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一 常用化学计量.pptx
2020-07-12 | 阅:  转:  |  分享 
  
高考化学(课标专用)专题一常用化学计量A组课标Ⅰ卷题组考点一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2018课标Ⅰ,10,6分)NA是阿伏加德罗
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22.4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D.1.0molCH4与Cl2在光照
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五年高考答案????B16.25gFeCl3的物质的量是0.1mol,Fe3+水
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是若干Fe(OH)3的聚集体,故胶体粒子数目远小于0.1NA,A项错误;Ar是单原子分子,22.4
L(标准状况)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B项正确;甘油(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其摩尔质量是92
g·mol-1,则92.0g甘油含有羟基的数目为3.0NA,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中CH3Cl、CH2Cl2、CHCl
3、CCl4同时存在,1.0molCH4与氯气反应时上述四种有机物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D项错误。易错易混胶体粒子的
组成胶体粒子的组成有两类:一类如Fe(OH)3胶体的粒子,是由若干Fe(OH)3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另一类如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单
个分子即胶体粒子。2.(2016课标Ⅰ,8,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
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
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答案????AA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为
CH2,故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为2NA;B项,N2和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生成的NH3
分子数小于2NA;C项,Fe和过量HNO3反应生成Fe3+,电子转移数为3NA;D项,标准状况下,CCl4呈液态。解题关键①熟悉
有关公式n=?、n=?、n=?;②掌握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③铁与硝酸反应产物的情况;④标准状况下常见物质的聚集状态。易错警示
A项中学生没有注意到两种气体分子的最简式相同;B项中学生大多将注意力放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忽略了化学反应的特点;C项中,只要注
意到“过量”二字,就可知Fe转化为Fe3+;D项易忽略标准状况和物质状态的关系。3.(2015课标Ⅰ,9,6分)乌洛托品在合成、医
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
质的量之比应为?()A.1∶1B.2∶3C.3∶2D.2∶1答案????C由乌洛托品的结构式可知,乌洛托品的分子
式为C6H12N4,则n(C)∶n(N)=3∶2,根据原子守恒:HCHO~C、NH3~N,可知n(HCHO)∶n(NH3)=n(C
)∶n(N)=3∶2。解题关键根据题给结构式写出乌洛托品的分子式。4.(2015课标Ⅰ,8,6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
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
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CA项,D2O和H2O的摩尔质量不同,18gD2O和18gH2
O的物质的量不同,含有的质子数不同;B项,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
小于2NA;C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故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项
,2NO+O2?2NO2,2NO2?N2O4,故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知识拓展
①掌握同位素的概念和常见同位素的表示方法,如?C?C?C等;②熟记高中阶段常见的弱酸,如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磷酸、氢硫酸、氢氟酸
等;③总结C、N、O、S、Cl的各种化合价和代表性物质,尤其是一些化合价比较特殊的物质,如N2H4中N为-2价、ClO2中Cl为+
4价、H2O2中O为-1价。5.(2012课标,9,6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
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
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答案????D常温常压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不是2NA。方法总结质量
相等、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原子数。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2011课标,7,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
.02×1023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
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NaCl是离子化合物,是由N
a+和Cl-结合而成的,不存在NaCl分子,A错;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1.00molNaCl中含有1.00molN
a+,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6.02×1023,B正确;NaCl溶液的体积为1.00L,而不是水的体积为1.00L,C
错;电解1mol熔融的NaCl可得0.5molCl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D错。B组课标Ⅱ、Ⅲ及其他省(区、市
)卷题组考点一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2019课标Ⅱ,8,6分)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数目为0.1NAC.1molK2Cr2
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答案????B本题涉及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从原子结构、盐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学键角度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
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3g3He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1mol中子,即NA个中子;B项,由于P?在溶液中发生
水解反应,故1L0.1mol·L-1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的P?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即P?数目小于0.1NA;C
项,据关系式K2Cr2O7~2Cr3+~6e-可知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D项,正丁烷和
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正丁烷或异丁烷分子中含有13个共价键,58g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共
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3mol,即含有13NA个共价键。知识归纳同分异构体的“五同”:分子式相同、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
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每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2.(2016上海单科,22,4分)称取(NH4)2SO4和NH4HS
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mL(标准状况),则(NH4)
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A.1∶1B.1∶2C.1.87∶1D.3.65∶1答案????C
NaOH与(NH4)2SO4和NH4HSO4的混合物先后发生反应:OH-+H+?H2O、N?+OH-?NH3↑+H2O,若(N
H4)2SO4和NH4HSO4完全反应,则有下列关系:(NH4)2SO4~2NaOH,NH4HSO4~2NaOH。假设7.24g
样品全部是(NH4)2SO4,则需要NaOH0.11mol;假设7.24g样品全部是NH4HSO4,则需要NaOH0.13
mol,可见0.1molNaOH不足量,由于生成了NH3,说明H+全部反应完,N?还有剩余。设(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
xmol,NH4HSO4的物质的量为ymol,又知n(NH3)=?=0.08mol,则132x+115y=7.24①,y+0
.08=0.1②,解得x≈0.0374,y=0.02,则n[(NH4)2SO4]∶n(NH4HSO4)=0.0374∶0.02
=1.87∶1。3.(2015广东理综,10,4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Na与足
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答案????D23gNa与足量H2O
反应完全后应生成0.5nA个H2分子,A项不正确;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SO2而不是SO3,B项不正确;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原子的个数为2nA,C项不正确;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作+?价,则3mol
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时失去的电子数为8nA,D项正确。4.(2015课标Ⅱ,10,6分)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和C?
