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故事告诉你孩子的内驱力来源哪里?

 未来决定现在 2020-07-12

这三个故事,其实都是来自身边的真实案例。

第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从小就喜欢跳舞,高中选文理分科时,她决定走艺术高考这条路。

但父母不同意,觉得舞蹈没前途,希望孩子能选文科,将来做老师。

但女孩的态度非常坚决,用绝食来反抗,最终父母同意了她的选择。

后两年,父母也不怎么管她,但女孩却能一个人勤学苦练,自己去联系老师辅导,请教,最终实现梦想,考上理想学府。


第二个故事:

有个小男孩,上初中时,喜欢班上的一个学霸。

但他成绩平平,有点自卑,连向学霸请教的勇气都没有,他自认为自己的才华能力都不足以与女孩匹配。

于是给自己定下目标,发奋图强,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是先从自己的弱项英语做起,有时间就去翻牛津字典,一一背诵,找人一起练习口语,坚持了三年。

后来大学毕业后,男孩选择创业,开口译班,年纪轻轻就拥有了百万年薪。

第三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平时学习做作业非常不自觉,骂一骂动一动,得过且过,考上的高中也非常普通。

高一时,爸爸得了癌症,半年后去世了。

爸爸去世后,男孩似乎一夜长大了。

开始发疯似地学习,特别自觉,平时和妈妈吃饭也会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他告诉妈妈,以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最后,男孩从年级五百多名冲刺到了前50名,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后来保研了北京的名校。

在第一个故事中,女孩的内驱力来源于她的兴趣,她非常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遵从自己的内心,所以非常自觉。

在第二个故事中,孩子的内驱力,是想获得自己心中觉得最重要的人的认可。从而默默的努力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在第三个故事中,唤醒男孩的驱动力,是他内心的责任感。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男子汉,通过努力不断强大自己给妈妈一个更好的生活。

这些内在动力,都与监督无关。

很多孩子,最勤勉上进的时光,恰恰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光。

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默默为了心中某个目标努力。

而前面的孩子之所以会逃避、抗拒学习,就是因为他学习的内驱力没有唤醒,觉得学习是为他人所学。

在他没有找到学习的内在动力之前,困惑、焦虑、烦恼与愤怒始终围绕着这个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