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姓氏通史之王姓源流第四章(中)——王氏文化

 虎牙变大猫 2020-07-13

在宋明时期的三槐王氏后裔中,江苏昆山王氏是较有名的一个分支。这个家族虽未产生举世闻名的显赫人物但家族中世传书香、代出贤子,见于志传的人物也代不乏人,因而成为当地望族

据《王氏世谱》,昆山王氏的肇基始損名口斗王玄,为三槐王氏显祖王祜之孙、王旭之子、王旦之侄。王玄,字吉夫,于宋真司时跟随伯父王旦到苏州做官,后遂留居吴地,落籍江苏昆山,世称称昆山王氏。
昆山王氏开基祖王玄生二子:彝、制。王制生一子申。王申生二子:僖、亿。自王制到王亿,昆山王氏的最初几代,均衰微不显,隐居不仕。但王申、王亿父子,已有名于当时。据《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十五记载,王申当时读书好礼,以学行被乡里所看重。其长子王僖,字康国,居太学有名声,乡人称为王学正;次子王亿,亦乐道好善之士,且教子有方,能成大器。因而昆山王氏至第五代时,开始兴盛起来,王亿也因子贵,死后被追赠右中大夫荣衔。


    王亿妻史氏,封令人,生三子:莒、葆、万。其中,王万官宣议郎,而以王葆最有名。王葆(1098一1167年),字彦光,事见《吴郡志》和《昆山郡志》。史称王葆年仅弱冠,便深通诸经,宋宣和六年(1124年)中进士,南宋绍兴年间累官至监察御史。时秦桧专权,百司莫敢可否,独王葆能伸滞直枉,不畏强权。后出知广德军,移守汉、泸二州,皆政绩显著。历官浙东提刑、左朝请大夫。乾道三年(1167年)卒,年七十岁,谥文毅。著有《春秋集传》、《备论》。王葆娶妻许氏、张氏、庄氏,共生二子:长子王嘉言,右修职郎,生子王绍祥、王广孙;次子王嘉宾,右迪功郎兼监潭州南岳庙,生子绍科,绍科子名尚质。
    王尚质的后代,又衰落不振,一直传到其六世孙即昆山王氏第十三代王逊时,家族才又复兴。王逊、字谦伯,元末明初人。史载,他自幼好学,超逸不群。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乙丑榜进士,初官江西上高县丞,后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有功,升江西道监察御史,颇得明太祖朱元璋亲近重用。

王逊年少喜论,事至数强谏,朱元璋曾认为他轻薄。其族弟王英,当时也任执法之官,而朱元璋认为王英敦厚。王逊之子复,字从道,也是进士出身,初任南台行人司司副,升南台监察御史,独持风裁,贵戚敛手以避,传见《昆山人物志》。王复生五子:曰恭、曰宽、曰信、曰敏、曰惠。其中,长子王曰敏,或作王敏,字仁功,官石门县训导。王曰敏生四子:锖、铜、银、金。其中,三子王银(1464—1499年),字世宝,号求可,官赠太史。王银之子同祖(1497—1551年),字绳武,明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北京国子监司业。嘉靖二十一年以上疏言事忤旨落职,有《五龙山人集》传世。王同祖生三子:法、逢年、浩。王逢年,字舜华,初名王治,又名元治,字明佐,号玄阳山人,有文才,为诸生时,试经义多人古文奇字,为有司所黜。他负才傲世,尤工诗,有《天禄阁外史》、《海岱集》,传见《吴郡张大复先生明人列传稿》卷一百零一。王法生四子;炳衡、炳睿、炳辅、炳阳。王炳睿之子王在公,字孟夙,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选授高苑知县,后升济南府同知,以廉能著称,百姓歌颂之,天启七年(1627年)卒,事见《启桢野乘》卷十四。
昆山王氏自始祖王玄由三槐王氏析出,立基于昆山,至第十四代王复,始欲修谱而未果。至第十七世孙王同祖,草创王氏世谱世系,再到第二十代孙王在公时,才最终编撰完成第一部昆山《王氏世谱》,时已在明朝末年。到清代以后,又多次重版和新修《续王氏世谱》行世,为我们今天研究三槐王氏及其后裔昆山王氏提供了重要资料。
 
       宋明之世,王姓宗族无论在政治生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一直兴盛不衰
