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年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平顶山采风(花絮)

 兰舞娘书屋 2020-07-11

作者  赵兰

414日,省舞蹈家采风团一行7人在主席陈锦带领下,赴平顶山进行采风--------

                              一、走进“煤城”

平顶山市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著名的煤矿生产基地,北煤南运的重要陆港。它是国家一类大型企业、著名的“平煤集团”所在地,“平煤集团”总部就设在平市。据说,平顶山因此而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

采风团的行程由“平煤集团”工会负责安排,那么肯定少不了参观矿山了,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煤矿的人来说,心里就象揣着一盆燃烧的炭火,这盆火热腾腾的将我们带进平煤集团、带进现代化的十矿、带进模范的田庄洗煤厂、带进沸腾的煤城。

十矿,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先进矿,在接待室的墙壁上十分醒目的挂这一张朱镕基总理来十矿视察时的合影照,嘿,这么偏远的地方,朱镕基总理竟然来过!不禁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

接待我们的十矿书记有四十多岁,一张生动激情的面孔,皮肤白净、浓眉大眼、魁梧的身材,一头浓密的黑发,简直就是电视剧里的演员!见到他,连我们这些演员出身的艺术家也都禁不住夸他的“帅气”。

他非常有风度的介绍着自己的企业,脸上充满自豪的微笑。谈起全矿安全生产无事故、日掘进、日产量等成就如数家珍,甚至全矿有几个文艺队,创编了哪些节目、进行了多少次演出、谁最受矿工的欢迎都十分清楚。听着他侃侃而谈,叫人很难想象出他是矿工出身的干部。

十矿优美的环境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四处是绿草如茵、树冠成林的宁静,我们走进矿工上班前的入井口、走进全矿的心脏总调度室、走进职工万人大食堂,无处不透出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显示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在这里,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工人阶级、产业大军”这些词的伟大力量。

望着朱镕基总理和职工们合影时亲切的笑容,我们不禁深深感叹。就在朱总理照相的地方,我们也集体来了一张合影,这将是我十分珍贵的一张照片。

二、回“家”的感觉真好

采风团成员、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盛力女士曾经在平顶山文工团工作过很长时间,那还是文革前夕,全国支援三线建设时,它随北京一批艺术家风尘仆仆来到河南,扎根平顶山,当年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舞蹈演员。几十年的历练,她已经成长为国家一级舞蹈编导。

这次到平顶山,盛力老师的感觉与众不同,因为她曾参与了这个城市的建设,目睹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她和平顶山一起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记载着她在事业上的追求、她的爱情故事、她人生许多美丽的梦。对她来说,此行一定有着回“家”的感觉。

采风团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多认识盛力的人,无论我们多晚返回住地,都有人热心地等待着盛力。记得我们在全国著名的现代化田庄洗煤厂参观时,该厂的王书记一见到盛力,就热情地握住她的手说:“我看过你当年演过的小矿工,你怎么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变!”可见艺术作品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我们都很羡慕盛力,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三、多变的四月天

来平顶山前,艳阳高照,气温高达29度。尽管省舞协秘书长宋建红挨个通知所有的人带足衣服,以防不测,我出于强烈的爱美之心,仍然不愿意使自己变的笨重。上了年龄的老师们都很听话,丰富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有备无患。

那天下午,从平顶山艺术学校出来,一阵北风袭来透着凉意,我们顺着艺校门前那条美丽的湛河走去,一边为这条穿过市区的宽阔河流而赞美,一边在冷风中感叹四月天的多变。是呀,才四月份,离夏天还早,昨天预报有雨,看来真的要下了呢。

明知那天有雨,我仍然一身单衣美丽“冻”人。走在河堤上,一边在风中瑟瑟发抖,一边还要做出一副很精神的舞蹈家风度。冷风中大家谈笑风生,听着平煤集团文联主席采东宾同志对开发湛河两岸景色的介绍,忽听平地一声吼“啊——嚏!!”哇塞,一身帅气的我已是涕泪横流,小脸发绿了。

采风团最年轻的成员、省舞协常务理事李永明将外衣脱下给我,露出他专为此行而买的短袖T恤,看着他浑身透出的朝气,我自叹年龄已不饶人。

穿上男装的我受到大家一致夸赞,都说这样的打扮更好看了,我有点恍惑,是不是我对美的理解出了问题?

