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滑县舆地踏勘记

 瑞视觉 2020-07-13

滑县舆地踏勘记

    滑县地处中原腹地,南北要冲,载于典籍的史实和遗存丰富繁多,这是滑县与生自带的和不可再生的文化宝藏。千百年来,随着风雨剥蚀,日月陵替,加之黄河冲溢和战争兵燹,使得滑县的山川风貌和自然景观存在着较大的古今差异,所以很多旧迹书上常见,而地上难寻。探寻舆地变迁,指认风物旧址,是做好历史文化发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己亥年初秋,天高云淡,四野如碧,方中文史研究员紫翁、袁宏、檀言、文米十和文史学者林国栋、杨启贤、闫鹰、刘中等一行九人,在查阅大量史志资料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趁着周末拟踏勘滑县古城遗迹遗存,寻找与古滑县有关的历史文化印痕。

此次踏勘项目和具体计划,已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准备。本次踏勘,完全自愿,费用AA,众人志趣相投,决意前往。

此次参加踏勘的考察组成员融合了各类型人才,大家怀着为历史负责,为滑县人民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参照志书、史书记载,并经过细致对比,详细分析,认真研究,最终确定了踏勘目标和线路。

考察组一行使用地图、皮尺、罗盘、GPS、雷达、高精度测距仪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等进行有效测量计算,以达到踏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任务安排:紫翁负责总策划、总统筹;袁宏负责部分踏勘点的史料搜集、讲解、皮尺丈量和后勤保障;檀言负责部分踏勘点的史料搜集、讲解、摄影和书写部分踏勘记;林国栋负责路线引导、讲解和摄影;刘中和儿子负责罗盘定位和GPS、雷达、高精度测距仪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等进行有效测量计算;杨启贤负责踏勘项目分析;文米十负责摄影、书写踏勘记和后勤保障;闫鹰负责记录。

踏勘小组还特别聘请杜冠章先生担任场外总顾问,很多史实细节都得到了杜先生的校正和指导。

    8月28日早上6点,在规定地点集合,统一就餐,分乘车辆出发。根据路线安排,首先进行第一站白云茅屋遗址寻踪。

白云茅屋遗址

据《滑县志》白云茅屋图说:“宋西隐先生白云茅屋,在城南堤上龙王祠旁。先生当元末避乱,此構屋数椽,柱二,有白云覆其上,目以名屋,意龙王气云。先生王云成王耶,抑圣作当斯云,际会造物者,预有以洩其北乎,图茅屋白云第一。”

滑台十二景之一“白云茅屋”

白云茅屋是滑台十二景之一,在城南门外二里瓠子堤上,元末,宋文恪公讷自盐山令解组归隐于此。其先尊宋忠肃公尝构西亭于瓠子堤上,题曰西隐。文恪更筑草堂,号曰白云茅屋。自接茅数椽往往有白云覆其上,因以名屋。后世司土者祷雨于此,又于屋旁建龙祠。嘉靖年间,知县任公环重建茅屋,匾曰文恪草堂。登是堂者,但觉地迵天高,风清日朗,而白云缥缈之景,犹俨然在目。

《河南通志》载:“白云茅屋在滑县西南瓠子堤上,元末宋讷隐处。”丁丑旧《滑县志》载:“白云茅屋在瓠子堤上,元末宋讷归隐处。明嘉靖三十一年,知县任环重建。”白云茅屋为滑台十二景之一。

考明知大名府事仁和张瀚《重修白云茅屋记》,明上党任环《重修白云茅屋记》,明云阳刘三吾《白云茅屋赋》,明方孝孺《题白云茅屋》诗,清长垣郜焕无《题白云茅屋》等皆有记载。

今白云观内供奉图

当车辆缓缓驶入白云观牌坊停在一座土山下后,一行人先观察地形地貌,再拾级而上。上面有庙和两个亭子,庙前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块,上书“瓠子堤遗址”,碑后文字介绍也叫“金堤”、“汉堤”。因高出地平面数十米,卓然独立,故有土山之称,实昔日所谓南瓠子堤之残堤遗存。庙中东墙立有明朝国子监祭酒、“开国明师”宋讷像,进一步印证白云茅屋遗址确在此处。元朝末年,宋讷弃官隐居于此,因盖有茅屋数间在河堤高峻之处,常有人看见白云在茅屋四周缭绕回环,故称“白云茅屋”。

堤之后,根据采访线索再往西侧县妇幼保健院院内寻找蛛丝马迹,但见地面平阔,四周早已被高墙遮盖,只得乘电梯直达楼顶,北边一带林木葱郁,其形势和白云观瓠子堤隐约相连,现在虽被挖平,也可想见昔日金堤之胜概。同行檀言和刘中各持论据,大家便在楼顶共同指辨,复以城关老人回忆为证引,一致认为旧日之白云茅屋遗址,当在滑县旧城城南瓠子堤上,其位置大约在今日白云观和妇幼保健院一带。

双潭秋月与龙门夜雨

站在妇幼保健院楼顶南望,一大片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辛苦地工作着。他们不会想到很久以前这里曾是滑县十二景之一的“双潭秋月”,现在即将被压在幢幢大楼之下。

滑县十二景之一“双潭秋月”

