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104 现代自然地理学.doc
2020-07-11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代号:2104

前言

(由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写)

目录



第一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环境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学的性质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宇宙中的地球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运动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构造地貌岩石圈与人类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运动物质输移能量转化气候分异规律大气与人类水圈的组成水圈的结构水圈的演化水的运动水平衡水圈与人类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的结构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生态系统人与生物圈岩石风化与气候岩石圈变动与气候地貌与气候沙尘暴与黄土沉积岩石与水岩石圈的结构与水系发育及河流性质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变形构造-侵蚀-地貌循环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海岸线与海岸带水圈与岩石圈作用实例河口地貌水汽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水与气候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海气相互作用气候-海面-冰川-均衡构造运动-大气循环-水循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平衡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与循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土壤与土壤系统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与区划水资源与水资源分布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综合自然区划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们建立起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认识,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的一般性质、特征、类型、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一般性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有正确的、科学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地理学调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育、规划、城建、房地产、环保及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3、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4、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2)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2、领会:1)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自然地理学在地球科学中的位置。

3、简单应用: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的质量、形状及其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对地表环境形成的意义,地球运动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和地球运动的环境效应。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的影响;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太阳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地热的影响;内系统与地表系统的物质交换;地内活动的其它环境效应。

(三)考核知识点

1、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

2、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3、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4、地球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5、太阳辐射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6、太阳与月球引力对地表环境的作用;

7、太阳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8、地球内能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日地距离、地球的平均半径;

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与线速度;

3)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角速度;

4)太阳辐射常数、黄赤交角。

2、领会:

1)日地距离的环境意义;

2)地球质量的环境效应;

3)地球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4)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5)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

6)太阳辐射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7)太阳与月球引力对地表环境的作用;

8)太阳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9)地球内能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3、简单应用:

1)地表热量带的形成和分布;

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偏转方向及分布规律;

3)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4、综合应用:

1)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2)地球运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特征和功能表现,理解地表环境系统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四大圈层;三大界;固、液、气三态物质。

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地球表层系统的可预测、可调控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

1、四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

2、人类在四大圈层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地球表层三大界的划分及其相互作用;

4、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及其对地表环境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5、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特征: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6、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及其表现;

7、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8、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9、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组成成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无机界、有机界、人文界;固、液、气三态物质;

2)结构特点:垂直分层及其表现、水平变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2、领会:

1)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表现: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3)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3、综合应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

第二篇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岩石圈的组成成分、岩石圈的结构特点、岩石圈运动的方向、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和轮廓;理解岩石圈运动的表现、主要的地壳运动学说、构造地貌及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岩石圈的组成、结构、运动表现、板块构造学说。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主要化学元素;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造岩矿物;岩石类型及其成因、各类岩石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地壳的垂直分层;地壳的水平变异。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岩石圈运动的方向;岩石圈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学说与岩石圈运动的机制;岩石圈运动的特征。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海陆分布特征;地表起伏的具体表现。

第五节构造地貌

大地构造地貌及类型;区域构造地貌及类型;局地构造地貌及类型。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岩石与人类;矿物与人类;地壳元素组成与人类健康;岩石圈的运动与人类。

(三)考核知识点

1、地球内部的结构层次、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圈的位置及成因;

2、构成岩石圈的主要化学元素、主要的造岩矿物、按成因划分的岩石类型;

3、矿物及其物理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如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力学性质如硬度、解理、断口等);

4、岩浆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岩浆岩及其类型,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

5、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组成、产状、结构和构造)、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6、变质作用、变质岩、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及主要变质岩;

7、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

8、地壳的类型、地壳的垂直分层和水平变异;

9、岩石圈运动的方向、岩层产状三要素;

10、确定地壳运动的方法:沉积岩相分析法、岩层厚度分析法、岩层接触关系分析法;

11、褶皱、褶曲及其形态类型、背斜和向斜的判定方法;

12、断裂、节理、断层及其形态要素、断层的类型、断层的组合形态;

13、火山喷发及其基本类型、世界火山带的分布规律、中国火山分布情况;

14、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级、烈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地方震、近震、远震、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中国的地震带

15、板块的划分、板块的边界类型、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板块运动的动力、板块理论对地震与火山分布规律的解释;

16、岩石圈运动的特征:反对称性、非稳定性、漂移的定向性;

17、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特点:海陆分布与地表起伏的具体表现;