“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学士;公孙父子,七人拜相九封侯。”这幅王氏家用楹联,很好地描述了从唐至明王姓的显赫兴盛。的确,唐五代之后,宋明之世,王姓宗族无论在政治生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一直兴盛不衰。这一阶段,王姓宗族仍然英才辈出,家声赫赫,既产生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的北宋宰相王安石,又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代表、宋明四大理学泰斗之一的大思想家王守仁,因而我们认为王姓仍是宋元明时代的政治大族和文化大族,实不为过。在这一节里,我们通过几支最著名的王氏家族的介绍,可以使读者对王氏的这段历史的辉煌盛况窥其一斑。
       太原祁县王氏家庭到宋代,因孕育了宋初宰相王溥而形成最后一次高潮  
 据文献记载,五代宋初的祁县王溥家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王溥的六世祖王隐。王隐为唐末人,事迹不详,居祁县。王隐传子文礼,王文礼生子后。王后官赠太子太保,妻刘氏,追封莒国太夫人,生子王建福,字好德,赠太子太傅、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王建福生子祚,即北宋宰相王溥之父。
 王溥所在的这一支祁县王氏先几代均为默默无闻之辈,它始兴于王祚,最盛于祚子王溥,此后尚持续了好几代。王祚,五代人,初为太原郡小吏,自汉人周,升随州刺史,移刺商州。曾以自己的俸钱募人开凿大秦山岩梯路,行旅之人很感激他。后又移镇颖州,其间导通商渠以利舟楫,使郡无水患。人宋后,王柞又迁官为宿州防御使,课民凿井修火备,筑城北堤以防水灾,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晋国公。
 王祚娶妻严氏,追封兖国夫人,生子溥。祁县王氏传至王溥手里,家族更加显贵,并从老家山西太原祁县东迁至当时的首都开封府,落籍祥符县近善里。王溥(922—982年),字齐物,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 4 8年),戊申科进士,在后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周世宗时官参知枢密院事,恭帝时加右仆射。北宋初,王溥任宰相,进位司空,成为北宋初王氏家族中最显赫的人物。王溥其人性情宽厚,风度美,做宰相时好汲引后进。他又是一位著名学者,平生勤奋好学,藏书达万佘卷,著有《唐会要》、《五代会要》及《文集》等。王溥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去世。生前封为祁国公,太子太师,死后追封为燕国公,谥文献,后改谥康献,累赠尚书令兼中书令,享誉极隆。王溥娶妻常氏,封魏国夫人,生四子:贻孙、贻正、贻序、贻庆。
    王溥卒后,他的这一支祁县王氏还保持了数代的兴荣。史称,其四子都建有功名,能承继父业。老大王贻孙,字象贤,少即随周太祖典商、颖二州,置衙內都指挥使,周显德年间,因父任宰相,王贻孙也升至朝散大夫,著作佐郎。北宋代周后,他以金部员外郎累迁右司郎中。淳化时(990—994年)去世,传见《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史称王贻孙好学,遍览群书,学问渊博,凡有所说,据经引典,大为宋太祖及其弟以及宰相赵普赏识。
    次子王贻正,官国子博士,在王溥四子中,以他这一支最显贵。王贻正有子名克明,字季长(或作秀长),性情清慎寡言,颇通书法,不好声技。后王克明娶宋太宗长女郑国长公主为妻,除驸马都尉,赐名王贻永,与其父同行。后历官知单州、澶州、定州、安德军节度使。皇祐元年(1049年),自枢密院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兼侍中,累迁尚书右仆射、检校太师。当时无外姻辅政者,王贻永以驸马执掌枢密十五年,政无过失,人称谦静。至和元年(1054年)病逝,谥康靖。王贻永与皇室的联姻,使祁县王氏的地位更加显贵和巩固。王贻永子道卿,一作清臣,以父母荫历任供备库副使、高州刺使、西上閏门使,累迁至贵州团练使,其后裔情况不祥。
    王溥三子贻序(《宋史》误作第四子),又名贻矩,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赠吏部侍郎。妻潘氏,生子珣瑜,王珣瑜(1006—1057年),字唐辅,初以从兄王贻永荫补将作监主簿,后累宫殿中丞、廷尉、国子博士、朝散大夫、尚书、虞部郎中,出守汝州、阆州,卒赠司勋郎中。其妻封寿安县君。李氏为刑部尚书李维之女,生二子:长子王肃,官内殿承制;次子王鉴,任内殿崇班。王殉瑜有孙八人:审求、审交、审言、审文、审立、审奇、审方、审之。