《重修滑县志》记载:“双潭即双龙潭,在城南门外三里龙王庙之堤下,东西有两巨潭,广皆数顷馀。相传古有龙斗于此,积水成潭,遂名为双龙潭,双潭之间驾一长虹板桥,游人往来可由南岸以通北岸。每当秋水澄清之际,藻丝荇带随风流动,潭内锦鳞游泳历历可数,沙鸥翔集与波浮沉。至秋深,则苍茫大泽,荻芦萧萧,三五之夜,潭光月色,上下辉映,尤为胜概云。”

又载:“双龙潭在城南门外龙王庙东西。世传有龙斗于此。故名。东潭地十顷六十亩,西潭十顷四亩,向有鱼莲。本县十二景中双潭秋月即此。”

据史志记载“双潭”即为双龙潭,在旧滑县城南门外三里处龙王庙的大堤之下。挨着大堤有两处巨潭,积水上千亩。一为南潭水,一为西潭水。西潭又分两潭,东潭十顷六十亩,西潭十顷四亩,两潭之间架有长虹板桥,游人来往可有南岸通往北岸。每当秋水澄清之际,潭内锦鳞游泳,沙鸥与碧波浮沉。至深秋,苍茫湿地,芦苇萧萧,潭光月色上下辉映。岸边有龙王庙,相传有龙在此争斗,积水成潭,遂被命名为“双龙潭”,其潭水深风渺,波涛千重,旧时有鱼莲,曾是昔日胜景。所谓“双潭秋月”之景,即指西潭之水。

滑县十二景之一“龙门夜雨”

《重修滑县志》又载:“龙门在城南门外三里,双潭西龙门斗口,即宋欧阳文忠《论修河状》内所谓‘滑州南有龙门埽者’是也。龙门为形胜之地,峭壁对立。悬崖千尺,东西相望形若岩关。其上则长堤互亘,蜿蜒十里;其下则积潦所归,夏秋之交,水深数尺,非扁舟不能利济。若值风雨入夜,大声发于水上,颇有龙腾雨施之概。倘或秋雨连绵,时至夜深,而渔火明灭于龙门之间,景亦清绝。”

根据志书叙述及考察组成员反复探讨推测,滑县十二景之“双潭秋月”“龙门夜雨”二景旧址,当在旧县城南门外三里西的西潭水处,其位置大约在今日宏达地产正在建设的梦想城居民楼一带。梦想城未建之前,该处一片洼地,黄沙漫坡,现在旧时痕迹已荡然无存。

旧滑县水域分布图

南潭水可能是今黄龙潭。据《重修滑县志》载:“黄龙潭在东南乡广训区,东至吴村,西迄悦庄,南及干柳树,北抵朱照。潭之周围约二十里有奇,东西宽三、五里不等,南北长十余里。相传汉时河经此地,既而水退,遗一潭水,历年不竭,内有黄龙潜焉,故名。现在尽是沙漠,种植森林亦成业焉。”黄龙潭即旧城之南的南潭水,相比西潭则更巨更广,约数百顷,周围长二十多里,东西最宽度五里,南北最长处十余里。县志载东至吴村,西到悦庄,南及干柳树,北抵朱照。而现今之规模不损往日。据传汉代黄河流经此地,河水改道后遗留一潭深水,经年不涸,潭内有黄龙潜游,因此而得名。根据旧县志水域图标注位置名称对应,南潭应为今日之黄龙潭。(见旧滑县水域分布图)

踏勘组随即启用车载计程器,自西潭位置处至城关南门,恰好三里之遥。

旧县城之清源门(小西门)

数分钟后,当大家还在车上进行探讨之时,车子已经到达滑县旧城(城关)小西关。根据史书记载,滑县古城之城郭,当初始于滑伯修筑滑台,“后人增以为垒”,遂为长期扼守白马津渡的滑台城,但“滑之土性疏,城易倾于雨,历修历圮。”所以到了明洪武初,时任滑县知县诸弘道创修新城,有砖砌城门四个,有水门一个以通水路。至嘉靖时,滑县知县张佳胤重修,城垣亦改土为砖,而东西南北四门更名之曰长春门、嘉禾门、南熏门、拱极门,水门则名清源门。岁久又复倾圮,仍以土覆裹。到了崇祯年间,滑县知县罗壁又易砖加灰,而城乃坚固。清乾隆癸酉(公元1753年),知县吴玉麒又重修,“城周围九里,高二丈五尺,阔二丈有奇,城上窝铺五十二座,炮台二百二十座,垛口一千三百五十二。”道光癸未(公元1823年),知县胡天培又重修,“城周匝九里七步。高二丈八尺,阔二丈有奇,炮台二百二十座,垛口二千七百三十有九,又独力捐修五门城楼、城门洞、吊桥、城壕,需银一万九千余两。”

   

滑县旧城清源门(小西门)旧址

踏勘组停车位置正是滑县旧城小西门,古时叫“清源门”,也叫水门,其外貌已不复存在,根据村民指示,尚有轮廓可辨。

小西关的村民胡新明先生为我们做了详细讲述,他指着二街的向北、向南胡同说:这里就是小西关的城门,现在没有了。


他领着我们走到一处长满荒草的洼地处说说:这里就是小西门古城墙遗址,当时城墙外有街,住有十几户人家。正在说话的时候,二街张姓支书正好路过这里,他说:城墙下的护城河里后来挖出来不少刀枪,土里还裹着血块,据说是打叛徒吴兰田的时候留下来的。当时战斗打的很激烈,很远都能看到火光冲天,听见枪声一片。后来听说这里是死人最多的地方。当时城外住着十几户人家,听说快打仗了,在战前居民都搬走了。如今的城门内外很繁华,深巷里能够留下这一片遗迹已经很不容易了。

