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中苏武--太和公主

 东方欲晓10 2020-07-11
  

三、太和公主

 

“云边雁叫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北方的大漠,苏武曾经呆了整整十九年。当他终于又回长安城时,长安的父老百姓都争相出来迎接他。此时的苏武,已是须发皆白,他那双手也因在大漠中生活多年变得很粗糙,但就是这双手,却依然牢牢地握着汉家使者的旌节,虽然那旌节上的毛全掉光了,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棍子。这一情景不仅使当 时的君臣百姓尽皆泪下,也感动着后世的无数人,苏武牧羊的故事也代代相传,万古流芳。

然而,九百年后,一个大唐公主却也是历尽磨难,于九死一生后得归故土。她甚至比苏武在异域渡过的时光更长--她在胡地呆了整整二十三年,她就是太和公主。想当年她远走时,正是豆蔻年华,而如今她归来时,却是满面沧桑,无复当年的少女形象。当太和公主归来时,唐武宗和百官以极为隆重的礼仪迎接她,很多人也即席赋诗,感慨万千,其中以李频所写的这首最为出色:

 

587_10 【太和公主还宫】李频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要充分理解这首诗,还要从太和公主的故事说起:   

我们原来讲过,盛唐时期派到异国和亲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但从唐肃宗开始,就将亲生女儿宁国公主下嫁给回纥人。因为当时唐朝国力已衰,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折腾得极为虚弱,不得不倚仗回纥的兵马来讨伐安禄山等。但宁国公主下嫁不久,回纥老可汗就病死,回纥人甚至想拿她殉葬,公主力争不从,回纥人当时毕竟还对唐朝有些忌惮,也没有敢强迫,不过宁国公主也不得不在丧礼上按回纥礼俗剺面(用刀在脸上划出血痕)大哭后,才得以回国。

唐朝请回纥兵来平叛,害大于利,回纥兵仗着自己助战有功,肆意抢掠百姓,不亚于贼寇。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人有好多“使臣”在京城里赖着不走,花费全由唐朝政府开支。简直拿自己当大爷,唐朝当孙子,正所谓“吃孙喝孙不谢孙”, 这些人吃饱喝足还不老实,到处为非做歹,官府也难以禁止。回纥又借马匹贸易和唐朝签订不平等协议,因此唐朝相当于每年白送回纥数万匹绢。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即回纥,他们自己改了名)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不敢不应,许以自己的亲妹妹即宪宗之女永安公主。永安公主运气比较好,正要远行去嫁这个老可汗,这厮先咽气了,永安公主感动得谢天谢地谢神佛,后怕之余,立马要求出家,做了女道士。从此和亲一事,再也和她没有什么有关系了。然而,唐穆宗同时许下的还有一个公主,那就是他的另一个妹妹,即本篇所说的太和公主,她嫁的是保义可汗的儿子--崇德可汗。

太和公主出行时,当时很有名的诗人像杨巨源、王建等纷纷赋诗送别。其中王建这首最佳,但诗中也全是凄凉之音:

 

301_38 【太和公主和蕃】王建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太和公主万里迢迢地来到相当于我们现在新疆一带的回鹘国,回鹘王同时派出两万人的大军,一队出自安西,一队出于北庭,防拒吐蕃,保护公主,声势倒也不小。但是此时的回鹘可汗极为傲慢,对公主和唐朝使臣等“坐而视”,再也不像以前的蕃王一般起立听诏。当唐朝使臣要回去复命时,太和公主悲痛万分,哭得像泪人一样。但是,没有办法,唐朝使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那稚弱的娇躯留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之中。

