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茂林之家 2020-07-11
    香肩担道义,青山多妩媚

    秦淮八艳,江南名妓,是勾栏中顶级的代表人物,而其中的柳如是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我一直就觉得,把这“妓”安在她身上总是不妥,这“妓”总是同“娼”相连,低级为娼,高级为妓,人皆可夫,价格高低不同罢了。

    但这柳如是应该不属此列,她虽然也属此行的从业之人,但似乎已是上升到交际花这样的级别,换言之,是已经脱离”妓“和”娼“,而上升到如李师师,陈白露一样,成为”伶“与”红颜“的程度了,不知道对也不对。

    喜欢柳如是的人多多,写她的文章汗牛充栋,这个不奇怪,八艳中最具爱国情怀的是她,最有才华的是她,故事最多的还是她。她是个在哪儿都要接受各色注目礼的女神级人物。

    柳如是,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名妓,本名杨爱,也叫杨影怜,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后因读宋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家贫,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后成为盛泽家院名妓徐佛之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年稍长,流落青楼。为秦淮八艳之首。她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

    从上面的简介来看,这柳如是有三个号,大家常用的定是这“如是”了,以至于叫柳隐,那是绝对无人知道是谁的。这所谓“河东君”当同柳宗元有关,柳河东嘛,郡望也;而这“蘼芜君”中的“蘼芜”,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类香草,《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自喻,也显示着美丽的情怀。柳如是以“蘼芜”自喻,也是将其作为象征自己身陷泥淖却依然高洁的品性。

    “梨花似雪柳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如果是太平时日,此处的风韵定是香风袭两岸,缱绻低回的吴侬软语,将那峨冠博带的士子们引得是魂不守舍了。可惜,明末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商女和后庭花这类的词即使是想往这些佳人身上堆,也难掩这些看花听曲之人的丑恶心灵了。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人们之所以对“八艳”如此地津津乐道,这是因为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远非那些文人雅士们可比。风神洒宕的金陵城中出现的这八位南曲歌姬,将那些臭男人们的节操击得个粉碎,其中尤以这柳如是的故事显得更为传奇。

    这柳如是的一生总体来看,也实在地悲催,可能是八艳中吃苦最多的,她原来给自己起名叫杨影怜,可以说“顾影自怜”一片地凄苦。她大概在四五岁时就做了过气的名妓徐佛的养女,这应该有点“扬州瘦马”的意味,从此,她的情感生活就进入了一个跌宕起伏梦幻之路。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吴江故相”和“云间孝廉”。

    不知是什么缘故,她很早就被卖给了一个叫周道登的人,此人进士出身,做过尚书级的大官,号称是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代,这便是所谓“吴江故相”的来由。

    《明史》载:“道登无学术,奏对鄙浅,传以为笑。”但他内瓤却非常“色”。一瞥着美女,两只眼睛马上就变成了小钩子儿,恨不得把姑娘剥得一丝不挂。柳如是先进府当丫环,伺候周道登的老娘,后来,又被周道登看中了。他家妻妾成群,老头儿还以没有后代为借口,满世界划拉美女。他拈着一把大胡子,硬逼柳如是作妾。一个小女孩儿能怎么办?只能乖乖地就范。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据钱肇鳌在《质直谈耳·柳如是逸事》里记载:“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看来,周道登对新娶的小妾非常喜爱,像玩一只小猫儿似的,弄到腿上,手把手地教她写写画画,老头儿自然非常痛快。那些妻妾早红了眼,恨不得掐死柳如是。

    岂料,“吴江故相” 没几年先上了西天。周道登尸骨未寒,柳如是就被赶了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她从此“沦落风尘”。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说她因被其它妻妾妒忌,污她与家中小厮私通,被老头儿赶出家门。