    王溥四子贻庆(963—1041年),字茂先,以荫补郊社斋郎,历任大理评事、国子博士、虞、比、驾三部员外郎。史称王贻庆虽出身宰相之家,但任职较低,最初在都城管理仓库,后来才做了个河南县尹,最后任司农少卿,累封祁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历阶朝散大夫上柱国。他酷爱奇书、古札记、图画等,藏书极多,连皇帝都曾向他借过三千卷图书,足见其藏书之富。王贻庆还搜集古碑文,著成历史上最早的金石著作《琬琰集》,可惜已佚不存。王贻庆娶妻刘氏、宋氏,共生四子:长子王涣;次子王鼎,官三班奉职:三子王渐,任西头供奉官;四子王震,右班殿直。其中,长子王涣,初任右侍禁,累官金吾卫将军,赠左武卫大将军。王涣有子甫(1015—1059年),字周翰,初名希甫,累官至六宅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上骑都尉、太原县开国伯,曾奉命出使契丹,并完成使命。王甫娶妻同安县君梁氏,生二子:长子王琳,前阌乡县主簿;次子王说,任左班殿直。王甫有孙四人:思齐、思聪、思楚、思明。此后,祁县王氏的情况便湮没无闻了。
        宋代王氏望族虽多,但最有名的还是要推改革家王安石的家族一一江西抚州临川王氏
    据文献记载,王安石家族临川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派,但何时从太原迁临川的,则不可考。其可知的最早祖先为王安石的曾祖王明,以子贵赠尚书职方员外郎。王明有二子:长子用之,卫尉寺丞;次子观之,尚书主客郎中,赠太常少卿。临川王氏先世衰微无闻,至王观之、王用之兄弟,始起家为吏,再到王用之子孙辈开始兴盛。
    王用之娶妻谢氏,封永安县君,生有五子,其中,长子王益和五子王孟最像父亲。王孟官楚州司理参军,其子沆,官荆南府建宁县令。王益(公元993—1038年),初字损之,改字舜良,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历任建安主簿、临江军判,知新淦、新繁县,天圣时以殿中丞知韶州,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的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
    临川王氏传到王益的儿子辈时,家族臻于极盛。王益娶妻徐氏、吴氏,生了七个杰出的儿子:安仁(1015-1051年)、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其中王安仁(1015—1051年),字常甫,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江淮间,其门下成器者甚众,后以进士下科补宜州司户,终官于监江宁盐院,皇祐三年卒时仅三十七岁,著有文集十五卷。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熙宁初以材引召试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据说王安国人极聪颖,未尝从人受学,但却以文才为一时名人贤士所称誉。后历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著作郎、大理寺丞。屡以新法力谏,后为吕惠卿所诬陷,卒年四十七,有文集六十卷。其妻曾氏,子二人:旅、脾。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润州、湖州,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后升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左丞,终知太原府。王安礼为人刚直宽谅,多次以直谏闻名。当年苏轼下狱,情势危急,无人敢救,独王安礼从容上谏宋神宗,使苏轼得以减轻处罚。后因得罪权贵而见黜不得重用。绍圣二年去世,年六十二岁,赠右银青光禄大夫,传见《宋史》卷六十八。
