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玉作品:史记·161班同学传

 hanyu118 2020-07-13

耒水滔滔,哺育桃李;鹿岐苍苍,滋养栋梁。岁在公元一九八八年秋,舞勺少年四十又八人,皆七县五区之顶尖英才,汇聚于耒阳师范一六一班,开启求经问道、增智博闻之旅。

班主任刘氏金陵,乃体育名师,要求严格。初入校园,即时军训,以辛勤汗水,黝黑面容,接受检阅。时值改革开放之初,拨乱反正,百业待兴,一众老师,如何际明、刘南京、谭琼化、刘春桥、陈远铭、江归元、刘春龙、陈雅丽等,不一而足,皆悉心教导,呕心沥血,唯恐误人子弟,愧对良心。


 

余系长子,幼时家贫,志学之前,即已习得如扫地洗碗、做饭煮菜、喂猪放牛、搂草砍柴、割稻莳田、打场挑谷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然入学之初,身长不及一米五,肤黑毛黄,登堂入室,如鸡立鹤群也!每每前排就座,战战惊惊,如履薄冰,中规中矩,恐技不及众矣。乃一心向学,各科皆优,唯体育不能及格。于是锻炼体魄,每日早起,晨跑一千又五百米,勤练单双杠,举哑铃,终得合格。乃抚掌笑曰:“有志者,事竟成!”

耒师校训:“文明自立,勤奋创新。”观乎耒师之校风,可谓淳朴。每日三次,必检卫生。教室,课桌整齐,窗明几净;寑室,被子叠成方块,杯碗同列,床下鞋子,亦统一朝向;食堂,每日三扫,清洁干净;校园,古木葱笼,一尘不染。每迎省检,屈居第二,常为遗恨。如是三年,遂成习惯。时居校园,颇感厌烦,步入社会,受益颇丰。小事可为,举轻若重;戒骄戒躁,诚惶诚恐;坚持理想,不忘初心。


 

遥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壮志凌云。校内各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罗育青、阳月芳、李利民、王梅英等,加入春笋文学社,吟诗作对,悠然自得;更有耒阳人氏刘小都者,沉迷武林,潜心创作,数万字武打小说在班内传阅;邓远平、唐建荣等,加入校舞蹈队,醉心音乐,以舞会友;蒋党生、廖志刚等,专心研习绘画,紫藤、菊花屡屡获奖;向前、阳阳珍等,发展体育特长,数次斩获金银铜牌,被保荐至湖南师大继续深造;刘功平、肖耀君等,书法技艺,堪称一流;许立新、李利民等,报名参加函授刊授学习,亦有所成;群芳争艳,各领风骚,飘然风采,一派妖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青葱岁月,懵懂无知,时局艰难,生活苦楚。一众学子,常被告诫曰:“师范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乃无分贵贱,全身投入,潜心求学。三年之期将满,即赴哲桥等地,初试传道、授业、解惑之术,激流勇进,均有小成。


 

夫天下无不散之席,缘聚缘散,风云变幻。岁在公元一九九一年夏,经德智体美劳鉴定,“三笔字”、“普通话”考试,遂授予中专毕业证书,遣赴各地,增益师资,兴复学堂。

抱头痛哭,洒泪而别,终究各怀理想,分道扬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相思未面者竟二十又五载矣!同窗三载,情深谊厚,每于月黑之际,思亲情怯,泪湿襟袍。及至今夏暑假,有热心之士如刘海军、张鸿雁、刘春蓉者,首倡回校聚会,感怀岁月,追寻旧梦,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喜别后之重聚,叹年轮之飞转。昔时青稚之学子,今日行业之栋梁。时光抹不去深切之思念,岁月封不住真挚之情感。别后花絮,一同分享;韶华易逝,几声感叹!说不尽心里话,诉不完离别情。

余乃一小吏,劳碌终日,服务大众,不求闻达,甚感惭愧。然观乎同窗之集大成者众,甚慰。盖涛涛之水不复回,岁月流逝不重来,今吾等重聚,非攀比也,乃重寻青葱之岁;非重寻青葱之岁,乃重思少年之心态也!


 

观乎昔日之同窗,内有张鸿雁、欧阳月芳,蒋党生、龙湘云结为秦晋之好,可喜可贺。余尝与南岳同学相誓百年,奈何贫贱夫妻,两地分居,终致劳燕分飞,空留遗憾。今番执同学之礼相见,放下心结,撇开过往,无悔无怨。

同窗三载,早已情同肝胆;别后重逢,山水难阻神往。莘莘学子,汇聚行业栋梁。有不凡之建树者,亦有瞩目之贡献;有成功之荣耀者,有名师之光环;有丝竹之雅韵,有师德之懿范;有书画之成就,有文章之灿烂。抚今追昔,道不尽人世沧桑;继往开来,逐昨日未竟之愿。但愿二十五年后,白首华发再聚首,仍有豪情似旧时,千难万险吾往之!



作者自述:寒玉,现供职于湖南省衡南县委宣传部。观察与思考是我的职业特点,喜欢文字在笔下成为思想和情感的代言。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是精彩的,在跌宕起伏之际、艰难困苦之时,仍需要笑面人生,保持平常心,行善事,讲真话,做好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