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解析

 WHC超级英雄 2020-07-13

关于作者

临床心理学家、育儿专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从事亲子关系工作超过30年。她的畅销书《放下孩子》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牵手孩子》也受到广泛好评。目前,她是美国《父母》杂志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从和孩子们谈论死亡,到接纳孩子凌乱的房间,她对当今养育孩子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权衡与讨论。

关于本书

通过对神经科学、童话和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深入研究,莫戈尔为父母提供了从孩子的婴儿期到青少年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沟通指导。如何与伴侣、祖父母以及老师、教练和看护人沟通关于孩子的问题,她也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核心内容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父母,就会发现和孩子说话这件事情,真是一场修行。琐碎的日常沟通里,需要倾注大量精力和耐心。而父母面临挑战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本书讨论的是说话,但更核心的问题是,你是否始终知道孩子的需求。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讲一本育儿书,名字叫《好父母的说话之道》。

前不久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提到一个观点:“不好好说话”是家庭的影响。发帖人从前有个男朋友说话很难听。随口问一句:“你在吃饭呀?”他甩回来一句:“难道等你喂我?”后来这个女生去男生家里玩。发现他妈妈和他就是这样说话的。他问:“夹子在哪儿?”他妈妈说:“夹子在哪儿你不知道?”他接着问:“在阳台吗?”他妈妈又反问:“那还能在哪儿呢?”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对话总是这样的,我想我们多数人想想就觉得气血攻心。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话说回来,这样的大坑或许比较容易避开,可真要做到话说得漂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父母,就会发现和孩子说话这件事情,真是一场修行。琐碎的日常沟通里,需要倾注大量精力和耐心。而且,父母面临挑战是不断变化的。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你得琢磨和他说什么;等到可怕的两岁到来,你要开始琢磨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孩子进入嘴巴不停的话痨期,你得知道怎么回应他的滔滔不绝;而等到青春期来临,问题就变成了:怎么能让那臭小子和我说说话呢?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的作者温迪·莫戈尔从事亲子关系工作超过30年,是临床心理学家、育儿专家,美国《父母》杂志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她在为父母们提供咨询工作的时候发现,怎么跟孩子好好说话,怎么能让孩子听得进你的话,也愿意和你说话,这是大部分父母都有这个烦恼。她写这本书就想解决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我们需要一些纯粹的技巧来帮助我们,比如采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身体语言。我们更需要正确的态度,作者谈到的东西已经超过了“说话”这件事本身。一些话,说与不说,问与不问的关键在于我们得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够提供什么,界限在哪里。

接下来,我将围绕四个大部分父母都关心的问题,来讲讲作者给出的那些非常具体的建议。第一个问题,婴儿期到幼儿期,当宝宝不会说话的时候,怎么和宝宝沟通?第二个问题,怎么能让幼儿期的孩子听话?第三个问题,青春期的男孩不愿说话,女孩又喜欢吵架,父母能够怎么做呢?第四个问题,如何跟孩子谈论特殊的大事件,比如说疾病死亡。

第一部分

好,接下来就进入第一个问题:怎么跟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沟通?

作者的建议就一条,少玩手机。婴幼儿期的孩子不会说话,或者能说的东西很少,和父母的交流有限。今天,很多父母都会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有时候当孩子们哭闹,家长也会习惯拿出电子产品这剂灵丹妙药。这么做可以吗,界限在哪里?

作者认为,在陪伴宝宝时,父母要把手机的使用率降到最低,这才是健康的习惯,不然宝宝的情感和语言能力发展都会滞后。从语言学习上讲,宝宝是通过和大人交谈,以及听别人谈话来学习语言的。比如你长时间地打电话,即使宝宝听到你说了很多的内容,他们依然无法从中获得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对话。

从情感上讲,手机会让家长们忽略了宝宝们细微的互动请求。有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在1975 年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叫作“表情静止实验”。实验一开始,一名母亲与她的幼儿在说话和玩耍。然后在实验人员的指示下,妈妈迅速地把头转向一边,然后换上一脸漠然的表情再转回头看孩子。镜头一直捕捉着幼儿的表情,起初,幼儿察觉到气氛有一点点不妥,然后疑惑着问:“说真的,妈妈,你究竟怎么了?”接着,孩子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想要妈妈理会的意愿,最后孩子在压力下崩溃了。其实父母们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时候,他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张冷漠的脸。

