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戏曲产业化发展

 戏剧传媒 2020-07-12

曾看到一位研究文化产业的学者写的一篇探讨河北梆子市场化之路的文章。文中针对河北梆子“风光不再,惨淡经营”的现状,提出了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梆子转化为文化产品,使之成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通过市场化之路达到复兴目的的设想。作者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北梆子“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实现创新和发展,还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又上网浏览了十几篇有关论述戏曲产业化的文章,其中有些专家学者乐观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就戏曲而言,他们引用最多的成功例子就是赵本山运作的二人转戏曲。赵本山凭借本身通过演出融入二人转因素的小品积累的知名度,曾以“刘老根大舞台”的商业模式一度把二人转艺术推向了全国,他甚至还曾尝试把二人转带到了国外演出。让当初诞生于东北地摊的二人转戏曲不仅身价倍增还跻身于高档舞台,部分二人转演员更是知名度大增。一些专家津津乐道的另一个成功例子就是昆曲《牡丹亭》的演出,先有白先勇先生运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继而有“昆曲王子”张军与着名音乐家谭盾联袂打造的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再又有普罗艺术公司出品的以“600年皇家粮仓+600年昆曲”为文化理念的厅堂版《牡丹亭》。正是在这种权威人士借助媒体的鼓吹下,不仅影响较大的剧种提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设想,甚至影响仅限于本地的小剧种也提出要产业化。似乎产业化就是挽救戏曲命运的灵丹妙药。

但很可惜,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二人转只火了几年便回归了平静,据说甚至在二人转的大本营东北各地也冷清了不少。一些知名度较大的演员也转行主要从事其他艺术,只是把二人转节目作为演出点缀了。昆曲也并没有继续繁荣,随着《牡丹亭》回归常规的舞台演出,产业化的梦想已经中断。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哪个地方的戏曲产业化的实验取得成功。

为什么会是这样结果?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并没有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就大文化范畴之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包括梆子戏在内的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而言,是否适合往产业化方向发展?对此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产业化行业的基本特征:

1、完全市场化。2、具备行业优势 3、能够规模经营。4、要有资本介入。5、能开发系列产品。

下面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点完全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任何产业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的根基在于消费群,戏曲要能依靠观众长年自发买票才能形成产业。但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戏曲演出团体能靠票房收入维持生计的有几个?恐怕不足千分之几,大部分还是依靠政府补贴或企业、个人赞助。所以目前戏曲并没有真正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形成产业,更谈不上产业化。

第二点具备行业优势。戏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几乎所有剧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曾经历过衰落的低潮,能够顽强的屹立到现在说明了生命力的顽强。但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浪潮,严重的冲击了古老的戏曲艺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依靠当政者的保护取得的优势地位就已不复存在,30多年来虽然在政府支持下采取了多种振兴措施,但收效并不理想,有统计显示自1959年到2009年平均每两年就有三个剧种消失,还有一些剧种至今仍在频临消亡的边缘上挣扎。从业人员流失严重,新生力量补充困难,观众老化,市场萎缩,种种迹象表明戏曲在文化行业中已无优势可言。

第三点规模经营。没有规模就没有发展。中国戏曲剧种众多风格各异,尤其是地方戏曲活动区域有限,服务对象主要只限当地,剧团这种单打独斗型的单位不可能形成规模经营,即使全国性的大剧种,全省型的代表剧种,由于各地剧团演出风格不同,主要演员表演和演唱特色不同,也很难融合一体形成规模,所以戏曲艺术的特点决定不适合规模经营。

第四点资本介入。戏曲是高投入的行业,新剧目的生产需要大量资金,保留剧目也需要一定资金进行维护,单靠演出票房很难维持运营,特别是现代,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品种多种多样,作为未来娱乐市场消费主力的年轻一代,恰恰已经对传统戏曲失去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资本力量,在看不到盈利前景的情况下会支持戏曲成为产业吗?