旧县城嘉禾门(西门)

踏勘组继续前行,不多时,车子停靠中州大道路北小石桥旁,盖此处即为滑县旧城西门,古时叫“嘉禾门”。目前西门已不复存在,仅剩下护城河石桥一段,叫“广济桥”。桥边有古槐一,依然生意盎然。按照志书所载位置,即在此处。

旧县城嘉禾门(西门)、广济桥旧址

嘉禾门位置在现在中州大道北侧,安阳市第二中学西墙外,崭新的现代化公厕后的一片竹林之中。或是为了给踏勘增添些惆怅之情,天高云淡的好天气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空气清新了不少,也凉爽了许多。

天台山和狗脊山

站在仅存的残桥上,极目西望,一排排大楼矗立眼前。根据志书记载和村民指辨,此处即为天台山旧址所在。如今天台山早已渺不可寻,但见道路纵横,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天台山旧址

天台山为滑台十二景之一,被誉为“天台表胜”。据《滑县志》载:“天台山在城西门外桥北迤西数十步,山一成,高数丈。宋天禧三年,河决滑州天台山旁,诏发丁夫万人塞之以近天台山麓,名天台埽。今虽河流久徙,而堤埽依然如故。且黄沙西拥,冈岭起伏,俱奔赴于此山之北,形势甚壮。此山向称名胜,巅平而阔,最宜登高,俯瞰城郭,烟树历历如画。咏唐人‘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之句,恍见当日光景云。”又载:“今城西郭外有高堤,阔百步许,上有关帝庙,俗呼为高台庙,疑即此。”

《宋史·河渠志一》: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六月,滑州“河溢城西北天台山旁,俄复溃于城西南,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淮”。

《清一统志》载:“天台山在滑县西。”

天台山,其实是当年在黄河大堤上人工修筑的高台,是用来观河水的监测站。根据志书所描述的地点,经米尺丈量、DPS跟踪,罗盘定位,缩小其具体位置后。几位研究人员又进行比对,确定其具体位置在旧县城西门(清源门和嘉禾门)外正西方向,如今的滑县城关滑兴路西侧及小西关和大西关之间。民国《重修滑县志》中也有县域图进行了明确标注。该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堤尚存,且有沙丘连绵,后来因建设开发,大堤被慢慢拉平。如今开有大路,地面平阔,筑满楼宇,往日之山踪迹已失,山的模样尽不可寻。大概就在德远新天地楼盘和戏曲广场一带。这里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戏曲爱好者聚集在这里,边拉边唱,甚是热闹。

踏勘天台山后,一行人驱车顺滑兴路向北,寻访狗脊山残坡,即今滑县卫校西南隅之一段高坡。坡顶距地面约可五丈,坡南紧邻卫校,北侧一带砌有石头护坡,想是偌大丘山,土石早被挖去,为防止滑坠,故而筑此护坡。一眼望去,坡下已是错落住户,辐辏人烟了。在坡上踏走,但见杂草丛生,一派荒凉,已不复昔日狗脊山之逶迤气象。说话间,绵绵细雨落入山上,草色若碧,如颗颗珍珠滚落而下。狗脊山原为滑县十二景之一,被誉为“狗脊云封”。其地在古城外西北隅,与天台山毗邻。

         滑县十二景之一“狗脊云封”残坡

据《滑县志》载:“狗脊山在城外西北隅,近依城垣,形势与雉堞对峙,因旧产狗脊仙草可以入药疗病,故名狗脊山。暮春之初,仙草竟发,拾翠踏青、登峰釆药者时有其人。山虽不高,每一登临,北望黎阳大伾、善化诸山,岚光翠微,近在眉睫间,尽可笼而有之。当旭日初生,或斜阳返照,而朝云暮霭横绕于半山之际,树色草色,苍茫莫辨,致樵苏之径如被封锁,亦培塿中之一也。”

此山如今更像一道土岗,岗上草木葱茏,杂乱无章。树丛中有一小路,崎岖延伸而上,忽左忽右,两边灌木叶繁而多刺,偶有酸枣树挂满小枣,色已微红。树下草中有许多枸杞,已经到了成熟期,红色果实,甚是喜人,可入药,可泡茶,也可熬粥。

还有许多鬼棘棘,又名棘棘狗、苍耳子等等。小时候调皮的孩子常常把棘棘狗扔进别人的衣服上,或者头发上,再揉两下,必引来一片哈哈大笑。这种草只要有一片空地就会不问地势、不问肥贫地生长,霸道地抢占其他植物的空间,给贫瘠露肤的土地穿上一层绿衣。

考狗脊山名称由来,一说因山峰如狗脊背,一说因长有狗脊草而得名。同行林国栋先生倾向于县志所言,刘中道长坚持前者。虽争论不下,但是狗脊山必与此种草类有密切关系,盖此草为药中神物,故被誉为仙草。