离子数之和为0.1N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D.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
?U?n??Sr?Xe+1?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A答案????C1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则60g即1m
ol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A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HC?)+c(C?)+c(H2CO3)=0.1
mol·L-1,故HC?和C?的离子数之和小于0.1NA,B项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时,Na均由0价转化为+1价,故23g即1m
ol钠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1NA,C项正确;由裂变反应知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A,D项错误。易错警示金属钠在空气中发生反应,不管
是转化成哪种氧化物,钠元素都是从0价升高到+1价。5.(2017课标Ⅱ,8,6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的数量为0.1NA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
子数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D.0.1molH2和0.1mol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答案????D由于NH4Cl溶液中N?水解,所以1L0.1mol·L-1
NH4Cl溶液中,N?的数量少于0.1NA,A错;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错;标准状况
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为0.1mol,则所含分子数为0.1NA,C错;H2(g)+I2(g)?2HI(g)在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D正确。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1.(2016浙江10月选考,29,4分)为确定Na2CO3和NaH
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实验序号ⅠⅡⅢⅣ盐酸体积(mL)30.030.030.030.0样品质量(g)2.96
3.705.186.66CO2体积(mL)672840896672(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答案(4分)(1)2∶1或2(2)2.50mol·L-1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看
出,盐酸的体积不变,从Ⅰ至Ⅲ随着混合物质量的增加,产生CO2的体积依次增大,而Ⅳ中虽然混合物的总质量增加,但产生的CO2的量与Ⅰ相
同,由此可判断,Ⅰ中盐酸过量,混合物样品完全反应,Ⅳ中盐酸完全反应,混合物过量。(1)利用Ⅰ组数据可知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体积为6
72mL,即0.03mol,设2.96g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可得x+y=
0.03mol,106g·mol-1×x+84g·mol-1×y=2.96g,解得:x=0.02mol,y=0.01m
ol,因此n(Na2CO3)∶n(NaHCO3)=2∶1。(2)利用Ⅳ组数据,由n(Na2CO3)∶n(NaHCO3)=2∶1可计
算出6.66g样品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45mol,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225mol;盐酸滴入混合物的
过程中,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可计算出消耗HCl0.045mol,再与NaHCO3反应生成0.03molC
O2,此阶段需HCl0.03mol,故共消耗HCl0.075mol,c(HCl)=?=2.50mol·L-1。2.(20
15浙江10月选考,29,4分)量取8.0mL5.0mol·L-1H2SO4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取两份稀释后
的H2SO4溶液各25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Zn和Fe,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氢气体积已折
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计算:(1)稀释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2)加入Fe的质量至少有?g。答案
(4分)(1)0.40(2)0.65解析(1)稀释后c(H2SO4)=?=0.40mol·L-1。(2)所取的每份溶液中:
n(H2SO4)=0.40mol·L-1×25×10-3L=0.010mol,加入Fe和Zn,分别发生反应:Fe+H2SO4
?FeSO4+H2↑、Zn+H2SO4?ZnSO4+H2↑,依题意生成H2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ol,故参加反应的Fe
和Zn的物质的量均至少为0.01mol,m(Fe)=0.01mol×56g·mol-1=0.56g,m(Zn)=0.01
mol×65g·mol-1=0.65g,因加入的Fe和Zn质量相等,故加入Fe和Zn的质量均至少为0.65g。C组教师专用
题组考点一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2014广东理综,10,4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
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答案????BA项,1mol甲苯中含8nA个C—H键,A项错误。B项,n(
质子)=?×10×nA=10nA,B项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氨水呈液态,C项错误。D项,铁片投入浓H2SO4中会发生钝化,D项错
误。2.(2013课标Ⅱ,9,6分)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l·L-1的N
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25℃时pH=13的Na
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答案????BA项,未考
虑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A项错误;B项,在石墨烯中,一个碳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有,一个六元环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含有
N0个碳原子,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B项正确;C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求得溶液中OH-的数目;D项,1mol羟基含
有9mol电子,1mol氢氧根离子含有10mol电子,D项错误。易错警示忽略溶剂(水)中的氧原子易错选A;思维定式,将溶
液默认为1L易错选C。3.(2013江苏单科,7,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
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B.78g苯含有?双键的数目为3NA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
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答案????CA项,