18、大地构造地貌及其表现、区域构造地貌及其类型、局地构造地貌及其类型;

19、岩石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地球内部的结构层次、岩石圈的范围;

2)构成岩石圈的主要化学元素、主要的造岩矿物、按成因划分的岩石类型;

3)矿物的概念;

4)岩浆作用、岩浆岩及其类型;

5)沉积岩及其主要类型;

6)变质作用、变质岩;

7)地壳的类型、地壳的垂直分层和水平变异;

8)岩石圈运动的方向、岩层产状三要素;

9)褶皱、褶曲及其形态类型;

10)断裂、节理、断层及其形态要素;

11)火山喷发及其基本类型;

12)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级、烈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地方震、近震、远震;

13)板块的划分、板块的边界类型;

14)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特点:海陆分布与地表起伏的具体表现。

2、领会:

1)软流圈的位置及成因;

2)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如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力学性质如硬度、解理、断口等);

3)岩浆作用的方式,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

4)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组成、产状、结构和构造);

5)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及主要变质岩;

6)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

8)断层的类型、断层的组合形态;

9)世界火山带的分布规律、中国火山分布情况;

10)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中国的地震带;

11)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板块运动的动力;

12)岩石圈运动的特征:反对称性、非稳定性、漂移的定向性;

13)大地构造地貌及其表现、区域构造地貌及其类型、局地构造地貌及其类型;

14)岩石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3、简单应用:

1)矿物的理物理性质;

2)确定地壳运动的方法:沉积岩相分析法、岩层厚度分析法、岩层接触关系分析法;

3)背斜和向斜的判定方法;

4)板块理论对地震与火山分布规律的解释。

4、综合应用:人类与岩石圈的关系。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理解大气的运动、大气圈的物质传输与能流流动、气候分异的规律、大气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握。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大气圈的垂直分层与水平变异,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各纬度带的水分盈亏与水汽的输移方向,大气能量的传输途径与规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的成因,气候的分异规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圈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大气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特点;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特点和条件;大气的辐合与辐散;不同尺度的大气环流模式及其成因。

第三节物质输移

水汽的垂直输移和水平输移规律;二氧化碳的输移;气溶胶的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高低纬间能量传输的形式、特点和作用;海陆间能量传输的特点及效应;高低空之间能量传输的方式。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气温分异因子及分异表现;湿度和降水分异的特征;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大气成分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人类活动对大气组分改变;天气、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1、大气圈的组成、CO2的分布及光化学特性、O3的分布及光化学特性、水汽的分布及相态变化的意义、气溶胶的产生及作用和意义;

2、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3、气压、气压梯度的大小和方向、气压梯度力、风、风向、风速的日变化;

4、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及其意义;

5、大气的辐合与辐散、气旋与反气旋;

6、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气压带、行星风系、季风及其成因、局地环流的类型及其成因;

7、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

8、水汽的垂直输送及其意义、水汽的水平输送(包括高低纬间的输送和海陆间的输送)及其意义、CO2和气溶胶的输移;

9、显热传输、潜热传输、辐射差额、高低纬间能量传输的特点、海陆间能量传输的特点、高低空之间能量传输的特点;

10、气候、气候分异因子、全球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影响湿度和降水分布的因素、全球湿度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11、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的分异;

12、大气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大气圈的组成;

2)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3)气压、气压梯度的大小和方向、气压梯度力、风、风向;

4)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气压带、行星风系、季风;

5)海陆风、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城市热岛”和“城市风”;

6)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

7)CO2和气溶胶的输移;

8)显热传输、潜热传输、辐射差额;

9)气候、气候分异因子。

2、领会:

1)CO2的分布及光化学特性、O3的分布及光化学特性、水汽的分布及相态变化的意义、气溶胶的产生及作用和意义;

2)大气圈各层的主要特点;

3)风速的日变化;

4)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及其意义;

5)大气的辐合与辐散的原因,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气流运动的方向;

6)全球性气压带的形成、行星风系的成因、季风的成因及类型;

5)海陆风、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城市热岛”和“城市风”的成因;

6)水汽的垂直输送及其意义、水汽的水平输送(包括高低纬间的输送和海陆间的输送)及其意义;

7)高低纬间能量传输的特点、海陆间能量传输的特点、高低空之间能量传输的特点;