各种草木之中还穿梭有小型黄褐色野生动物,因行动较快,不可辩其种类,却为此山增添人迹罕至之感。

按照志书所载,狗脊山在城外西北隅,近依城垣,形势与雉堞对峙。其遗址应在滑县旧城西门(嘉禾门)外西北方向,即今大西关以北,滑兴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向北约一公里处,并向东西北三方扩展。狗脊山紧挨城墙,与城墙上的垛口相对。因年代久远,狗脊山往日之胜不再,其遗迹略可寻觅。现存遗址东西走向,长约200米,南北宽约50米。山上有路,有树,有草,有动物,也有棘棘狗和枸杞生长其间。经踏勘学者认真研究,结合史志所载,确定狗脊山应在滑县卫校后边,也或是当时狗脊山一部分。五日后笔者曾再次前往踏勘,山东侧洼地种有红薯、花生和玉米,地里有几个坟头,立有清朝处士石碑。还有才燃烧过留下的灰烬。

追今扶昔,感慨万千。“天台表胜”、“狗脊云封”之人间美景已封存记忆之中,只能在书中和老人的谈笑间去感悟其雄壮之态,灵秀之美,回味其亘古悠长的传奇了。

宣防宫和瓠子堤

车辆在雨中向北行驶,过北环,入森林公园。这一带地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一片绵延沙丘,不尽槐林,而今沙丘尽失几尽,公园里的槐树林地面也只是略见起伏之势。车从槐林中水泥路屈曲穿行,直抵城关苗固村。当车子停下的时候,迎面即看到“宣防宫”三个大字。进了院子,右侧几座庙宇和林立的石碑在松柏树林中显得极为庄重肃穆。庙前走廊下北边有顺治年间石碑一通,南边有嘉庆年间石碑一通,庙后有宣防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块。


宣防宫遗址县级文物保护碑

主路直通高台金堤主路左侧空地有文化大舞台,南边依堤有“宣防宫遗址”隶书雕刻大字,由滑县籍著名学者杜冠章书写。

在上大堤第二道平台处立有汉武帝雕像一尊,身着帝王朝服,带有皇冠,右手抬起,似治水时发号施令之姿态。

《史记·河渠书》记载:“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窴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这是有关瓠子堤(北瓠子堤)和宣房宫的最早记载。《汉书·沟洫志》记载与此同。

《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夏四月,还祠泰山,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颜师古注曰:“服䖍曰:‘瓠子,堤名也,在东郡白马。”此乃滑县白马瓠子堤之明证也。明修《河南通志·卷七》记载的更加明确:“瓠子堤在滑县城西南三里,汉武帝时河决,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塞之。帝因封禅还,自临河,致祭沉白马玉璧,令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河。东郡薪少,乃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功成,筑宫于上,名曰宣房。”又载:“宣房宫,在滑县北苖固堤上,汉武帝塞瓠子堤,筑宫。”

元末明初邑人刘三吾(入明为翰林学士)《白云茅屋赋》云:“大名滑邑……西南三里即瓠子堤,宣房宫在焉,北去大伾半舍余。”这里具体标明了宣房宫的位置是在“北去大伾半舍余”,(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近代黄河水利专家论证,瓠子堤即秦堤,自汲县经延津,延袤百里入滑县。从马圪垱、经老河寨、景庄、孙王庄到滑县城小西关,即南瓠子堤,又称龙虎堤。从大西关往北,经北滹沱、耿园、苗固、鱼池、酸枣庙等村,或起或伏、或宽或窄、蜿蜒东北,为城北瓠子堤,又称金堤。其中从大西关往北,势如冈陵绵亘不断至苗固一段,又有天台山之谓(此天台山与城关西门外之天台山,疑为同名而异处)。宣防宫的遗址就在天台山的北端苗固村西侧瓠子堤上。

近年滑县史学专家曾多次到苗固组织座谈和考察,取得了大量的实物和口碑资料,印证了宣房宫就在苗固,“瓠子河决”的地点就在苗固村旁边。其中,论述最为详榷的当为杜冠章先生的考辨文字。

堤顶有左右两个亭子,亭子周围花朵正盛。考察组在东边亭子下稍作休息,进一步对宣防宫遗址进行讨论。此处金堤痕迹较为明显,高出地表数米,并且延绵而去,向北即与西小庄、薛庄一带右堤相连。

白马津、白马驿和白马山

经认真确定滑县旧城城墙、城门、天台山、狗脊山、宣防宫和瓠子堤等遗迹后,下一步就是寻访白马山。

若想找到白马山,必先找到白马津,白马津位置确定后,白马驿定在其侧。

进入森林公园深处达西小庄和薛庄之间,雨丝渐密,于是在一座荒废的钓鱼池旁回廊里一边避雨,一边观察前方地貌形态,但见正北十米处一道残堤东西横亘,绵延不绝,显见此乃古黄河旧堤。或指此即为白马津古渡口,与史志所载如有所合,但又不敢贸然确定。冒雨前行过西小庄,跨大功河,但见河床上长满了水草树木,若不是有高科技设备及地图参考,疑为黄河再现。过河从高铁路下穿过,在一片玉米地中的高台处停下。

黎阳津遗址

    高台南侧立有“黎阳津遗址”浚县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块。此高台即四女台,在滑县西小庄西北处,距浚县城4公里,东南距苗固3.5公里,处在滑浚边界今浚县境内(原属滑县),与西小庄隔金堤相望。四女台高出地面7—8米,占地约60亩,是古黄河大堤的一部分。台上有黄花寺,寺上碑文有汉武帝率群臣堵河决,筑宣房宫的记载。在四女台的四角分别各建有一座童女庙,每间庙内各有一位童女立像,庙内楹联为:童女现身四女台,镇住黄河永平安。据传说,古代黄河经常决堤,百姓深受其害。经占卜算卦后,黎阳(今浚县)、白马(今滑县)两县知县为堵河决,各自将自己的两名女儿投入黄河之中,配与河神为妻,以讨河神欢心。后为纪念四位姑娘舍身祭河,将高台称为四女台,台上建寺一座,名黄花寺,常年香火不断。