ClO-水解,其数目会小于NA,A项错误;B项,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B项错误;C项,N2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
1,故n(N2,CO)=?=0.5mol,N2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故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项正确;D项,n(NO2)
=0.3mol,0.3molNO2?0.2molHNO3+0.1molNO,共转移0.2mole-,数目为0.
2NA,D项错误。4.(2014大纲全国,7,6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I2与足
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2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C.1molNa2O2固体
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答案????D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
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A错误;1个S?带2个单位负电荷,此溶液中S?所带电荷数为2NA,另外,该溶液中还有OH-,B错误;1
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C错误;丙烯和环丙烷的分子式均为C3H6,则42g即1mol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个
数为6NA,D正确。5.(2014四川理综,5,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下,0.2m
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
为0.1N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D.5NH4NO3?2HNO3+4
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答案????DA项,3Fe+4H2O(g)?Fe3O
4+4H2,n(H2)=?mol,错误。B项,溶液中c(OH-)=0.1mol/L,c(H+)=1×10-13mol/L,故
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3mol/L,其数目应为10-13NA,错误;C项,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
-+2H2O?4OH-或O2+4e-+4H+?2H2O,故通过的电子数目应为4NA,错误;D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4N2~15e-,
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3.75NA,正确。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2017浙江4月选考,29,4分
)分别称取2.39g(NH4)2SO4和NH4Cl固体混合物两份。?(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Ba(OH)2溶
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混合物中n[(NH4)2SO4]∶n(NH4Cl)为?。(2)另一份固体
混合物中N?与Ba(OH)2溶液(浓度同上)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c(C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答案(1)1∶2
(2)0.100mol·L-1解析(1)n[(NH4)2SO4]=n(BaSO4)=2.33g÷233g·mol-1=0
.01mol,n(NH4Cl)=[2.39g-(0.01mol×132g·mol-1)]÷53.5g·mol-1=0.0
2mol,n[(NH4)2SO4]∶n(NH4Cl)=1∶2。(2)c[Ba(OH)2]×0.1L=n(BaSO4)=0.01
mol,c[Ba(OH)2]=0.1mol·L-1。2N?~Ba(OH)22
1(0.01×2+0.02)mol0.1mol·L-1×VV=0.2L,c(Cl-)=0.02mol÷0.2L=
0.100mol·L-1。三年模拟A组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一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2019江
西重点中学盟校一联,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等
于2NAB.含NA个C?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大于2NAC.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
的分子数小于2NAD.4.0gCO2气体中含电子数目等于2NA答案????AA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
质的量及微粒数目,A错误;B项,在溶液中C?发生水解,若溶液中含NA个C?,则Na+数目大于2NA,B正确;C项,SO2和O2生
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C正确;D项,1个CO2分子中含有22个电子,则4.0gCO2气体中含有
的电子数为?×22NA=2NA,D正确。知识归纳常见可逆反应:合成氨反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碘蒸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二氧化
氮与四氧化二氮的相互转化。2.(2019湖北名校二模,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
8gCT3CO18OCH2CH3中含电子数为24NA、中子数为24NAB.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和足量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
反应可以生成46gNO2C.常温下,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AD.常温下,
5.6mol/L的10mL氯化铁溶液滴到100mL沸水中,生成0.056NA个氢氧化铁胶粒答案????A氮气和足量的氧气在
高温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NO,B项错误;常温下,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A,C项
错误;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聚合体,故生成的氢氧化铁胶粒数目小于0.056NA,D项错误。易错警示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应用类题目时,需注意题目所计算的微粒种类,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原子团等。3.(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O2-的电子式为[··?··]2-,则O2-核外有8个电子B.1molNH4Cl中
含有的H—Cl键的数目为NAC.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D.20gNa2O和Na2
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答案????CO2-核外有10个电子,A不正确;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H—
Cl键,B不正确;无论Na2O2和Na2O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D不正确。4.(2018广东茂名
二模,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5NAB.