四、美丽的“天鹅”妈妈

采风期间,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不仅要进矿山,还要参观市内几所大型的企业、与平煤文工团、平市文联、平市艺术学校的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召开多次座谈会。

在文联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我们没想到来了那么多人,有市舞协的同志,有平煤文工团舞蹈队的、市群艺馆的、市艺校的、市国标舞协会的、老年舞蹈队的。坐了满满一屋人。

多年来,平顶山市的舞蹈文化在全省一直最为活跃。学习舞蹈的孩子非常多。那么,如何规范教学,使孩子们从小就能接受到较正规的、科学的基础培训,是前来参加座谈会各路同行共同关心的话题。省舞蹈界各位专家的到来,显然对平顶山市舞蹈界是一个震动。

儿童舞蹈培训话题,打开了方锡玲老师的话匣。方锡玲是我省舞蹈界第一个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毕业分配到省歌舞团的芭蕾舞演员,从喜儿、吴清华,到白天鹅奥杰塔,可以说她就是河南舞蹈界的第一只“天鹅”,几十年纯正的芭蕾教育使50多岁的她举手投足仍然能透露出“天鹅”的美丽。

如何帮助初学舞蹈的孩子掌握科学的方法,如何训练身体的重心,旋转的“支点”在哪里,弹跳的“力”在哪里,方锡玲老师口若悬河,激动的站起来,边讲边示范。在坐的人都陶醉在她的这份执着和热忱之中,深切感受到她对目前不规范办班存在问题的焦虑。我看着她,视线恍惚起来,仿佛面前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妈妈,高仰着长长的脖子,张开美丽坚实的翅膀--------

五、艺术家的体恤

明天要去参观“神马集团”,整整一天,陈锦生主席都在为此事张罗着。“神马集团”就是“平顶山帘子布厂”。可不要小看这个“帘子布”,我曾以为是做窗帘门帘的布,哪知道它是汽车轮胎上一种专用布,非常特殊和昂贵。而且,平顶山帘子布厂在全亚洲都是最大的,拥有很强的实力。

为了明天的参观,大家高兴了一个晚上。我高兴另有一个原因:我曾买过“神马集团”的股票,并赚了点钱,当然对这个企业更有着特殊的感情了。

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当天晚上,从电视新闻里得知一条重要的坏消息:神马集团某车间因发生毒气泄露,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目前事故损失正在调查中-----

第二天,根据事先的安排,我们还是驱车前往神马集团。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转眼间到了大门口。突然,一向感情丰富的陈主席提出终止这次参观活动!她实在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充当不速之客,上门打扰正在受伤的“神马”!看着陈主席那张生动的脸,我们都被深深感染,一种恻隐之心使大家一致同意这项提议。我们慢慢调转车头,沿着“神马”厂房的外墙缓缓而行,透过围墙感受着它的魅力,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巨人,正在安详地包扎着自己的伤口。

我们在心里念叨着“神马啊,我们祝福你,愿你平安------

六、怀里有个“小九九”

接到采风通知的时候,我和李永明正在准备参加今年全省第8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的创作,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我以为此时的李永明根本无暇参加采风活动,就如实禀报陈锦生主席:“永明不能去了”。谁知永明竟然找到我,当面质问:为什么说我不能去?咳,他竟有心去?我真是没想到!

从出发那天起,李永明就和张欲静老师泡上了。张欲静长期从事民间舞蹈研究,主持过我省民间舞蹈集成工作,是我省民间舞蹈的一部活字典。李永明抓住这次采风的大好时机,向张老师汇报这次参赛作品的创作思路。除了向张老请教,每天还向各位老师讨教创作问题,请老师们为他的作品“会诊”,把大伙搅的不亦乐乎。

好几个夜晚,我和永明围坐在张老师身旁,听他讲河南民间舞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讲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讲创作所遇到的困惑,讲如何用舞蹈的“眼睛”看待生活-----,瞧那个一副渴望神情的李永明,原来他怀里揣着个“小九九”,利用这次采风,为他未“出世”的参赛作品请高参!小算盘打得精着呢!

七、70岁的“笨鸟”

离开平顶山,在返回郑州的途中,我们安排了一次旅游活动——爬石人山。

头一天下午,我们驱车来到半山腰,居住在天力宾馆,这个晚上大家要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好起来爬山。

上山我倒不怕。记得前两年单位去张家界旅游,爬山时我一直走在最前边,这当然得益于我的舞蹈演员功底。这一次更不在话下了,一是山没有张家界那么高,二是一同上山的人都是搞舞蹈出身,腿部肌肉发达嘛,自然不成问题。

但是,请大家注意,我们采风团里还有一位年过70的老人,他就是前省舞协主席,现在的专家顾问张欲静先生,我真的担心他能否吃的消啊。

一路上,大自然的美丽震撼着我们,在山顶、在峡谷、我忍不住放声高歌,歌声感染着所有爬山的人,不知不觉,走过一个又一个景点,时过正午,大家汇集到一块小憩,为下山做体力上的准备,因为下山的路途同样艰巨。

刚歇了一会儿,满面红光、山路上一直没有掉队的张欲静老师拄着拐棍站起来,说:“我走得慢,先走一步了,老鸟先飞,笨鸟先飞嘛!”

方锡玲老师出于对张老师的钦佩,赶紧安慰说:“张老师,您哪里是笨鸟呀!您也不是老鸟!”

“那我是什么?”张老问。

“您是一只好鸟啊!”方锡玲认真地回答。

咳,一句话逗得张老师哭笑不得,大伙全笑的趴下了。

采风已经结束了,采风带给我们许多的知识和精神财富,还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我们在总结采风收获的同时也感受着它的快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那么令人难以忘却,令人流连忘返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