    有很多人是将柳如是视为“雏妓”,这个就有点残酷哈。不过也有道理,但是,按道理应该说她年幼时一直是在徐佛处成长,中间是否有变数不得而知,但后来是被周老儿直接纳为妾,还是先当丫环后被奸污,这些史料都语焉不详,怕只有柳如是自己能说清楚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她在周家这几年是很受益的,周老头儿其实并不是《明史》上说的那么不堪,他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还被崇祯拜为大学士,这职位相当于宰相了,没点点本事怎么可能坐到如此高位。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这周大学士对柳姑娘是宠爱有加,我认为除了以前在徐佛处学的那点文史诗赋外,怕在这老头儿处学了不少,从而为她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所以,在外人看来,柳如是在周家是悲催不幸的,但其实反过来想,一个小女人,衣食无忧,得到宠爱,长了学识,应该不能以我们这些旁人的眼光来作臆断吧,不然,她在离开周家后,就不会以“吴江故相下堂妾”的身份来打广告了,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感觉眼熟,赛金花可能就是同她学的吧。

    离开周家之后,她居无定所,四处漂流。陈寅恪先生总结道:“河东君脱离周文岸家后……流转吴越,将及十年。其间与诸文士相往还,其寓居之所,今可考知者,在松江,则为徐武静之生生庵南楼。在嘉定,则为张鲁生之莴园。在杭州,则为汪然明之横山书屋。在嘉兴,则为吴来生之勺园。在苏州,或曾与卞玉京同寓临顿里之拙政园……”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按陈大师所论,这十年间柳如是先后遇上的都是些花心大萝卜,几乎个个儿都是“有情无缘”的男人,但也可能是她一个也没看上,在这期间她还同李存我和宋辕文有过交往,二人皆豪杰之士,学问精深。特别是李存我在南京一城人跪迎清人时,他誓死不降,自杀殉国。柳如是在同这些豪士交往中,肯定受到了他们很深的影响,对她性格的形成不无关联。

    当柳如是在秦淮河畔立足后,此时的她已不相信爱情了,但陈子龙的出现,让她心中的死水顿起波澜,她以十分豪爽不羁的态度去追求这心中等待已久的白马王子。

    陈子龙应该是柳如是这一生中,除钱谦益外最重要之人了。他字卧子,号大樽,上海松江人,崇祯年进士,清兵陷南京后,他组织和联络太湖民众武装,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典雅华丽,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据经陈寅恪先生考证,陈与柳曾短暂同居,两人感情相当深挚。然而终不得偕连理,一是由于陈妻张孺人不能相容,柳亦不愿为妾;二是由于陈当时经济状况不能满足柳之要求。

    其实我觉得,两人最后的分手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这陈子龙是个“正神”和“耍娃儿”的结合体,这样说并不影响他在抗清中不屈殉国的伟岸形象,我指的是他在对待情感上。

    陈子龙是正宗民族英雄,真真正正的“神”样的人物,比起那柳如是后来的老公钱谦益那是云泥之别,骨子里浸着地是忠君爱国,但却也受当时风气之熏染,狎妓冶游戏于情场,女人于她来说,娶回家的可相敬如宾,而在这岁月场上,女人则就是个玩物。

    他曾在长安大年三十儿的孤灯下给柳如是写过一首诗:“去年此夕旧乡县,红妆绮袖灯前见。梅花彻夜香云开,柳条欲系青丝缠。”情欲露骨,大家尽可从那不可描述的场景去体味想象,这其实就是他对柳如是的态度,如果是对他的夫人,绝对是写不出如此轻佻之句的。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陈子龙受传统禁锢思想的影响很深,他虽然在外面可以诗酒风流,拈花惹草,但在家中绝对是遵循礼数,断然不会接纳一个烟花女进家的。而他的妻子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河东狮吼”。

    据《三世苦节传》记,张孺人“生而端敏,孝敬夙成”,被“三党奉为女师”。家里有了这样严肃精明的妻子,陈自然不能毫无顾忌。虽然张孺人并不反对陈纳妾,甚至主动为丈夫择妾,但她是以“良家子”为选择标准。而像在她眼中的柳如是这样的娼家女,她自然不能接受。更何况,张孺人还有陈的祖母撑腰。