照顾襁褓中的婴儿会让人觉得沉闷或沮丧,而照顾蹒跚学步的幼童也常常令人生气和疲惫不堪。当你想要有一个自己的时光的时候可以怎么办呢?作者的建议是: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这首先是因为,在手机上你总是在不断从一个内容跳到另一个内容,看书的时候,你从书页上抬起头来,纸上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你的注意力可以更加自由地游走在周围环境里,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他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手机的世界是无形且封闭的,而当孩子看到一本书的封面、厚度和质感,还有你翻页时的样子,他能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阅读会成为交流的触发器。

那么,我们可以让孩子使用手机或者平板设备吗?毫无疑问它们在哄孩子方面非常有效。答案基本上也是否定的。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刚刚一岁的时候偶尔看了一集《小猪佩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沉迷最厉害的时候,一天要看100集,不然就要哭闹发脾气,甚至在做其他活动的时候,也要用《小猪佩琦》做背景音乐。这种沉迷是有科学依据的,智能手机刺激了大脑中几个可以引发强迫行为的部位。

美国儿科学会(AAP)长期以来都建议家长禁止两岁以下的幼儿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因为幼儿使用电子设备有可能会导致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延迟。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调整了他们的立场,把使用电子设备的年龄下调到18个月。但他们同时强调,必须让孩子接受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媒体,例如芝麻街工作坊,而且孩子不能因为使用电子设备而减少了身体锻炼、实践探索或者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在数码设备上花太多时间也会损害睡眠时间和质量。有一项针对英国学生的全国性研究发现,2007至 2011年间,因语言能力发展困难需要向专家求助的学童数量上升了71%。而2007年1月,正是iPhone正式面世的时间。

第二部分

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如何让幼儿期的孩子听你的话?

儿童缺乏理性和自制力,很多时候,他们好像听不见你的话,或者直接拒绝你的指令,这常常让父母们忍不住河东狮吼,可是吼下来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作者解释说,刺耳的声调和紧绷的声线,传达出的是愤怒、恐惧和失去权威的感觉。简单说来,就是“我没有能力管得住你”。当孩子开始与你对着干的时候,他其实注意的焦点不再是你的语言,而是你的非语言暗示,比如你肩膀高耸,嘴张大,各种指指点点的肢体语言,还有你的语调。他一旦知道你乱了方寸,就知道自己赢了这个回合。

对这个问题,作者给了一些很具体的建议。

首先,无论你和哪个年纪的孩子说话,当你开始感到精神紧张时,放松你的面部肌肉和肩膀,把手放在大腿上,不要指来指去。而且,千万别使用高人一等的语气或者模仿孩子的语调,这会让他们感到羞辱。

接下来,你要自觉降低音调和音量,放慢说话速度。高音调对于婴儿和宠物来说是充满愉悦的,但两岁或三岁以上的孩子听来就代表着缺乏权威。低音调则展示出自我控制能力和权威感。冲着别人大声吼叫,也会给人软弱的印象,说话音量适中,代表着尊敬,也能够吸引对方认真聆听。慢慢说话能给你一些时间去着重强调某些观点,同时也给孩子时间消化你的信息。

如果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要简明扼要地说明你的要求和指示,声音要响亮清晰。有些家长习惯匆匆扔下一些指令,要是没听到孩子的回答,就又会用一种更加焦躁的语气大声地重复一遍指令。在孩子看来,这就像有一头巨型怪兽在冲他们嚷嚷,但又看不到怪兽的表情。他们会想:这头怪兽听起来蛮疯狂的哎,但是呢,我看不到它的脸,所以我可以假装听不见。你应该做的是,看着他们的眼睛,平静坚定地把指令说出来,让他们再重复一遍。

除了这些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听话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你需要往“善意银行”存够钱。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总是喋喋不休,即使你上厕所,他们也会跟着你到门口,隔着门也要继续对你说个不停。这让很多父母都感到崩溃。但这正是你“存钱”的机会,如果你想让他们未来能听你的话,尽量别让自己感到无聊或生气,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话里。

