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集线”是辽宁省丹东市连接吉林省集安市的一条省级公路(S319),里程总长300多公里。全程或在青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或在浑江、鸭绿江畔风情相伴。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水碧山青,万顷烟波的秀美风光,是一条最值得“自驾”体验的东北边境公路。 每年的五月开始,桃花领衔,翠绿描满。“丹集线”就犹如一柄旋转的画轴,把丹东至集安两地与朝鲜之间的边境画卷徐徐打开:走进里面,不仅仅是感官上的目酣神醉,而且更有感知上的豁然开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在欣赏这幅“山水相依”的画卷吧! 山容水态怀百姿 过往赏游赛过仙 “丹集线”上,修建有无数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能够最大角度观看滔滔大江以及两岸的山光水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如痴似醉、流连忘返。 被称为“辽东第一湾”的浑江大转弯,是浑江汇入鸭绿江前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拐弯处。气势恢弘,秀美绝伦,犹如九曲黄河之壮观。目光所及,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妙。 素有“北方香格里拉”之称的绿江村,是自驾“丹集线”一定要驻足的地方。 实际上,无边风月的绿江村早就成为了游人的驿站和摄影爱好者的基地。摄影人青睐于绿江村那种随着季节更替,景色变幻的江山之助;游人却是更留恋于“水没地”带来的风光万千变化的神奇。 离不开美丽绿江村。深深地吸引着东三省、京津冀众多的自驾者和旅游团体。品特色美食,赏云海渔火;体验野外宿营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给予的那份舒适和安逸。 休去庭院争宿地 悦来江畔泛花海 “丹集线”上,集安市凉水乡通天村的万亩油菜花,绵延在鸭绿江畔。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金黄色的地毯。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微风拂动下起伏荡漾,游人穿梭其间,或与蜂争,或与蝶舞,美煞了天地江山。 ![]() 徜徉在这片东北面积最大的油菜花花海景区,宛若在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里畅游。深蓝流动的高空、远山近水的氛围,真不知道人景合一的境界会在这里。 ![]() 油菜花海是“丹集线”上的重要“打卡”之地。即便于路边停车,暂做休息,亦能站在高处平视远眺,这块镶嵌在鸭绿江上的“黄龙玉”。你会享受到那种由景色牵引出来的遐想与隔江相顾的异域风情产生的时空交错的恍惚,实乃不枉此行。 ![]() “丹集线”,与其说是做为连接丹东与集安两市的交通枢纽,倒不如说是300多公里长的松风水月画卷之轴。它所展示的是勤劳的结果、友谊的传承;但每一位走过“丹集线”的游者,更应该聆听它所讲诉的历史的厚重与战火的轰鸣。 不得不说的三座“桥”-——遗址不仅仅是个景点。 鸭绿江之上现存有三座在战火中遗留下来的“桥”,分别是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和集安市“鸭绿江大桥”。 ![]() 丹东 鸭绿江断桥 ![]() 丹东 河口(下)断桥 ![]() 吉林 集安大桥 1950年10月19日晚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百万雄狮相继从这三座桥址所在地入朝参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它是七十年前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最好的实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 河口 毛岸英石雕像 ![]() 河口 彭德怀塑像 桥梁上疮痍满目的弹痕和一处处抗美援朝遗址,无不是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生动的历史和爱国的教育课堂。 “虎山长城”值得留下足迹的理由 “虎山长城”是沿江公路上的一处人工景点,距离丹东市约12公里。 ![]() ![]() 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50延长米,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十二景,恢复了当年明长城之首的壮观气势。 ![]() ![]() ![]()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了“长城东起山海关”的认知。奠定了它“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和“东起点”的历史地位。 站在虎山之巅,环顾四周,整个虎山景区一览无余。一幅山情水意袭上心头。 ![]() 景区内有一景,叫“一步跨”,形容中朝边境用一步可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目测有几米的距离) ,因有边防战士值勤,只能看看而已。 ![]() 通过上面的介绍,应该知道“丹集线”为什么深受自驾游者的青睐了吧。 车在路上跑,人在画中游。这就是自驾“丹集线”边境公路最真实的感受。 PS:1,虎山长城是沿江公路边上的景区,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文中所规范的“丹集线”的范畴。之 所以拿出来,只是想说明它的“历史地位”而已。 2、鸭绿江上具体有多少桥,真没统计过,但知道至少是六座。文中强调的三座桥,因为作为景 点,它们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很高,就想突出它们“存在”的意义——爱国教育的基地。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