黄花寺

考察组一行冒雨站在四女台上,互相探讨推断。大家感觉离“白马津”、“白马山”、“白马驿”越来越近了。细雨冲刷着千年的历史铅华,当我们试图拂去尘土,唤醒记忆,滑县著名之“三白”仿佛渐渐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白马津

据《水经注》载:“白马津之东南有白马城,故津取名焉。”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 《燕世家》:“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卢绾、刘贾将卒二万、骑数百,渡白马津。”正义: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元和志》:“白马津在县北三十里鹿鸣城之西南隅。”《方舆纪要》:“白马津在滑县西北十里,即大河津渡处也。”宋史专家胡三省曰:“河自黎阳遮害亭决而东北流,过黎阳县,河之西岸为黎阳界,东岸为滑台界,其渡口曰白马津。”《浚县志》:“黎阳县东一里五步,河南岸曰白马津,北岸曰黎阳津。”《滑县旧志》:“白马津在县西北十里。”

    根据诸多史料和志书记载,以滑县老城为起点,西北十里处当为白马津之所在。按《浚县志》记载,白马津和黎阳津仅一河之隔,两岸各有渡口相对,浚县境内为黎阳津,滑县境内为白马津。而浚县角场营立有黎阳津遗址保护碑石,其对面约十里,即为西小庄和薛庄,两处呈东北对西南向,符合黄河水阔,也正好与《方舆纪要》《浚县志》和旧《滑县志》记载相符。又,薛庄与留固镇白马墙村一带直线距离大约十五公里左右,也与《水经注》、《元和志》等记载相佐证,基本符合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指白马墙)北三十里的说法,仅方位上为西北对东南,而非正北。县城向东距离白马墙大约二十里,而白马城的位置根据《一统志》记载在县东二十里的位置,地图直线距离恰好是白马墙村。根据以上考证,薛庄和西小庄一带应为白马津所在的地理位置基本符合历史记载。此次踏勘,重点也放在此地,野地里颇见起伏之势,且不断有残堤横亘其间,符合白马津紧靠大堤的地貌特点。

另据《燕世家》、《元和志》所指白马津在县北三十里鹿鸣城之西南隅,因鹿鸣城之遗址已无考据,历史中大河津渡因河决或有迁移,此说法或为另一处白马津之旧址。当时之黄河渡口,因为水流关系,过黄河的船只应选择顺流过渡,而不会逆行,故极有可能当时的白马津有两处,以方便顺水渡河。

南宋以前的白马津在白马城(今白马墙)西北三十里,其地理位置应该在白道口王家庄西南,大留营村北,枣村白家庄东北一公里处。今白道口镇西王家庄南地十二眼井处有龙王庙一座,清朝康熙五十三年闰五月、乾隆十六年两次修缮,庙前该庙的碑记中,均有“南望白马津渡”字句。此为一说,亦备而录之。

          附近村庄位置图

踏勘组经刘中罗盘推算,黎阳津西南为薛庄,正南为西小庄,东南为东小庄。白马津应在西小庄和薛庄之间(今森林公园内),与檀言推测“白马津”位置应在城关薛庄一带基本吻合。

白马驿

白马津位置确定后,白马驿的位置迎刃而解。白马驿必然在白马津附近。

据《滑县志》载:“北魏初,废兖州,置司州,复设东郡,治所迁于滑台城,白马县亦随州徙治于滑台城,故城遂废。”又载:“滑虽鄙处豫省边境,实界山东、河南两省要冲……交通日益发展,唐有白马驿,宋有韦城驿,皆为渡河必由之路。”又载:“唐时白马旧驿,向在城北白马津”。

以上史料确切证实,此时的白马县治所在滑台城(今滑县城关)。白马津在县西北,白马驿当在白马津渡口南侧。唐时李勉在原址重新修筑,称滑台新驿,实即白马驿也。考其址,在老城西北,和白马津方向一致,故可知此滑台新驿就是白马驿。

当时的滑州白马津既是战略要地又是水陆交通枢纽,交通繁忙,往来不绝。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此处设立驿站,名曰“滑台驿”,安史之乱时驿舍被毁。因白马县治所设在滑台城中,滑台驿又在白马津渡口,所以又有“白马驿”之目。其主要作用是为往来于津渡的宾客提供休息的场所,当然也有传递军事情报的作用。谁会想到唐末的时候,随着朱全忠称帝的野心迅速膨胀,这里会成为门阀士族和清流名士们的坟墓。一日之间,唐朝的三十多位大臣葬身于此,史称“白马驿之祸”。

白马驿即唐李勉所修之滑台新驿,大历九年(公元774年) 重建新驿成。李勉撰《滑州新驿记》的碑文以记其事,全文由篆书大家李阳冰书丹,刻石立于驿馆之内。碑文内容说明了滑台新驿(白马驿)的重要地位,记述了重建新驿的缘起、经过,表明了不尚雕饰奢华、只图实用宁体的用意,指明白马驿的位置与白马津的位置同一方位,皆在县之西北。

