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若是其中一种,就要恭喜了

 琢磨君专栏 2020-07-13

琢磨君——专栏作家,助力个人成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关注账号,阅读更多有价值、正能量的国学文章。

什么是强者?有人觉得能力强的人就是强者,有人觉得权贵之士就是强者,有人还觉得孔武有力的人是强者。

其实,这些说法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因为在曾国藩看来:一个真正的强者,应该是这2种样子的。曾国藩眼中的以下2种强者,你若是其中一种,就要恭喜了。

1、自我战胜的强者;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而且,老子还在其他章节中解释说: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曾国藩也非常认可“自胜者强”的说法,他在家书中告诫家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靠斗智斗力得来的强胜与兴旺,也会因为强胜而彻底惨败。比如,李斯、曹操、董卓,兴盛富贵很大,最终失败也很大。

《挺经-明强篇》,曾国藩写道:“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我们在自己弱的地方,努力修正,求得强胜就可以了;而在比别人强的地方,谋求更大的强胜就不可取了。因为这种强很难持续到最后,就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富贵而又骄纵,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过刚容易折损,过柔又容易靡费,所以最好是刚柔并济。在《挺经-刚柔篇》,曾国藩告诉大家什么是刚强,什么是柔和:刚强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自己,使自己由弱变强。柔和也并不是卑弱,而是自己在强的方面懂得谦让低调。

比如说,在外面办公办事,就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的时候,又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的时候,应当奋发进取;守成安乐的时候,则应当谦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应该努力表现,积极作为;回家与妻儿团聚,就要悠闲舒缓,表现得慈祥和蔼。

刚强和刚愎自用是有很大区别,而且容易被人误解。强是指战胜自我的意思,比如不习惯早起,而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床,但刚愎自用是以气势胜人,盛气凌人,外强中干。所以,在曾国藩看来,懂得自我战胜的人才是真正强者!

2、明白事理的强者;

在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的家信中,曾国藩告诉九弟曾国荃:刚强是一种美德,但是刚强必须从明白事理中表现出来,才能以理服人,最终做到不屈不挠。如果是不明事理的刚强,一味专横,蛮不讲理,胡搅蛮缠,明明自己没有理却说成有理,对他人批评与指责,最后又证明自己是错的。这种人就是京城人所说的“瞎胡闹”,前强而后弱,非常令人不屑。

曾国藩说自己本来性格里面很要强,但是在吃一堑长一智后,深知自己不够聪慧高明,看问题又不透彻,所以不敢轻易发表言论。这就是为什么李鸿章说老师曾国藩性格“儒缓”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曾国藩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什么叫明白事理的强者?曾国藩在《挺经-明强篇》解释说: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有些人天生就智商很高,学习能力强,看问题很透彻,这种人就属于明白事理的高明强者。他们表现出来的强势往往可以以理服人,征服他人,也更容易感染他人,所以这类人是具有领导气质的强者。

一个人对事物能了解明白再做决断,就叫英断;稀里糊涂就做决断,这就是武断。如果我们武断自己的事情,产生的危害还不大;但是武断他人的事情,因此招致的怨恨就很深了。所以说,人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不是明白事理的强者,就不要随便帮人出谋划策。

结语:

以上就是曾国藩眼中的2种强者——自我战胜的强者、明白事理的强者,你若是其中一种,就要恭喜你了。但是,做人谦虚低调是王道,正所谓是“满招损,谦受益”。

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强势去压倒他人,而是在不足之处不断自我完善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做人做事,显得情商更高,更有福气!

今日话题:

您觉得强者是什么样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