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创作 | 写大纲吃力不讨好,教你写文中的模糊创作

 昵称70845034 2020-07-12


一部完整的小说就像一张故事地图,我们逐章阅读完毕后,脑内零碎的画面线索重新组合成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看到了故事的原本面貌。

写文就是编织故事地图的过程。作者作为编织者,很多时候并不能在落笔前窥见故事内容的所有细节,而是直接进入故事当中去体会事件的不同发展脉络。通过不断试错、修正去一点一点完善这张地图。

举个例子,一辆车在漆黑的夜晚从A地开往遥远的B地。车灯所见只是前方几十米的范围,但是司机即便没有看到完整的路,只关注自己前方的几十米,也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

创作需要作者具备容忍模糊的能力,这些模糊不清的地带往往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和金点子。

然而,我在生活中是个很喜欢将模糊事件具体化的人。简单来讲就是非常热爱cue流程,尤其是面对某些开放性问题时,比如:写作者如何提高文笔?

这类问题的答案大多是看书、多写、多琢磨多练习等等。我对这类回答不满意是因为觉得它们不够精确化,个人过去认为的最理想的回答类似于流程表:第一步,我要在什么地方花费多少时间去看哪几部书籍(具体到书籍名字以及内容页数);第二步,我要做哪些具体的练习以及写到多少字停止……

按照这个标准,我在现实生活里寻找答案,发现太多的问题根本没有我想要的那种答案,才开始慢慢放下这份不切实际的执着。

由此,引出两个问题:

第一,写文究竟需不需要详细大纲,大纲详细到什么程度为止;

第二,创作具体章节时要不要把和剧情关系不大的知识性线索写得无比详细。

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个问题通过我目前的两本小说《褪色》、《孤岛》都进行了很好的验证并且得出了结果。

先说大纲问题。大纲类似一个指南针,告诉我们剧情行进到何处以及下一步该朝哪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它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不赞成完全没有大纲的纯灵感创作,也不赞成被非常详细的大纲限制到完全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死板码字过程。

大纲应当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正,重要事件该详细要详细,辅助线索该模糊要模糊,留给自己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它和文本时刻处于动态平衡、协调的状态。

《褪色》的死板是从大纲的设计里带出来的,它的大纲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我除了写出主线骨架外,还硬性规定了整本小说的所有感情线以及角色的情绪变化:

什么时候该分手、什么时候该哭、该笑、该吼叫……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准设定好的程序。角色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剧情也没有意料之外的可能。

我当时的写作感受是:痛苦。

好像手脚被无形的绳索捆住了,脑海里弃文的冲动几乎没有停止过,自我评价跌进谷底。再加上设定好的剧情没有悬念,也就自动失去了乐趣。

我觉得我能完成它,90%靠得是目标驱动,即我要写完这本书的信念,或者也可以叫它:开了文不写完就浑身难受的强迫症。真正写作的快乐只占10%,最后成品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太好的。

这种经历至少让我明白:写文时作者自身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自己觉得写起来十分痛苦艰涩的部分,读者看了也没什么反应。

共鸣更是几乎全程都没有的。

这本书的大纲不像是指南针,更像是绳索镣铐,让作者的思绪舞动不起来。因为它太详细太精确了,所有的模糊地带都被清理干净,剧情开始变得无比死板,死板而沉重。

第二个问题,关于具体剧情中的知识性线索要不要写得详细精确?

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来理解这个问题,作者想要塑造一位厨神,是不是需要把这位厨师做菜的具体流程(什么食材、什么调味品、什么切菜手法、烹饪时间、菜品富含的营养元素、菜品摆盘等)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等等全部写出来才算写成功了一篇“专业的”职业类型小说呢?

《孤岛》的问题就类似上面的例子,当使用了过多的笔触去描写精确、专业的知识时,剧情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小说变相成为了沉重的科普读物。

我曾经在微博上吐槽过这篇文,我说本来我想写出一种美食散文的感觉,结果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精确无比的菜谱效果。

与其去啃如此精确、晦涩难懂的专业元素,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专业书,而要看小说?说白了不过就是想安安静静看个主角谈恋爱啊,怎么作者就是不能满足我呢?

因为:作者当时意识不到自己写成了菜谱,她还陶醉在自己美妙的剧情世界里。

这本小说的局部写作感受:推进困难,所有的脑浆都用来整合专业知识,文笔和剧情还有感情线都被挤得没了位置。写作变成了艰苦的高难度任务,体会不到文字自然流动的顺畅感和喜悦感。

阅读反馈:读不懂,理解不了。大片段落直接跳过,只能在大片知识性线索当中努力寻找趣味性强的剧情。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目前也在逐步修正,尽量少填充干巴巴的知识性元素,努力寻找将知识元素化用成剧情的办法,努力尝试通过不同方法去烘托所谓角色的“专业性”。

创作是一种感受性体验,而非精确性任务。你无法从啮合精准的齿轮中找到催人泪下的感情元素。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有了模糊,容纳了这份模棱两可的可能性后,才开始变得生机勃勃、婉转动人。

作者写文在允许详细具体情节存在的同时,也要容忍这份模糊感,在某些必要时刻进行模糊创作,让内心的感受和创造力自然流动成文,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