度、对比度的变化及变形、缩放等。



第三节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

Photoshop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设计软件,它支持真彩色和灰度模式的图像,可以针对图像进行多种操作,可广泛地应用于美术设计、广告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旅游风光展示等领域。Photoshop的使用:选取工具、绘画工具、修复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填充工具、编辑、模糊与锐化、修饰、色彩调整、图层、通道、分色与滤镜、画面合成等。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彩色空间表示及其转换(重点)

1、颜色的基本概念。

2、色彩的三要素。

3、三基色(RGB)原理。

4、彩色空间表示和转换。

5、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第二节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重点)

1、矢量图与位图的概念、联系、区别。

2、位图图像重要参数。

3、图像显示与图像的表示方式。

4、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

5、图像的获取与处理。



第三节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重点)

1、Photoshop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设计软件。

2、Photoshop软件的应用领域。

3、Photoshop的关键使用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色调、亮度、饱和度、真彩色、分辨率、颜色深度、图像数据量。RGB色彩模型、YUV和YIQ色彩模型、HIS色彩模型、CMY色彩模型、YCrCb色彩模型。Photoshop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设计软件。

理解: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矢量图与位图的概念、联系、区别。位图图像重要参数。Photoshop软件的应用领域。

应用:图像显示与图像的表示方式。图形、图像的主要文件格式。图像的获取与处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包括选取工具、绘画工具、修复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填充工具、编辑、模糊与锐化、修饰、色彩调整、图层、通道、分色与滤镜、画面合成等。





第四章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视频信息的相关概念和视频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模拟视频的概念及模拟视频数字化的方法;熟练掌握常见的视频文件的格式;了解视频卡的功能和应用;掌握视频信息处理软件Premiere的基本使用技术。

本章重点是视频技术基础;难点是视频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视频技术基础

模拟视频的概念。光栅扫描及其主要参数。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彩色电视信号及制式:NTSC制、PAL制、SECAM制。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取样、量化、编码形成数字化信号。常见的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有AVI文件、FLIC文件、MOV文件、MPEG文件、DAT格式、RM、、SWF、ASF等。



第二节视频卡及其应用

视频卡是多媒体计算机用来获取图像的关键性的硬件。视频卡的功能和种类:视频采集卡、压缩卡、解压缩卡、视频输出卡、电视转换卡。视频卡的选择和安装。



第三节视频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采集视频信息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利用摄录像机直接拍摄得到的素材;利用计算机上专门的工具软件产生的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通过扫描仪将照片、文字稿件输入计算机中生成的数字图像。视频信息处理软件Premiere的使用方法。视频信息的输出。多媒体视频与音频的同步。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视频技术基础(重点)

1、模拟视频的概念。

2、光栅扫描及其主要参数。

3、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

4、彩色电视信号及制式。

5、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

6、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



第二节视频卡及其应用(次重点)

1、视频卡是多媒体计算机用来获取图像的关键性的硬件。

2、视频卡的功能和种类。

3、视频卡的选择和安装。



第三节视频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重点)

1、视频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

2、视频信息处理软件Premiere的使用方法。

3、视频信息的输出。

4、多媒体视频与音频的同步。



四、考核要求

识记:模拟视频的概念。彩色电视信号制式NTSC制和PAL制。视频卡是多媒体计算机用来获取图像的关键性的硬件。视频卡的功能和种类。

理解:光栅扫描及其主要参数。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视频信息的输出。多媒体视频与音频的同步。

应用: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视频卡的选择和安装。视频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视频信息处理软件Premiere的使用。





第五章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是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掌握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和分类;掌握基本的压缩方法及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本章重点是多媒体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标准及MEPG标准;难点是编码的原理、编码和解码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和分类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常见的图像数据冗余有: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纹理的统计冗余等。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编码方法介绍

预测编码的概念、原理、编码和解码过程。变换编码的基本原理、K-L变换和DCT变换、熵编码(哈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



第三节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协会(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ISO),国际电子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onicsCommittee,IEC),国际电信协会(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等国际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领导制定了多个重要的多媒体国际标准。JPEG标准: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方法。MEPG标准:多媒体运动图像和伴音的数据压缩编码标准。MEPG1标准、MEPG2标准、MEPG4标准、MEPG7标准、MEPG21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多媒体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和分类(重点)

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图像数据冗余。

3、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编码方法介绍(次重点)

