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毛泽东
杨子荣是侦察排长,被称为孤胆英雄。在与土匪的斗争中,经常伪装成各种身份的人,与敌人斗争,实则也是隐秘战线的战士。为了隐藏了自己,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杨子荣。他没给家中写过一封信。
以至于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他在部队用了杨子荣的名字,这也给他的家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1947年他在战斗中突然牺牲,战友们一直在查询他的籍贯、身世和家庭情况,直到1974年才找到他的家乡。24年后才弄清楚杨子荣的身世之谜。杨子荣的老母亲,1966年去世。老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天天听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就是自己的儿子。
从童工干起,土匪暗语张嘴就来
杨子荣原名叫杨宗贵,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之家。4岁时随父母闯关东来到的辽宁的安东,也就是如今的丹东,父母拼命地干活却难以维系一家的生活。杨子荣不得不到姐姐的缫丝厂当童工,挣钱补贴家用。但生活还是越过越苦,杨子荣的父亲和母亲宋学芝决定各自带着孩子分开生活,以解决能够都能够活命的问题。这样父亲带着大女儿,母亲带着杨子荣和弟弟们回山东老家。宋学芝省吃俭用供杨子荣读了4年书。
1929年,12岁的杨子荣独自去安东找父亲。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杨子荣采过石头,伐过树木,挖石洞,在码头上扛大包、放木排,在江岸上拉纤,什么活都干,这也使得杨子荣对安东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对土匪的暗语、黑话张嘴就来,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当侦察员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杨子荣父亲被抓了劳工,下落不明。27岁的杨子荣离开安东到鞍山当矿工。一次,日本监工鞭打工友,杨子荣痛打了监工不得不逃回到了山东老家,后来加入民兵,消灭了不少侵华的日军。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杨子荣编入正规军随部队来到黑龙江海林县剿匪。他入了党,还成为尖刀班班长。杨子荣与土匪的斗争中有自己独特的手法,他胆大心细,善于智取。
一人劝降400土匪,活捉座山雕
一次,在攻打一个村子的残匪时,杨子荣带着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是敌人的火力太猛,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部队马上请求后方炮火支援,但是几炮过后,村里传来孩子的哭声,即便是土匪消灭了,百姓的损失会更大。杨子荣跟上级说,停止炮击,由他一人劝土匪投降,上级认为这太冒险了,他说为了减少百姓损失,他愿意试。
杨子荣手拿了一块白手巾,走进土匪窝,他先是告诉土匪,你们被包围了,然后宣传政策。杨子荣用勇气和智慧,劝降400多个土匪。战斗结束后,杨子荣荣立特等功,被评为战斗英雄。
1947年杨子荣带领5名侦查员,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座山雕张乐山土匪势力虽然不大,但他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经营了50多年屹立不倒,经验丰富。杨子荣先是用黑话找到扮成伐木工等情报的座山雕副官。由副官带路摸到了座山雕老巢。和战友们将座山雕等全部活捉,一战成名。
就在活捉座山雕的16天后,在最后一次剿匪的战斗中杨子荣牺牲,年仅30岁。杨子荣的追悼会异常隆重。由于杨子荣活捉座山雕,在百姓中名声大振,前来悼念的社会各界人士有数千人之多。杨子荣是按照民间抬十二杠的方式下葬,这是很少见的。因为按照民间风俗,这是对死者非常尊敬而隆重的抬法。抬杠人都是选连、营以上干部担当,杨子荣所在二团副政委曲波,也就是《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抬头杠。
杨子荣牺牲后,却无法通知到他的家人。因为连他的身世大家都不清楚。
伪装土匪被误会,家人受伤
而带给杨子荣家人的伤害更是让人惋惜。1947年杨子荣山东老家的一个乡亲从东北回来说,他看到杨宗贵头戴礼帽,穿黑棉袄,腰间插着两支匣子枪,一身土匪的打扮。这一说不要紧,杨子荣的母亲和妻子都被带到村公所就受盘问。原来,杨宗贵参军是从家乡走的,村里人都知道。所以他家的大门口挂着“光荣军属”的牌子。
因为怀疑杨宗贵当了“土匪”,村里摘了他家光荣军属的牌子。这应该是杨子荣伪装土匪捉座山雕的时间。但当时仅凭一面之词,宋学芝不服。后来,县里也认为证据不足,于1957年发给宋学芝失踪军人证书。
杨子荣的妻子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又背上了“土匪家属”的黑锅,忧思成疾,于1952年离开人世。1966年,宋学芝去世。可怜老人,每天都在听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到死也不知戏里的杨子荣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