标准状况下,11.2L乙酸中含有的碳碳键数为0.5NAC.N2(g)+3H2(g)?2NH3(g)????ΔH=-92.4k
J·mol-1,当转移的电子数为6NA时,该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D.常温常压下,4.4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原子总数为0.6NA答案????C熔融的KHSO4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6.8g(即0.05mol)熔融的KHSO4
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NA,A项错误;乙酸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项错误;根据N2(g)+3H2(g)?
2NH3(g)????ΔH=-92.4kJ·mol-1可知,当反应转移6NA电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C项正确;
CO2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故4.4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CO2和N2O都是三原子分子,则0.1mo
l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D项错误。知识拓展在水溶液中,KHSO4电离产生三种离子:K+、H+、S?,溶液显酸性;
在熔融状态下,KHSO4电离产生两种离子:K+和HS?,这说明外界条件不同,电解质电离的方式不同。5.(2017江西赣州联考,16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
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A.0.448LB
.0.896LC.0.672LD.0.224L答案????C?10mL混合酸中,n(H2SO4)=0.04mol
,n(HNO3)=0.02mol,所以n(H+)=0.1mol,n(N?)=0.02mol,加入过量的铁粉后,先发生反应:3
Fe+8H++2N??3Fe2++2NO↑+4H2O,H+过量0.02mol,产生NO气体0.02mol。过量的H+再与Fe
发生反应:2H++Fe?Fe2++H2↑,产生H20.01mol,故反应结束后共产生气体0.02mol+0.01mol=
0.03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672L。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6.(2019福建漳州二模,9)用下列装置完成
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B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A错误;B项,CO2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除去CO中的CO2,B正确;C项,中和滴定时,酸性标准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C错误;
D项,该装置无法检验SO2,D错误。7.(2019江西铅山三校联考,12)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
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
L0.30mol/LCH3COOH水溶液⑤50mL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
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⑤答案????C题
中所述五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都比较低,因此溶剂分子数目占据主导;而溶剂分子数目与溶液体积成正比,因此溶液体积越大,所含总粒子数目越多
,故离子、分子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⑤>④>③>②>①。易错警示本题脱离了过去经常比较粒子浓度的俗套,而是比较粒子总数多少,致使不少
同学没有打破思维定式,一见到溶液就只想到溶质,而错选A、B、D中之一。B组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时间:20
分钟分值:4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9湖北十堰一模,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B.2.3g钠被O2完全氧化时,钠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1
NAC.9.2g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6NAD.常温下,1LpH=9的CH3COO
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A答案????CA项,1.8g甲基(—CD3)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其中
含有的中子数为0.9NA,错误;B项,2.3g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被O2完全氧化时,钠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错误
;C项,依据5C6H5CH3+6KMnO4+9H2SO4?5C6H5COOH+3K2SO4+6MnSO4+14H2O可知,1m
ol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转移6mol电子,9.2g甲苯物质的量为0.1mol,被氧化为苯甲酸转移0.6mol电子,转移电子数
为0.6NA,正确;D项,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2O)电离=c(OH-)=1×1
0-5mol·L-1,发生电离的水分子物质的量为1×10-5mol·L-1×1L=1×10-5mol,错误。2.(2019
广东中山七校联考,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者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AA项,定容时,液面距离刻度线1
~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A错误;B项,锥形瓶中产生气体,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烧杯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
酸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因此比较S、C、Si三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案合理,B正确;C
项,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硫酸溶液大,导管口伸入下层液体可以防止倒吸,逸出的氨气被硫酸完全吸收生成铵盐,C正确;D项,锌是氢前金属,铜是
氢后金属,前者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气难溶于水,水还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排水量气法收集氢气,根据氢气的体积可以计算锌
的质量,进而可以求黄铜中锌的含量,D正确。3.(2019湖南长沙一模,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氨基(—ND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一定质量的乙烷与22.4L(标准状况)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形成