8)全球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影响湿度和降水分布的因素、全球湿度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9)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的分异;

10)大气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3、简单应用:

1)温室气体与气候变暖;

2)对流层的特点;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特点及成因差异;

4)海陆风、山谷风、焚风、高原季风、城市风的成因;

5)气候分异规律。

4、综合应用:人类与大气关系的协调。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水圈的组成、海水的理化性质、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河水的补给类型及其特点、湖泊及其功能、沼泽的形成条件与改造利用方向、水圈的水平与垂直结构特征;理解各种水体运动的规律、水分循环的机理和水量平衡、水的相态转换与海平面升降之间的关系、水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河流、湖泊、地下水,水分循环过程、机理、类型及其意义,洋流的运动与分布规律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全球、区域和流域水量平衡,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海洋水;陆地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水圈的水平结构特征;水圈的垂直结构特征;跨流域调水。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酸性到碱性;从气到水、冰。

第四节水的运动

水循环;河水的运动;冰川的运动;海水的运动;海平面升降由与水的三相转化。

第五节水平衡

水平衡的概念;通用水量平衡方程;流域水量平衡方程;海洋、陆地和全球的水量平衡方程。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水——人体的重要组成;生命来源与水;生命运动离不开水;水灾;水荒。

(三)考核知识点

1、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特点、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规律;

2、河流、水系、流域、河网密度;

3、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河水的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4、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影响径流年际变化的因素;

5、湖泊、湖泊的分类、湖泊的作用;

6、沼泽、沼泽的形成条件、沼泽的改造利用途径;

7、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8、冰川的形成及类型;

9、水圈的结构特点;

10、水循环、水循环的机理、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意义;

11、河水运动的特点、冰川运动的特点、波浪的基本要素、波浪的特点及作用;

12、潮汐及其要素、潮汐的类型、潮汐的成因、潮流及其类型;

13、洋流及其分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大洋环流体系、厄尔尼诺现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4、水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全球水量平衡图解;

15、水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海水的盐度;

2)河流、水系、流域、河网密度;

3)河水的补给类型;

4)湖泊、湖泊的分类、沼泽;

5)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6)冰川类型;

7)水圈的结构特点;

8)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

9)波浪的基本要素;

10)潮汐及其要素、潮流及其类型;

11)洋流及其分类、大洋环流体系。

2、领会:

1)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2)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河水各种补给类型的特点;

3)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影响径流年际变化的因素;

4)湖泊的作用、沼泽的形成条件、沼泽的改造利用途径;

5)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6)冰川的形成过程;

7)水循环的机理、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的意义;

8)河水运动的特点、冰川运动的特点、波浪的特点及作用;

9)潮汐的类型、潮汐的成因;

10)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厄尔尼诺现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1)水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3、简单应用:

1)水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全球水量平衡图解;

2)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季节变化特点;

4)地下水的类型及开发利用;

5)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4、综合应用:人与水环境关系的协调。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生物圈的组成成分、生物圈的结构特点、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生态平衡,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生物圈的元素、物质、生物、系统组成,生物圈的结构特征与特性,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以及生态平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物质组成;元素组成;系统组成;生物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垂直准正态分布式结构,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多级嵌套结构,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生命的起源;生物圈的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即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量流、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生态平衡及调控机制。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人类——生物圈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生物圈;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生物圈与生物资源。

(三)考核知识点

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物质组成、元素组成、系统组成及生物组成;

2、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多级嵌套结构;

3、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

4、生物圈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地方性;

5、区系性、植物区系的划分、动物区系划分、生物区系的划分;

6、生命的起源、演化过程;

7、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8、生态系统的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的放大作用;

9、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量流、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平衡;

10、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物质组成、元素组成、系统组成及生物组成;

3)区系性、植物区系的划分、动物区系划分、生物区系的划分;

4)生命的起源、演化过程;

5)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7)生态系统的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

8)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或初级生产者)、第一性生产量(或初级生产量)、总第一性生产量(或总初级生产量、或总初级生产率)、净初级生产量(或净第一性生产量、或净初级生产率);

9)生态金字塔、生产力金字塔(或能量金字塔)、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2、领会:

1)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多级嵌套结构;

2)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

3)生物圈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地方性;

4)生态系统的营养级结构、生物的放大作用;

9)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

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

1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其途径;

1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类别及传递方式;