和孩子展开一场对话是有技巧的。比如说,你可以在对话里面尝试带有更多细节的去提问,越详细越精确越好。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重复孩子说过的话,并根据这些信息去问后续的问题。你可以说:“我从来不了解古埃及人。他们真的每个人都会剃光头吗?为什么?”还有一个打开话题的办法是寻找共通点。“你说的事情让我想起了我五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对这些往事最感兴趣了。而且因为这是你的过去,不是他们的人生,他们会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对这个故事的想法,你也可以由此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如果你有事要忙,一定要用恰当的方式终止谈话。你可以有礼貌地直截了当提出要求:“我要去准备晚餐了,但跟你聊天很愉快,谢谢!”这样听起来比较正式,却表明你觉得这次聊天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如何表达感激。

如果谈话不那么愉快,千万不要固执地想要达成共识,坚持继续谈下去。一旦情绪上来了,你们都很难再为对方着想,也根本没办法用道理和逻辑来说服对方。作者建议你这样说:“你的话我听见了,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想想。”这个暂停,能够让彼此之间的情绪都缓和下来,也给了你处理问题的准备时机。作者还强调,其实这种困难时刻有非凡的意义。因为你一旦你处理得当,就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日后孩子上中学,很可能在和同学相处时面临同样情形。

另外,跟孩子沟通有一个忌讳,大部分家长都不够重视,就是拒绝虚假的赞美。现在很多家长推崇鼓励教育,无时无刻把夸奖挂在嘴上,但其实,泛滥虚假的赞美往往让孩子会很生气,因为他们能分辨出哪些是对他们的真挚赞扬,哪些是心不在焉的敷衍。作者曾问过一些孩子,爸爸妈妈对他们说过的什么话,最惹他们讨厌,虚假赞美就是其中一条。

第三部分

接下来,孩子又长大一点了,家长就要面对第三个问题,最让人头疼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非常不同。男孩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女孩是一点就着,经常和母亲吵架。作者说,父母们要有心理准备接受内心的无助感和惊慌,认识到过去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她建议,家长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可以把你的孩子视作来自国外的大学生,或者从外地来的远方侄女。你的目的是学习他们遥远文化中的习俗。你得通过聆听去了解他们,而不是预先假设、判断或尝试修正。

和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谈话,你需要不同的技巧和知识。

对男孩的家长,作者是这样的建议的。不要做唠叨的父母,参与到儿子喜欢的话题中去,不要去担心或过度思考儿子的生活。青春期男孩的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他的注意力在晚饭前就用光了。一天下来,他要应付的事情可能很多,比如在老师面前扮演规矩礼貌的学生,在小伙伴中间巩固他在团体中的地位。放学回家时,他感到身心俱疲。如果回到家里妈妈们还要事无巨细的拷问他们,那么一定会遭到冷遇。

你需要创造一个你们共处的时间,比如邀请他帮你在厨房切菜。如果他开始说话。你就聆听,偶尔表达几声感兴趣的“嗯哼”,或者问一个直接与他说的事情有关的问题,但千万别说那些他生活中你正担心的事。如果他不说话,那你就谈谈最近的新闻和八卦,吸引他对你的观点发表评论。

你还要创造合适的谈话场合。许多男孩更愿意在你和他并排坐着的时候,或者一起做些体力活动的时候跟你聊,他们不喜欢面对面、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如果你们在房间里,把灯光调暗或者关灯可以给少年们提供一道保护的屏障,让父母看不清楚他们脸上的细微变化:他是流泪了吗?他脸上有轻蔑的表情吗?有些自尊心强的孩子,担心自己身材不匀称、发型不好或脸上有青春痘,这种环境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保护。

最重要的是,要留心儿子向你坦诚分享的信息。如果儿子开始说话,就把手机放下,把椅子从电脑前转过来,让他继续说下去,直到他来结束这次对话。如果他强烈抱怨学校里的恶霸,不公平的制度,或者老师的任人唯亲,你要把这场谈话当作对你的赞美。家里是个欢迎吐苦水的地方。即使他说的事情无聊又冗长,聆听,聆听,再聆听,然后再问他问题。别用理由或证据来推翻他无知的观点。别把你的人生规划或价值观强加到某个相关话题上。你要明白,今天这样愚蠢或愤怒的话题只是个基础,如果你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可靠的人生旅伴的话,这些话题会进化成为认真的情感交流和观点分享,这需要时间和耐性。