C—Cl键的数目为2NAC.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0.1mol·L-1的CuSO4溶液,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
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04NAD.n(H2SO3)和n(HS?)之和为1mol的KHSO3溶液中,含有的K+数目为NA
答案????CA项,18g氨基(—ND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9NA,A项错误;B项,若形成C—Cl键的数目
为2NA,则表示氯气中所有的Cl反应后均形成了C—Cl键,显然错误,因为每取代一个氢原子,还要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形成H—Cl键,
B项错误;C项,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电解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CuSO4+2H2O?2Cu+O2↑+2H2SO4,
第二阶段:2H2O?2H2↑+O2↑,阳极始终产生氧气,阴极先是产生铜,后产生氢气,因此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
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04NA,C项正确;D项,KHSO3溶液中硫原子有三种存在形式:H2SO3、HS?和S?,所以该溶液中K
+的数目大于NA,D项错误。易错警示注意基和根的区别:基是电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羟基(—OH)、氨基(—NH2),不能单独存在
;根是带电荷的离子,如氢氧根(OH-)、铵根(N?),在水溶液中可以单独存在。4.(2019上海黄浦一模,12)某溶液中有S?、C
?、N?、M,且S?、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则离子M可能是?()A.H+B.K+C.Cl-D.Ba2+
答案????B?H+与C?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A不正确;S?、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时,阴离子所
带电荷>阳离子所带电荷,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还缺少正电荷,可能是钾离子,故B正确、C不正确;Ba2+与S?、C?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
沉淀,故D不正确。方法技巧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5.(2019安徽六安一模,8)设N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gSiO2和12g金刚石中各含有4NA个Si—O键和4NA个C—C键B.H
2O(g)通过足量Na2O2(s)充分反应,固体增重b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bNA/2C.1L0.2mol/LNaH
CO3溶液中含HC?和C?的离子数之和为0.2NAD.足量的Mg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2.24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答案????BA项,60g二氧化硅和12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而1mol金刚石中含2molC—C键,1
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Si—O键,故A错误;B项,H2O(g)通过Na2O2(s)增加的是氢元素的质量,且增重2g时转
移1mole-,故当增重bg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个数为?,故B正确;C项,1L0.2mol/LNa
HCO3溶液中,HC?既水解又电离,根据物料守恒知,含H2CO3、HC?和C?的总数为0.2NA,故C错误;D项,生成的2.24
LH2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知识拓展1molSiO2中含有1molSi、2molO、4
molSi—O键;1mol金刚石中含有1molC、2molC—C键。6.(2019河南开封一模,11)下列有关实验操
作,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B.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
,选用酚酞做指示剂的结果比甲基橙更准确C.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后的坩埚应直接放置在石棉网上冷却D.测定中和热时,应迅
速将酸、碱稀溶液在有保温措施的容器内混合、搅拌,记录最高温度答案????D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不
影响配制溶液,A错误;B项,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由于二者反应产生的NH4Cl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所以选用酸性范围内变色
的甲基橙比选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酚酞测定的结果更准确,B错误;C项,由于空气中有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会使测得的结晶水数目偏低,C错
误;D项,测定中和热时,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应在有保温措施的容器内迅速将酸、碱稀溶液混合、搅拌,并及时记录反应达到的最高温
度数值,D正确。7.(2018湖北稳派教育二联,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CH2?CH2+H
2O?CH3CH2OH。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乙烯和1mol乙醇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均为3N
AB.1molH2O和H2F+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10NAC.乙醇催化氧化生成1mol乙醛时转移电子数为NAD.46g乙
醇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A答案????A1mol乙烯(C2H4)和1mol乙醇(化学式可以看成C2H4·H2O)分别完全
燃烧消耗O2均为3mol,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A,A项正确;1molH2O所含质子数为10NA,1molH2F+所含质
子数为11NA,B项错误;C2H6O中C的化合价为-2价,C2H4O中C的化合价为-1价,乙醇催化氧化生成1mol乙醛时转移电子
数为2NA,C项错误;46g乙醇中含有5molC—H、1molC—O、1molO—H和1molC—C键,共有8
mol共价键,D项错误。8.(2017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联考,19)8.34gFeSO4·7H2O(相对分子质量:278)样
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为FeSO4·5H2OB.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
化学式为Fe3O4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D.温度为159℃时固体N
的化学式为FeSO4·2H2O答案????C8.34gFeSO4·7H2O样品的物质的量为8.34g÷278g/mol