    对陈子龙而言,他虽然也很喜欢柳如是,但绝对不会因为她而破坏家庭的安宁,背上违拗祖母的不孝名声,甚至受到舆论的谴责。他已有一妻三妾,在他和柳已经交往密切的同时,又纳一名蔡氏女子为妾,并且这年冬天他北上赴礼闱经过扬州的时候,还想挑选自己更中意的女子。所以,柳如是只是他寻欢的美人之一而不是唯一。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再有就是柳如是的个性了,她本性虽豪爽聪颖,但却也放诞多情,喜欢女扮男装,与众名士应酬交往。这对于在对待女性方面拘于礼法,以传统道德要求女性的陈子龙来说是非常相悖的。柳如是不愿以色事人,想以自己的才华博得名流的尊重。而这对这样的奇女人,偶尔玩玩可以,要作为家人而纳之,那肯定非这风流名士的本意了。

    两人的情花无果,我们是不能责怪陈子龙的,因为在道德上,他对女性的要求是符合那个时代士大夫标准的。顾苓在《河东君小传》中的一段记载,就颇有些趣味了:“适云间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顾倜傥好奇,尤放诞。孝廉谢之去。”

    这也就是说,将陈子龙引为知己的柳如是完全没有收敛个性以适应陈子龙的意思,所以,陈子龙倘若真是娶了这柳如是,想必也没个好结果的。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陈子龙当时还在仕途上努力地向上攀爬,对朝廷及有关规定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地。当时《大明律》有明文规定,“文武官吏,有娶乐人为妻妾者,杖六十,并离异。”此外,还着重强调:“流娼,虽非乐人,官吏娶者,与此条同拟。”仅凭这一条,柳如是嫁陈子龙就彻底没戏。

    但是不得不承认,陈子龙对柳如是还是很有感情的,毕竟才情美貌如是者当是稀绝。他曾写过一首《江城子 病起春尽》: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此情之深,不输那东坡之“十年生死两茫茫”吧。

    陈子龙弃柳如是而去,绝对不能认为他是自私,他是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污痕,他太珍惜自己身上那羽毛。而正是有如他这样的人在,才撑起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脊梁,当清人南下,许多无耻文人纷纷折节之时,还有一批血性之人抵死撑住,才让明朝三百年的最后一抹光,有了一点壮丽的色彩。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东方不亮西方亮,柳如是真不愧为女中豪杰,思维方式同一般女子迥异,她很快尘封了这段回忆,一袭男装,主动上门去找钱谦益去了。

    这钱谦益可是个大人物,他字受之,号牧斋,执文坛盟主之牛耳,江苏常熟县人。东林党领袖,官至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朝时依附马阮,后降清。

    柳如是同那些高档的青楼女子一样,过惯了“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生活后,虽然对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一众土豪士子早已没了感觉,但在美艳渐去之时,找个最终可依靠之人当是她的终极目标,于是,她选择了钱谦益。

    钱谦益相比之下,对待柳如是的态度和陈子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作为文坛扛鼎之人,朝廷大臣,已没有了陈子龙那么多的顾忌了,也许在那乱世,《大明律》中所规定的那些不准娶风尘女的规定,也松了许多,而这时虽然钱老爷子娶柳如是也是被人所侧目,但他却可以做到不管不顾,以结缡之礼迎娶了柳如是。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钱谦益家中有妻有妾,可能谁也不能管得了他之所为吧,柳如是虽没正妻之福,但她怀“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之心,倒也实现了“翠帐容颜独自看”之愿,这就很不容易了。

    至于钱柳二人之间是否存在着爱,我认为至少在前期是不存在的,可以想象,在两个人从未谋面之前,这爱从何来?柳如是主动上门自抛红绳,看重的是钱之名声,她也不知道钱对如她这样人的接受程度,绝对是一种试探性的进攻,是一种冒险,当然,也只有如她这样的女子才能行如此大胆之事。

    而从钱谦益这方来说,此时的他正遭罢官闲居,身处“门外天涯迁客路,桥边风雪蹇驴情”之时。突然一个名动天下,行事独特,才情冠绝,丰姿逸丽,翩若惊鸿的佳人从天而降,并且对自己是执师之礼。自然是大喜过望。顺水推舟地笑纳入怀便是自然之事,如果是如无盐嫫母一般的人物,这钱大老爷再是爱才怕也是躲之不及吧。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有一则后人津津乐道的闺房对话道出了个中真谛,两人结合时柳如是24岁,钱谦益60岁。钱说,“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而柳则说,“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