面对青春期的女孩,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作者说,妈妈要让自己的角色后退一步,让父亲多和女儿交流。女儿进入青春期以后,父亲往往会感到尴尬,不知道再做什么。事实上,爸爸不像妈妈那样愿意打听私人的话题,这是一种优势,在爸爸身边,女孩感觉不到被监视,会觉得更加自由。而且,她可以学习到享受一位珍惜并尊重她的男士的陪伴是什么滋味。这是所有女人自尊心形成的基础。爸爸身体或情感上的缺席正是导致许多年轻女孩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原因之一。单亲妈妈需要找一位值得信任的男性,比如叔叔、外公、家族的朋友来填补少女生命中的这个角色。

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些家庭交流的规范。青春期的少女对她们的妈妈很刻薄,因为她们承受了来自社会和学习上的太多压力,而妈妈是安全的出气口。她们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高度敏感,一旦觉察到什么,她们会直接挑战你:“你脸上为什么这副表情?”“妈妈,我看得见你的。你怎么了?”而且,她们不允许你在对话里赢过她。在这种情况下,亲子双方都很容易失控。为了避免伤害彼此,作者建议家里建立一些适用于双方的交流规则,比如别大声吼对方;别用一些以偏概全的方式羞辱对方;当对方开始说话了,别去打断;即使是不同意的观点,也认真去听,等等等等。

第四部分

好,前面我们讲的种种技巧针对的都是日常的沟通,但是有一些谈话是特殊,那就是重大话题。这些话题包括性、死亡、金钱。最后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对此有什么建议。

作者认为,性、死亡、金钱过去常常被父母们视为谈话的禁区,但事实上,这些是生命中最珍贵且最震撼的话题,谈论这些话题是亲子生活中的重要机会,不但可以让孩子从你这里了解关于这些问题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下一代。一些家长担心,谈论这些孩子们会被吓坏,其实只要孩子和父母讨论了这些他们觉得很神秘的事情,他们就不再是独自一人去面对床底下的那头怪兽了。

在书里,作者具体的讲了性、死亡、金钱这三个话题。家长们现在已经比较容易找到到关于性教育的知识了,相对而言,疾病和死亡对于中国家庭而言可能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向来是忌讳谈论这些的。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接受不了这些东西。

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具体讲讲如何与孩子谈论疾病、死亡这样的坏消息。

先来说家人生病的情况。从儿童心理学来看,孩子经历一切事情,包括一位亲人的疾病,都是从这种事情会如何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角度出发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到我身上呢?因此,当你第一次解释某种疾病时,要确保向你的孩子说明白现状的改变会给孩子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什么东西会变,什么东西保持不变?

如果家里有人重病,家长在告诉孩子消息前要好好组织语言,使用简单的词汇,让小孩子能明白就好。同时因为情况可能会变化得很快,没必要把太多细节告诉孩子。千万不要试图隐瞒恐惧。向孩子说明,患者通常需要经历数轮治疗,但治疗结果没有保证。无论什么情况,家长的担心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付恐惧的方法,就是承认它。你可以对孩子说:“事情的确很可怕,但我们还有希望。这两种心情是同时真实存在的。”

在生活上,你要尽可能维持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有一位妈妈,在丈夫重病治疗康复期间,每天都把女儿床头的小熊玩偶摆成坐在枕头上的姿势,还每天都在小熊的掌中放上不重样的玩具。无论家里其他人处于多么失衡的状态,小熊玩偶也总是等待着小女孩回家。这就是告诉女儿:你可以信赖我,我也想着你。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也不要低估他们的能力。有些时候,孩子在危机面前,不像大人一样崩溃,他们可能不哭,还想着出去找小朋友玩,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反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发生的事情没有感觉。另一个极端是,家长会容易想,孩子真可怜,我要加倍呵护她照顾她。这也是不必要的。合适的做法是给孩子打气,让他们参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病人拿药,给卧床的病人念书,或者做一点家务。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自己现在有很多事情处理,或许你可以帮我分担一些。

那如果有家庭成员离世,家长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作者的建议里有一点,我很认同,孩子一定能从亲人离世的悲痛中恢复过来,而且未必受到的是坏的影响,因为令人悲伤的事件也常常伴随着成熟、同情心、耐心以及其他一些珍贵品质的养成。所以,对家长来说,诚实、准确和直接的解释是最有效的。过去,家长大多会使用委婉的说法保护孩子,比如在西方,家长会说:“上帝把你的姐姐带走了,因为上帝很爱她。”其实,这种解释会让孩子更加恐慌和迷惑。你可以试着用“非常”这个词去强调事情是极端和不寻常的。你可以说:“有件非常令人伤心的事情发生了。姑妈去世了。她病得非常非常厉害,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她了。但我们会记住她,我们会非常怀念她。”这里的每一个“非常”都会帮助孩子把普通疾病和意外事件,与这次导致亲人死亡的特殊情况区别开来,会减轻孩子对于下一次死亡事件来临的恐惧。

