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欣赏——朱熹读书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7-13
文学欣赏——朱熹读书法

俞晓群

南宋朱熹,世人公认的一代大儒。何言公认呢?自南宋以降,他就被称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教育家;他还被列在孔子文庙十二哲之中,其他十一位先哲都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还有何言其大呢?近年整理出版的《朱子全书》,竟然有1436万字之巨。面对如此伟人,如此巨著,我们了解他,学习他,该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的兴趣点又在哪里呢?

朱熹的故事很多,也很传奇。《尧山堂外纪》有记,他的父亲朱韦斋,酷信地理,尝招山人择地,问富贵何如?其人久之,答曰:“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后来生下朱熹,果然成为一代大儒。《宋史·朱熹传》有记,朱熹刚会说话时,父亲向上指说:“这是天。”朱熹问:“天的上面是什么呢?”朱熹开蒙时读《孝经》,他在书上题写:“不若是,非人也。”还有一次,朱熹与群童玩沙土,独自在那里画沙,人们一看,他画的是八卦图。

不过此时,我对朱熹的兴趣,却是他的学生辅广编纂、张洪等增补的《朱子读书法》。此书以“纲领”一节开篇,接着给出朱熹“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与居敬持志。编者在深入研究朱子理论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摘抄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言论。其内容与《朱子语类》比照,相同之处不足1/5。后世学者对这部“摘录”评价极高,《四库提要》称“而条分缕析,纲目井然,于朱子一家之学亦可云覃思研究矣”。钱穆《学籥》称:“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是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即做人道理亦然,最美好处,亦总是最平易处也。”徐复观称赞朱熹“真是投出他的全生命来读书的人,所以他读书的经验,对人们有永恒的启发作用”。余英时在《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中称:“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一册薄薄的摘抄之书,竟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它究竟高明在哪里呢?在这里,我们不妨按照章节,摘取朱熹的语录如下:

纲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弄明白做人的道理。虽然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道理,如治家有治家的道理,做官有做官的道理,其实它们像水一样,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大则大,遇小则小,但无论如何变化,都还是水,道理可以归于一理。这个道理从何而来呢?首先,你不可能事事经历,况且先贤的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学习先贤的道理,只能从他们的书本中得到。其次,读书只能读先贤的书,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知识与借鉴,读俗人的书是没有用处的。读书的作用是什么?张载说:“读书能一举两得,一边能领悟道理,一边又能涵养心性。怎么可以践踏经传典籍,视之为糟粕而不去读呢?”读书的方法是什么?“读书之法又当沉思,反复涵泳,铢积寸累,久当见功。不惟明理,心亦自定”。读书的态度是什么?读书必须正心,肃容;少看,熟读;几案洁净,书册整齐;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

循序渐进:包含两点,一是读群书要有先后次序,二是读书中的内容也要有先后次序。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后读《论语》与《孟子》,最后读《中庸》。读“五经”,要先读《诗经》《书经》《礼经》与《乐经》,再读《易经》。读《易经》,还要先从“十翼”开始入门。读史书,要先读《史记》与《左传》,然后读《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再后读《通鉴》。读书要字字理会,不可悠闲自在,也不必忙乱不堪。读书要专一,不可读《论语》时想着《孟子》,读此一章时想着彼一章。读书要深入,如看一栋房子,不可止于外观,必须进入堂奥。读书要仔细,如浇灌一个园子,不可蜻蜓点水,忙急而治之,必须根株而灌之。读书不能图快,如铲除一片荒草,要连根拔除,不可图快,否则还要返工。

熟读精思:读书讲求烂熟之美,如荀子所说“诵数以贯之”。即使是一个愚钝的人,50个字要读300遍才能记熟的人,日积月累,最终也能学成。读书如攻城,不一定要四面围攻;一面攻破,其他三面皆破。像苏洵读书,只读《孟子》与《韩子》,也能够阐释出那么多学问。读书只求毫发之间,如“遇危木桥子,相去只在毫发,才失脚便跌落桥下,用心极苦”。读书“须入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解脱”。读书要像酷吏断案那样严格,要像法家学说那样苛刻。读书如捉贼,要仔细查验细节,不能只看大致轮廓。读书如去皮见肉,去肉见骨,去骨见髓。读书要“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读书如张载所言“文要密察,心要宏放”。读书要比照各家异同。读书要先弄懂三五处,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读书要有不同角度,不能一面之见,一孔之见。读书不可落于偏僻,要四通八达。读书既要关注核心,又不能不计四边。读书不可悠游和缓。读书不要急于自己立说,重点记住先贤的观点。读书要得到言外之意。读书如饮药,一副不行,需要一副接着一副。

虚心涵泳:读书不可有自家私意,要一心一意理解先贤的文章。读书要虚心平气,悠然玩味,不可“以意逆志”。读书不可率然穿凿,荒于稽考。读书要达到“口诵心得,如诵己言”。读书要静心平视,内心空明,不可以己意度他人。读书如吃食物,不可肚里未饱,却鼓腹向人说饱。读书要虚心,一字是一字,使不得半点杜撰。读书要讲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读书如辨五音五色。读书要以圣贤之义观圣贤之书,以天下之理处天下之事。读书宁可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宁可失之卑,不可失之高。

切己体察:读书追求专一,专一就是敬。读书追求平正,道理自在;道理要向大处看,不要钻到壁角里去。读书不可只在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从自家身上推究。入道之门,是将自己入那道理中,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我欲仁,斯仁至矣”。读书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自尽于燕闲静一之中。读书要讲求“诚、敬二字,是涵养他底”。

着紧用力:读书时当将此心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欧阳修读书有“三上”之说,他还只是做文章,何况求道乎?朱熹痛斥学生读书悠闲自在,称之为“大病”。读书最怕因循。读书如救火,如治病,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居敬持志:读书要先体印《玉藻》九容,即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读书要先定心,如止水,如明镜。读书要专静纯一,如北宋赵康靖公,他读书时,以白豆与黑豆标记自己心中的善念与恶念,每生一念,则投一豆到碗中。开始时碗中黑豆多,逐渐白豆增多,再后来白豆也少了。读书要从第一遍起就认真,不可期望再读时记忆,如一名读书人读《周礼》,他熟读一页烧掉一页,即似破釜沉舟。

写到这里,意犹未尽,种种金石之言,犹在耳畔回响。书中说,《春秋》最难读懂,病弱之人更不要去读。书中说,如今圣人已远,天下无师。书中还记着朱熹读书座右铭: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难知;平心易气,以听其自得。

来源 辽宁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