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7-12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仲景以此治疗阳虚外感身发热,恶寒甚,精神疲倦,脉象沉细弱,但欲寐之证。后世先贤及吾师发挥运用,以此治疗素体阳虚,复又暴感寒邪,至令精气闭阻,清窍废用而成的暴聋、暴哑、暴盲等症,确有特殊疗效。吾师在研究此方时,将后世的这些突出成果,一一论列,使之与古圣心法交相辉映,共垂后世。

剖析方证病理:

指出本方特为素体阳虚,又感风寒,形成的阳虚外感证候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为助阳解表,表里同治法。恶寒是寒伤于表,其脉当浮,此证脉不浮而现沉弱,并见神倦欲寐,自是阳虚于里之征。所以神倦欲寐,脉象沉弱,是诊断本证为阳虚外感的依据。

其基本病理是: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表里俱寒。

精解组方原理:

指出方中麻黄辛温解表,是治疗表寒证的主药。然而此证兼见神倦欲寐、脉象沉细弱等阳虚里寒征象,若单纯解表而不助其已虚之里阳,阳气鼓动不力,则不仅表不能解,且有可能因表卫发越开张,更虚其里阳而成亡阳之变。故在使用麻黄解表的同时,配伍附子振奋元阳,共建助阳解表功效。细辛辛温,既助麻黄辛散在表寒邪,又助附子“温少阴之经,散水气以去内寒”(张元素),有辛通内外之功,麻、附得此,使表里阳气交通,寒邪尽去,成为治疗阳虚感寒的奇效良方。以上是从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解析方义,体现的是表里同治法则。

对比分析方义:将本方同真武、五苓、越婢诸方对比分析,指出张仲景开创的发汗法与利水法是治疗水肿的两大法门,本方则兼而有之。少阴阳虚,气化失常而肿者,宜用真武汤、五苓散之类温阳化气,行水消肿;肺失宣降,水道失调而肿者,宜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等宣肺行水,开源导流。若卫阳郁而不宣,肾阳衰而不振,既属太阳少阴同病,也属肺肾同病的水肿则宜使用本方。方中麻黄宣降肺气,可散在外的阴邪;附子壮其肾阳,可化内停的水气。肺气开宣,卫阳不郁,肾阳得温,气化正常,则三焦通畅而水肿易消。复配细辛辛通表里,沟通上下,体现宜上温下、肺肾同治之法。水肿较甚,单用利水法难于获效,即可投以此方。与真武汤、五苓散合用尤佳。由于水肿表实,服用此方以后很少出汗,多见小便通畅。若见大便稀水亦绝非药误,而是肺的宣降功能和肾的气化功能开始恢复,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象,是好转的征兆。此方伤寒注家及方书均从阳虚外感、表里同治作解,吾师从宣上温下解释,是否能够指导临床?吾师指出:此方诚属表里同治之法,但经历代医家实践,治疗五官七窍与咽喉心肺诸疾,尤见效验。仅从表里同治释方便与此类证候风马牛不相及,只有从宣上温下、肺肾同治解释,才能广泛应用此方。提出宣上温下之法,是完全切合临床实际的,并非标新立异。

究明研用要点:吾师将本方的临床适应病症归纳为六个方面,并一一加以详细分析。

暴哑失音,或咽喉疼痛,或咽中如有物阻(慢性咽炎)等症:审其确属阳虚里寒机理,投此可获良效。喉为肺系组成部分,足三阴经脉皆过喉中,发生病变,常见喉肿或痛,呼吸不利,自觉梗阻,失音声嘶等症。究其病因病机,或因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或因温邪上受,久羁不散;或因少阳三焦湿热阻滞;或因少阴阳虚,气化不及,痰水上壅。此方所治的暴哑失音,或咽喉疼痛,多因素体阳虚,一遇外寒相加,侵犯太少二阴,遂成上焦肺气闭郁,宣降失常;下焦气化不及,水湿阻滞少阴经脉机理。热证过用寒凉转成此证者尤为多见。方中麻黄宣肺气之郁,行壅滞之水,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振心阳以畅血运;细辛辛通少阴经脉,协助麻、附辛通上下。使肺气得宣,血运流畅,津行无阻,咽喉无所阻滞,则暴哑、声嘶、疼痛等症可愈。若咽喉疼痛日久而呈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气血津液阻滞少阳三焦半表半里所致,用此方随证加入半夏、厚朴、郁金之属,调气活血,除湿祛痰。连服数剂,自然见效。与真武汤合用,尤为效验。

外感耳聋:肾开窍于耳,耳病多与肾系有关。但手少阳三焦经脉沿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与耳的关系亦颇为密切。由于少阳三焦是津气升降出入之所,气与津液发生病变,均可影响耳窍而呈耳鸣、耳聋、耳肿。若感冒风寒,误用寒凉,肺气闭郁不宣,肾命气化不行,气闭津壅,窍隧不利而致耳暴聋,可用

此方温煦少阴,开泄肺气,使津气升降出人恢复,则耳聋之证可愈。

眼科疾患:审属阳虚,亦可酌用本方。瞳子属肾,目能烛物以明察秋毫,有赖肾精充足。若突然失精,可致暴盲。宋某年逾半百,素体阳虚,时值初冬而用冷水灌足,寒伤少阴,当晚遗精,次日目盲不能睹物。就医于陈达夫老师,师谓此为寒犯少阴所致,与本方数服而愈。此即《灵枢·经脉》所谓“肾,是动则目如无所见”,《素问·脉解》所说“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

鼻塞流涕:多属肺气宣降失常,肾阳气化不及,气郁津凝,壅阻鼻窍而成。此方麻黄宣肺行水,附子温阳化气,细辛辛通气机,与此若合符节,审其鼻甲肥大,舌淡而胖,即可投此。喘咳胸闷:肺为清虚之府,津气流通之所。一旦肺失宣降之常,津气痹阻于肺而咳喘胸闷等症成矣!此方麻、辛宣降肺气,附子温阳化气,津气运行无阻,肺功恢复正常,则咳喘胸闷等症可以缓解。故用于肺气肿或气胸均有效。与真武汤合用,治肺病及心的咳喘心悸,亦有一定疗效。

心肌梗死:北京宣武门内科,以此方治心肌梗死,如有房室传导阻滞,常于所用方中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麻、辛开肺气,行津液,能通三焦津气之滞;附子能温阳化气,助心行血,三药同用,令少阳三焦津气通畅,少阴心系血运流通,则传导无阻而趋正常,是从气血津液宜通着眼。

化裁运用提示:最后以前人成功经验对本方的加减化裁,作了示范性举例,指出《指迷方》中之附子细辛汤即由本方加川芎而得,该方组成为:细辛30g,川芎30g,附子15g,麻黄30g。共为粗散,每服15g,生姜3片,煎,去渣,温服。治风冷头痛,痛连脑户,或额间与眉相引而痛,如风所吹,如水所湿,遇风寒而痛极,得热熨则痛暂缓,其脉微弦而紧者。此因风寒滞留体表经脉导致脉络挛急,营卫阻滞使然。此方有温阳散寒、舒缓经脉之功,加入川芎,更有行气活血之效,用治此证,最为合拍。并明确提示:其余化裁运用,也应当严格遵照这种突出辨证论治的原则。

注本文选自宋兴主编《陈潮祖临证精华》,只做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