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东山行之小果叶下珠

 风吟楼 2020-07-12

扫兴得很,文章编辑完了才发现莫名保存不了,结果又得从头编辑一遍。以后得一边编辑一边保存了。

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普通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 Ching),金星蕨科针毛蕨属,蕨类。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谷潮湿处。

普通针毛蕨的孢子。

普通针毛蕨拳卷的幼叶。

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金星蕨科毛蕨属,蕨类。生于海拔90—1900米的山谷密林下或溪边湿地。

全草可入药,性平、味辛,清热除湿。

主治:风湿筋骨痛、风寒感冒、痢疾发热等。

华南毛蕨的孢子。

华南毛蕨拳卷的幼叶。

碰到一株让人纠结的凤尾蕨属蕨类。姑且叫它“凤尾蕨SP”吧。

凤尾蕨SP剑叶凤尾蕨相似,叶二型,但前者两种叶型都带孢子,并无不育叶和孢子叶的区别。

较高的孢子叶,叶片并不对生。

上下两种叶型都带孢子。

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蕨类。生于海拔850米以下的疏林下阴处、溪边或岩石旁的酸性土壤中。

全草可入药,性微寒、味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湿热泻痢、血热吐血、目赤肿痛等。

外用主治:跌打肿痛、疔疮肿毒等。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蕨类。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蜈蚣草的孢子。

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乌毛蕨科乌毛蕨属,蕨类。生于海拔100—1300米的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

乌毛蕨拳卷的幼叶。

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 (Thunb.)Sw.)么?

又是看了头皮发麻,卷柏属SP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地钱科地钱属,孢子植物。生于阴湿的墙角、溪边,或温室的潮湿地面上。

地钱具有性生殖,雌雄异株。雄株背面产生雄生殖托,在雄生殖托的托盘中生有很多近球形的精子器。雌株背面生出雌生殖托,其托盘边缘辐射状伸出多条指状芒线,在各芒线之间均有列倒悬的颈卵器,颈卵器中有1个卵。精子器中的精子释放出来后,进入颈卵器中,1个精子与1个卵融合,形成受精卵。继而发育成胚,胚再发育成孢子体。

孢子体由基足、蒴柄和孢蒴3部分组成。孢子体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食物,靠与托盘相连的基足伸入到配子体组织中吸取营养。蒴柄很短,孢蒴近球形,其内产生很多孢子,还有很多弹丝。孢子体成熟时,蒴柄伸长,孢蒴的壁开裂,孢子散出,萌发成具6—7个细胞的原丝体,然后发育成1个配子体。

苔藓类的也是让人看得懵懵懂懂。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块根可入药,性寒、味甘、微苦,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主治:热病伤阴之舌干口渴、津亏消渴、肠燥便秘等。

秤星树,枝条的表皮星星点点,颇似秤杆上的秤星。也叫岗梅,王老吉凉茶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因为凉茶热卖,野生的秤星树被挖得数量急剧减少了。

秤星树,花单性,白色,雌雄异株,雌花单生于叶腋。

秤星树(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冬青科冬青属,灌木。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路旁灌丛中。花期3月,果期4—6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苦、甘,清热生津、活血解毒。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等。

秤星树枝条上畸形的叶子是怎么回事呢?

禾本科的货,也是搞不定,留着吧,坐等高手。

管茎凤仙花(Impatiens tubulosa Hemsl.),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生于海拔500—700米的林下或沟边阴湿处。花期8—12月。

本地的花期有点乱,印象中不拘季节,经常可以看到开花。

石上的石菖蒲,一块很适合水陆缸的小石头。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生于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

根茎可入药,性温、味辛、苦,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主治: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

萱草,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水边。花果期5—9月。

花可入药,性凉、味甘,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主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等。

小果叶下珠(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大戟科叶下珠属,灌木。生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地林下或灌木丛中。花期3—6月,果期6—10月。

根、叶均可入药,主治:跌打损伤等。

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 A.Gray),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水边草丛中或林下湿地。花期4—5月,果期6—8月。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微苦,清热解毒、止血、化瘀。

主治: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跌打损伤、蛇咬伤等。

芭蕉科芭蕉属植物,立于水边,亭亭如盖。

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豆科山蚂蝗属,灌木。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花期6—10月,果期10—12月。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苦、涩,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

主治: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等。

又见狭叶栀子花。

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 Merr),茜草科栀子属,灌木。生于海拔90—800米的山谷、溪边林中、灌丛或旷野河边,常见于岩石上。花期4—8月,果期5—翌年1月。

果可入药,性寒、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

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 Don),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生于山坡松林下或开旷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本地四季开花,四季有果。)

根、叶均可入药,性平、味甘、酸、涩,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散瘀止血。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衄血、便血、脱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鞘花(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 Tiegh.),桑寄生科鞘花属,寄生灌木。生于海拔20—1600米的平原、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壳斗科、山茶科、桑科植物或枫香树、油桐树、杉树等多种植物上。花期2 —6月,果期5—8月。

茎、叶均可入药,祛风除湿、清热止咳、补肝肾。

主治:痧症、痢疾、咳血、风湿筋骨痛等。

香港带唇兰(Tainia hongkongensis Rolfe),兰科带唇兰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50—500米的山坡林下或山间路旁。花期4—5月。

香港带唇兰的旁边,还意外地出现了中华叉柱兰

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兰科叉柱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坡或溪边的潮湿石上覆土中或地上。花期1—3月。

山沟中,橙黄玉凤花的数量非常多。

橙黄玉凤花(Habenaria rhodocheila Hance),又名飞机兰,兰科玉凤花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下阴处地上或岩石上覆土中。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石壁上的石仙桃正是花期。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兰科石仙桃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阔叶林树上、林下或沟边石上。花期在春夏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