白马山

白马,飘逸俊秀,行云流水。白马山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山下碧草如茵,蜂蝶飞舞,白马成群;天空中蓝天若幕,白云变幻;山上有璀璨玉石,坚硬铁铜。寻找白马山一直是人们心中的梦想。当白马津、白马驿位置确定之后,觅白马山之路已成坦途。

(志书上的白马山)

《山海经·北山经》载:“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多赤铜。白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滹沱。”《开山图》载:“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寰宇记》载:“白马山在滑县东北三十四里。”《天下一统志》亦云然。

《水经·浍水注》:“堵水之旁有白马山,山石如马,望之逼真,山侧之水,谓之白马塞。”“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渎。”

《滑县志》载:“北魏初,废兖州,置司州,复设东郡,治所迁于滑台城,白马县亦随州徙治于滑台城,故城遂废。”《水经注》引《耆旧传》:“东郡白马县有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余步,状若斩成。”《滑县志》:“西南城侧有神马亭,西去白马津可二十里许,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故津与县城皆以此名。后因河水决溢,山久颓屺,踪迹湮没。今县东三十里有村曰白马墙,俗称白马乡,尚沿旧名,或云即白马城之废址。”

《竹书记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白马渎又东南径濮阳县散入濮水。”《水经注》:“济水径阳武县故城南,又东为白马渊。渊东西三里,南北百五十步,渊流为白马沟,又有白马水,旧为河济分流处,一名白马济,一名白马津,在县西北十里,即大河津渡处也。又东北二十里为白马坡。坡,及刺颜良、文丑处也。又东为白马济,高齐文襄移石济关于此即造桥焉,改名白马关。”

紫翁与林国栋、魏家尚曾夜谈白马山,如沿着太行山脉一路延伸、铜山、象山、浮丘山、大伾山、紫金山,基本上自西向东连绵而来,似露非露,石断则脉连,故滑地有一座白马山也不足奇怪。

《重修滑县志》载:“大凡名邑名国,非以山名则以水名。如汉元东郡白马县,盖以秦之白马津而名也。秦之白马津,盖以古之白马水、白马山而名也。”《开山图》云:“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故白马者,神马也。刘中甚至考证,此神马正是背负“河图”出水之神马。

白马山在哪里?滑地有如此神奇的山脉,让无数人向往,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踏破铁鞋寻找白马山而不得。据志书载:

《寰宇记》:“白马山在滑县东北三十四里。”

《滑县志》:“西南城侧有神马亭,西去白马津可二十里许,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故津与县城皆以此名。后因河水决溢,山旧颓屺,踪迹湮没。”

按照以上记述,可知:一、白马山在滑县东北三十四里。二、白马山西去白马津二十里许。三、白马山东南距白马县故城(白马墙)五十里。

三点定一山,似可找到位置。

马村土台上有关帝庙

据滑县旧志推测,白马山或在酸枣庙和马村之间的关帝庙(如今浚县境),于是,一行人随即驱车前往考察。过去酸枣庙村南边,马村北边,也可以说是在马村村内,有一高出地面约四米的土台,台上有近年重修的一间关帝庙,庙不大,紧锁庙门,庙旁有健身器材,还有最近捐资修庙功德碑一块。村中许多人皆不知此处为白马山一说,据年长老乡叙述,此处高台为古黄河左岸大堤残留。根据导航确认,该处距离滑县老城四十里有余,也不符合三十四里的记载。可以推断,白马山当在关帝庙右侧的黄河对岸,而不是旧志所记的关帝庙。

白马山以滑县古城东北三十四里方位画圆弧线,白马古城东南五十里画圆弧线,白马津东去二十里画圆弧线,三弧线交汇之处约为今滑县枣村一带。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人,其《水经注》关于白马山的记录应为最早记录,后世所记则多为推测。据《水经注》载:“白马山旧有神马亭,西去二十里为白马津。” 另据旧县舆图所绘之白马山亦在县城东。经过反复讨论演图,大家认为,尊重最早记录,应该是考证的原则之一,故白马山疑在今枣村徐家营一带(具体位置有待后续踏勘)。

旧县城长春门(东门)

既然白马山在枣村,于是午饭便安排在枣村十字大街北炒面条。

吃过饭原准备再访铁枪寺和十二眼井遗址。但是计划上没写,又怕时间不够,只有放弃,以待下次再说。

旧县城长春门(东门)和护城河桥叫便桥

根据计划安排,再次返回古城(城关),在东门处停车。东门叫长春门,护城河桥叫便桥。城门早已不在,便桥还在,而且还使用着,只是下边桥洞已堵。

欧阳书院、画舫斋和文湖


上车继续前行探访欧阳书院。其旧址即为滑县城关街道欧阳中学校舍所在,据重修滑县志记载:“书院在城内东南隅,即宋欧阳文忠公画舫斋之遗址。明知县项城王公廷谏于万历间建秋声书院,因画舫斋后有秋声楼,相传为文忠公秋夜读书处。清顺治间,历城王公鼐知滑事重修,易名画舫书院。康熙间,又易名欧阳书院。嘉庆十八年,为教匪所毁。道光间,知县胡公天培捐廉重修,知县秦公敦原捐廉建考棚于后院,每月课士、每年县试均在此院。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知县王公鐈奉令改书院为学堂,遂名为欧阳学堂。光绪三十二年,知县吕公相曾改修校舍,又易名为景贤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校舍东邻李姓捐助舍西隙地一段以开拓操场,又易名官立两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又易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是年冬,购到操场北民房,改修校舍十六间。民国十四年,又购到校东民地一段改为校园。因各乡学堂林立,按次分别,又易名为县立第一小学校。民国十六年,又购到校东民地一段,以备添修校舍之用。在昔日为书院,在今日为学校,此新旧两图之所以不同也。”