太和公主所嫁的崇德可汗,没有过三年就死了。此时的回鹘一片混乱,动荡不安。因闹雪灾,冻死牛羊马匹无数,又被吐蕃和黠戛斯(今吉尔吉斯境内的部族)击败,内忧外患之下,回鹘四分五裂,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回鹘的可汗也是走马灯一般换来换去,太和公主就这样担惊受怕地过了接近20多年。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黠戛斯攻入回鹘,俘虏了回鹘的许多贵族,其中就有太和公主。好在这黠戛斯王长着一付黑眼珠,自认是汉朝李陵的后代,见太和公主是李唐的公主,竟认做是自家人,不但没有凌辱杀害,反而让手下人护送公主回归大唐。然而,正当太和公主这一行人归心似箭,急匆匆地向大唐国土的方向赶去时,后面却又追上来一队回鹘的铁骑。原来在回鹘的残余势力中,一个叫乌介的人当了可汗,他派轻骑兵追上了太和公主一行人,他们杀了黠戛斯所派的人,把公主扣为人质,然后向大唐要粮要城。

唐武宗虽然脾气暴躁,有时行事也粗枝大叶,甚至糊涂任性,但其人却不乏英武之气。他和宰相李德裕商议后,一方面给回鹘一些粮食,以稳住回鹘,另一方面却伺机出兵,夺回公主。会昌三年正月,机会终于来了,麟州剌史石雄会合了沙陀人朱邪赤心,这可是皇帝爷爷(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爷爷),也是历史上的牛人,还有一些党项人,前去迎击回鹘。在侦察敌情时,石雄发现敌营里有个帐篷非常独特,出入的人衣着也比较像汉人。于是派探子查问,结果证明,这正是太和公主的居处。石雄当下又派细作密报公主:“唐朝大军就要迎公主回国,请公主不要惊慌,切勿乱跑乱动!”石雄派人挖地道,突袭回鹘可汗乌介的营帐,一时回鹘人大败,连乌介可汗都带了刀伤,只率数百人仓皇逃走。三年后,已无爪无翼的他被部下杀死。回鹘余部被斩首者万人,降者二万多。回鹘就此灭亡。太和公主也平平安安地被迎回了大唐。

太和公主得以平安归来,大唐一吐多年来受回鹘人欺负的恶气,自然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唐武宗下令百官和所有皇亲都列队出迎,这还嫌不够气派,又“诏神策军四百具卤簿”,所谓“具卤簿”,就是皇家仪仗队,一般只在盛大的典礼上才举行。然而太和公主却自觉回鹘一直负恩,自己没有起到和亲所想达到的作用,自己脱去朝服,去掉簪珥,向皇帝请罪。唐武宗温言劝慰,并改封太和公主为安定大长公主,为她另起府第,安排她居住。然而,在迎太和公主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存在,太和公主的姐妹宣城公主等七人,看到皇帝以这样大的排场迎接太和公主,却起了嫉妒之心,她们商量好了,都赌气不来。要说,这姐妹几个,也真是没有良心,人家太和公主远嫁异域,九死一生才回到故土,朝廷给再大的荣誉也是应当的。你们安安稳稳地在家里享福,现在却嫉妒人家,一点姐妹之情也没有,真是可恶!反观人家太和公主,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却不居功自傲,还自谦没有完成好和亲的任务,唉,同样是公主,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当时唐武宗也很生气,一气之下,打算将这几位公主的封邑全部没收后转赐于太和公主,结果有人劝了半天,只是罚了这几个公主一些钱就罢了。

  

知道了这些故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李频这首诗,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太和公主幼时曾经攀玩的花树都在宫庭中变粗变老了,正所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宫中认识她的宫女也没有几个人了,回想这一切,当真是恍如隔世。重上宫中的凤楼,风景依稀,仍似旧年。然而物是人非,青春不在,怎不让她欷嘘流涕,百感交集?

据说太和公主归来后,没有多久就去世了。然而,她一定是安安稳稳地离开的。因为,她毕竟在飘泊二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故乡,又看到了长安的桃花。经历了这许多年的飘零离乱,终于能长眠在家乡的黄土中,对她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她已经很满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