    此话出自野史笔记,真实信几何不得而知,我认为应该是臆测吧,那闺房之戏语外人如何能得知。但想来却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柳如是有着“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之诗句。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钱谦益的话透着股肉体甜香的味道,这是男人的真心话,与什么智慧贤淑,善良才情毛关系都没有,那些都是外衣,在男人眼里是须脱去的,脱去后便是乌般头发白个肉了。有何爱情可言。

    记得前两年轰动一时的杨翁恋,杨老先生就说过一段很诗意,很莎翁的告白,他说这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对比纯理工男的杨大教授,这钱老先生也许会说得更诗意,更委婉,但他却没有,因为对象的身份不同,杨先生话中充满的是爱,而钱大人话中更多的是性,是更质感,而且是有强烈画面冲击力的感官之旅。

    作为回复,柳如是的话虽然也带有很大的戏谑成分,但其潜台词也很明显,你老钱作为男人的形象之美早已不在,那么我凭什么爱你呢?爱你的学识还是爱你的声名?其实对她这样的女人来说,并不重要了,她已达到了女人才情的极致,这钱大人对她来说,就是个寄托,一个能让她遮风避雨之所,至于其中爱的成分有几何,只有天知道了。

    钱柳之结合在当时是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他们在浙江旅行渡蜜月后,在回常熟的路上,被人扔了满船的砖头和瓦块,社会舆论也很是不好。只是我不能确定这不满是针对钱还是柳,是对老人家独占花魁的不满,还是士人不该娶这烟花女;是觉得这柳大小姐毁了钱先生一世清名,还是对老牛啃嫩草地忿忿然。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好在这钱老爷子对此毫不在乎,不管不顾,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这柳如是的心中渐生爱意,反而还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也未可知。

    对柳如是最大的赞赏是她的爱国情结,陈寅恪先生的八十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用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证柳如是的“复明大志”。于是,很多人认为柳如是嫁给钱谦益是带有政治目的,是为她以前的一众相好,如张溥和陈子龙等人复仇而为之。

    对陈大师我是敬重有加,见字三礼,但总觉得如此论证柳如是有高抬之嫌。那个时候的人,家国概念不象现在之人那么清晰,江南烽火缘主要还是缘自于“剃发令”,尽管有陈子龙和张苍水等人组织的反抗,但毕竟规模有限,即使是朝廷组织的攻守之战,但却是遇敌即溃,可以说,如果不是对方是民族入侵,怕是无论如何号召,也难能与之对垒的,那扬州十数万的战阵,不到一日便沙崩云散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力量对比的差异摆在那儿,以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实现任何不切实际理想的,这点柳如是很是清楚,但她骨子里异于常人的英雄气概,甚至是远高于那些帻冠男人,这同她是否嫁给钱谦益应该没什么关系,即使她依旧还生活在秦淮闺阁中,她也会付之相似之所为的,这是她性格使之然。

    也就是说,她作为一介女流,一位曾经的欢场之人,在大厦将倾的时候,对那些号称忠臣良将,饱读诗书之人的所作所为,心中是满满地不屑。但要说她心存”“复明大志”,是以“光复大明”为已任,怕不是太妥当,这个理想太大了,也太遥远了,柳如是尽管思维异于常人,但这样的想法,应该还是不会出现在她的脑海中的。

    既然已选择了钱谦益,当然要对他在仕途上有所帮助,这钱老先生可能书读得太多了,读迂腐了,他名气虽大,但在仕途上却是一直悲催,几上几下的,很是不如意,于是,柳如是出手了。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甲申国变,弘光庭立,马阮当道,屑小群舞,柳如是为了让钱谦益能混个官当,柳如是不惜出卖色相,讨好阮大铖,为钱谦益挣得了礼部尚书之位。据《明季北略》所载,“大铖据要津,虞山末路失节投之。一日,觞阮于家。以其妾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命柳谢阮,且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