作者还建议我们带孩子出席悼念仪式或葬礼,这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实。想象通常比现实还要可怕,只要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孩子们的许多疑问就会得到解答。

这段时间,你必须关注孩子的经历的情感起伏,把你的悲伤坦诚流露出来,这样孩子会明白他无须伪装。一些孩子表面看来似乎对家人的死亡无动于衷,比如从葬礼回来后直接出去和朋友踢球。其实,孩子可能在经历悲伤、恐惧、思念、迷惑和负罪感。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这些情绪淹没,他们也许会漠视它、否认它或把这些情绪深深埋藏在心里。同时,家长也应该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必要的时候寻求心理辅导。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消化悲伤。比如带孩子去我们和逝去亲人一起去过的地方,或者是鼓励孩子帮你一起安置一些缅怀亲人用的小物件,比如在书架或壁炉架上摆放几张照片、一瓶鲜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孩子走出悲伤,重新快乐起来。不要让他们认为快乐生活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不忠。家长本人要树立榜样,像过去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生活。

结论

好《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就讲完了。这本书里,作者给出的建议都非常实用,也非常具体,如果你有这些困扰,建议你读读这本书。整本书里,作者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就是前面提到的“善意银行”。她认为,良好的沟通会传递和储存善意,它加深家人之间爱与信任的联结。通过对话,你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和被欣赏。当你持续地在善意银行中存储善意,孩子就越能忍受各种严格的规矩,甚至那些他们觉得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规矩。当父母们抱怨孩子听不进他们的话的时候,就是因为在过去的沟通里“善意”消耗殆尽了。

始终往善意银行里面存钱,就是跟孩子好好说话的终极方法。


你认为的“好好说话”,为什么孩子总不领情?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是美国《父母》杂志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温迪·莫戈尔博士最新推出的一本育儿专业书籍。 这本书运用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剖析了孩子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结合大量家庭沟通临床案例,向我们讲述了各种情况下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觉察自己、认识孩子,赢得更多资源支持。

一、关于自我觉察:你认为的好好说话,为什么孩子总不领情?

1、只有7%的信息表达与内容有关

一次,女儿让我给她录幼儿园的英语作业,唱一首儿歌。那首儿歌有点快,有两句话她总是跟不上,显得很急躁。我当时正在工作,陪她练了几遍以后就回到桌前,一边敲键盘,一边说,“没关系,已经很好了。要不你再练几下,实在不行你录视频时,我提示你一下。”不一会儿,女儿在一旁竟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很困惑,刚才我没有批评她啊。一番询问,我才知道是我说话的语气让女儿听起来像是对她不满意。

行为学研究表明:我们所表达的信息中有55%通过肢体语言传达,38%通过说话语气,只有7%通过内容传达。

我背对着女儿,她看不到我的表情,但却能明显感觉到言语中的漫不经心。所以,引发孩子这样的解读也就很正常了。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在孩子听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你觉得没问题,但在孩子看来并不是这样。与孩子沟通,我们不仅需要关注说话的内容,还需要关注节奏、语调、表情,向孩子传达更多正向的信息。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懂得觉察大人的伪善言辞。尤其是对于生性敏感的女孩来说,你的接纳、包容,你的掩饰、敷衍或许都在孩子的眼睛里被一一解读。

2、老生常谈,你的关心只是一种懒惰的重复

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区里带孩子玩的妈妈,一见到孩子做出危险的动作,立马就脱口而出“小心点儿”!

这句看起来无伤大雅的提示,在温迪.莫戈尔博士看来是一种懒惰的重复。 它对孩子没有任何信息增量,只能强化孩子这样的意识“妈妈不相信我的判断力“。如果真的担心孩子,把游玩的规则或者要求再重复一遍,也许要比说“小心点儿”有用很多。

你很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实际上,孩子并不喜欢父母总是问“你今天干什么了?”或者“午饭吃得好吗?”哪些方法会帮助父母更好地表达呢?