    在王益七子中,最优秀的当然是推王安石。据《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小字獾郎。封荆国公,谥文。王安石才华横溢,既是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一代名相、大政治家,甚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正是王安石的卓越成就,使临川王氏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家望族。王安石的改革虽以悲剧告终,但他的著作《周官新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等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王安石之后,临川王氏也随变法失败而日益衰落。王安石娶妻吴氏,封越国夫人,生二子:长子雾、次子旁。王雾(1044—1076年),字元泽,为人聪敏过人,有才学,未及冠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天章阁侍制。王安石变法,王霁实导之。但其人慄悍阴刻,无所顾忌,为政尚严酷,年三十三岁去世,特赠左谏议大夫,传见《宋史》。王安石次子王旁,或作王滂,初以父荫官江宁府粮料院勾当,累官奉议郎秘书省正字。顾栋高《王文荆公年谱》说王安石无后,是不正确的。长子无嗣,次子王滂则有一子王桐,官承事郎龙图阁直学士,累赠特进。王桐之子王珏(1112一1164年),字德全,初因王安石追封舒王,恩授承事郎,绍兴二年起家盐官县丞,历两浙湖南提举常平茶盐,兴利除弊,迁湖北夔州转运判官,有政声。终官太府少卿,卒于苏州宝华山,葬于湖州乌程县。其妻郑氏,生子王宜之,是为王安石玄孙,其后不详。看来王安石的这一支后裔,当宋室南渡时,也已从临川东迁至江浙的苏州一带。江浙为文人汇萃之地,中国文化史上的硕学鸿儒,十之六七出于此。宋代一流学者,一代儒宗王应麟也是出生于浙江的鄞县(今宁波)王氏宗族
    据文献记载,王应麟的家族鄞县王氏为河南浚仪(宋代的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县)王氏分支,当年从浚仪前来鄞县开基立业的是南宋初年人王安道。王安道,字时中,两宋之际人,官武经大夫、保信军承宣使。建炎初(I 127年),随宋室南渡,后转和州观察使。乾道间(1165—1173年)始落籍于四明,定居于鄞县孔庙镇县学之前,遂为鄞县王氏始迁之祖。王安道妻陈氏、龙氏,生子晞亮(或作希亮),字寅仲,官武经郎,赠朝散大夫。王晞亮妻张氏、陈氏,生子妫。鄞县王氏以武功起家,三传至王拘,家族大兴,成为当地望族,所以全祖望《甬上族望表》即以王拘为第一望。王拙,字谦父,嘉定十六年(1223年)进士,开鄞县王氏科举人仕之先河。历任安吉县丞、国子正、将作监主簿。他为人博学多才,刚直不阿,时奸相严嵩预政,王扌为乞补外以避,遂通判婺州。后任吏部郎中、兼崇政殿说书,除直秘阁,以朝散大夫知温州,尝预修‘“四朝史”,著有《舆服志》,传见《延祐四明府志》。王拙怀才而不能通显于时,乃精心致力于教子,后其子应麟果大显于时。王扌为卒赠正奉大夫;他娶妻阺氏,于嘉定十六年(1223年)中进士之时一胞生下两个优秀的儿子:应麟、应凤。
  王拙的两个儿子均能承继家学,光大门楣。王应风,字仲仪,号默斋,宝祐四年(1256年)
进士,开庆元年举博学弘词科,官至太常博士。王应凤与王应麟同承庭训,互相讲学,以至
废寝忘食,为文宗左氏班马,著有《默斋稿》及《订正三辅黄图》等书,传见《宋元学案》。王应麟的成就又大出其弟之上,正是他将王姓在宋代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发展至巅峰,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学者称深宁先生。他幼年好学,九岁便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及第,初官浙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升太常寺主簿。因屡言边事,被丁大全罢免;及丁氏败,复起任台州通判,迁秘书少监兼侍讲。后又为奸臣贾似道所恶,遂出知徽州。贾氏败后,再起官礼部尚兼给事中。又与留梦炎不合,乃辞官东归,从此潜心学术,闭门著书立说,终于成为一代名儒。王应麟精于经史、地理,擅长考证,著作极多。元贞二年(1296年),王应麟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给后人留下了《深宁集》(已佚)、《玉堂类稿》、《掖垣类稿》及《汉书艺文志考证》、《通鉴地理考》、《通鉴地理通释》等大批著作。他的《困学纪闻》贯穿古今,考订精审,最为后世推崇;所编《玉海》类书,至今仍为学者引用;他的《姓氏急就篇》,也是流传至今的几部姓氏学经典之一。因此可以说,王应麟的杰出贡献,使鄞县王氏一跃成为宋代最有名的王氏文化望族。