第五点开发系列产品。产业化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复制并以主产品为基础衍生系列产品,以获取更多利润。但剧种繁多的戏曲艺术各具特色,很难形成少数代表性主产品,即使号称国剧的京剧也代表不了全部中国戏曲,因为最主要的剧种特征——音乐唱腔不同。另外,常演常新的有限即兴性是中国戏曲的魅力之一,同一剧种同一个剧目不同演员会有差别不小的表演。同一演员扮演同一角色在不同场次的演出中也会有差别。他不像音乐舞蹈那样讲究规范性,所以诸如光盘、动漫、图画、雕塑等相关的衍生品记录的只是某一次演出形象,体现不出戏曲的动态美。

综上所述,至少在现阶段,戏曲是不具备产业化运作条件的。那么,现阶段戏曲该如何运作?就梆子声腔剧种而言,本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阵地,稳定现有队伍,强化剧种特色,丰富表现手段,积极扩大影响。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是梆子声腔影响力最大的代表剧种,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取得过令全国瞩目的业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均不同程度出现过衰落态势,所不同的是有的持续时间短暂有的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河北梆子衰落更为明显,由原来的排名前五迅速下滑到十名以外,上世纪八十年代辛苦开拓的国外市场也几乎丢失殆尽。河北省内的专业剧团由原来的四十多个锐减到不足二十个。临近省份(不包括北京天津)的河北梆子专业剧团已全部解散。

何以至此呢?正如一位著名媒体人士所说,内斗是河北梆子最大的祸害。大家知道河北梆子按地域可划分为天津、北京、河北三大流派,长期以来三地在艺术上交流很少,甚至还一度出现自立门户的呼声,虽然近些年交流趋势有所好转,但发展机遇已经错过。特别是作为河北梆子大本营的河北省,老大意识严重,满足于得奖剧目的排演,忽视艺术改革的进程和新型人才的培养。更令人失望的是最近由著名电视主持人牵头举行的一次河北梆子大型活动,本来这是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大联合的造势机会,有些人却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居然会设置障碍(他们不明白评选十大名旦只不过是由头,借机为戏曲造势才是目的)。如此不顾全局的内斗行为明显制约了河北梆子的健康发展。

戏曲必须运用现代手段,必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团结一致,协同作战,才会走出困境。任何一个时代的戏曲,要传承和发展下去,都必须符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态。这方面的榜样不得不说在梆子声腔剧种中,豫剧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好的,作为一个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用不足50年的时间发展成遍及十六个省区有160多个专业剧团的剧种,在台湾地区和美国也有专业豫剧团活动。并且还频频出现在海外舞台上,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全剧种的一盘棋做法,不分豫东调豫西调只要需要在一出戏中可以并用,不管是常马陈阎等流派可以取长补短没有门户之见。在艺术创新上持开放态度,注重时代气息,重视理论研究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在保持剧种特色前提下勇于运用现代手段,一出根据纯传统故事改编的《程婴救孤》可以说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这出戏自2002年首演,至今竟然累计演出900多场,不但囊括了包括文华大奖在内的无数奖项,还成为出境演出的保留剧目,并登上美国现代娱乐中心的百老汇舞台。国际国内市场的成功开发足以说明豫剧的魅力,在保留中老年观众的同时还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观众。使古老的豫剧充满活力。

秦腔和晋剧能够一直保持前十名地位,影响地域不减还有逐步扩大趋势,也是得益于重视业内团结,注重发挥自身艺术特色,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不墨守成规的做法。

回到戏曲产业化的话题。在关于文化体质改革的文件中明确说明,要“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文化单位和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文化单位,从而按照不同需求发展文化”。戏曲艺术虽然自古就主要依靠市场生存,但从来没有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经营过,他主要功能是作为人们精神生活调剂和社会道德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他遵循艺术贵有特色的准则,力求每一个剧种每一出剧目都独具特色。尤其是流传几百年的经典传统剧目其内容和演出形式并不受意识形态左右;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尽管梅派传人很多,但无人能复制梅先生的神韵。同样《窦娥冤》是秦腔、晋剧、河北梆子共有的保留剧目,但三者的艺术风格却截然不同。戏曲产品不能规模生产,不能大量复制,不能使利润最大化,谈何产业化呢?戏曲的传承、创新、振兴与发展又怎能寄希望于产业化运作呢?

所以,至少在现阶段产业化发展之路,并不适合包括梆子声腔剧种在内的风格各异具有独特魅力的戏曲艺术。

作者 杨广金:原籍河北省唐山市,1941年11月生,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任职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曾担任艺术室主任、副院长,一级作曲职称,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主持并参与剧院《哪吒》《钟馗》等10余出新编经典剧目创作,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专题论文和评论文章60余篇,曾任河北师大艺术大专班客座教授。主编并出版了《河北梆子新编唱腔选》《河北梆子唱腔赏析》(合作)专著。曾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戏曲音乐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2014海峡两岸华夏文化振兴与发展(北京)论坛》、两次参加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学术研讨会;连续担任河北省戏剧节评委,担任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河北梆子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导师。

在任期间曾两次获省政府立功奖励证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