    《明季北略》属准正史类,结合后来她在联络各掌兵权之将领时的所为,此事当属实无疑。这肯定同她以前的青楼生涯有关系,也算是她的长项吧,她是会尽力让钱老太爷有所作为的,这个我觉得无可厚非。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那“水太冷”的故事了吧,这一故事充分反映了两人的风骨,对生与死的认知,对气节的异同,以及在家国存亡大是大非上的价值取向。

    过程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的,大致是明亡后,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钱谦益不敢。书载,“乙酉五月之变,柳夫人劝牧翁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钱谦益下水试了试,说水太冷,又跑上来。柳如是则“奋身欲沉池水中”,钱死命抱住,“不得入”。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这个是野史记载,真实性几何我不得而知,没人考虑过此事的真伪。我不敢说我不相信此说,但我实在是感到很奇怪,因为实在是找不出他们为何要殉节的理由,钱谦益不是世受国恩之人,他在大明朝所受的不公多多,凭什么要以死报国;柳如是就更没道理了,她的身份应该是属下九流之列,难不成一旦成为钱之小妾,就有为国尽忠之心了不成,反正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因异族入侵就应该死节,那成本是不是就太高了,也是很不值得的吧,想那清人从北京城出兵南下,一路地顺畅,各地是望风而降,几无抵抗,这并不是国人都被奴化了,那是知道是打不过便选择投降,保全性命是头等大事,我们对此也不应该有何非议,毕竟拼死抵抗之人也是凤毛麟角的。

    但是,柳如是此举给她带来了巨大之声誉,也反衬了钱谦益之不耻,我倒是觉得这老钱是被柳如是消费了,我没理由去死你凭何逼我去死啊,没道理嘛。

    再说了,这柳如是老公没降清前要投水死节,老公降清了,反而消停了,不去死了,想要寻死哪天不能死,这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柳如是身上的“英雄气”可以说是固有的,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不排除后期陈子龙等人对她的影响,即使不是清人南侵也会以其它形式展现,所以,要将这“英雄气”上升到“民族气节”怕是有点点小勉强,更何况是上升到“复明大志”上去了。

    老公降清了,柳如是自然很是不满,但是,这也没有办法,也没其它更好的选择,名气在那儿,清人是不会放过他老公的,所以柳如是也只能接受现实的安排。要让她去扛举义旗,行反清复明之业,这也太为难她了,她也无此号召力,因为在人们的眼中,她毕竟曾经是个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

    钱谦益的降清使柳如是大为失望,野史《绛云楼俊遇》记载有这一事,一次二人出游,“见石涧流泉,澄洁可爱。牧翁欲濯足其中”,柳如是冷笑说,“此沟渠水,岂秦淮河耶?”从中可以看出柳如是对钱谦益的鄙视,话语中充满了不屑和厌恶。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按清人规定,南明降臣都要到京城去受封,钱谦益自在其列。当那一众人都携家带口,依旧妻妾成群地拥簇着向北而上时,这柳如是坚决不与之同行,袭一领大红色的披风,伫立道旁,一言不发,目送一行人逶迤而去,这一场景便是被世人称道的“朱衣明志”。

    明朝皇帝姓朱,这个时候着红袍是否有强烈的寓意,我不得而知,但人们是相信,柳如是这红袍代表着对明王朝的怀念,更是象征着她不屈从于满清统治的意念。从这点来看,这柳如是身上的骨气,真非常人可比,着实让人钦佩。以至于钱谦益也羞愧难当,写出“衣朱曳绮留都女,羞煞当年翟茀班”的诗句。

    这老钱在北京混得也艰难,他可能天生就是做学问的,于这官场实在地不行,不到半年就被下了大狱。他那些家人妻妾些都没了主意,又是柳如是,从病中“蹶然而起,冒死从行。誓上书代死,否则从死”。在刀头剑错之间,四处奔走终救出了钱谦益。故钱感慨曰:“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在柳如是的努力下,钱得以出狱南归,并在柳如是的感召下,秘密开展反清,二人长期暗中做了很多反清复明的义举,屡冒杀身之祸掩护和资助阎尔梅、郑成功、黄宗羲等抗清志士,并多次策划反清军事行动。要是还走到军队中去,笼络握有兵权的将军,为丈夫造势,积攒人脉。这些也让人们对钱谦益降清,有了点点的宽容之态。