    王应麟之后,鄞县王氏仍维持了数代的繁荣。史载王应麟娶妻郑氏、李氏、舒氏,其中,郑氏为宰相郑安晚孙女,三妻共生两个儿子:良学、昌世。王良学,官承务郎,任两浙运干,早逝。王良学有子文远。王文远生二子:懋孙、去疾。王去疾无子,王懋生子奕传。王应麟次子王昌世(1267一1327年),字昭甫,号静学,学者称静学先生,传见《宋元学案》。史称王昌世幼有伟人之志,从小受父亲的薰陶,好学深知。宋末以父荫补承务郎,但未及录用而元人已灭宋。人元不仕,闭门究学,不求闻达。以编订、整理、刊刻其父著作为己任。王昌世除搜辑考订刊刻王应麟的著作外,  自已有《静学稿》传世,全祖望《甬上族望表》也列他为鄞县王氏五望之一。
    王昌世娶杨氏,生二子:厚孙、宁孙,均能传家学。王厚孙(1300一1376年),字叔载,晚号遂初老人,学者称遂初先生。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熟悉职官典故、世胄谱牒,历任群学训导,象山县教谕。刊刻祖父王应麟遗书,又续成袁桷《四明志》,调浦江教谕,迁衢州儒学教授,除邵武路教授,升福建分省儒学副提举,未赴任,明初洪武九年卒,传见《宁波府志》和《宋元学案》.其弟王宁孙(1307-1354年),字叔远,亦承家学,致意于文章制度,不求仕进而终,曾受聘为庆元路斋长,后任江西白鹿洞山长。
王厚孙生三子:陞、同孙、骘。王宁孙无子,以侄王骘为嗣。王骘生二子:宗传、中传。王宗传过继给伯父王陞为后。王宗传有子王驯、王骈。王驯始创修《浚仪王氏家乘》,至明嘉靖间王骈的四世孙王镇又重修家谱。
    王应麟这一支鄞县王氏自人明朝以后,便日趋衰微。全祖望《甬上族望表》称。鄞县王氏其后散处于越,居鄞者微。据王氏家乘,迁越者为王应麟弟王应凤那一支的后裔,而王应麟的后人,则至今仍有一支居宁波南乡唐家汇一带,另有一支迁居绍兴上虞。
      在明代的王姓历史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为浙江余姚王氏。这个家族不仅出了一个状元,而且更因为哺育出举世闻名的理学大师阳明先生王守仁而显赫一时
    据文献记载,王阳明家族浙江佘姚王氏属于琅邪王氏大宗,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余姚王氏兴起于南宋,它的肇基始祖叫王寿,是王羲之的第二十三代嫡孙,佘姚王氏从琅邪衍派的轨迹,在明代著名学者王绾的《阳明先生行状》中有详细记载。据该文称:王氏发派于琅邪,为晋光禄大夫王览的后裔,至王览的曾孙书圣王羲之,随父王旷渡江南下,居建康(今南京市),不久迁到浙江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最后定居于剡县华塘(今浙江剡县金庭乡华堂村),是为剡县华塘王氏。华塘王羲之的后裔又有一支自华塘迁居石堰(今浙江佘姚县东北石堰场镇),石堰王氏再分支佘姚达溪,为达溪王氏,达溪王氏再传至王羲之第二十三代孙王寿,仕南宋,官至迪功郎,始自达溪迁到浙江余姚县城,后裔发展成闻名天下的余姚王氏。但另据四川巴县《王氏族谱》说,王守仁家族不是余姚王氏,而居浙江金华兰溪,且是琅邪分支三槐王氏派衍而成,此说与正史不合,且与王守仁墓志不符,极不可信
  余姚王氏最初几代均衰晦不显,以至史传不载。一直到元明鼎革之际,佘姚王氏传至始祖王寿第五代孙王纲,才开始兴旺起来。王纲(1302—1371年),字性常,一字德常。其弟秉常、敬常。兄弟三人,并以文学闻名于元末明初。史称王纲不仅以文学闻名当时,而且是个文武全才,尤善鉴别,并从一老道异人那里学了一手占卦问卜的绝招,成为一位有道之士。王纲年轻时与大谋士、世称第二诸葛亮的刘伯温过从甚密,后元灭明兴,刘伯温成为开国元勋,于是荐王纲于朱元璋。明洪武四年(1371年),王纲以文学被征至京城,朱元璋亲自策问治国之道,王纲的对答甚为朱元璋称赏,于是任命他为兵部郎中。当时,正值潮州少数民族造反起义,王纲以广东参议携子彦达一同前往平乱安民,并完成使命。但当王纲平定潮州之乱返抵广东增城时,途中遇海寇曹真。曹真先请王纲当他们的统帅,被拒绝。最后海寇见不能说服王纲,便将他杀了。王纲死后,其子彦达缝羊皮包裹父尸归葬于乡。王彦达,号秘湖渔隐,有孝行。据说王纲当年虽为国尽忠而死,但没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和礼遇,所以当后来明朝旌录王彦达时,王彦达痛父亲之死,怨朝廷之薄义寡情,遂终身不仕,归隐故乡佘姚秘图湖畔。王彦达还留下遗言,要子孙世代以耕读为业,不求仕宦,临终悉取先世遗书付子,并告子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正是王彦达这一决定,成为余姚王氏的家传祖训,它使得余姚王氏以后数代均不求闻达,隐居不仕,而致力于诗书,为他