滑县十二景之一“画舫澄波”

清同治《滑县志》:“画舫斋,欧阳修建,有蔡君谟大书,今不存。”《重修滑县志》载:“在城内东南隅,旧欧阳书院画舫斋及文湖。”又载:“文湖在城内东南隅旧欧阳书院景贤学堂(即今县立第一高小校)门前照壁后。昔有画舫澄波,本县十二景之一,今废为芦花荡矣。”

根据以上记载,画舫斋和文湖就在今日欧阳中学处,即往日之欧阳书院。

欧阳书院图

    文湖在欧阳中学后院及东南墙外,现为葫芦状大坑及低洼荒坡地,内植杨树成林,最深处数丈,雨天有积水。现预从此处通公路一条连接振兴路至滑园,想必未几将有更大改观,历史之变迁大抵如此。画舫斋在校园北侧,紧挨文湖。但是,如今画舫斋之优雅、文湖之清波已荡然无存。

                滑县新修之画舫斋

欧阳修吏滑期间建造燕私之所,并写画舫斋记,流传至今。画舫斋及其后的秋声楼,两旧址为一处即为之后的欧阳书院旧址,也即现今之欧阳中学所在,因朝代更迭,欧阳书院亦为后世所建,而画舫故斋和秋声故楼旧址则湮灭已久。

滑台和滑伯墓

离开欧阳书院,路过明朝阁老魏照乘府邸旧址,虽已残败,但是门口的两个巨大的石门墩还是透出宰相之家的气势。

按照行程安排,车子缓缓地停在安阳市第二中学门前。进入学校后,先看到西侧有一碑园,多是旧县城四处之碑收集而来,可惜已不在原址。

据1997年版《滑县志》记载:“康叔执政,封周公第八子伯爵为滑伯,居滑城。是时,滑伯以土筑垒,始建滑台(今滑县旧县城西北隅滑师院内)。”清《滑县志》又载:“滑城本滑氏旧垒,后增以为城,历代建置不可考。至宋天禧中重修,土性疎,易倾于雨。岁岁补葺,民以为劳。明崇正十一年,知县罗璧易土以砖,极其巩固。”

宋《元丰九域志》云:“滑伯庙、墓在滑州白马县。”《清一统志》:周滑伯墓在滑县治西北。乾隆《滑县志》:滑伯墓在县署西偏。甚著灵异,上有古树一株,人不敢折。

据说,伯爵是周公最小的儿子,周公在世时没有对他进行分封。到周公的弟弟康叔接替周公辅佐成王时,康叔觉得伯爵年龄小,又是兄长的爱子,就在自己的封国卫国的东部划出一块地方,封给了伯爵。后世称为滑伯。

滑伯祠有清雍正四年《曲阜元圣七十四代孙兴辉谒庙碑志》:元圣周公文宪王次子伯爵封于滑国。

滑伯墓在滑县,规模甚是宏伟,每任县令上任,必先到滑伯墓前祭奠是有据可考的事实。据宋代王存《九域志》和潘自牧《记纂渊海》记载,后人为祭祀滑伯,又在建有滑伯庙(亦称滑伯祠)。《英贤传》也有记载:“周公族后有滑氏。”滑伯是周公第八子伯爵,曾封于滑,勤政爱民,功耀滑州,后人封墓建祠,以扬周公之志。后世滑姓都尊奉滑伯为其祖先。

魏庆云《重修滑伯祠》诗:古庙相传邑治中,松楸葱郁气偏雄。千年灵爽今如此,一念神明自感通。粉饰不忘瞻仰素,鼎新莫罄肃虔悰。贤裔得奉春秋祀,世世蒸尝稷黍丰。清代文学家袁枚在他的笔记小品《子不语》中有《滑伯》一条:河南滑邑署中有滑伯墓甚大,邑令到任,必先祭奠,朔望行香。

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滑伯祠和滑伯墓在滑县旧县衙的西北角,昔日为滑州官署,今日滑县城关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原滑县师范)院内西北教学楼西头。滑伯墓原有一座古碑,碑文曰:“周公次八子伯爵之墓”。也就是滑国第一代国君之墓。今校园教学楼后边西侧有滑伯墓遗址碑一桶,墓已不在。滑伯祠亦不在。

如今,滑台、滑伯墓作为滑县古文明的延续和象征,也是历史上滑国曾封国于此的见证。

滑伯墓位置确定后,滑台紧挨旧城,或者说旧城依滑台而建。寻找不是难事。

据《琐碎录》、《职方志》皆云:“灵昌郡,春秋属卫。”《旧志》云:“周公测影于此,故号测影台,滑台得名因是也。”康熙《滑县志》载:“滑台,在县西北旧有台高一丈周围十六步今墟其址”。   以上史料记载可知,灵昌郡,春秋属于卫国。滑县旧城西北很早就有一个台,台高一丈,周围也很大。是春秋西周时期周公建造的测影台,用于测量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

