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文化因姓“海”而宽广

 默默7qrvsleytp 2020-07-12

 




海派文化因姓“海”而宽广 

——读《海浪花开——<海派文化>报选粹》 

作者:王雅军 



作为一家民间报纸靠自掏腰包自筹资金全体办报人员同甘共苦加之得道多助为各方提携浇灌果实累累饮誉海内外委实不易该报发表的史料文章时有新发现因而被主流媒体转载以至吸收进历史档案由于笔者也偶为投稿和这家报纸的创办者王晓君先生和其他报人有过一些接触我对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谦和品格有着深深的敬意
经过海派文化报编委会同仁的努力精心编排赶在报纸17岁生日之际,《海浪花开——<海派文化>报选粹一书得以在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书展吸引读者眼球可以说这是经过编者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向全社会捧出的一盘色味俱佳的海派文化大餐当我看到这大开本的三十多万字的书立即被一抹绿如蓝以浦东的建筑和水浪翻卷的背景大气而惹人遐想的封面吸引住了

全书分海派论坛”“风情记忆”“学林撷英”“文苑拔萃”“艺坛点将”“艺术漫说”“史料钩沉等七个板块所选议论文章观点精当立于海派文化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体建设富有启迪性所记述的人物有学界政界教育界出版界文学界书画界演艺界收藏界的还有手工艺人等等很广泛有突出的代表性所演绎的人物故事大都鲜为人知不少堪称佳话并烙有时代印记可圈可点非常感人捧读这本书就像漫步海派文化的一道长廊琳琅满目它编排有致配有照片图画手迹等平易近人娓娓道来你会处处感到语调亲切用事实说话实证比比皆是仿佛让你耳濡目染让昔日的场景历历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办报的宗旨也充分体现了这本书是立体的海派文化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海派文化印证了海派文化将海派文化辐射到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领域精彩纷呈令人神思奋飞 

沪上风情琐谈一文里把上海风情概括成开放宽容的人文风情如吃西餐元宵生煎包,“洋泾浜英语流行快捷创新的黄浦风情如跑路开水泡饭第一个证券公司细腻精致的心理文化与风情如遇事常问格算吗?”,上海先生的顾家”;追求时尚喜爱打扮的情趣,“服尚新奇衣必华鲜”……回眸生活林林总总真的是这样上海人喜欢轧闹猛”,从过去沿袭到今天它们的影像还存在读者是边读要边点头的由上海传奇邬达克建筑说开去一文里谈到由中外建筑师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近代建筑群乃是上海最有特点的历史文化遗产海派文化不但是俗文化也是雅文化谓雅俗共赏外滩源近代上海的文化源一文里揭示了外滩源曾是我国一个西学重镇有不少外国在华总部大楼有亚洲文会附设的图书馆博物馆有教会书刊发行网等此外澳门路的商务印书馆徐家汇的藏书楼上海名媛的旗袍虹口的新雅粤菜馆石库门沪剧……无不折射了这一点

海派文化里又有精英品质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是上海人就是他敢为人先开了中西交流风气之先在近现代像杜亚泉苏渊雷鲁迅赵家璧郭绍虞王元化贾植芳巴金蒋孔阳草婴丰子恺张爱玲柯灵王丹凤峻青程乃珊等文化名人都在上海留下了行迹和奋斗的业绩颇让上海人感慨引为骄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育了一方的文化当然地域文化也受到时代观念的影响反过来文化一旦形成又影响着人文化会成为一种气场让人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谁能说在上海施展抱负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才情气度没有一点海派文化的熏染呢就连上海人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所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也烙有海派文化的印迹海派文化对在上海生存生活的人是有影响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变化巨大从高楼林立到地铁遍布上海的文化事业也在层层推进上海人的精神面貌也走向海派正让人开眼可喜呢 





市委李强书记明确指示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充分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三大标志之一决非空穴来风它客观存在发源地在上海是有识之士通过和其他地域的文化作比较而发现提出的系一种有特点有生命力的沿海城市文化海派文化姓”,上海濒临大海上海人也面向大海上海不自我封闭上海人也不自我封闭上海开埠以来有人口的导入有新技术新能源新思想的的吸纳有追随时代的商业变革文化变革上海人有情怀二战期间接纳的犹太难民数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五个国家接纳的还要多书中梳理出海派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或特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说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比如说是中外文化冲撞的产物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比如说是一个大容器海纳百川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面向未来择善而从……总之上海从来不是单调的上海静态的上海而是百舸争流气象迭出的上海无疑海派文化为上海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灌注了活力掩卷默思今天的我们既要实事求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评判海派文化又要从现实和将来的角度丰富提升海派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内涵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很赞同书中一篇文章所说的,“海派文化作为上海这样的现代大都市建设的一种区域发展的观念和思路不应该局限于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也不应该局限于地区文化形态分类的考察而要开拓和设计更高更广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这是今天的我们需要面对的如此海派文化的”,才是真正的海前途无量的海我们的心胸就像海一样宽广永远奔腾向前 




海派文化报由一群热心肠的文化人所操持难能可贵的他们不仅是笔杆子而且是对社会有爱心有善心乐于付出的行者从书中所附的大事记读者可以看到他们在办报之余策划或参与的许许多多与海派文化相关的公益活动如组织制作百岁巴金壶”、“笛王壶”、“马相伯壶”。他们还与有关方面合作主办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研讨会”、“陆春龄教授艺术生涯80周年音乐会”、“罗洪与海派文化座谈会”、“上海老洋房的历史发展和保护研讨会”、徐中玉教授百岁华诞的讲座钱谷融先生与文学中的人学的讲座等等。《海派文化报就是无数海浪花中鲜亮的一朵她和众多浪花一起汹涌澎湃唱响了海派文化的歌海派文化的报人身上分明有着与海派文化心心相印的一种气质和精神既悟道又行道而这本书也可以视作报纸过去17年的一个总结这家报纸现在有了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新娘家相信一定会有更茁壮的成长更大的影响

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城市她又是滨海的南汇奉贤和金山区都靠着东海上海还将在杭州湾西南部新开挖一个出海口海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是浩瀚无边潮的呐喊气势恢宏五光十色深藏若虚大浪淘沙大海因有无数朵翻腾的海浪花而不会沉默寡言冠名的海派文化无疑有着广阔的前景生活之树常青也愿植根于上海这块土地的海派文化报之树常青 

 

作者简介王雅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理事。1969年上山下乡赴北大荒,后期参与组织垦区文学创作,1979年返沪。在国内报刊发表杂文、论文、随笔、札记、书评、书话等数百篇。出版《与伟人对话》《外国科幻故事精品》《秋水喁语》《作文象征用语经典》《秋天的马拉松》《幽谷里的缅想》《书带芊芊》《归程的跫音》《内心图像》,上海辞书出版社“应用语辞典系列”(六种)、《人生忠告语辞典》等等,共二十余种,主编《人生比喻语辞典》。参与《论语鉴赏辞典》、《国学名篇鉴赏辞典》、《中国古代人文名篇鉴赏辞典》《中国近现代人文名篇鉴赏辞典》撰稿。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