日王氏成为明代文化大族奠定了基础。
   余姚王氏第七代王与准,字公度,彦达之子.王与准生三子,其中次子王杰,字世杰,号槐里子,学者称槐里先生。当年王彦达去世后,王与准恪守父训,隐居不出,闭门力学,尽读群书,成为当地有名的学者.他又承继家传卜筮绝学,占卜无不应验,名闻遐迩。朝廷几次派人征召,他都逃人深山,避而不见,有一次在逃避使者时跌落石崖,故自号遁石翁。后来使者见劝说和威胁都不能使他屈服,遂求其次子王杰代行,并威胁再不从就要杀其全家,诛连九族。王与准只好答允。于是,王杰遂被补入邑庠为弟子员。王杰入县学后,博览群书,刻苦力学,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后以明经贡太学,入南京国子监,被荐于朝,但未及授官而卒。
    王杰生子王伦,字天叙,以字行。喜爱竹,在所居轩外环植丛竹,每天啸咏其间,学者因称竹轩先生。王天叙幼承家学,德业夙成,刚成年,便被浙东大家争相聘为家庭教师。他于书所不读,万好读《仪礼》、《左氏传》、《史记》等,又善抚琴弄箫,但平生淡泊名利,不愿为官,终身以授徒为业,著有《竹轩稿》和《江湖杂稿》。天王叙自己虽未有功业,但善于教子,把振兴宗族的希望寄托于子孙后代身上,终于培养出了一位状元王华
  王华(1457—1522年),字德辉,号实庵,X号海曰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学者因称为龙
山先生。王华博学深知,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得进士第一,成为余姚王氏的第一名进士和状元。王华的夺魁,标志着余姚王氏的崛起。此后,余姚王氏蓬勃发展,经王华、王守仁父子二人的努力,终于使宗族大显特显,成为举世闻名的明代第一文化世家。王华状元及第后,历任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晚封新建伯。王华曾念山阳一地
山佳水秀,又为先世故居,因而曾将家室自余姚再迁至越城(绍兴市)光相坊居住。正德四年(1509年)王守仁被贬谪贵州龙场时,王华曾率全家同往。有的族谱说他就此定居于贵州遵义桐梓县,但所言不确。据正史及墓志记载,王华在王守仁平反后回到了浙江绍兴古会稽郡居住,直至去世,并于公元1523年葬于郡东天柱峰之南。
    王华娶妻郑氏、赵氏、杨氏,据《海日先生行实》和《海臼先生墓志铭》,他共生四子:长子王守仁;次子王守俭,太学生;三子王守文,郡庠生,官督府参军;四子王守章。其中,长子王守仁,便是名扬天下的大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先生。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早年于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而居,故学者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生长于文化世家大族,从小就继承了家学,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从此走人仕途,历任刑部、兵部主事。他学识渊博,于诗文、经史、兵书、术数、佛道、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因而成为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全才,在中国历史上,以文人而善于用兵,身兼哲学家、军事家于一身的伟大人物,独王守仁一人而已,可以说是千古奇才。明正德元年(1506年),王守仁因得罪权阉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站,但他却在此“阳明小洞天”潜心经学,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格物致知”学说,创立了著名的“阳明学派”。后来刘瑾失败,王守仁官迁庐陵知县,调任江西。再后,巡抚南康、赣州,先后镇压闽、赣农民起义。正德十四年(1519年)率兵三十万人,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以用兵神奇,平乱有功封新建伯,总督两广,迁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的卓越贡献,使余姚王氏名扬天下,赫赫如日中天。至此,佘姚王氏的发展到达巅峰。
