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源与蒙古人命名

 zqbxi 2020-07-11

三江源山川河流元朝时已经被蒙古人命名

《河源志》这是一部地理文献,共有一卷。记载我国历史上王朝首次派遣人员考察黄河源头情况。元代潘昂霄根据都实考察河源的叙述与记录而撰成。潘昂霄(生年不详),蒙古族,字景梁,号苍崖。济南人。雄博学;为时推重。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谥文僖。著作有《苍崖类稿》、《金石例》果等。

都实属女真族蒲察氏,统乌斯藏暨招讨都元帅,曾三次到达吐蕃,是杰出的旅行家。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政府以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前往今青海地区探求河源。在此以前,汉代对黄河上游的认和了解局限于积石以下,唐代虽有侯君集等人率军到过河源地区,但并非为了考察河源。因此,都实探察河源,是第一次有组织的专门考察,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可喜成果。

书中叙述了都实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星宿海寻河源的经行路线。书还记载了这次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是河源情况,“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焕,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指出星宿海是河所在。

二是第一次记述了积石州以上的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名称,值得重视的记述由西南往东北流百余里汇为“火敦儿”(星宿海)的一支源流,在没有提及他源流的情况下,很可能是作为正源来记载的。如果这支源流正是今星宿海西南的卡日曲的话,则说明这次考察收获已和现代调查研究结果较接近了。

此外,书中对于河源地区的水文特点和地理景色体描述,作为野外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反映出元代考察河源的突出成果,也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总之,此书在黄河研究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钦定河源记略》卷十四:星宿海东北源百余里则为今扎陵、鄂陵二海,而失思本乃统名为鄂敦他腊,当不如河源志之析。《钦定舆图》星宿海东南流,注于扎凌海,自扎凌海东五十里为鄂凌海”而睏《钦定河源纪略》卷十二里又有详细记载:“河水东南流一百三十里为扎凌淖尔,扎凌淖尔(西番语扎凌即扎楞,黎明之象,池水上承星宿海水光游沱如之,敞名)当星宿海之东,松布拉克岭(蒙古语,山名,布拉克,泉水也,山有泉,故名)之南,其东南为古尔班宁古尔托罗海(蒙古语,山名,有山峰,故名)、罕托罗海(蒙古语,山名)、特墨图库特勒山(蒙古语,特墨,驼也;图,有也;库特勒,山坡坡也。山坡有石如酷,故名)、业克锅里克山(蒙古语,大山也),有水皆流入尔。其西南镇古尔昂阿水,亦名库克阿满(蒙古语,库克青色也;阿满,山口也。山石青,故名),淖尔东长百里,南北广四十里,极三十五度/西十九度,河东南流,折而南五十里。

《元史》,“黄河源三河名固尔班索尔马”,蒙古语“三条箭”一样的河。所谓汇二巨泽,名阿剌脑儿者)这段记载已经非常详尽。

图中“阿尔潭郭尔河”蒙古族语,意为金色的河,也是蒙古人最早对黄河的称谓。《河源记》:阿尔潭郭尔河出噶德素达坂峰主峰“蒙古语意为北极星”数十里。

长江的西源——沱沱河,此名来源于蒙古语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缓慢的红江)。长江源头,明代以前一般皆沿用了2000年前战国时代的一部地理书籍《禹贡》,说“岷山导江”,这所说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一座山,当然这个说法跟实际情况差之千里,因为这个地方只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源头而已。明代徐霞客写下“江源考”,指出江源应属金沙江,但按照「河源唯远,水流顺直」的原则,认为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又名”那木齐图乌兰木伦“(蒙古语意为红叶江),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源出昆德隆德乌拉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山黑脊山南麓(在治多县西部工委辖区),海拔5432米,流经多尔改错蒙语称叶鲁苏湖,意为沙湖)在曲麻莱县以西的楚拉地区注入通天河。

在《河源记》一书中,还记载“星宿海”西南有一条小河,从盆地外流入沼泽,当时考察队曾沿此小河上行,向西南方向追溯了百余公里,到达现在称为卡曲的地方,其实这才是黄河的正源。当时限于各方面的条件,并未准确地确定下来。清朝年间,清政府曾多次派人组织考察队去河源地区考察、测量、绘制地图,并综合前人的考察资料和他们自己的调查结果,于1761年由齐召南写成《水道提纲》一书。在书中指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蒙古语富裕的大黑山)山北麓,有两条泉水汇合后向东南流,河流名叫阿尔坦河(蒙古语“阿尔坦”意思是金),并在地图上标出河源区的位置:晷度为西二十度,极度为三十五度(即今东经95.8°,北纬35°)。

清代而黄河源又被人实地调查,且不止一次。清圣祖曾遣使穷河源,仍得之于星宿海,御制文以纪其事,乾隆四十七年,以有事于河工,特命侍卫弥弥达,祭告青海河神,因西溯河源,绘图具奏,言星宿海西南三百余里,有河名阿勒坦郭勒,其水色黄。蒙古语,阿勒坦为黄金,郭勒为河。此河之西,有巨石高数丈,名曰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噶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此巨石壁作赤黄色,壁上有池曰天池,池中流泉喷涌,酾为百道,皆作金色,流入阿勒坦郭勒,实为黄河之上源,其位置更在星宿海上。凡此诸说,皆见于高宗命儒臣所撰之《钦定河源纪略》中。高宗所得黄河之源不过比星宿海更推进三百里。且星宿海四周数百里,河流亦多,阿勒坦郭勒河之通星宿海,想系水大时现象,平时则未见其通,故谓其河为黄河上源,想亦不过使臣迎合帝王好胜心理,故为之说耳。乃清高宗竟矜为不世之发现,既御制诗歌以纪其事,又作《河源纪略》颁其说于天下,一时言河源者无不采此新说,儒臣之颂扬圣功者,极一时之盛焉。

巴颜喀喇山清圣祖尝遣使穷河源,以其时西藏未归版图,仅至青海星宿海而止,遂以巴颜喀喇山为昆仑,记之于《大清一统志》。其言之大略曰:今黄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最西而大,为真源所在者,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延袤约千余里,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自查灵、鄂灵二海子之西,以渐而高,登至三百里,始抵其下。山脉自金沙江发源之犁石山,蜿蜒东来,结为此山。自此分支向北,层冈叠嶂,直抵嘉峪关,东趋大雪山,至西宁边,东北达凉州以南大小诸山。并黄河南岸,至西倾山,抵河洮阶诸州,至四川松潘口诸山。河源其间,而其枝干盘绕黄河西岸,势相连属,蒙古概名之为“枯尔坤”。

“枯尔坤”华言“昆仑”也。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援其说以释《禹贡》之昆仑云:“昆仑在今西番界。有三山,皆蒙语:一名阿克坡齐禽,一名巴尔布哈,一名巴颜喀拉。总名枯尔坤,在积石西,河源所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