=0.03mol,其中m(H2O)=0.03mol×7×18g/mol=3.78g,如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
8.34g-3.78g=4.56g,可知在加热到373℃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温度为78℃时,固体质量为6.72g
,其中m(FeSO4)=0.03mol×152g/mol=4.56g,m(H2O)=6.72g-4.56g=2.16
g,n(H2O)=2.16g÷18g/mol=0.12mol,n(H2O)∶n(FeSO4)=0.12mol∶0.03
mol=4∶1,则M的化学式为FeSO4·4H2O,A项错误;加热至650℃时,固体的质量为2.40g,其中n(Fe)=n(F
eSO4·7H2O)=0.03mol,m(Fe)=0.03mol×56g/mol=1.68g,则固体中m(O)=2.40
g-1.68g=0.72g,n(O)=0.72g÷16g/mol=0.045mol,n(Fe)∶n(O)=0.03mo
l∶0.045mol=2∶3,所以固体物质Q的化学式为Fe2O3,B项错误;固体N的质量为5.10g,其中m(FeSO4)=0
.03mol×152g/mol=4.56g,m(H2O)=5.10g-4.56g=0.54g,n(H2O)=0.54
g÷18g/mol=0.03mol,n(H2O)∶n(FeSO4)=0.03mol∶0.03mol=1∶1,所以N的化学
式为FeSO4·H2O,而P的化学式为FeSO4,则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C项正确;温
度为159℃时,由C项可知N的化学式为FeSO4·H2O,D项错误。解题关键解热重曲线的题目关键是根据某温度下所得物质的质量求
出该温度下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而确定其化学式。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求出FeSO4·7H2O失去全部结晶水后的质量及
对应的温度。知识拓展金属硫酸盐的分解规律:含结晶水的硫酸盐?无水硫酸盐?金属氧化物+SO3?金属氧化物+SO2+O2。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1.(20195·3原创冲刺卷一,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0.2NA个电子使Na完全转化为Na2O2,需要氧气的体积为2.24LB.生成6NA个N—H键同时消耗3NA
个H—H键,即标志着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C.常温常压下,1.42gNa2SO4中含有的Na+数为0.02
NAD.1mol苯理论上可以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苯分子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答案????CA项,Na
完全转化为Na2O2,氧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1,转移0.2NA个电子,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但题中未指明气体所
处状况,无法确定体积,错误;B项,生成6NA个N—H键(即2molNH3)的同时消耗3NA个H—H键(即3molH2),
体现的都是正反应速率,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错误;C项,Na2SO4为离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固体,1.42g(即0.01mo
l)Na2SO4中含有的Na+数为0.02NA,正确;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错误。创新点打破以往命题的惯性思维:由“利用其他物理量计算NA”改为“利用NA计算其他物理量”。2.(20195·3原创冲刺卷四,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H2O2中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NAB.NH5常温下为无色晶体,3.8gNH5中共用电子对数为NAC.标准状况下aL容器中通入?gNO2气体,则容器中NO2的浓度为?mol/L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两极均产生5.6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5NA答案????A1molH2O2分子中极性共价键即O—H键为2mol,数目为2NA,17gH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中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NA,A正确。NH5属于离子化合物,即NH4H,3.8gNH5的物质的量为0.2mol,共用电子对数为0.8NA,B错。NO2气体在容器中会发生自聚反应2NO2(g)?N2O4(g),NO2浓度小于?mol/L,C错。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若两极均产生5.6L(标准状况)气体,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依据得失电子守恒,O2和H2均为5.6L(标准状况)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NA,D错。创新点考查NH5化合物类型及结构,同时利用繁杂的质量数据干扰二氧化氮自聚反应的判断。3.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N?+Mn2++N?+????(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作还原剂,由此推知HNO2只具有还原性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C.生成2molNaNO3需消耗0.8molKMnO4D.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NO2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答案????C由于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态,所以H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由于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所以溶液的pH将增大,B项错误;生成2mol硝酸钠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8mol,C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所以该实验中不需要外加指示剂,D项错误。知识拓展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取一般来说,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强酸与强碱溶液的相互滴定既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也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强酸(碱)与弱碱(酸)的滴定,一般根据所得盐溶液的酸碱性选择指示剂,所得盐溶液呈酸性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得盐溶液呈碱性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中一般涉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不需要外加指示剂;涉及碘单质时通常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