    王守仁去世较早,因此,他死后,佘姚王氏在文化上后继无人,家族急剧衰落。王守仁娶诸氏、张氏,生一子名叫正亿,又有一继子正宪。王守仁死后,曾一度受朝廷奸党的攻击,他幼小的两个儿子也受到迫害,兄弟流离失所,后受王守仁门人弟子关照,才幸免于难。后王正亿被阳明门人送至金陵(今南京市)依舅氏而居。至隆庆元年(1567年),王守仁死后四十一年才被朝廷复封新建伯,赐谥文成,次年,已四十三岁的王正亿袭封为伯爵。但王正亿大概才能平庸,不能继承家学,也无一官半职,故其事迹史书不载。而袭嗣之后,王守仁后裔的情况,便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余姚王氏也从此一蹶不振。
    另据王希古《略谈黔北、渝南的王阳明宗亲后裔》一文介绍,四川巴县《王氏族谱》上有这样的记载:王阳明之父王华当年共生八子,除上文提到的守仁、守俭、守文、守章外,另有守让、守恭、守身、守良四子。该谱并记载说,当年王守仁贬谪贵州龙场驿时,其父王华也挂冠归田,并率另五子偕同王守仁同至龙场。不久,王华为谋生计,又率领四子北上另觅安居之所,终于在当时川属遵义军民府的桐梓县柁坎沟卜宅落脚。此后,王守仁复职调
至江西,王华却不愿再长途跋涉,而念成家立业不易,且已随乡人俗,竟不愿回籍,就与其他几个儿孙一同留居于贵州,并从此在此生息繁衍,形成今川黔一带的王氏族姓。但该谱所记王守仁家族的族系渊源、当时居址、王华所生儿子的数目以及王华的葬地,都与正史以及当时人所作的墓志铭不合,我们认为该谱所记不可信,当是四川王氏依托攀附而成。该谱所记的王守仁五弟王守让,大概是王守仁的族弟,而非胞弟,当时也不居佘姚或绍兴阳明洞,而是居住在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二十八都十一图楼梯头小地名赛书坡西头。王守仁这一支王氏,四传至其玄孙王藩臣,复于清初“携二子运宏、运泰自黔迁蜀,插业于卫家坪(今重庆巴县南龙乡卫家坪)”。王运宏传嗣三代至尔德、尔碱、尔琮兄弟三人,又分为三大房族,后各立宗祠,繁衍迄今,三百余年来已传了十多代。这支随王守仁人黔的王氏后裔,至明清之际便已繁衍至二千佘家,散布于仁怀、绥阳、桐梓等地,今天黔北、渝南一带世居的王氏族人,即多属这支王氏的后代。
      清代的王氏名士,硕学鸿儒,比比皆是
  王氏族姓发展至清代,政治上己大大衰落,再也没有产生过权倾一世,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在文化上,王姓却仍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局面。清代的王氏名士,硕学鸿儒,比比皆是,这些文化名流,又多出现于南方。其中,仅湖南一省,就产生了衡阳王船山、宁乡王九溪、湘潭王湘绮、长沙王葵园等四大名儒,号称清代湖南王氏四大家,他们不仅是王氏一姓、也是整个清代中国学术的代表。历史上王姓多出哲人,在汉有王充,在明有王守仁,而明清之际则为衡阳的王夫之
    据民国二十九年手抄本《船山房谱草册》和《王船山年谱》记载,大思想家王船山出生的衡阳王氏家族属于著名的太原王氏大宗派,它是江苏高邮邗江王氏的直接分支。衡阳王氏元代以前远祖的传递世系,因老谱散伕,今已不可详述。它有史可稽的祖先是元末明初人王仲一,因而至今被衡阳王氏奉为始祖。
    衡阳王氏以武功起家,兴起于元末明初。一世祖王仲一,原籍江苏高邮邗沟打鱼村,有兄弟九人。当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反元,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泗,王仲一率兄弟九人及乡人从高邮起兵响应,随朱元璋北上。王氏兄弟在辅佐朱元璋平定中原、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他们九人,有六人战死疆场,只剩下王仲一与二弟王仲二、三弟王仲三三人。明王朝因功封赏,任命王家老大王仲一为骁骑都尉、山东青州左卫正千户,又封其弟王仲二为长江卫指挥,王仲三为衡州卫指挥。