(1)细致观察法

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或者作品,再针对你的观察与孩子沟通,表达你的关心,这样更容易被接受。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你用圆圈来构思整幅画很有意思,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2)有心记忆法

父母可以刻意记住一些孩子曾经说过的事情,然后借此引发更多的话题。比如,“你上次说过生日想要一个乐高玩具,你决定好选哪个主题了吗?”

(3)细节沟通法

当孩子愿意和你沟通时,你可以用带有更多细节的交流来引发孩子的聊天兴趣。比如说,孩子向你描述去朋友家过生日的场景,他很想与你分享快乐。父母可以顺着孩子的话问:“小杰家中的那只金毛长大了点吗?小杰爸爸有没有像上次那样跟你们PK体感游戏?“你问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有和你好好说话的动力。

(4)超有效:重复孩子的想法

重复孩子的想法,能够帮助自己梳理对孩子言语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好地觉察内心、确认想法。当父母充分了解孩子的诉求时,接下来的沟通才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尬聊终结者:会发问、会倾听、懂幽默

成人之间聊天话不投机,很容易出现尴尬的现象。大人和孩子之间有代沟,就更容易出现尬聊的情况。甚至孩子觉得太过无聊,根本不愿意跟父母说话。怎样解决尬聊呢?

(1)把孩子当作你的咨询师

发问,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成人世界里,好的提问不仅是学习和工作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环节。日本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曾说: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读完《好父母的说话之道》,我想说,提问的差距同样能造就亲子关系的差距。

真诚地向孩子询问该做些什么,让孩子帮助你做一些抉择。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培养责任感、增强信任度的好方法。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玩,我们可以问孩子,“我们该做什么菜招待小客人呢?”再比如一起开车出去玩,路上要听什么歌?可以交给孩子来选择。该带哪些东西?请孩子帮忙准备。

(2)正面倾听,温和而认真

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一定总是在说话中建立的。专注地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听起来很容易,但能安静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的父母并不多。与孩子平起平坐,目光平视,保持安静,温和而认真地看着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好地抚慰孩子心灵的方法,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表达是精彩而重要的。

温迪·莫戈儿博士说,专注而耐心的聆听,是一种习惯。坚持做,就会像睡觉一样自然。

(3)用幽默的方式传达重要的信息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看轻松、搞笑的故事。幽默感好像与生俱来。只是后天学业压力增加,父母师长不停地唠叨,孩子才越发觉得日子索然无味。

换一种轻松、幽默的风格与孩子沟通,也许会扫清亲子沟通中的很多障碍。幽默是高智商的表现,幽默也同时映射出你乐观的心态。而这些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中被悄悄强化。

反观成人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能深深被记住,不仅是因为有着过人的工作能力,更因为和他相处时是轻松愉悦的。我们用自己的幽默感影响着孩子,就相当于赋予孩子面对挫折,更豁达的心态,面对机遇,更容易被看见的能力。

二、关于孩子:学会爱上你和孩子的距离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剖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

对此, 温迪·莫戈尔博士谈到一个观点:学会爱上你和孩子的距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心理咨询师,人类学家,或者是一个沉默的管家, 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是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家的孩子。也许你会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

父母和孩子每一天都生活在一起,看起来关系紧密,但如果不懂得保持距离,反而会让彼此的心离得越来越远。

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之一的奥地利诗人赖内·玛利亚·里尔克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一旦觉悟到人与人之间,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会有无限的距离,如果他们能成功地爱上彼此之间的距离,那他们就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到完整的对方。美好的生活就会慢慢到来。

学会爱上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孩子本就是要成长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他们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来理解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1、重新认识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依靠,需要庇护。但终有一天他们要长大,父母应该尽早认识到这一点,赋予他们长大的能力。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已经塞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青春期的男孩会不断地用冷漠挑战你的耐心。他们爱独处,爱冒险,爱挑战权威。而今,数码产品又将他们的独处变得更加令父母难以接受。青春期男孩显然对网络社交、虚拟娱乐更加感兴趣。相比较现实中的压力,虚拟世界里更能彰显他们的自由。

对此,父母会干涉孩子的行为。但结果往往是父母越限制,孩子越沉迷。为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正确的三观、自律精神要在充满爱,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培养。过度的压制只会让孩子愈发想挣脱现实世界,逃避龟缩在虚拟世界中。

