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V世家”全新力作,这些SUV引进国内必火!

 SUV大咖 2020-07-11

说起SUV家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路虎、JEEP,还有一个百年品牌被世人誉为“SUV世家”,它就是三菱汽车。从刚刚起步时期的三菱CJ系列吉普车型到最为大家熟知并且喜爱的越野利器帕杰罗车型,以及之后延伸出的速跑、劲畅等,旗下的各款SUV被看成是“专业SUV”的代名词,拥有传奇历史、傲人技术、实力产品、强大口碑。

前几天的东京车展上,三菱汽车再一次让世人见证其“SUV世家”传承与发展,,用全球品牌战略和新款纯电动SUV概念车——e-Evolution致敬造车百年,展现面向下一个世纪的抱负与进取之势。

发布全球品牌战略

三菱汽车在东京车展上以全新姿态出发,发布了名为“Ambition to Explore”的全球品牌战略。战略包含了三菱汽车对人、科技和设计、全球发展业务、顾客服务四个方向的持续探索,不仅仅为了满足股东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突出汽车能够为“驾驶者”带来什么。此外三菱汽车还公布了十年内首个新的全球品牌口号——“Drive your Ambition”

纯电动四驱SUV e-Evolution概念车

同步在车展全球首发亮相还有这款重磅车型 —— 纯电动四驱SUV e-Evolution概念车,这款被视作充分体现了三菱全新品牌主张的车型从外观设计到技术都集中呈现了三菱汽车最新的技术和未来的方向。

外观设计来看,e-Evolution对三菱独有的DYNAMIC SHIELD设计语言进行了新的尝试,大嘴进气口的设计和大幅倾斜的前挡玻璃,让整个车型的造型充满了未来感,而尾部的大六边形的设计则致敬了三菱经典车型帕杰罗。技术上,e-Evolution 概念车展示了三菱汽车在四驱技术、电动化、智能化上的最新技术。e-Evolution 概念车采用了三电机四驱系统配备超级全轮控制系统(S-AWC)集成,将纯电动动和四驱完美融合。

此外,三菱汽车还为e-Evolution配备了AI智能系统,一项名副其实的黑科技。通过传感器阵列为驾驶者提供实用辅助,以提升驾驶乐趣和技能,尽显三菱汽车的智能化。据三菱汽车介绍,e-Evolution 概念车目前尚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未来的三菱汽车将会为驾驶者提供更智能的、先进而功能丰富的车型。

除了这款纯电概念SUV,此次三菱汽车还展出了12款主力车型,涵盖了全球战略车型Eclipse Cross和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插电式混合动力欧蓝德。

发力中国市场,抢占SUV高地

目前,三菱汽车正将目光聚焦中国市场。一方面,设定三年内实现高达148%的中国市场销量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三菱汽车产品更新迭代的加速,全球战略车型Eclipse cross将导入中国市场,有望成为继欧蓝德后的另一款主力车型,以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大咖要重点介绍一下这款三菱全球战略车型Eclipse Cross,该车采用三菱家族式的X形前脸设计,搭配两侧造型犀利的前大灯组,使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车身尾部方面,两侧的尾灯造型与车头相互呼应。

内饰设计上,中控台造型简洁,内饰以黑色为主独立液晶显示屏非常醒目。配置方面,Eclipse Cross搭载了抬头显示器,还配有智能手机互联(支持CarPlay和ndroid Auto)、触控式人机交互系统、全景天窗等配置。三菱Eclipse Cross的长宽高分别为:4405/1805/1685mm;而轴距则为2670mm。定位上,作为一款紧凑型跨界SUV。

动力方面,三菱Eclipse Cross的汽油版本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模拟8档的CVT无级变速箱,柴油版本则搭载2.2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8AT手自一体变速箱。

同时在2017年上半年广汽三菱在众多车企中表现亮眼,以上半年销量54,216辆,同比增幅达182%的突出成绩。大咖觉得广汽三菱旗下的欧蓝德车型更是成为“爆款”,权威数据显示自去年欧蓝德上市伊始,广汽三菱屡破销量纪录,成为SUV市场令人瞩目的销量增长“黑马”。欧蓝德自去年9月上市后,就成为了日系四驱细分市场第一名,2017年9月份的销量更是达到9002辆,欧蓝德的月销量已经逼近万辆。

据悉,广汽三菱预计将于明年引入这款全球战略车型Eclipse cross,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欧蓝德,进一步拉高国内消费者对三菱车型的需求和了解,续写欧蓝德车型在国内的销量奇迹。

大咖点评

从此次开幕的东京车展上,大咖看到了三菱车型特别是SUV车型的历史传承。一直以来凭借领先的技术、纯正的SUV设计、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有理解,三菱汽车在中国得以拥有令人满意的产品认可度和用户忠诚度。对于国内汽车市场来说,三菱汽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火热的SUV车型领域希望三菱能够给国内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