  王仲一娶冯氏,封宜人,生子成,是为迁衡始祖。王成,世袭武职,官昭武将军上都尉。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成因随明成祖南下消灭建文帝势力有功,擢升衡州卫指挥佥事晋衡州同知世袭,于是在湖南衡阳安家,成为衡阳王氏始迁祖。
  王成配朱淑人,生子全,世袭都尉之职。王全娶崔淑人,生子能,世袭都尉。王能配刘淑人,生二子:纲、统、王纲初世袭都尉之职,后跟从都御史秦金镇压郴州、韶州一带农民起义,任中路总指挥。因平乱有功,晋升骠骑将军上护军,后官昭勇将军上轻车都尉,累官江西都指挥佥事。王纲不但武勇有将才,且有文才,为时人所重。他曾负责整修南岳庙,花费少而质量高。王纲配崔氏,封夫人,生子震。
    王震,字东斋,袭世职为都尉,累功迁昭武将军、骠骑将军、上护军、上轻车都尉,历柳蚓参将,官至三品。据载王震掌卫事,有功劳,尤精于经学儒术。当时大学者庄昶谪官湖南,王震就曾与他讲性命之旨。谱称衡阳王氏家世以武功显世,而文教则自王震开始。王震娶妻常氏、郑氏,生四子。长子王翰,字直卿,为庄昶门人,补郡文学,后世袭父职,累官都指挥使上轻车都尉;四子王宁,号一山,庶出,以文墨教子弟起家儒业。是为王夫之的高祖。
王宁配娶赵氏,生二子:长子王亨,字顺泉,为本郡文学廪生;次子王雍,号静峰,隆庆四年(1570年)乡贡进士,初授武冈学训,后迁江西南城县学谕
    王雍妻毛氏,生三子:长子王次峰;次子王少峰;三子王惟炳,号太素,补郡文学廪生。王夫之的祖父王少峰,名惟敬,也是一位乡儒先生。
王惟敬妻冯氏、范氏,生三子:朝聘、廷聘、家聘,皆为本郡文学廪生。其中,尤以王夫之的生父王朝聘最有出息。王朝聘(1570一1647年),字逸生,一字修侯,少时师邑儒伍定相,博览群书,精研天性物理,多有心得。后来游邹泗山之门,继承东廓之传,以真知实践为学。曾认为武夷山为朱子会心之地,因而有游武夷山之志,曾题字于壁,学者因此称他为“武夷先生”。以文学闻名于当时,王朝聘虽学识渊深,但不善于科举,在明万历乙卯(1615年)、辛酉(1621年)两次科举考试中,都只名列副榜,因而仅授了一个迪功郎,乃最低级的闲官。后来,王朝聘干脆弃官回乡,隐居衡阳,著书立说,教授子弟。直至去世。正是在他的熏陶、教育和影响下,才造就了一代伟人王夫之。
王朝聘先娶綦氏,继娶谭氏,生三子:介之、参之、夫之。老大王介之,字石子;一字石涯,号耐园,学者称耐园先生,又号铿斋。王介之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王夫之中同榜举人,明亡后隐居,年八十一岁时去世,私谥贞南。其妻为明末思恩府同知欧阳炳孙女,生子名王敝,字日旡原,为邑禀生。
王夫之二兄王参之,字立三,一字叔稽,号石坚斋,恩贡生。其妻蒋氏,生二子:王敉,死于明末兵乱;王致,早逝。武夷君王朝聘三子中,以幼子王夫之声名最大,也是整个清代王姓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王夫子(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或号卖姜翁、一壶道人、一瓠先生、双髺外史、梼杌外史等,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最伟大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事情详见《宋史》。王夫之的出现,使衡阳王氏名声大振,由一个地方大姓一跃成为全世界知名的名门望族。至此,衡阳王氏家族兴荣昌盛也臻于顶峰。
王夫之之后,衡阳王氏便日渐衰落,几百年来未产生过特别杰出的人物。据史载,王夫之娶妻陶氏、郑氏,生二子,攽、敔。两子后裔,均传衍至今。其中,长子王攽。生六子:王夏,早逝;王生若,岁贡生;王生兹;王生苍,邑庠生,册名文园;王生薳,册名大澍,邑庠生;王生万,早逝。王夫之次子王敔,以明经官候先训导,生二子:生范、生荃,邑廪生。据族谱记载,王夫之的后代人丁较兴旺,其二子、八孙,又繁衍出十九个曾孙、三十九个玄孙、三十二个六世孙,四十一个七世孙、五十二个八世孙。到今天,王夫之的后裔己繁衍至第十四代,亦即衡阳王氏的第二十四世,他们大多仍族居于今湖南省衡阳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