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6921 汽车机械基础.doc
2020-07-11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代码:0692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与特点

工科《汽车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汽车机械构造及相关机械部分检修的基础。

学生通过机械识图,机械制造基础和一些常见机械构造系统的学习,重点了解汽车上机械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熟悉机械识图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系统地学习汽车构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需要学生能够结合实物学习。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机械识图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读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2、了解简单的金属制造工艺,了解常见金属材料性能及牌号,了解常用的金属热处理方法。

3、掌握汽车上常见的机构,组件的机械运动规律,从而了解其工作原理。

4、了解液压和液力传动的基本形式和常用零件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最基本的课程,是后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可与《机械识图》课程同步学习。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正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组合体的看图方法会画简单的组合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正投影法(次重点)

识记:投影法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正投影的基本规律

(二)三视图(重点)

识记:三视图的组成

理解: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三)基本体的投影(重点)

理解:棱柱的投影棱锥的投影圆柱的投影圆锥的投影圆球的投影

(四)基本体的尺寸标注法(次重点)

应用: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法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法

(五)组合体(重点)

识记: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理解:组合体的叠加,切割。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

(六)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重点)

应用: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

(七)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重点)

识记:尺寸基准尺寸种类

应用: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标注尺寸的步骤

(八)组合体的看图方法(重点)

理解:看图的方法和要点

应用:看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2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机件的表达方法能快速看懂图样

可以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各种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视图(次重点)

识记: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二)剖视图(重点)

识记:剖视图的概念剖视图的标记及配置

理解:剖视图的种类及应用

应用:单一剖切面剖视图的画法

(三)断面图(重点)

识记: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的种类

应用: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四)机件的其它表达方法(次重点)

理解:局部放大图

应用:七种常见的简化画法齿轮的规定画法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五)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重点)

应用: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



第3章零件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零件图的读图方法熟悉零件图的内容会画简单的零件图并能正确标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零件图(重点)

理解: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的作用

(二)视图的选择(次重点)

理解:主视图的选择其它视图的选择

(三)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重点)

识记: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轮盘类零件的表达方法叉架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箱壳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四)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重点)

识记:尺寸标注的标准和规定

理解:标注注意事项标注尺寸的清晰性,完整性,合理性

应用:尺寸基准的选择常见零件结构的尺寸标注

(五)零件的工艺结构(一般)

识记:铸造工艺结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六)读零件图(次重点)

应用: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4章装配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装配图的读法和画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装配图的内容(重点)

理解: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的内容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重点)

应用:装配图的规定画法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法

(三)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次重点)

理解: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其它重要尺寸

(四)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重点)

应用:零部件的序号和编排方法明细栏

(五)读装配图(重点)

应用: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牌号及主要性能了解常见热处理工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金属及合金的主要性能(重点)

识记: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理解: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金属及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二)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次重点)

识记: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合金非金属材料

(三)热处理(一般)

识记:热处理的意义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分类



第6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机械的互换性概念和要求能正确使用相关仪表进行常用的技术测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重点)

识记:孔和轴基本尺寸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加工误差配合与配合种类

理解: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基准制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应用:公差与配合在图上的标注方法及含义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重点)

识记:形体的要素及其分类形位公差的项目及其符号

应用:形状公差及其标注位置公差及其标注解释形位公差的含义

(三)表面粗糙度(次重点)

识记: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理解: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的关系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应用: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



第7章金属制造工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属加工的常见方法,能利用相关工具进行简单的金属加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铸造(次重点)

识记:合金的铸造性能砂型铸造

(二)压力加工(次重点)

识记:自由锻造模型锻造板料冲压

(三)焊接(重点)

识记:手工电弧焊常用金属材料焊接

(四)切削加工(重点)

识记:常用切削加工方法,切削刀具,加工运动

理解:切削过程



第8章机械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能对机械进行受力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机械(重点)

识记:机器机器的特征

(二)运动副(重点)

识记:平面运动副运动副的分类

(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次重点)

了解:常见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四)静力学基础知识(次重点)

识记: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

理解:约束与约束反力

(五)受力图(重点)

应用:画机构受力图

(六)平面力系(次重点)

识记:力系

应用:平面力系的简化及平衡方程



第9章平面连杆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概念能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平面连杆机构及曲柄连杆机构(重点)