13)生态平衡的表现、生态平衡机制(包括反馈机制、抵抗力和回复力)、生态失衡;

14)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3、简单应用:

1)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

2)物质的循环;

3)能量的流动;

4)信息传递;

5)生态平衡的维护。

4、综合应用:人与生物关系的协调。

第三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组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途径与表现,理解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与地貌的关系、气、岩相互作用与沙尘暴的产生。本章的重点内容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与地貌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壳及其类型;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地貌的影响与控制;干旱气候区的地形演化与地貌发育;湿润气候区的地形演化与地貌发育。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沙尘暴与大气和岩石相互作用;沙尘暴与人类;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三)考核知识点

1、风化作用及其类型、风化壳、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的程度和风化壳的类型;

3、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4、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5、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6、岩石圈随气候变化的均衡调整;

7、地貌、地貌营力(或动力,包括内外动力);

8、气候与地貌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

9、干旱气候区的地貌发育及其主要地貌类型;

10、湿润气候区地貌发育特征;

11、气、岩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形成的影响;

12、沙尘暴对人类的影响;

13、黄土沉积与沙尘暴之间的成因联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风化作用、物力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壳;

2)地貌、地貌营力(或动力,包括内外动力)。

2、领会:

1)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的程度和风化壳的类型;

2)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3)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4)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5)岩石圈随气候变化的均衡调整;

6)气候与地貌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

7)干旱气候区的地貌发育及其主要地貌类型;

8)湿润气候区地貌发育特征;

9)气、岩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形成的影响;

10)沙尘暴对人类的影响;

11)黄土沉积与沙尘暴之间的成因联系。

3、简单应用: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高大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对地貌的塑造。

4、综合应用:

1)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机理;

2)沙尘暴的防治。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岩石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岩石圈结构对水系发育和流域性质的影响,岩石圈与水圈的正反馈作用;理解水均衡对岩石圈变形的作用、侵蚀循环理论的内容和局限性、剥蚀系统模式、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海岸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河口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岩石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岩石圈结构对水系发育和流域性质的影响,侵蚀循环理论的内容和局限性,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和河口地貌,滑坡、泥石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岩石与水

岩石的形成离不开水;岩石的风化、剥蚀与水有关;岩石的性质决定了水的下渗、流动与循环;水对岩石的侵蚀改变了岩石圈表面的形态。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水系发育及流域性质

岩石圈结构与水系发育;岩石圈结构对流域性质的影响。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岩石圈的变动与水的分布的变化;水均衡与岩石圈的变形;岩石圈与水圈的正反馈作用。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侵蚀循环理论及其局限性;剥蚀系统模式。

第五节流水地貌

坡面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沟谷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河流作用与地貌发育。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海岸线的轮廓与平衡岸弧的发育;海岸均衡剖面的形成;海岸线的进退;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实例

滑坡及其形态要素;崩岸;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海啸的成因及影响。

第八节河口地貌

河口的特点;河口分段与河口地貌;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沉积结构及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

1、水与三大类岩石形成的关系;

2、水对岩石风化、剥蚀的作用;

3、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

4、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沟谷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

5、水系类型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6、岩石圈结构对流域大小、形状、性质的影响;

7、外流域、内流域;

8、岩石圈与水圈的正反馈作用机理(即岩石圈结构变化——水分布变化——水均衡调整——岩石圈变形——水圈结构的改变——);

9、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及其局限性;

10、斯特拉勒剥蚀系统模式及其完善;

11、流水对地貌的作用方式;

12、坡面流水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3、沟谷流水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4、河流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5、海岸线轮廓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16、波浪作用与平衡岸弧的形成;

17、波浪和潮流对海岸均衡剖面的塑造;

18、地面升降、绝对海平面升降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19、海蚀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海积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20、滑坡及其形成条件、滑坡形态要素(或地貌;)

21、崩岸及其形成条件;

22、泥石流、泥石流发育应具备的条件;

23、海啸及其形成原因、海啸对岩石圈的影响;

24、河口、河口地貌、河口的特点、河口分段与河口地貌类型;

25、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类型。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外流域、内流域;

2)坡积群、洪积扇(或冲出锥);

3)河流侵蚀基准面、河床均衡剖面、河床类型、河漫滩、河流阶地及其类型;

4)海岸带、海岸线、海岸侵蚀作用及其类型;

5)滑坡、崩岸、泥石流、海啸;

