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按规定办”成“不知咋办”

 yxzxyz15 2020-07-12

作者:段官敬

有媒体报道,东部某镇干部向上级请示如何因地制宜实行乡村振兴,10余名县级领导圈阅文件给出“按规定办”,却没有拿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市县一级也没有出台相关细则。由此,让基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陷入了“不知咋办”的尴尬。

“遇事不决,请示上级”本是地方抓落实、促工作的决策程序。于干事而言,上级指示精神代表了工作的方向,能够让地方基层少走“弯路”,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下级部门对“无从下手”的难题,上级理应提供“智慧指点”。要知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上级领导立于全局和整体视角,能够研判出工作的形势,给下级提出精准有效的指导。相反,一句“按规定办”的套话,既无干货意见、又无具体指示,本来就是因“没有规定”而请示,结果给了个“按规定办”的圈阅,进入了“规定的死循环”,自然基层只有“风中凌乱”、无可奈何。

按理说,没有现存的“规定”,下级请求给个精神、给个意见,那么上级领导干部就得重视起来,组织相关人员就“请示的问题”共商计策,调查、研究、座谈、开会、征求建议等,同时结合本地本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个可操作、有针对性的意见方案,给下级一个“满意的答复”。

所以说,“按规定办”看似是“为规定而来”,本质上还是不愿作为、不想担当的“挡箭牌”。如,不乏少数上级领导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混日子心态,由而以“按规定办”打马虎眼;有的领导干部因习惯了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事无惯例”就不知所措、毫无头绪;有的领导干部害怕“说错话”给错建议,干脆云里雾里、推诿塞责。说来说去,“按规定办”并非是讲规矩、守纪律的“老实派”,反倒是畏惧麻烦、不敢揽事的“官油子”作风。

“按规定办”错就错在“规定”没影,“具体怎么办”没说法,“按什么规定办”没章程。因此,基层只能干着急、“干瞪眼”。某种程度上,“按规定办”不但有损上下同心一致的干事风气,也容易激发下级干部的逆反心理,严重基层同志积极工作、主动解难的创造性和热情。要知道,“上有所行,下有所效”。以敷衍塞责的推辞把问题像“足球”一样原貌传给基层,那么基层必然将之搁置、拖延不决。到头来,还是以耽误工作、损害群众利益作为代价。

拿个规定并非有多难,难在个别上级能否主动领题、担当。试想,不少地方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不正是上级发挥领头羊作用,自觉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扛起来,由而言传身教带动下级形成合力。所以说,“按规定办”就得先把“规定”敲定了,让下级别“不知咋办”,而是真正有规矩可依、有章程可循。如此,干事创业才能在“众行者易趋”中达到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