基于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差异,青春期女孩的行为特点又会和男孩有所不同。相比较男孩的冷漠,她们更爱通过与父母的对抗来彰显自由。

青春期女孩是一个矛盾集合体。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自恋,实际上内心正在残忍地批评自己,为自己的状况感到羞耻。这个时候父母再去干涉孩子的行为,指责孩子,无疑会给她造成更大的压力。孩子只能用装酷、对抗甚至更加过激的行为来回应。

当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到大脑发育和生理发育的不成熟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时,就会多一份包容。我们就会明白, 最有价值的说话之道,是懂得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保持距离、保持尊重。

2、与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距离感,我们可以这样做

温迪·莫戈尔博士说,和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沟通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对话。因为你不得不接受被挑衅、被质疑、被漠视等等不合理的沟通方式。不管你付出多少爱与关怀,都有可能不被喜欢,不被认可。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需要的是聆听,理性看待这只是成长的一个阶段。用尊重的心态保持与孩子的距离感,而不是放大问题,妄加评判,试图改变他们。

关于保持距离感,我根据书中内容,总结出几点原则,供父母们参考并对照评估自己的沟通方式。

(1)认可孩子的情绪多变,别尝试去打断、修正他们。

(2)给孩子定下的规矩要精简,而且要坚定执行。

(3)别过度解释你的规矩。青春期男孩注意力时长有限,而女孩容易被激怒。要用一种事实就是如此的语气平静地说话,告诉孩子:更多自由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责任。

(4)考虑把孩子的意见作为候补选项。

(5)在无伤大雅的问题上,让孩子做最后拿主意的人。

(6)当孩子在怒火中结束谈话离开时,别跟上去,按下暂停键。记住,你的爆发只能教会孩子“挫折是不可忍受的”。

(7)别尝试用逻辑、证据、劝导来赢得争执。因为他们即便认为你对,也不会屈从。

学会爱上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的世界都更加丰富、有内涵。当你聆听孩子,尊重孩子时,也正在教会他们尊重,对他人抱有同理心,对世间事物更宽容、接纳。这正好解读了赖内·玛利亚·里尔克所说的: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到更完整的对方。

三、关于你的“教养联盟”:赢得一切可以获得的支持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中提到,与孩子建立好的沟通关系,不能将目光仅聚焦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还要关注与孩子教养有关的其他人际关系。

比如,书中把这些亲子之外的人际关系分为意见人士和受托理事会两大类。意见人士包括伴侣、双方父母以及你身边的妈妈圈。这些人的想法很可能会直接干涉甚至影响你的想法。而受托理事会主要是指保姆、老师、教练以及其他能帮助孩子心理、情感、才华发展的人。

孩子正是通过观察你如何与这些人互动,逐步建立起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如何包容他人的观点,如何礼貌、平和地解决分歧,如何对待权威人士,如何应对挑战和接受荣誉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和家中老人发生养育分歧,又或者不能跟保姆、老师、教练建立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如何让孩子建立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好的外部支持呢?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与“教养联盟成员”沟通的方案,这在一般育儿书中比较少见。温迪·莫戈尔博士用她专业的心理学研究背景向我们解读了这样一个道理: 学会信任你的教养联盟,因为你们都爱孩子。学会整合教养联盟中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会看到你不曾察觉的情况,他们会作为旁观者给你客观、冷静的分析,会给孩子包容而持久的关爱。当然,有时也会是当头棒喝的警醒。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的宝贵资源。

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懂得动用这些积极的资源。一个小小的撬动,都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会给自己省去很多养育的烦恼和辛苦。

写在最后:《好父母的说话之道》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全面、真实。

全面:从0岁到18岁,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到实践案例,关于亲子沟通,甚至与孩子有关的人际沟通,你想了解的一切都在这里。

真实:作者引入大量的案例和操作性极强的方法,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原来养育孩子的痛点,全世界都一样。无关乎国界、无关乎文化、无关乎教育理念。比如,中国有望子成龙,拔苗助长,美国就有“直升机家长”。中国家校关系敏感,美国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也同样很微妙。家长越强势,老师越审慎。共通的道理是,家校关系紧张,从来就不是建设性的,只能让一方的价值发挥得越来越弱。

再一次证明,人性的底色大抵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本畅销美国的育儿读物也值得中国家长好好一读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