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宁静致远2023 2020-07-12

很多人都相信命运对人生的影响,认为一个人的福祸命理都是先天注定的,这样的观点十分不可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人生不如意常八九”,在人生的困顿中,若是挣扎不出的时候,便会觉得自己是属于“命薄”的那一类。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的确在生活中,有些人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心,或者人生是高开低走,这样的“命薄”也只不过是做人的原因,只有从自身的品行上去寻找原因,那么就才能够更改自己命运的走向。

西方世界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一切”,对于命运不济的人来说,最大的原因便是隐藏在他自身的性格中,而在传统社会中,老祖宗也已经对世间“命薄”的人做出了告诫,那就是一个人越喜欢炫耀自己,那么他的人生便越是命薄。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炫耀有很多种,也并非每一种炫耀都是坏的,比如对于才能的炫耀,这就是一个人的好胜心,这样的炫耀对于人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会将自己的人生拖入到泥潭之中的炫耀,那就是自鸣得意的炫耀。所谓的自鸣得意,便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十足的聪明,身边人都是蠢蛋,这种人处处都想要展现自己的博学或者敏捷,内心中最大的厌恶就是不能够显露出和别人的不同。

那么如果要彰显出“不同”,就一定要打压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够造成鹤立鸡群的气氛。但是世间人又有谁希望自己被别人当成鸡群中的一员呢,因此这样的自鸣得意,只会败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好感,从来为自己的人生招祸。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聪慧的杨修

在三国时,便有这样一位处处想要炫耀自己才智的人,他就是曹操手下的谋士杨修。杨修本身是真的聪慧,孩童时期就有了“神童”的美誉,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往往都能够过目不忘,不但记性好,而是脑子活泛,什么样的难题在他眼中总能够有不一样的破解。

杨修的聪慧让他也养成了自大的毛病,他的母亲就常常敲打他说:“吾儿不能克慧,便无立足处”,也就是杨修的母亲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如果不能够学会大智若愚,不懂得压抑自己的表现欲,那么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

杨修对于母亲的告诫丝毫不放在心里,他认为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的才智,那就好像是天旱时的雨云,天下人都对自己翘首以盼,又岂能没有立足之地。因此杨修学有所成后,便投靠了曹操,曹操对于杨修进行了一番的攀谈,杨修的应答如流让曹操对他很是重用,杨修也觉得自己遇到了人生的知己,这个时候再想到母亲的告诫,杨修就只有满腹的得意了。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炫耀的待见

杨修将曹操因为知己,但是他却真的不了解曹操,曹操作为不世出的“枭雄”,心思奸诈,性情沉郁,天下人在他的眼中都可能是潜在的对手,他怎么可能会和别人做知己,而曹操作为忌讳的就是不能够掌控身边的人,那样就会让他有不安全感。

可是杨修的聪明却让他跟曹操截然相反,因为杨修眼中所有人都比自己愚笨,他就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蒙骗和欺诈,因此偏偏是聪明到了极点,也单纯到了极点,这大概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小心翼翼的曹操为了能够防止有人在睡梦中杀害自己,就散播出言论说自己有一个特别的癖好,那就是睡梦中常常会手持兵刃,取人性命。

老祖宗告诫后人:做人,越爱炫耀,越“命薄”

这样的传闻让很多人半信半疑,杨修则是一个字都不信,有一次曹操睡觉的时候,特意将被子给踢到了地上,门口忠心耿耿的侍卫赶紧跑来给曹操盖上被子,没想到曹操怒目圆睁,抬手就是一刀,然后又倒头睡了。等到曹操“醒”来,抱着侍卫的尸体痛哭,哭声引来了众多的士兵,大家看到鲜血淋漓的场面,不禁发出议论:“丞相原来真的会在睡梦中杀人呀”。

杨修却发出冷笑:“丞相哪里是梦中杀人,分明我们都进到了他的梦中”,这句话显然是炫耀自己看出了曹操的布局。后来曹操出征吴国,特意让杨修伴随身边,等到战局胶着的时候,曹操对着鸡肋长吁短叹,故意显露出很心焦的样子。

士兵前来询问杨修,爱炫耀的杨修自然是发出精髓的见解:“鸡肋嘛,吃在嘴里没滋味,丢弃一边又可惜,丞相这是想退兵了”。曹操听到之后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给处死了,这就正应了杨母的告诫,不懂得藏智,自然就难以立足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