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养生方

 温暖南方 2020-07-12

01中医之肝脏

包括了西医讲的肝脏生理及一系列代谢功能和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某些功能。其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要表里。此外,还有主藏魂、司生殖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一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

二是'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摄血的作用,所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

三是肝主筋,并司关节的伸屈运动。如乏力,不耐劳,筋急挛缩,动风抽搐皆同肝有关。     

四是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络于目,而目靠肝血来濡养。肝血(阴)虚时临床上常见目干涩,视力不足。肝火上炎,则目赤涩痛。此外,其它一些眼科疾患也都与肝有关。     

02营养成分与肝脏的关系

蛋白质的食物,一是肝脏所需的营养,二是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碳水化合物为肝脏提供能源,保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

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

脂肪也是肝脏的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的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肝,破坏肝细胞而损伤肝的功能,

肝脏的饮食养生保健方法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虚者宜用补法,肝火盛者宜用清法。

03肝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肝与心

肝藏血,心主血,肝与心之间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2、肝与肺

肝与肺之间主要是治节与调节的关系

3、肝与脾

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

4、肝与肾

肝与肾之间是互相滋养的关系

04肝脏养生方

胡萝卜

1、胡萝卜猪肝粥

材料:胡萝卜50克,猪肝50克,粳米100克

做法:胡萝卜、猪肝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夜盲症等。

罗布麻

2、罗布麻茶

材料:罗布麻10克

做法:用开水浸泡(如泡茶)2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有平肝潜阳,镇静降压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胀,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菊花

3、菊花茶

材料:菊花5克

做法: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饮用。

功效:有清肝明目,清热降压的作用,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及高血压症。

白芍

4、白芍补肝饮

材料:白芍10克,熟地20克,枸杞子10克,甘草6克

做法:水煎服。

功效:有补益肝肾、养血滋阴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体弱无力、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目暗不明等。

当归

5、当归补血饮

材料:当归12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甘草3克

做法:水煎服。

功效:有补血养肝、益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爪甲不荣、形体消瘦等。

桑叶

6、菊花清火汤

材料:菊花10克,桑叶8克,薄荷6克

做法:先将菊花、桑叶煎煮15分钟,再放薄荷煎5分钟

服用:早晚服。

功效:有清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

熟地

7、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等组成)

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

杜仲

8、杜仲地黄丸(由杜仲、牛膝、枸杞子、熟地等组成)

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乏力,遗精滑精等。

柴胡

9、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白术等组成)

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作用,适用于肝郁血虚,脾虚所致的头晕目眩,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等。

龙胆草

10、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柴胡、黄芩、生地等组成)

有泻肝胆实火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目赤,胁痛口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