1、预测编码的概念、原理、编码和解码过程。

2、变换编码的基本原理。

3、熵编码。



第三节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重点)

1、JPEG标准。

2、MEPG标准。

3、MEPG1标准。

4、MEPG2标准。

5、MEPG4标准。

6、MEPG7标准。

7、MEPG21标准。



四、考核要求

识记: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纹理的统计冗余。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的概念。K-L变换和DCT变换。

理解: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预测编码的原理、编码和解码过程。JPEG标准。MEPG标准。MEPG1标准、MEPG2标准、MEPG4标准、MEPG7标准、MEPG21标准。





第六章三维动画制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动画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艺术形式,本章介绍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动画的视觉原理;掌握动画文件的基本格式;掌握三维动画制作工具3DStudioMAX的基本操作方法。

本章重难点是三维动画制作工具3DStudioMAX的基本操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画设计概述

动画的视觉原理。动画的分类、特点。动画文件的基本格式有:AVI格式、GIF格式、FLIC格式、SWF格式、DIR格式。



第二节3DStudioMAX介绍

3DStudioMAX是当今运行在PC上较流行的三维动画和建模软件。3DStudioMAX软件界面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视图、命令面板、动画时间控制栏、状态栏、提示栏、捕捉控制、动画控制、视图控制、信息栏。使用3DStudioMAX进行三维动画制作:创建和修改三维模型、建立灯光、编辑材质、制作和生成三维动画。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动画设计概述(重点)

1、动画的视觉原理。

2、动画的分类、特点。

3、动画文件的格式。



第二节3DStudioMAX介绍(次重点)

1、3DStudioMAX是进行三维动画制作和建模的软件。

2、3DStudioMAX软件界面。

3、使用3DStudioMAX进行三维动画制作的关键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动画的分类、特点。3DStudioMAX是进行三维动画制作和建模的软件。

理解:动画的视觉原理。

应用:动画文件的基本格式。使用3DStudioMAX进行三维动画制作



第七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了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理解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了解常用的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与指标;了解多媒体芯片。

本章重点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难点是理解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概念、特征、规格标准。MP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环境。MPC的功能:对音频信号的处理能力、图形功能、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应用: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商业服务、销售演示、家庭教育和娱乐。



第二节多媒体设备

常用的多媒体设备如I/O设备、存储设备及USB设备等的作用与指标。



第三节多媒体系统

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平台、多媒体输入/输出控制及接口、多媒体核心系统、创作工具系统、应用系统。典型的多媒体系统有CD-I、DVI、Amiga、Hypercard等。将多媒体和通讯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重点)

1、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概念、特征、规格标准。

2、MP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环境。

3、MPC的功能。

4、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应用。



第二节多媒体设备(次重点)

1、常用的多媒体设备及其作用与指标。



第三节多媒体系统(重点)

1、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2、典型的多媒体系统。

3、将多媒体和通讯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四、考核要求

识记:MP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环境。常用的多媒体设备及其功能与指标。

理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概念、特征、规格标准、功能。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将多媒体和通讯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

应用: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应用。





第八章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掌握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过程、应用领域、制作过程;掌握多媒体创作的特点、步骤、基本要素;了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分类。

本章重点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难点是电子出版物的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

多媒体应用系统又称为多媒体应用软件。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分类。多媒体创作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应用类型。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主要有:制定目标、生成脚本、设计框架、制定标准、素材准备和制作、制作合成、编程调试、测试和发行。



第二节准备和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

准备图像数据。准备视频和动画数据。准备音频数据。准备文本资料。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分类:以图标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以时间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以页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以传统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的操作界面、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第三节电子出版物的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过程:创作队伍的组织和管理、选题、组织资源、编写多媒体脚本、编辑资源、系统制作、产品的测试与优化、生产与发行等。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重点)

1、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概念。

2、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分类。

3、多媒体创作的特点。

4、电子出版物的应用类型。

5、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



第二节准备和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重点)

1、准备图像数据。

2、准备视频和动画数据。

3、准备音频数据。

4、准备文本资料。

5、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分类。

6、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第三节电子出版物的设计与实现(重点)

1、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过程。



四、考核要求

识记: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概念和分类。电子出版物的应用类型。

理解:多媒体创作的特点。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应用: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准备和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的使用。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





第九章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流媒体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编码;了解流媒体发布、播放的原理和过程;了解流媒体的应用领域。