    但是,随着抗清事日蹇,希望渐灭,诗词歌赋早已唤不起昔日的欢乐,唯长歌当哭,叹息度日。二人共同点也终于不复存在,龃龉不断,在女儿出嫁后,柳如是下发入道,在生活上表示了对钱谦益的一种厌绝。

    在之后的日子里,柳如是便消寂在一片空白中,再次发光是在钱谦益归天后,但这次她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有她的英雄气,有她的智慧,有她的决绝;但更多的是她的绝望,是她对人性丑陋的控诉,以及她对尘世挥手而去的洒脱。

    钱谦益死后留下大笔遗产,虽然二人以前在暗中支持和组织反清斗争中几乎耗尽家财,但毕竟还有房产、田地、收藏等价值不菲的财产,这些当然让人眼红,何况柳如是只是一个妾的身份,这笔财富掌控在她的手中当然有人心不甘。于是,以被冷落一生的原配夫人陈氏为首的族中之人,自然就开始向柳如是发难了。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人们对此事自然是站在柳如是一边,对她是同情满满,其实细想起来,这场争夺战自有其合理性。柳如是在钱家只是一个小妾,是依存于钱的呵护才有其地位,在生活上,钱老爷子就是她的天,这天塌了后,其它都不复存在,小妾在失去主人后命如草芥,能正常地活下去就很不容易了,这个是当时的实情。

    这陈氏毕竟是原配,是大娘子,她失宠多年,对柳如是怨气多多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遗嘱效应的,柳如是只能是接受现实的安排,退居后幕混一口饭吃以度余生,但,这同柳如是的性格肯定是相左的,她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更让柳如是伤心的是,有个族人,也是著名藏书家钱遵王,生前就得到了钱谦益赠与的大量藏书,按说他应该站出来为柳如是说话和撑腰,却不料他也积极地参与了对财产的争夺,这真是世情难料,人心不古,柳如是彻底地绝望了。

    于是,她在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不久,也想好了如何惩办一班人的计策,她请那一众争财富的族人赴宴,“执豕烹羊”招待他们,在他们酒酣耳热之际,宣称要上楼取财物,在墙上给家人写下 “并力缚凶党,然后报之官。”的遗嘱后,自缢于荣木楼。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一代名妓裙裾飘飘,蝶儿般地乘风归去,结束了她49年的人生历程。而那一帮人因家主新丧,迫死主母,也遭到封建王法的制裁。

    对柳如是之死因后世猜测很多,归综起来无非有二,一是为夫殉节,一是被逼而亡;当然,也有人上升到为国死节的高度上。

    其实没必要想得太多,柳如是来到钱家已有二十多年,是靠着钱在家的威望才立足于此,可以想象,昔日她在家中的地位也非他人可比,习惯了被人呵护和尊重。但随着钱的逝世,这一切都东流而去,再没人拿她当回事了。她不是失望,因为她已是无望可失,即使忍气吞声地坚持下去,那同苟活何异。

    也就是说,剩下的时光对她来说,都索然无味了,即使苟活也情趣全无,她不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也不是没有与那些争夺财产的蝇营狗苟们争战的智慧,只是这一切于她都没有意义,她也不屑为之。既然丈夫先行了一步,她又何必独守落满尘埃的家园?

    柳如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奇女子,为后世增添了几多地香艳人生,她在那个特殊时期,以其集妩媚和刚烈于一身的性格,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尤其是在最后一段时光中,从不与清人合作到积极抗清,仅这一点,同那些号称大明忠臣却节操碎了一地的名士将帅相比,何谛云泥?倒是真应了那句诗,“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羞也!羞煞这些须眉了也!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柳如是的文学成就也是相当地高,在此就不能一一举例了,只录一首被陈寅恪大师评价为明末最佳词作《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认为就文学和艺术才华来说,她可为秦淮八艳之首;陈寅恪读过她的诗后甚至有瞠目结舌之感;清人说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她还精通音律,舞姿曼妙。她的画也是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更是为后人所称道,誉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如这样一位多才多艺,义薄云天的奇女子,真真地千古一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虞山苍茫,秦淮依旧,柳叶悲风,柳花如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