识记: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曲柄连杆机构

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应用:掌握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等基本概念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重点)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第10章凸轮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凸轮机构(重点)

识记: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二)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重点)

应用:掌握从动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第11章联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联接的常用形式掌握螺纹联接和键连接的类型和应用

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联接(次重点)

识记:联接的概念和常用形式

(二)螺纹联接(重点)

识记:螺纹的形成,类型和主要参数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自锁和效率

(三)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次重点)

识记: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方法各种防松装置及其应用

(四)键联接(次重点)

识记:键联接的类型

理解:键联接的方法花键联接



第12章带传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的带传动形式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带传动(重点)

识记:带传动类型,特点及应用

(二)v带的结构和标准(次重点)

识记:v带的结构和标准

(三)带传动工况分析(一般)

理解: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及受力分析



第13章齿轮传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基本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基本要求(重点)

识记: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次重点)

理解: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三)渐开线齿轮(次重点)

识记: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名称及符号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根切现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

应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四)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次重点)

识记: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理解: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重点)

应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计算载荷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及许用接触应力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及许用弯曲应力计算

(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重点)

识记: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理解:斜齿廓曲面的形成及啮合特点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

应用: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七)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重点)

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

应用:直齿圆锥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

(八)齿轮传动的效率(一般)

识记:齿轮传动的效率

(九)齿轮传动的润滑(重点)

理解:齿轮传动的润滑

(十)齿轮的结构(次重点)

识记:常见齿轮结构形式

(十一)蜗杆传动(次重点)

识记: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结构和类型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

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



第14章轮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轮系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轮系(次重点)

识记: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行星轮系轮系的传动比

理解:轮系的功用

(二)轮系传动比(重点)

应用: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了解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第15章轴类部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轴和轴承的结构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轴(重点)

识记:轴的材料和分类

理解:轴的结构设计

应用:圆轴扭转的实用计算

(二)轴承(重点)

识记: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

应用:掌握轴承类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16章液压传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了解液力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液压传动(重点)

识记: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

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特点

(二)液力传动(一般)

识记:液力变矩器

理解:液力传动的工作原理



第17章液压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液压泵(次重点)

识记: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理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二)齿轮泵(重点)

识记:外啮合齿轮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啮合齿轮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叶片泵(重点)

识记:叶片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柱塞泵(次重点)

识记: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径向柱塞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螺杆泵(一般)

识记:螺杆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18章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液压缸的结构,类型和特点了解液压马达的结构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液压缸(次重点)

识记:活塞式液压缸的结构和特点柱塞式液压缸的结构和特点

摆动式液压缸的结构和特点

(二)液压马达(一般)

识记:液压马达的结构



第19章液压控制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液压控制阀的类型,结构及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方向控制阀(重点)

理解:单向阀结构和工作原理换向阀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压力控制阀(重点)

理解:溢流阀结构和工作原理顺序法结构和工作原理减压阀结构和工作原理

压力继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流量控制阀(重点)

理解:流量控制阀结构和工作原理节流阀结构和工作原理调速阀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20章液压回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液压回路的组成和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方向控制回路(重点)

识记:方向控制回路的组成

理解:方向控制原理

(二)速度控制回路(重点)

识记:速度控制回路的组成

理解:速度控制原理

(三)压力控制回路(重点)

识记:压力控制回路的组成

理解:压力控制原理

(四)多缸控制回路(一般)

识记:常见的多缸控制回路组成

理解:多缸控制回路的组合原则和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汽车机械基础》娄万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内容 学时 1 正投影的基本知识 4 2 机件的表达方法 4 3 零件图 6 4 装配图 6 5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4 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 7 金属制造工艺 6 8 机械基础知识 6 9 平面连杆机构 4 10 凸轮机构 4 11 联接 2 12 带传动 2 13 齿轮传动 8 14 轮系 4 15 轴类部件 4 16 液压传动 4 17 液压泵 4 18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2 19 液压控制阀 6 20 液压回路 4 总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作图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1.选择题

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

A凸轮转速B凸轮轮廓曲线C凸轮大小D凸轮基圆的大小

2.填空题

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

3.名词解释

自由度

4.简答题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5.计算题

机械传动系统如图所示,n1=1000r/min,求n2并在图上标明其运动方向。



6.作图题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1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