6)河口、河口地貌、河口分段、三角洲、三角港。

2、领会:

1)水与三大类岩石形成的关系;

2)水对岩石风化、剥蚀的作用;

3)岩石性质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

4)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沟谷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

5)水系类型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6)岩石圈结构对流域大小、形状、性质的影响;

7)岩石圈与水圈的正反馈作用机理(即岩石圈结构变化——水分布变化——水均衡调整——岩石圈变形——水圈结构的改变——);

8)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及其局限性;

9)斯特拉勒剥蚀系统模式及其完善;

10)流水对地貌的作用方式;

11)坡面流水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2)沟谷流水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3)河流作用的特点及地貌表现;

14)海岸线轮廓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15)波浪作用与平衡岸弧的形成;

16)波浪和潮流对海岸均衡剖面的塑造;

17)地面升降、绝对海平面升降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18)海蚀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海积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29)滑坡及其形成条件、滑坡形态要素(或地貌);

20)崩岸及其形成条件;

21)泥石流、泥石流发育应具备的条件;

22)海啸及其形成原因、海啸对岩石圈的影响;

23)河口、河口地貌、河口的特点、河口分段与河口地貌类型;

24)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类型。

3、简单应用:

1)各种地貌类型及成因;

2)滑坡、崩岸、泥石流的防治

3)负荷均衡引起的地面升降量的计算

4、综合应用:岩石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机理。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第九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水汽的分布及相态变化对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理解水与环流、气候的相互影响,大气环流对水循环和全球水量平衡的作用和意义,大气环流与水体运动的关系,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拉尼娜现象。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水的分布及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水循环及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水汽分布与天气状况;水汽相变与云雾雨雪的形成。

第二节水与气候

海洋水与环流、气候;陆地水与环流、气候;环流、气候对水的时空分布的改变。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大气环流与全球水循环;大气环流与水体运动。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风暴潮;海平面升降与气候变化。

(三)核知识点

1、水汽分布与天气状况;

2、水汽相态变化与云雾雨雪的形成;

3、海洋与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季风环流的形成;

5、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6、地表水体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

7、大气环流与水循环及全球水量平衡的关系;

8、世界大洋表层洋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9、波浪、湖流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10、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南方涛动;

11、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12、风暴潮及其成因;

13、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领会:

1)水汽分布与天气状况;

2)水汽相态变化与云雾雨雪的形成;

3)海洋与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季风环流的形成;

5)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6)地表水体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

7)大气环流与水循环及全球水量平衡的关系;

8)世界大洋表层洋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9)波浪、湖流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10)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南方涛动;

11)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12)风暴潮及其成因;

13)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简单应用:

1)水圈对大气圈的作用;

2)大气圈对水圈的作用。

3、综合应用: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途径。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理解气候—海面—冰川—均衡之间的关系,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之间的关系,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之间的关系,黄土地貌类型及成因,冰川、冰缘地貌类型及成因。这些也是本章的重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机理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

气候变化与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地球表面水的分布与地球自转速度;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与构造运动或形变;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

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相互作用的机理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黄土的性状与成因;黄土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的发育。

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原地貌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原地貌的发育;冰川地貌及其类型;冰缘地貌及其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

1、气候——海面——冰川——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岩石圈变动和构造形变的作用机制;

3、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

4、黄土性状及成因、黄土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5、冰川的形成条件、冰川作用及其类型、冻土及冻融作用;

6、冰川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冰缘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黄土地貌类型;

2)冰川作用的类型、冰蚀作用的类型、冰川地貌的类型及其表现;

3)冻土及冻融作用、冻土地貌类型。

2、领会:

1)气候——海面——冰川——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岩石圈变动和构造形变的作用机制;

3)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

5)黄土性状及成因、黄土地貌类型的成因;

6)冰川的形成条件;

7)冰川地貌类型的成因、冰缘地貌的成因。

3、简单应用:

1)黄土地貌;

2)冰川地貌;

3)冰缘地貌。

4、综合应用:水、气、岩相互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生物圈与岩石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生物圈与水圈两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理解岩石—土壤—生物的联系,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生物与水的正反馈作用,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生物圈和大气圈及水圈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湖泊效应等几种效应)。本章重点是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圈与大气圈及水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机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生物风化对岩石分解的影响;岩石—土壤——生物的相互关系;岩石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岩石圈的运动与生物;生物岩石、生物矿床、生物地貌。

