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文灿作品:底线的度量衡

 hanyu118 2020-07-13

底线,是人与社会对事物的最大容忍度。底线不外乎两种,既道德与法律。如果说,道德底线是黄线,过黄线,人所不齿,触之有污;法律底线是红线,踩红线,强力约束,触之必惩。社会良性运行,靠的就是这两条底线的支撑,离开底线谈高度,只是虚高而己。

守护底线,的确有样可学。但任何标杆,必有时代性和特定性,脱离这些谈导向,是无底线的折腾。曾有表彰勇斗歹徒的报道,弘扬社会正气,好事一件;接下来,画面转到小学门口,几个男生异口同声:“向他学习,见到坏人勇敢冲上去”,听到这些,身上顿感阵阵寒意。其实,守护自身底线,再遵守社会底线,这已是良好了,何必硬要让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让人蛮干硬上,这种底线划界也太无度了。

每年三月,美好与恶劣,良心与黑心都会在此聚会诸多媒介版面之上。扬善惩恶,世之常理。然而,所有的这些,却并非只在这“烟花三月”才有的事。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个环节,或者哪种心态,子时三更,对于月光发问,或许会有答案,阳光之下,的确有点难求真情。类似这些事,每日每人,都有可能发生,关键是看不看得清,看清了,守不守得住。底线摆在那,道德之线,你或许硬要试下,不相信唾沫星能淹人,也要想想污渍的恶心吧。法律之线,那可无论何方神圣,触及必惩,这就是底线。

自古及今,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礼仪之邦,喜欢把现实的暗黑归于“礼乐崩坏”;在小国寡民时代,偶尔也可撞得大蚊。当下全球同凉热,南极感冒北极就会伤风之时,道德的高度早已无法约束那颗时时想登天的心,真按这个来划底线,那别怪世间流行突破底线的“恨天低”。

商业社会,经济杠杆之下,各方都想用洪荒之力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资本的本质,也是经济运行的核心,无可厚非。为规范运行,也曾用“道德血液”欲约束洪浊之流,但于事无补;践踏道德底线,只为之刻上“缺德”两字,再苦口婆心,教之遵道,这是舍本求末:在经济社会,缺钱比缺德更让人残虐;更何况,缺德,这个底线之低,低得死海都无言以对,更何况心比天高的人之欲望;假如用其标尺社会行为,那真是岂有此理。

自律无法守护规则,法律再不树立威严,更待何时。法律的底线,在于明确威势,法无确定,则底线模糊,社会运作时,可能手足无措;法无威势,则会出现“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心态,底线同样无尺度,想踩就踩,反正踩到了也无所谓;久而久之,法律底线也会形同虚设,社会极可能失衡与失重。

也许人们会津津乐道“圣人”之德,却忘记了人无完人,人若完美必是超神,偏偏世上真无超人。是人就有软肋,饿了想饱渴了想饮困了想睡,这是生理底线;贫穷想富足,失业要岗位,这是人的生存底线;这些本来无善恶之分,只是在实现过程中,方式手法必须遵守社会底性,而不是我什么我怕谁。芸芸众生,环环相扣,讲的是规则度量,规则失准了,度量失衡,社会何能良性运行,假以时日,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道德的底线,决定人的高度;法治底线,是社会的生命线;底线的度量与标准,则决定着社会是平衡度和失衡度。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作者更多作品:

杨文灿: 感怀流逝的时光

旧俗新俗,有文化有实力就会不俗

杨文灿:谁的娘家都有娘

杨文灿:奥运这东东,就是众乐乐

杨文灿:教育病灶,在规则执行有失公正

杨文灿:下车后,谁来接站?

《寒玉有约》,一个文艺自媒体,欢迎文朋诗友赐稿。发稿所收到的赞赏经费,50%将用于为作者支付稿酬,50%用于公众号的日常维护。

编辑:寒玉(微信号hanyu4142468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