本章重点是流媒体的概念和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难点是使用ASFTools软件进行流媒体编辑。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流媒体概述

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技术传输的两个基本特点、传输协议。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常见流媒体文件格式。流媒体的播放和编码。



第二节流媒体编辑软件ASFTools

ASFTools是用来对WindowsMedia流媒体文件进行一些基本编辑处理的一款非常实用的软件,其文件非常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相当小,同时能实现很多常用功能。使用ASFTools软件进行流媒体编辑:文件的生成、文件的剪辑和拼接、文件的修复、文件格式的转换等。



第三节流媒体文件的发布与Web应用

流媒体的发布。MMS协议和MSBD协议。ASF文件和ASX文件。RealNetworks流式媒体解决方案。流媒体在Web页面中的应用有两种基本方式:页面链接、页面嵌入。流媒体的应用领域主要有:远程教育、宽带网视频点播、互联网直播、视频会议等。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流媒体概述(次重点)

1、流媒体的概念。

2、流媒体技术传输的特点及传输协议。

3、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

4、流媒体文件格式。

5、流媒体的播放和编码。



第二节流媒体编辑软件ASFTools(一般)

1、ASFTools是用来对流媒体文件进行编辑处理的软件。

2、ASFTools软件的特点。

3、使用ASFTools软件进行流媒体编辑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流媒体文件的发布与Web应用(次重点)

1、流媒体的发布。

2、MMS协议和MSBD协议。

3、RealNetworks流式媒体解决方案。

4、流媒体在Web页面中的应用方式。

5、流媒体的应用领域。



四、考核要求

识记: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文件格式。ASFTools是用来对流媒体文件进行编辑处理的软件。

理解:流媒体技术传输的特点及传输协议。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流媒体的播放和编码。ASFTools软件的特点。MMS协议和MSBD协议。RealNetworks流式媒体解决方案。流媒体在Web页面中的应用方式。流媒体的应用领域。

应用:使用ASFTools软件进行流媒体编辑。流媒体的发布。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

二、教材

指定教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高林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版.书号ISBN115-11907-4/TP.3739

(教材1-6章为考核重点,7-11章可以不作为考试要求)



参考教材:

1.《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阮新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书号ISBN7302136246

2.《多媒体应用技术》姚怡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2版书号ISBN978-7-113-06754-9(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7年6月版.书号ISBN978-113-07420-3/TP.2040

4.《3dsmax7教程》.彭国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书号ISBN7307058345

5.《新一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曹加恒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书号ISBN307-04854-X

6.《多媒体技术教程?》朱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版.书号?ISBN978-7-111-18221-9?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彭波?孙一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书号ISBN978-7-111-18522-6?

8.《多媒体技术实验教程?》彭波?孙一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书号ISBN978-111-18825-X



三、自学方法指导

计算机多媒体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指导应用,而应用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学效果,下面提几点意见供参考。

l、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

2、阅读教材时,,,,,,

3、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有的还有相对独立性。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内涵。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近的概念和相类似的问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4、在自学过程中,,,,,,

5、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6、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每个应考者可根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选学一些参考资料。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并进行实践学习。本课程阐述的内容,与我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自学应考者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我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l、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

3、辅导时,,,,

4、辅导时,,“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的方法。

5、辅导时,,,,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学时5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述 4 第二章 音频信息和声卡 5 第三章 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12 第四章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8 第五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4 第六章 三维动画制作 4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4 第八章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5 第九章 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8 总计 54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l、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5%、“理解”为30%、“应用”为55%。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多媒体”一词来源于英文【】

A.monomediaB.manymediaC.multimediaD.muchmedia



2.长度为20分钟的采样频率是22.05KHZ、量化位数是8位的立体声音乐所需的存储量约为【】

A.25MBB.50MBC.100MBD.200MB



(二)多项选择题

3.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有【】

A.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

B.智能多媒体技术

C.把多媒体信息实时处理和压缩编码算法作到CPU芯片中

D.多媒体创作工具极其丰富

E.多媒体应用软件极其丰富



4.声音的合成与处理是声卡的核心,它包括【】

A.混合信号处理器B.FM音乐合成器C.功率放大器

D.MIDI控制器E.视频转换卡



(三)名词解释题

5.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四)简答题

6.简述媒体的含义和分类



(五)论述题

7.结合实际,阐述在多媒体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如何准备各类多媒体素材。























5698计算机多媒体基础第20页共20页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