第二节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生命活动与大气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风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大气圈的演化与生命的起源及进化;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大气的净化。

第三节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生命与水;生物的分布与水的分布;水质与生物;植被与水循环;生物与水的正反馈作用。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三大圈层相互作用与机制:湖泊效应;沙漠化效应;绿洲效应;洋面封冻效应;厄尔尼诺形成过程中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

(三)考核知识点

1、生物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2、生物——土壤——岩石之间的关系;

3、岩石性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地方病;

4、岩石圈运动对生物的影响;

5、生物岩石、生物矿床、生物地貌、生物海岸;

6、生物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7、风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8、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

9、植物对保持和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

10、水与生命的诞生、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水的多少与生物的特征和种类;

11、水的分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12、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

13、植被与水的正反馈作用;

14、湖泊效应、沙漠化效应、绿洲效应、洋面封冻效应;

15、厄尔尼诺现象中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生物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2)生物岩石、生物矿床、生物地貌、生物海岸;

2、领会:

1)生物——土壤——岩石之间的关系;

2)岩石性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导致地方病;

3)岩石圈运动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5)风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6)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

7)植物对保持和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

8)水对生命诞生的作用和意义;

9)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0)水的多少与生物的特征和种类之间的关系;

11)水的分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12)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

13)植被与水的正反馈作用;

14)湖泊效应、沙漠化效应、绿洲效应、洋面封冻效应;

15)厄尔尼诺现象中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3、简单应用:

1)岩石性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导致地方病

2)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

3)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植被与水的正反馈作用;

4)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5)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6)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4、综合应用: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传输,跨越圈层的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矿质循环,土壤组成物质及性状,喀斯特地貌类型;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土因素的作用,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本章的重点内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跨越圈层的水循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壤组成物质及性状,成土因素的作用及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平衡

能量的来源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传输与转化的形式;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及意义。

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与循环

跨越圈层的水循环的路径与意义;碳循环路径与意义;氧循环路径;氮循环路径;矿质循环路径。

第三节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其他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节土壤与土壤系统

土壤的组成及相关性质;土壤剖面与发生层次;土壤的性状;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分布的规律;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对土壤发育的作用。

第五节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的概念、条件、机理、空间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

1、地球表层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能、地热能、地球自转动能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传输与转化;

3、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4、地球表层系统的辐射平衡、地面与大气的能量平衡、各纬度能量平衡与极向热输送;

5、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矿质循环;

6、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其他地域分异规律;

7、土壤、土壤的组成物质;

8、矿物质与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壤空气;

9、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的发生层次、耕作土壤的发生层次;

10、土壤性状的表现、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酸碱度;

11、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

12、成土因素学说、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3、喀斯特作用及其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喀斯特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14、喀斯特地貌与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15、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地球表层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大气逆辐射、辐射差额(或辐射平衡);

3)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

4)土壤、土壤组成成分、土壤质地(或机械组成)、土壤结构;

5)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的发生层次、耕作土壤的发生层次;

5)五大成土因素;

6)喀斯特作用。

2、领会:

1)太阳能、地热能、地球自转动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

2)太阳能、地热能、地球自转动能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传输与转化;

3)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4)地球表层系统的辐射平衡(图解)、地面与大气的能量平衡(图解)、各纬度能量平衡与极向热输送(图解)及其意义;

5)跨越圈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矿质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6)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的分异因素及其分异表现;

7)土壤质地类型及其特征、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

8)土壤水分类型及其含水量、土壤的呼吸作用;

9)土壤性状的表现;

10)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

11)成土因素学说、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2)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喀斯特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13)喀斯特地貌与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14)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3、简单应用:

1)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计算;

2)土壤类型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关系;

3)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4、综合应用:

1)地表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物质循环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桥梁与纽带;

3)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及柯本气候分类系统、生物环境的分级评价、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中国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理解气候对人类的影响、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塑造、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原则。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综合自然区划。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

气候分类;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

生物与地表环境;生物环境评估指标;世界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

第三节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与区划

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与方法;中国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的特性;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评价范围、内容、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中国地表径流资源分区。

第五节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

土地概念与土地系统观;土地分级与分级系统;土地分类系统;土地分等与土地评估的依据、土地等级体系;土地结构概念、类型与土地利用。

第六节综合自然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的概念、原则;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世界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区划。

