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孩子讲一堂作文课

 xxjjsdt 2020-07-12

“为孩子讲新闻”(第93期)

使用指南:这个公众号是亲子教育、交流的素材库——为孩子写,一篇1000字;为孩子讲,一次10分钟。让我们一起坚持,把主流价值,家国情怀,理性气质,广博知识,从小播撒进孩子的心灵。

特别说明:本公众号的对象本来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小朋友们。临近高考,有三、四位考生家长联系,家里孩子平时也听、也看这个公众号,希望能说说和时事相关的作文的事儿。今天简短写了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借这个机会,和各位家长(不管孩子是大是小)说句心里话:写作能力很少能靠培训班的套路培养出来,理想抱负、家国情怀、理性思辨、充沛情感才是好作文的“根”(欢迎常读“为孩子讲新闻”)。



大小朋友们,大家好!
明天,7月7日,是举国瞩目的高考时间。
高考作文考什么?向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汤老师现在当然也不知道。
但在我看来,高考作文是时代的镜子——明天的高考作文,可能和三个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故事有密切关系——抗疫故事、脱贫故事、小康故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样在作文中讲好这三个故事。
怎样写作文,不管是明天要参加高考的大同学们,还是还在小学的小同学们,肯定都听老师们讲了不少。在这里,咱们换个方法,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
写作文,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像组装一辆车,最重要的是要“四个轮子”——不管什么样的车,都要靠四个车轮跑起来。
哪四个轮子呢?
第一个车轮:“为谁说”
写作文,一怕没话说。
这个问题,根源不在于名言警句存得少,论点论据背得少,而在于作文的格局。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跳出“只说自己的话”的圈圈,站到“为多数人说话”的立场,文章就会像接上源头活水,始终有话可说。
以今年高考为例,几个最热门的故事——抗疫故事、脱贫故事、小康故事,其实都贯穿着一条红线——“人民至上”。
从抗疫故事中“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事例,到脱贫故事中“不让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承诺,到小康故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的宣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只有真心实意把人民、把老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会产生这些故事。
所以,只有当你站到了讲多数人的感受、为多数人说话的角度(也就是“人民的立场”),你才可能抓住抗疫、脱贫、小康等故事的灵魂,才可能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第二个车轮:“说什么”
写作文,二怕写得浅。
特别是议论文,总希望阅卷老师夸自己写得深刻、考虑深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跳出“只看见表象”的框框,学会发现表象之下的东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表象之下的最重要东西就是“制度”——这个国家和社会是按什么方式组织起来、运转起来的。
以今年高考为例,如果要论述抗疫故事的经验,点赞脱贫故事的成功,描绘小康故事的美好,咱们当然可以写英雄的牺牲,写努力的奋斗,写党和国家的政策,等等。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上面,还是有点儿浅。
无论是抗疫故事,还是脱贫故事,还是小康故事,其实都立足于一个基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国家没有这样一个党的领导,社会不以这样一种制度组织起来、运转起来,伟大英雄就没有产生的土壤,艰苦奋斗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好的政策就没有形成的来源,……抗疫、脱贫、小康等故事自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我们要努力养成从制度的层面、结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现象,这样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才更深刻、更接近真相。
第三个车轮:“怎么说”
写作文,三怕说不清。
这个问题在议论文中尤为普遍。论点想得很清楚,但就是说不明白。只能用结论代替论证,反复写“就是好”、“确实好”、“真的好”之类的车轱辘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学会“用比较来证明”。
网上流行一句话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道理是很对的,我们可以改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说服力”
以今年高考为例,如果要有理有据地论证抗疫故事、脱贫故事、小康故事,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比较——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
通过国际比较,在世界各国的表现对比中,我们能够认识和证明中国的抗疫有多成功,中国的人民有多安心;
通过历史比较,我们能够认识和证明中国的脱贫和小康有多成功,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多明显。
所以,让我们学会放宽视野,留心储备一些国与国、现在与过去相比较的数据和素材,学会在横向、纵向比较的过程中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个车轮:“有感情”
写作文,四怕写不准。
这里的“写不准”,主要是指语言表达不够精彩传神,就是常说的词不达意。
我认为,“词不达意”的主要问题不在“词”,不是靠背一批优秀范文就能解决的;而在于“意”,意愿和情感不足够强烈,当然笔下无神了。
在作文中,最影响我们强烈的意愿、充沛的情感的,就是你的“代入感”——
如果你觉得在写的、要说的,不是自己的心里话,完全是为了凑成一篇几百字的东西,纵有文豪之才,也只能将将就就、别别扭扭,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两个字——没劲。“没劲”岂能写出好文章?
怎么办?
我们又回到咱们这个公众号的初心了——内心的正能量,靠临场的装是装不出来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认同和热爱。
大家想想,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中国人,只要愿意擦亮眼睛、敞开心扉、激活思维,都一定能被当今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的故事所感染和激发。尤其是心有光明、面向阳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们。当我们怀着这样的“发乎心”的情感走进考场,就一定能够和抗疫故事、脱贫故事、小康故事同频共振,因为他们不仅在试题中,本来就在我们心里。
这一点,任何人帮不了忙,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好了,总结一下,作文(其实也是做人)就像一辆车,四个车轮不可少:
为多数人说话(坚持人民立场),
说深层次东西(运用制度观点),
在比较中证明(掌握比较方法),
用最真实感情(表达内心感受)。
最后,祝所有明天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考试成功!
也祝所有大小读者无论在考场上、还是人生中,都能写出锦绣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