据《滑县志》记载:“康叔执政,封周公第八子伯爵为滑伯,居滑城。是时,滑伯以土筑垒,始建滑台。”周公的弟弟康叔辅政的时候,在公元前1030年至公元前1027年间,从自己的封地卫国的东北部划出一块土地,把周公次八子伯爵,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分封到滑,让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称他为滑伯。伯爵在父亲周公测影台的基础上用土增高增大,筑成滑台。

据《水经注》云:“滑台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 又云:“河水右经滑台城北。”再云:“滑台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峻坚险,临河亦有台。滑氏即滑伯之后也,故又名滑伯城。”

《元和志》载:“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河有台。” 公元前534年-前493年之间卫国国君卫灵公当政时期,为防御晋国入侵和黄河水患,在滑伯修筑滑台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筑就为滑台城,比原来更加高峻坚险,城墙周长达二十多里,不但阻挡了敌军,而且也成为防止黄河水患的防御工程。

《滑县志》载:县城在滑境南北适中极西边界,即古滑台遗址。《寰宇记》载:“黄河去外城十二步。州城即古滑台城。” 黄河流经滑县地域时依滑台城流过。

唐朝诗人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并作诗一首:《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饮酒莫辞醉,醉酒多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新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又《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行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可见滑台声名之盛。

根据考证史料、村中老人所述、专家研究和现存滑伯墓遗址推测,古滑台应在今日之城关西北侧(今安阳第二中学西北角)。滑台城依滑台而建,滑台作为一个象征或者说一个主体保留下来,冬春季节水势平缓的时候,游人可以登台游览,欣赏滑地黄河美景。夏秋季节水势大的时候,有专人在此登台察黄河水势,指挥治理河患。有司视察,也要登台以观河。

老城古城遗存

袁宏老师联系了当地的一位书法爱好者,通过他联系了一位97岁的老者,名叫冯清州。冯先生精神矍铄,意识清晰,记忆准确,耳朵稍背,但是不影响交流。他对古城的往事进行回忆和讲解,关于旧县城五门、牌坊、老县衙、滑伯祠、滑伯墓和滑台遗址等古城遗存,他所说的方位与我们所研究踏勘的位置基本一致,也印证了史志上的说法。

滑县古城墙遗址,也应该是古滑台城的遗址。滑县古城所居方位在旧县的最西边界,南北方向居中。古城大致轮廓为北宽南窄的倒梯形, 西北为县署,大街东西各有钟楼鼓楼,南有文庙、火神庙、欧阳书院、明福寺,北有滑伯墓、龙王庙、宋公祠,万寿宫。纵横大小有二十多条街道,东西南北皆能贯通,小街互连,商铺林立。出城共有五道门,分别为东门长春,南门南熏,西门嘉禾,西门清源(清源门亦为水门),北门拱极。旧时县城形制完整,功能齐全,街市繁华,商贾络绎。县内有坊表数十座,其中较为著名的父子天官牌坊到1958年方被拆除(有老照片留存,见附图,照片中推自行车人叫苑文玉,八街村人,现健在)。

老城自明朝洪武年间有了基本轮廓,开始是土城墙,但不牢固。嘉靖年间,知县张佳胤最先给城墙易土为砖加以修固,但历时年久后依然会颓塌。到明崇祯十一年,知县罗璧再次将城墙易土以砖并用灰砌砖的方式加固,城墙终于得以坚固耐久,可以据守抵挡兵灾外侵,也可以防止水患。修城后,当时滑县籍的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魏照乘撰写了《滑县修城碑记》(载旧县志艺文录)。

滑县旧城图

现今的五门处称为东关(七街)、南关、小西关、大西关、北关。以前很有文化底蕴的街名,如万寿街、鱼化街、新盛街、演武街、顺城街、龙门街、文庙街等也多改以数字为名,如一街二街八街九街等。

老县城轮廓及五门在建国之后慢慢消失,最后残存的城墙遗址在今县城东南角处,有矮土墙数米,为李文成攻城遗址。

根据檀言老师引领,不多时即到达旧城墙下,有滑县城墙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块,又向北找到一处更大的城墙。按照村民指引再向北又找到更高更大城墙一处,土墙上长满了树木和荒草,也好像在顽强地坚持着,等待有识之士扫去尘埃。

滑县旧城城墙遗址

此时,天已经暗了下来,一整天的踏勘考察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更加澎湃,滑县旧城(滑台城)一带曾经蕴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逶迤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引以为傲的传奇故事。在全国区域旅游、乡村振兴的今天,等待去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再次重见天日,重塑古城之辉煌。

此次踏勘活动,大家对测量数据再次进行反复对比,对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进行有理、有据、有力地辩驳,对古黄河流向、河决、变迁的时间地点进行印证,对方圆数里之间的村庄名字进行研究,对附近地貌进行分析,与史志文字表述所载基本吻合,也与几位文史研究者研究成果、推论结果相一致。至此,滑县第一阶段旧城踏勘之“一城考”、“二滑考”、“三白考”、 “三山考”、“欧阳考”、“滑县十二景考”等宣告结束。谨此为记,深望此类踏勘考据活动能有更多的人批评、关注和参与。

(刘继干 执笔)

   总       编:磨镜堂

   执行总编:上官文风

   编       辑:云飞扬  文米十  笛舞清韵  蒹葭 

  ————————————————————

  本期责编:卯金刀      制作: 卯金刀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