(三)考核知识点

1、气候、气候分类依据及分类方法、柯本气候分类系统;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4、生物对地表环境的重要作用;

5、生物多样性、生物环境评估指标;

6、生物环境的分级与评价;

7、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

8、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

9、中国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

10、水资源及其特性、水资源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11、中国地表径流资源分区;

12、土地的含义、土地分级系统、土地分类系统、土地评估依据及土地分等、土地结构;

13、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

14、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

15、世界自然区划方案和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气候、气候分类依据及分类方法;

2)生物多样性及其层次、生物环境评估指标;

3)水资源及其特性、中国地表径流资源分区;

4)土地结构及类型;

5)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

6)世界自然区划方案和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2、领会:

1)柯本气候分类系统;

2)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3)生物对地表环境的重要作用;

4)生物环境的分级与评价;

5)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

6)中国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

7)水资源评价原则、评价内容;

8)土地的含义、土地分级系统、土地分类系统、土地评估依据及土地分等;

9)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

3、简单应用:

1)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生物环境的评价方法;

3)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

4)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方法;

5)水资源评价方法;

6)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分等;

7)综合自然区划方法。

4、综合应用: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

时空尺度原则;人地相互作用原则;关联性原则;非线性原则。

第二节岩石圈的变化趋势

岩石圈变化的特点;人类对岩石圈表面形态的改变。

第三节大气圈的变化趋势

大气圈组成成分的变化趋势;大气圈结构的变化及其趋势;气候变化趋势。

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势

海面的变化;水循环与水平衡的变化;水圈组成与结构的变化。

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势

生物圈组成的变化;生物圈结构的变化;生物生产率的变化。

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势

水自然的成分越来越少,人工的成分越来越多;能量流的改变;物质流的改变;信息流的改变。

(三)考核知识点

1、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

2、岩石圈变化的趋势;

3、大气圈变化的趋势;

4、水圈变化的趋势;

5、生物圈变化的趋势;

6、地表环境变化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

2)温室效应的概念。

2、领会:

1)岩石圈变化的趋势;

2)大气组成成分的变化特点、臭氧层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3)气候变化的自然趋势、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的后果;

3)海平面变化特点及其影响、水循环与水平衡变化的效应;

4)气候变暖对水圈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5)引起生物圈组成变化的因素;

6)气候变暖对生物圈结构和生物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7)地表环境变化的特点。

3、简单应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4、综合应用:地表环境变化趋势。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第十四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环境规划的原则,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与方法,环境管理的任务、内容与方法,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的原则、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环境规划编制

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编制的程序与方法、实例介绍。

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征

环境管理的概念、特征、任务与内容。

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基本内容。

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段

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

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开发程序及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环境规划的原则、特点及分类;

2、环境规划编制原则及编制程序;

3、环境管理的狭义和广义概念、环境管理的特征;

4、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5、环境管理的手段;

6、环境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环境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2)环境管理的狭义和广义概念、环境管理的特征;

3)环境管理的手段;

4)环境信息系统的概念;

2、领会:

1)环境规划的原则与分类。

2)环境规划编制原则及编制程序;

3)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4)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与原理,优化调控的途径,常用优化调控模型及其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优化调控概述

地表环境优化调控的概念与实质。

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理

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与优化调控原理。

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途径

物质流的调控及实例、能量流的调控及实例、信息流的调控及实例。

第四节优化调控方法与模型

优化调控程序、线性规划模型及应用、层次分析法及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及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地表环境优化调控的概念与实质;

2、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与优化调控原理;

3、优化调控的途径;

4、优化调控程序与常用模型。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地表环境优化调控的概念;

2)优化调控原理。

2、领会:

1)地表环境优化调控的实质;

2)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

3)优化调控的途径;

4)优化调控程序与常用模型。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教材:

1、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2、伍光和、田连恕等编著:《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三版



(三)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8学分,建议总课时14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轮廓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B.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

C.地球自转偏向力D.空气上升、下降的垂直运动

2、多项选择题

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包括[]

A.昼夜更替B.昼夜长短变化C.产生偏转力D.产生地方时E.四季更替



3、名词解释题

岩浆作用



4、简答题

简述地球形状及其环境效应。



5、论述题

为什么说物质循环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纽带?



6、分析题

依据潮汐的形成过程阐述"八月十八,钱塘大潮"的成因





















35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